对此,湖北省卫健委表示,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在湖北省卫健委在此前一天的官方通报中,便首次出现“临床诊断病例”一项,不过当时并未纳入新增确诊病例,而是予以了单列——截至2月11日24时,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38例,新增临床诊断病例4890例,现有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
而在更早前,湖北省卫健委官网2月10日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湖北省病例诊断标准,对2月8日全省新冠肺炎累计病例进行了修正;将2月8日全省87例临床诊断病例从确诊病例中核减。
那么,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湖北省内和省外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定义有所不同,并且新增了“临床诊断”这一分类。
就湖北省外来说,疑似病例为: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系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为: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针对湖北省内,疑似病例为: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为: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临床诊断病例为:上述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此前,国家卫健委于1月2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明确,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简单来说,就是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可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但临床经验显示,一直作为新冠肺炎确诊“金标准”的病毒核酸检测在实践中出现了假阴性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病人没有检测出来,出现了漏诊。这样可能造成一些传染源没有真正地被识别出来,造成疫情扩散的风险。
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出现,也让针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作出微调。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不断更新,并于2月5日发布了试行第五版。这一版的诊疗方案在病例诊断上,将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有所区别。
2月5日晚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
另据央视新闻2月13日报道,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实际上大家知道第五版卫健委的方案里已经对湖北地区已经提出来临床诊断病例问题,平时,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有临床诊断这一个层次。因为我们在平时,在看病诊断肺炎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能够拿得到的病原学,百分比也就二三十,临床上我们有百分之七八十靠临床诊断,从临床思维和临床医生的临床路径的角度来讲,增加临床病例的诊断,有益于我们临床医生对这些疾病有多一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