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夫:“任性”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
中共外交的主要缔造者、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有一句名言,外交无小事。人们更普遍相信,国际政治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然是理性主导,中日关系又怎能例外到“任性”的程度呢?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间的历史恩怨和现实纠葛可谓巨大。70年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侵华战争将中国拖入生死存亡的边缘。历经国人8年浴血奋战,包括最后阶段美、苏两大国强势介入,以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而日本给中国带来巨大伤害的惨痛历史远不限于此,应上溯至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此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就是一次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依然在觊觎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时至今日,钓鱼岛、甚至也包括冲绳的归属,依然是困扰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本届人大政协两会记者会上,中国外长王毅在回答日本NHK记者提问时态度明确:“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此话一出,引起国内网友广泛点赞和无保留支持。对于王外长这个强势表态,笔者感觉更多的是对中日关系的隐忧。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勉强见了一面。此后,观察者们普遍注意到,日方在此前有关钓鱼岛和历史问题的突破性表述与承诺立场上明显有所后退!甚至出尔反尔。这是中日关系没有因高峰会见获得任何改善的关键原因。而王毅部长的此番表态更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这不仅意味着中日间的公开关系没有任何改善,更可因此推测,非公开的私下交往互动亦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如果这个推测没有错,中国广邀相关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大规模纪念抗日战争和二次大战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历史契机,无论安倍晋三首相会否顺利出席,很大的可能是,不会成为改善脆弱中日关系的绝佳机会!
从民族性这个本质方面看,有一个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日本人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民族。美国人用原子弹征服了日本,日本人就可以毫无障碍地信服美国。这一点与中东和世界其它地方那些不屈服于美国压力的民族确实形成对比。如果这个观点没有问题,中日在过去120多年交往史中,除了70多年前的抗战,中方的记录都是失败和屈辱,你拿什么让日本人信服中国?!
安倍政府上台以来,大幅右转,力主对“和平宪法”重新解释甚至修宪,最终解禁自卫权,扩充军备,致力于联合中国周边国家搞所谓的战略包围圈,甚至与北朝鲜眉来眼去,也包括寻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等,这些所作所为已经很能说明针对中国的明确意图。可以大胆预测,只要“任性”的日本右翼继续左右日本政局,中日关系寒冷的冬季就远不会成为过去!
德国总理默克尔刚刚结束对日本的访问,这位能干的女总理曾两次做出正视历史问题的善意提醒,但并未得到安倍或其他日本官员的积极回应。
据媒体报道,安倍将在今夏就日本战败70周年发表讲话。虽然安倍此前声称,要从总体上继承“村山谈话”,但在行动上却试图淡化其中的核心表述,如“侵略”和“深刻反省和歉意”等。上月,安倍召集起草讲话的专家团队,定调五大论点,强调“面向未来”,而未提“道歉”。其“任性”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民调显示,中日两国民众对彼此关系的认同近年都属最低!日本非盈利机构“言论NPO”与英文《中国日报》去年9月发表联合民调结果,其中对中国印象不佳的日本受访者高达93%,对日本印象不佳的中国受访者虽比前年调查结果少6%,但也仍高达86.8%。而对于中日两国未来会否发生军事冲突问题,38%日方受访者持肯定看法,更有54%中方受访者对此认同!
与日本方面的“任性”相对应,中国民间和官方的“任性”亦不可忽视。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去日本疯狂购物这类事件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而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培育,特别是官方对民意愈来愈视为非同小可,民意影响官方外交现象再也不能等闲视之。王毅外长的表态以及其他中国官员就中日关系的发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一点。一般而言,政府越是在意民意,其外交表现就会越倾向于“任性”!尽管这"任性"背后,可以有更广的解读空间。换句话说,中日关系的大幅改善,民意亦将成为一个考量因素。这导致中日在涉及领土争议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两国政府的回旋空间都被进一步压缩!有鉴于此,“任性”成为双方的共同特点也就不难理解了。
目光远移,在全球构架的长远战略层面上,中国在世界上的唯一对手只能是美国,俄罗斯也不会有类似的“兴趣”。这一点应该不会有多少异议。但在笔者看来,从非全球构架的次战略层面出发,本世纪上半页,对中国最大的局部麻烦制造者,更大的可能是日本!而非美国。随着两国间缺乏互信的加剧,日本作为美国的马前卒,尤其作为老牌亚洲盟主,不甘于中国崛起坐大而成为其“威胁”者,再顺理成章不过了。而最大的不幸是,即使中日间能够跨越历史恩怨的纠葛,小小弹丸之地钓鱼岛(甚至也可能包括冲绳)的归属问题,在“任性”的中日关系面前,依然会是一个几乎无解的巨大障碍!
早在1978年访日期间,总设计师邓小平谈到钓鱼岛问题时就曾有言在先,“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 …… 我们这一代缺少智慧, 谈这个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下一代总比我们聪明,一定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就目前的态势,笔者并不乐观,这个问题真能在这一代解决吗?令人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