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观察美中台三方、国际局势的人,可以发现:以中国人的聪明、超聪明,不可能不知道:目前武统打台湾的下场。 那为何中国还是有某些鹰派将领及传媒,乐此不疲,一直宣称要攻打台湾,武力统一?
以下分析支持武统台湾的几类人如下: 第一类:是那些被洗脑过头,盲目跟风的阿Q、傻瓜、義和團、井底蛙。
第二类:宁左勿右,抱持打安全牌、随大流、跟领导走、等领导表态,这类人占大多数。
第三类:别有居心,希望大陆发生战争,破局,好引起大陆动荡、大变革,打破目前大陆执政当局稳定执政局势,破维稳大局,好从中完成理想或争取利益。
第四类:政府传声筒,吓一吓他们,会叫的狗不咬人,共产党打仗都是打得莫名其妙,极权政府只有领导人需要打仗、割让国土,没有因民意需要打仗的。
既然大陆民意多数人,希望武统台湾,却又不敢打,不能打(領導人沒需要,要維穩,你奈他何?),只能打打嘴炮,乐此不疲,这就有意思了,也可能不止以上四类人,一直在盘算,打着从中得利的算盘,民粹、民意与政治的關係,还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吴戈(国际时事军事评论员):”盼打仗已成大陆人民生活乐趣”
最近,极左的《环球时报》借2017年会,放出了「鹰中之鹰」王洪光退役中将,直接对台湾发出战争威胁。而且这次连个具体把柄都不要,遵循的逻辑是:民进党一定独,独就一定打,现在民进党在台上,因而现在就必须打,随时都应该打。
如果这个逻辑还不够,王中将还提供了一个:台湾战后留下了80万日本人,现在已在2300万人里占600万之众,日本人能不支持「台独」?所以,从「杀光日本人」的中国根本利益和战略目标来看,台湾也必须打个粉碎。时间宜早不宜迟,2020年前肯定军事冲突,随后就爆发战争。
还好,《环球时报》不代表中共中央,这一点西方在多次上当后搞明白了。当然,他们不搞明白会很惨,按该报的战争恐吓,总统一夜被吓得尿床好几次怕是起码的。
面对如此恐怖的战争舆论,台湾一定很委屈,我最近没招惹你啊。其实,这不需要台湾招惹,这是大陆的内需,而且内需的好处在于自说自话,收放自如。可惜事不如愿,美国的招惹不请自来。
刚刚由奥巴马签署的《2017国防授权法案》要求「改进美台军事交流」,加强台美资深将领与官员互访,还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来自中国大陆的军需物资。说得明白一点,这相当于突破了目前美国现役将官以及助理国防部长不得访台的限制。
对此,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先后表示「严重关切」、「坚决反对」,但后果仅限「奉劝美国不要开历史倒车」,加上互访和交流并不为迷恋武器的中国爱国敏感人群看得上,因而此事并未在大陆社会掀起多大波澜。
可是大陆舆论的一大特点在于,事情全看你怎么说。果然,12月26日,一个名字风花雪月的微信公众号──「上海感悟生活」赫然揭露惊人事实:「美悍然突破一中底线48小时,大陆陷可怕沉默」。大陆公众这才从美梦惊醒,一面疯狂转发,一面慌了神:「是啊,政府都沉默48小时了,照当今『虽远必诛』的民族英豪气魄,能忍这口气?一定在憋大招啊,会不会火箭军已下发发射密码,在港的核潜艇又突然全部消失了吧,核大战要来了,我家的口罩顶用吗?」
实际上,这个公众号一目了然,就是一个商业营销号,最终目的显然是要经商赚钱的,但经商的前提是吸引人气,而当今大陆什么最能吸引人气,当然是「要打仗了」的消息啊。还别说,这个号的写手明显学过国际关系,即使是添油加醋的夸张,他也知道说成「此举就是实质上恢复了美台军事同盟」。
当然,写手不会操心的是,军事同盟意味着第三方进攻其中一方则视为进攻另一方,另一方将以武力帮助,这不光消灭了大陆武力攻台的希望,在法理上也已经触动了可怕的《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的必须开战的条件。
而且,大陆占绝对多数的此类舆论,以及官方喉舌都不愿触及的是:「一中」原则,以及中国一整套贯彻的制度本身就千疮百孔,美国不加以破坏不过是出于重视中美关系和相信中国政府,但要说破坏,从一开始也不无破坏之举,比如《与台湾关系法》。
因此,什么叫「破坏『一中』原则」,是个弹性很大的说法。尤为有趣的是,「上海感悟生活」的这篇文章在政治上还极为清醒(当然也可能是发现在大陆鸡血充斥的舆论场以相反套路炒作更有商业价值),直言大陆高层在中美对抗中能打的牌不多,而且应当坚持和平崛起,警惕民族主义战争叫嚣。
可惜他未能点明的困境是,美台即使不到恢复军事同盟的地步,共同防范中国的需要和动机也已足够强烈,而这种戒心与本文开头提到的战争叫嚣当然有直接联系,但这种声音即使符合高层依赖极端民族主义的利益,也明显破坏外交大局,而中共宣传部门却好像根本控制不了。
以大陆当前的形势,对这些动辄喊打喊杀的鸡血爱国人群反感的人也日益增多,他们甚至不无乐见当朝被逼得不动武不是,动武又打不赢的局面。只是兵戈之事,鲜血淋漓,台海硝烟对亚太地区、对大陆每个家庭的幸福至关重要,现在却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当作「狼来了」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而现实中「美台军事同盟」这样原本不可想象的挑战却完全可能被这种游戏玩成事实,实在是可笑而可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