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创造-3】劳动造就每一个人!
文:格致夫
恩格斯当年提出“劳动创造人本身”这个著名论断,无疑,是就人类这个物种的漫长进化历程而言的。
在《【人的创造-1】劳动创造人本身?》一文中,本人曾提出劳动的一个新的广义定义:广义劳动是指生物对其进化有影响的一切活动。其本质表现之一在于维持或改善生物机体或智能。在该广义层面,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劳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基本作用,根据恩格斯论断,则可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不仅“创造”人类本身,而且造就每一个健全人。
(一)低级劳动阶段
初生婴儿,除了啼哭、吃奶、睡眠、排泄等最基本的动物性生命基本活动外,几乎没有其它有意义的活动。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婴儿的模仿行为出现,学习表情表达的过程也就开始了。诸如通过目光、表情、嗓音对外界做出有意识反应,表达好恶等。这个过程包括记忆和模仿重现两个基本过程,其中包含很高比例的错误和失败性尝试。微笑是成功运用表情的例子,发出非语意嗓音则是失败性尝试。无疑,这个模仿学习过程,亦属于劳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基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要不了多久,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的劳动成果:婴儿的表情更丰富了。对唤其名或父母的一些表情、身体语言,可以做出有意义的反应了。再过一段时间,孩子可以玩儿玩具了。这是一个更大的进步!这意味着孩子的大脑可以指挥柔弱又笨拙的小手完成某些简单动作。玩儿玩具作为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基本方式,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劳动形式。它有助于孩子肢体灵活性、空间感、协调能力的提高,以及肌肉力量的增强和发育。更重要的是,还是大脑思维能力的开发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小手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力,以及可以咿呀学语了。这些都是父母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很容易发觉的成果。另一方面,不易直观发现的重大进展是孩子的大脑也在迅速开发与发育过程中!孩子对外部世界反应能力的提高,也是学习和实践这种劳动过程产生的成果。例如,对母亲的依赖,对某种呵护方式表达的喜爱或厌恶,对陌生人靠近的欢愉或惧怕,等等,都是表达和认知能力提高的反映。
大约一岁左右,这个“横着”出来的孩子可以“立着”示人了!尽管一步三摇,步履蹒跚。用不了多久,他/她就可以满世界奔跑了。劳动的成果体现得如此充分!
饮食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保障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和活动,这个过程似乎不关劳动什么事,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身体运动这种劳动行为,身体的发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脂肪堆积导致的肥胖只是外观表象,骨骼和肌肉的软弱无力是必然后果。更不必提空间感、灵活性、平衡能力等身体运动功能的低下和笨拙了。因此,必不可少的全身体力劳动是体能正常发育的必要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必要的劳动,就没有正常的人体!
人体的自然生长发育期大约在20岁前完成。此后在不同年龄段,体能及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如发生人为干预,该过程可以延长。优秀的健美或体育运动员在坚持科学训练前提下,体能或体形的维持和提高可延长到30岁以后。相反,曾有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20岁女大学生因过度节食,身体发育仍处于未成年女童阶段。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
另一类例子是外伤导致肢体损伤或功能丧失的恢复过程。特定的训练劳动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手或上肢功能的恢复、下肢行走能力的恢复,甚至脑损伤导致语言能力丧失后的恢复,等等,几乎没有任何药物或其它手段可以替代训练这种劳动方式!
以上是身体方面的变化。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大脑发育和智力的提高。我们来看大脑重量变化的统计数据。新生儿脑重约390克,9个月婴儿达到560克,2.5岁到3岁的幼儿脑重增至900~1011克,7岁儿童约1280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
生物进化领域有一个著名观点:动物个体发育史是其种群发展史的简短重演!按照该理论,人类从初生婴儿到成年身体和智力的成长过程同样反映从猿到人漫长进化史中人类的大致发展历程!
儿童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大脑获得迅速开发。正是在这个时期,儿童学会用脑思考,为以后体能和智能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至六、七岁之前,孩子所经历的模仿学习这个“劳动阶段”,并非必须有特别规划或安排,可属于无人为干预的自然过程。由于这个特点,属于前文定义的低级劳动阶段。该阶段还有一个特点,不同个体的差别并不显著。原因也很明显,在这个自然行为过程阶段,个体之间的劳动差异本来就不大。除非进行某些个特别培训,如幼儿早期智力或体能开发,才会出现显著差异。
另一个客观事实是,所有动物也经历一个类似阶段,尽管考虑它们的寿命差别,时间长度一般还是要短暂得多。与人类不同的是,此后它们直接进入动物“社会”的现实世界,独立生存。
(二)高级劳动阶段
人类与动物不同,随着求学年龄的到来,孩子被送进学校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一个新的劳动阶段——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为基本特征的阶段开始了,尽管仍然伴随身体的成长与发育。正是在这个飞跃提升的劳动阶段,完成一个人的基本塑造,获得进入社会所必需的绝大部分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完成从体现动物属性为主的自然人向体现社会属性为主的文明人的过渡。该有规划的阶段无疑属于高级劳动阶段。
在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文明程度低下,虽然没有学校这种专门化集中教育方式,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阶段不存在。事实上它是由家庭以非正规的分散教育方式完成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每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亦越来越高,私塾和初级教育应运而生。而随着以知识爆炸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到来,对系统教育的要求也迅速提高,个体人进入社会之前的准备时间不断延长。高等教育因之产生。
经历这个至关重要的高级劳动阶段后,个体之间的差异显著化。究其原因,求学劳动的差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不否认此前低级劳动阶段差异的作用,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疾病等等导致的特例不在讨论之列)。这个高级阶段劳动在劳动规划、效率、自律、劳动强度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成果的高下。有人可以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有人只能是社会运转的燃料之柴。
(三)实践劳动阶段
告别校园,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标志着人生准备阶段结束,社会实践劳动这个主体阶段开始。无需再展开细节讨论。从生活经历中就足以明确。
放眼现实世界,劳动对个体人的塑造是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相同的社会环境,相同的家庭背景,相同的学校教育,选择不同劳动规划式与劳动强度造就的人,却可以呈现天壤之别!
有人成了国家科技发展元勋,有人成了将帅,有人成了奥运冠军,有人成了各级政府官员。有人成了外交家、艺术家,有人成了学者、教授、各领域专家,有人成了工程师、医生、律师、教师。更多的人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当然也有人成了贪官污吏、二奶、小三、性工作者。还有极少数人成了杀人犯、盗窃犯、强奸犯,成了流氓、混混。总之,不同的劳动过程,导致不同的劳动成果,造就不同的劳动者本身!
(四)狼孩现象
在讨论过劳动对于个体人的普遍作用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极为罕见的特殊现象。世界各地,特别是印度,曾先后发现与狼或其它动物、大型家畜生活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兽孩,通称为狼孩。中国近年也曾发现“猪孩”。美国动画片《狮子王》里有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狮孩”形象。
这些狼孩被发现并重返人类生活后,即使经历长期艰难的教育训练,仍然存在几个独有特点:(1)其行为和反应方式顽固保持某些动物习性;(2)语言能力极差;(3)智力低下;(4)很难适应人类生存环境;(5)早亡。如1920年发现于印度加尔各答,年约7、8岁的卡玛拉,死时已经是位女青年(估计16岁左右),经过7年的教育,总共才掌握45个词汇!勉强能说几句人话,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幼儿。其他狼孩情况也大致类似。
这类特殊情况下成长的孩子属于劳动造就人这个命题相反的例证。这些事例说明:人脑的发育有特定的阶段。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狼孩由于长期在动物中长大,错过了人类社会模仿实践的劳动机会,就不会形成人所具有的脑功能水平,也就不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高度复杂的抽象思维和人类意识。这就导致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比不上同龄正常儿童。
相反,如果成年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又重新返回,则不会出现此类情况。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日本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家,在一座孤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30余年,采访视频显示,老人家心智、语言能力等一切正常。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特别是不同阶段的劳动,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塑造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就是:在一定意义上,劳动造就每一个健全人!
(五)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假说的反证
本文一个自然推论是:如果完全没有广义劳动,个体人会退化为废人(不会讲话,不会走路,肌肉无力,行动困难,等等)!
设想一下:假如完全没有广义劳动的废人,继续很多代完全缺失广义劳动,会变成一种什么状态?他们的四肢和大脑还能跟正常人一样吗?四肢会不会萎缩?大脑发育会不会受影响?
这种逆向思维的逻辑就是:既然没有广义劳动,人类从躯体到大脑都会退化,那么,这就从反面证明了,广义劳动必然促进人类的进化!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假说也就从反面得到了间接证明。
相关博文: 【人的创造-2】答嘎拉哈质疑实录 【人的创造-1】劳动创造人本身? 生物进化大跃进 地球灾难史图解-5 原始生命的诞生 地球灾难史图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