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问题,解读中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字变化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2020-02-16
【格致夫按: 在万维众多政治动物中,那种总是拒绝客观,总是让屁股决定脑袋,总是靠臆测、造谣、传谣支撑其可笑的海市蜃楼幻觉者确实不少。 但最令人惊愕的是,居然就有“远方的孤独”者,不但自己不承认有客观这回事,下作到全凭心理阴暗的凭空臆测攻击他人,习惯性地靠给人造谣寻求心理安慰,现在居然不要脸到要求他人也得放弃客观精神,只能主观!有谁见过比这更无理、更无赖的要求吗? 赶巧,刚看到《纽约时报》这篇报道。无需认同文中的每一个说法,亦能明显看出,这就是一篇没有预设立场(准确地说,是不表露自己的立场),全篇都体现了客观精神的一个好例证。万维孤独的“远方”们,你们还敢说人没有客观吗?那就睁大你们视网膜加了滤色膜的奇葩眼睛,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周四,中国冠状病毒疫情的病例和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国当局改变了追踪疫情的方式,而不是因为疫情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就像任何新疾病一样,真实的数字仍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如此。似乎是为了强调这一点,在中国修订数据数小时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给出了一组较低的数字,称目前不会改变自己的计算方法。 但专家表示,有充分理由对这种刚重新命名为COVID-19的疾病的患者计数方式做出改变,这种新方法应该能够发现许多以前漏掉的病例,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并更快地隔离。 下面,来看看对于新冠病毒计数方式,我们已了解和尚不了解的问题,以及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这场危机。
这些数字是如何变化的?
几天来,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正在放缓,但周四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湖北是此次疫情爆发的中心,该省官员表示,那里已经有超过4.8万例病例,比前一天增加了44%。他们还报告了1310人死亡,增长了23%。 以前,只有在病人的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情况下才会统计病例。现在,这些数据似乎包括了所有肺部CT扫描显示有某种肺炎迹象的人。 短期内,新的统计方法可能会加深人们对疫情真实规模的困惑。这也使追踪过去几周疾病发展的工作复杂化。 我们需要谨慎解读这些数字,世界卫生组织应急响应负责人迈克尔瑞安(Michael Ryan)博士周四表示。他说,病例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疫情发展轨迹的重大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随后公布了自己的数据,没有包括病毒检测阴性情况下的确诊,这表明它并不完全认同中国做出的改变。“为了保持一致性,我们在这里只报告实验室确认的病例数量”,该组织在一份情况报告中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要求提供更多关于临床诊断病例的信息,特别是发生在疫情期间的病例,以及疑似病例是否被重新归类为临床诊断病例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有近4.7万例确诊病例,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不到1%。中国的数字显示,总病例超过6.1万例。
旧的计数方法出了什么问题?
一句话,问题很多。 检测病毒的试剂盒的生产速度不够快,无法满足需求,而且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出结果。使用CT扫描意味着可以检查更多的患者,结果几乎立即可得。 对这种病毒的测试也不是很可靠。许多病人的检测结果是阴性,后来才检测出阳性。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标准的检测方法包括鼻咽拭子,而病毒可能滞留在肺部。 在美国,疾控中心向各州实验室发放了数百个检测试剂盒,几天后,发现其中一些存在缺陷。目前还不清楚中国在进行测试时是否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那么,新的数据是确定的吗?
不是。 仍有几种可能出现遗漏的情况。有些人生病、死亡或康复,却从未去看过医生。CT扫描可以让医生确认哪些人感染了可能致命的肺炎,但不会发现症状较轻的人。 关于这些数字还有另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本周有报道称,中国不再将那些经检测呈阳性但未出现症状的人算作确诊病例。但一些专家表示,他们不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卫生部门表示,通过CT扫描,他们可以将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与其他一些严重肺部疾病区分开来。但目前还不清楚,他们能否将其与其他疾病(如季节性流感)引起的肺炎区分开来;准确性可能会随着医生阅读CT扫描的技能而变化。
我们最终会得到更准确的数字吗?
很有可能。 目前,实验室正在检测病毒,病毒本身很难被检测到。通常更容易识别的是免疫系统自身的反应。 当病人受到感染时,身体会产生抗体,也就是血液中识别特定病原体并引发免疫系统发起攻击的蛋白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在努力开发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抗体测试,但目前还没有可用的方法。 这可能很棘手。 人类有几种冠状病毒,包括导致普通感冒、SARS和MERS的病毒。这种新病毒的抗体可能很难与人们已有的其他冠状病毒的抗体区分开来。 无论如何,患者可能需要数天或数周时间,才能在对新传染病抗体的检测中呈阳性,所以这种检测可能对诊断当前的疾病没有帮助。 因此,虽然一项有效的抗体测试可能对疫情产生相当全面的了解,但这种认识可能会略微滞后于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