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乃天理 试论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引言]纪念六四25周年,听闻不少对柴玲、王丹、乌尔开希等学运领袖全身而退、 走避海外、及事后发表不当言论的种种指责和抱怨,令笔者想起“自私” 这个话题,特别对于有大陆教育背景者,或许还是值得讨论吧。
动物是利己、自私的,具有天生趋利避害本能。这种说法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在地震等大灾难来临前夕,人们往往会观察到动物界种种异常行为。某些异常行为,至今科学尚无法解释。这是动物天生的趋利避害本能最明显的例子之一。“作鸟兽散”是说危险降临时鸟兽们的表现—— 各自飞逃,全无章法。当然,动物的利己本能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争食、相互践踏、弱肉强食、甚至食子,雄性为争夺交配对象而死磕,等等。动物的这些自然行为,无不表现出自私自利本能。
如果说动物界也有什么游戏规则的话,除了趋利避害本能之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概是唯一法则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恶劣到一定程度,人们会将其与动物比较,或干脆归之于动物类。诸如狼子野心、蝎蛇之心、虎狼之心、牲口、畜牲、衣冠禽兽、猪狗不如、禽兽不如, ... ...
如此说来,动物这种自私自利的趋利避害本能是人类所不齿的。当达尔文告诉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猿猴时,人们百般不愿接受的原因之一,并非在乎人类祖先是否长相有点困难,而是更在意人类无论如何不能与动物为伍!
不幸得很,人类不得不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科学就是科学,人类就是类人猿变来的。不仅如此,人类无论在被称之为“文明”的大道上怎样撒欢狂奔,进入什么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网络世界,严峻的现实依然是:人类与动物兄弟姐妹们的生物距离并没有拉大多少!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去化验一下,你的DNA与一头猪的DNA相差无几!
到这儿就该明白了:人不折不扣就一动物!缺俩蹄子、多双黑手的动物而已!为什么是黑手?多新鲜!地球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能动的物,甚至包括那些不能动的物(植物),还有未遭到他们戕害的吗?你能数得过来有多少已经被他们赶尽杀绝了吗?!从族群的意义上看,人类作为地球村动物大家族成员,是表现最差的一员!人类不仅将趋利避害本能发挥到了极点,自私自利天性演绎到了极致,私欲膨胀到了令“动物界”发指,而且专横跋扈,心狠手辣,卤莽愚蠢。不仅让异类生灵涂炭,屡遭灭顶之灾,而且自身生存环境亦被蹂躏得乌烟瘴气,呜呼哀哉!地球就快被人类玩儿完了!
如果让动物大家族的兄弟姐妹们来投票选出应该开除“球籍”的物种,答案必将出奇的一致——人类!
人类甭管怎么进化、文化、文明,都首先是动物。是动物,就有动物性。这既由不得人,更由不得动物。上帝精力有限,更管不了这么宽。因此,自私自利的趋利避害本能在人类身上也依然存在。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的生物性。对动物的研究已经明确,这种生物性与生俱来,是最基础层面的本性。这一点很无奈!因为任何事物基础没了,这个事物也就立不起来,离消失也就不远了!人类的生物性也是如此。假如你把它抽掉,人类的问题就大发了。要不了多久,人类即使不会消失,也得变成非动物——化石。
所以,人类的生物属性不能抽掉。更何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能抽掉,也无能为力。宋朝那会儿,有个叫朱熹的,曾经挑战人的动物性来着。他举起了一面“存天理,灭人欲”的大旗。哪曾想,时光荏苒,这位集理学之大成,有头有脸的大家竟然也被灰头土脸地扔进了历史的字纸篓!
宋朝以降,比这位哲学大家更有才的能有几人?他老夫子都撼不动人性中的这点小毛病,有谁还会有资格、有能耐动摇它?!朱老夫子有才归有才,学问大归学问大,至少在一点上他是弄错了:人类的生物性也是天理犄角旮旯里藏着的一小部分。就像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一样,人类还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生物性!说不上隆重和尊严,却是人类的必然。尽管朱老夫子的旗帜上写着“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干得是一手存天理,另一手却要灭天理,不失败才怪呢!
某些文明人士总有心病:人类的这个动物性灭又灭不得,忽略又忽略不得,这可如何是好!杞人好忧天,只是太多余。认真分析一番,不难发现,人类的生物性并非皆为负面。
首先,人类生物性的根源是生物体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下意识发生,是生物体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机制之一。例如,你的饥饿感、疲劳感、疼痛感能够有效避免你被饿死、累死、遭受持续伤害致死等。你能够成功地、健康地活到此时此刻,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你的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国外健康科学研究表明,懒人在同等条件下寿命更长。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广泛关注各界中年英才早逝现象,特别是知识分子。人们发现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工作狂。因长期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导致健康恶化,生命终结。称之为“过劳死”。
如前所述,从族群的角度看生物体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衍生出来的私欲本性,会更清楚。
其次,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是爱情。生物属性虽然不是爱情的全部原因,是主要原因和基本动力也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为什么伯拉图式的爱情只能凤毛麟角地发生,同性之间的爱情只能是极少数呢?如果你拥有或曾经拥有刻骨铭心、死去活来的爱情,请首先感谢你的生物性!
第三,生物性是人类不断上进和创造的基本动力。避害本能导致改善生存环境的强烈欲望;自利本能导致不甘安于现状,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积极愿望。这些欲望和愿望的合力导致提高自我、创造价值、贡献社会的持续行动。所有人的共同行动导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的往前骨碌。请不要忘记,你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有或大或小的一份功劳属于你的生物性!
相反的例子也很多,小的如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意味着避害自利的意愿都没有了,失去了进取的基本动力,也就成了行尸走肉!大的例子如社会主义的大锅饭体制,利他有余,利己不足,积极性自然被稀释。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兄弟看清了这一点,来了场静悄悄的叛逆——联产承包到户,立竿见影,写就了历史。
因此,既然天赋人权,生存的正义性不证自明,人类具有生物性也就是正义的。自私自利并非总是缺德,趋利避害并不一定总见不得人。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其合理性,私欲不可灭。理直气壮地正视和承认自己的生物性是一种健康、理性和成熟的表现。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人并非仅具有生物性。人之所以为人,远高于动物,还因为人类具有社会性。对此属性最到位的阐述当属马克思的这个著名论断:就其本质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前所述,生物属性的表现特征之一是利己和趋利避害,即表现出强烈的私欲。而社会属性则与之相异,表现为公平公正、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等方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其基本诉求之一。人们献身公益,效法雷锋就是社会属性的彰显。正是人的这个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生物性必然受到社会制约。良心、礼仪、情理、道德、规章、公序良俗、法律等都是不同层面的制约方式。生物性也只有有效接受这些制约,人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生物人。
接受这些有效制约的直接结果就是私欲的合理妥协与控制。生物性的表现以不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为社会底线。例如,应该承认单身男演员黄海波有满足性欲望的权利,但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之一,亦应毫不含糊地遵守公序良俗。具体个体和组织往往有远高于上述底线基准的要求。但无论将这种要求推至多高,都无法达到消灭人的生物性这个上限。毛时代曾有“大公无私”、“狠批私心一闪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提法,就明显违背了这个人性上限。“无私”、“毫不利己”意味着生物性的完全丧失。这种违背生物自然规律的主张,是不可能做到的。先公后私难度也很大,公私兼顾、利人利己则合理的多。
前面阐述人的生物性时,曾提到联产承包到户成功的例子,似乎意味着私有制才是正确的选择。但面对人类的社会属性,不难发现,私有制亦有其天生的弊端:不利于甚至不能发挥组织、机构和团体的集体优势是其最大缺陷之一。崇尚私有制的西方世界也有很多公有制成分就是例子,不赘。
最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并非对立。一方面,生物性接受社会性的制约;另方面,生物性又对社会性起物质支撑和保障作用。换句话说,生物性一旦丧失,社会性也将失去存在基础。因此,生物性与社会性是人这个矛盾统一体内的对立统一关系。两者互为依存,互相制约,共同形成健康、完善、成熟的人格。
题外话,对于六四学运领袖们这个独特群体,当年的参与者、亲历者以及公众,不仅站在道德山上的指责不必要,站着说话不腰痛的抱怨态度也最好避免,本着自私乃天性的达观立场充分理解他们的不当言行,或许才是成熟的理性态度。这与无原则、不负责任、甚或廉价的宽容与大度没有关系。 ================= 几点说明: 1】动物并非绝对利己、自私或无社会性,某些动物亦表现出照顾幼弱的利它性和组织分工等社会性。为避免文章过于冗长,仅择之大端而论,请容枝节问题从略。 2】“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口号式主张易引起误解,文中同样未求甚解,这有些冤枉朱熹。其本意是限制那种贪得无厌的“过度”人欲,而非正常人欲。 3】矫枉过正几乎成了一个规律!本文在任何意义上没有倡导自私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