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夫:博弈5年 美同意提升中国投票权
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一项捆绑法案,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IMF总裁拉加德当天立即发表声明,对这个全世界等待了长达5年之久的美国国会决定表示欢迎!她同时指出,改革“将更好地反映富有活力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能改善基金组织的治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年改革之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轮改革始于7年前。2008年4月,理事会以高票顺利批准对该机构的治理进行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方案包括: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和发言权,并使成员国的份额和投票权比例更好地反映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权重和作用。同时,将成员国基本票增加至原来的三倍,以提高低收入国家的参与和发言权——这将是自1944年成立基金组织以来首次增加基本票。此外,新方案拟议纳入一个让基本票占总投票权比率保持不变的机制。
两年后的2010年12月,基金组织理事会以95%的高票通过IMF“份额和执董会改革决议”这项一揽子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有:1】基金组织史无前例地将份额翻番,增至约 4768亿特别提款权(约合 7339亿美元)。2】对成员国的份额比重进行重大调整,超过6%的份额将转移到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出资比例将由此前的第6位(4%)升至第3位(6.4%),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投票权将从此前的3.81%升至6.07%。3】最贫穷成员国的份额比重和投票权将受到保护(但将成员国基本票增加至原来三倍的举措没有出现在新方案中)。4】理事会支持修订《基金组织协定》,以促使形成一个更有代表性的、全部由选举产生的执董会。欧洲国家承诺减少两个执董会席位。(此前,份额最高的5个国家可不经选举各委派一名执董。)
改革后的基金组织,具有最大投票份额的十个成员国将是美国、日本、金砖四国(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以及四个最大的欧洲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此轮重大改革,用当时的基金组织总裁卡恩的话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至少需成员国85%的赞成票方能生效,而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成员国必须经议会批准。
2】美国国会一拖5年引发众怒 令全世界始料未及的是,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基金组织的这项意义深远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并且一拖就是5年!美国人认为,这项改革有损于美国在该组织的主导影响力。由于美国手握16.7%的投票权,美国国会不批准,即使其他所有186个成员国都赞成,也无法达到85%的赞成票门坎。这就是美国一票否决权的威力。那么,该轮改革将对美国产生多大影响呢?美国投票权将从之前的16.7%微调至16.5%而已,并不会危及美国在IMF独享的“一票否决权”(不低于15%)。美国之霸道由此可见一斑。问题的实质在于,捍卫美元在世界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是美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这一点美国人不容挑战。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最近几年,美国主流舆论中,重新评估中美关系、调整对华合作基本战略成为时髦话题。对中国的猜忌和不信任感导致中国威胁论重新抬头,遏制中国的呼声此起彼伏。美国长期研究中美关系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去年提出,中美关系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该观点引发美国、中国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美关系将面临40多年来最严峻的新考验!
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政界、特别是国会层面,即使没有足够理由,也不愿看到IMF提高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份额,不愿面对中国在国际机构和组织中拥有更大发言权。5年多来,国际社会曾通过各种方式敦促美国尽快批准IMF的这项一揽子改革方案。但美国国会始终无动于衷。
2014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在华盛顿举行。被搁置长达4年之久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成为会议的焦点之一,各方对美国阻碍IMF改革进程越发不满。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发表公报,敦促美国尽快批准这一改革方案,如果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今年底前仍未生效,将讨论推进改革替代方案。
同时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也表达了相同立场。各方对IMF份额和治理改革进程缓慢表示非常失望,并敦促美国尽快完成改革方案审批程序。公报说,如果改革无法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将要求IMF在现有成果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美国的不作为让一些学者也看不下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格斯腾和杜鲁门日前撰文,公开呼吁IMF抛弃美国,甚至剥夺其否决权。他们说,现在是到了思考一些不可想象事情的时候了,“如果美国不想参与IMF改革,那么它应该滚开”。他们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将2012年IMF总裁拉加德提议设立的临时双边信贷额度永久化,目前有38个国家参加,资金池达到近5000亿美元,而美国尚未参加,如果变为永久性安排,相关决策将由出资国家控制,美国出局;另一个办法是,增加IMF的总份额稀释美国股份,使美国无法单独否决IMF的治理改革。
就在两周前,英国财相奥斯本在访问纽约期间,批评那些被他指为希望孤立中国的美国政客。 奥斯本在美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上发言称:“在我看来,非常符合我们的利益、英国的利益、美国的利益的是,将中国带进并约束在一个多边世界。” 奥斯本表示:“IMF所有成员都达成的共识,包括美国政府,被世界上一个立法机关——美国国会——阻碍了,这真是一个悲剧。”
今年10月,在秘鲁利马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IMF总裁拉加德甚至表示,“如果美国不批准,则会考虑另一选项——特别增资方案”。拉加德的说法显然是有根据的。2010年改革方案属重大事项,必须有不低于85%的赞成票,而仅接受几个国家出资的特别增资属IMF内的一种特殊机制,无需85%的赞成票,也就不必经由美国国会审批。
在IMF改革长期停滞不前的背景下,中国另起炉灶,发起并主导了亚投行的成立,意外获得包括欧洲主要大国在内的57国支持。在美国人眼中,这是构建新国际秩序之举!此事成为促使美国人妥协,最终同意批准IMF2010年改革方案的另一个因素。
3】欧洲人——中国争取的新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人在中美博弈中扮演的新角色。在传统思维中,欧洲无疑是美国的可靠盟友。从过往的历史事实看,也确实如此。但世界处在嬗变中。今天的欧盟与以往的欧洲诸国相比,在国际大格局的意义上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美国的昔日欧洲小伙伴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逐步成为挑战美国权威、特别是美元霸权的主体力量。
所有欧洲主要国家都支持亚投行只是一个例子。而欧元对美元霸主地位的挑战则是另一个例子。在美国人试图采取遏制战略打压中国在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获得更大份额和发言权的博弈中,欧洲人的大局观并非一定不利于中国,而必然有利于美国。相反,打好中国牌,共同应对美国人的霸权行径往往成为他们的优先选项!而从中国角度审视,在美欧这对伙伴之间,对欧洲投桃报李,也是化解美国遏制策略的上上策。
刚刚尘埃落定的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一事是又一个例证。来自欧洲的IMF总裁拉加德女士,是此事的主要推手。在中国发起创建亚投行成功之时,被英、德、法等众多长期铁杆盟友晾在一边的美国人几乎有些气急败坏地以5年前同样的理由公开宣称,人民币尚未达到可自由兑换的标准,在今年审核其进入SDR篮子问题上,美国不大可能给予支持!
面对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美国人试图继续阻碍人民币的复杂局面,拉加德在多个场合明确呼吁各主要国家,接受人民币进入SDR篮子。她稍后宣布:IMF将推迟数月审核SDR篮子的构成调整问题,新方案的生效日期亦将推迟到一年后,这就为避免人民币被动地再等5年,实现本年度纳入目标争取了更多斡旋时间。
英、德、法等欧盟大国率先明确表态:支持人民币进入SDR篮子。而直至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访美,奥巴马政府在此事上的态度才有所转变:如果满足IMF所提出的“可在国际上自由交易”条件,美国将支持人民币入篮。拉加德在执董会审核前两周对外宣布,IMF工作人员向执董会提交的特别提款权审议文件评估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于是,才有了执董会11月30日通过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的结果。从长远看,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年代初期崩溃后最重要的事件。那么,为人民币10.92%权重转让最多份额的是那种货币呢?答案是欧元和英镑。美元仅为人民币出让0.17%,仍占41.73%的权重;欧元则让出了6.57%,尚余30.93%权重,英镑出让3.21%,日元出让1.07%。
美国国会迟至今才批准IMF5年前的改革方案,客观上严重妨碍了这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进程,同时也对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和国际信誉带来极大损害,几近成为孤家寡人。是一件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从长远大势看,美国已经无力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