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油管视频: (284) 中国是怎麽形成的?|#杜正胜 #矢板明夫 #汪浩|@华视叁国演议|20230225 - YouTube 从中原到满清的一万年,中国是怎麽形成的?如何从时间演进和地域延伸的角度来说明?从 「原始社会」、「城邦时代」到后期的「编户齐民」, 中国帝制持续逾两千年,中国人为什麽能接受? 十九世纪中叶后,中国已无实力撑起天下中心,从「王会」的高塔走下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布局「一带一路」,似乎又出现「五服」、「王会」和「职贡」的历史重演? 现在的习近平和两千年前、秦皇汉武的帝国思想、是一脉相承吗?
------------分界线------------ 中国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原指华夏族的发源地中原地区,后又指中原政权的辖境。中原位于河南省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6],约360万平方公里的古代汉地九州,是中国政治经济核心地带。历代王朝政权透过与周边各民族政权的交流与征战,疆域版图几经扩张与缩减,目前包括黑龙江流域、塞北、西域、青藏及南海诸岛等地。现今国际上广泛承认代表「中国」的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a]。 华夏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12];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方国制度以共主为首;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阶段;公元前2世纪,秦灭六国,完成中国第一次大一统。[13]此后两千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半传统的夏代为基础的世袭君主制运作,此后经多次扩大,破裂,重组,朝代更叠,经过数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1945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控制中国的大部分领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形成两岸分治的现状[14]。 在联合国系统内,中华民国政府拥有「中国」代表权,直到1971年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通过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 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更替对应。中国经济史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西晋末年,其中以叁国孙吴时转变较大;第二阶段为东晋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乱划分为前后;第叁阶段为南宋建立至鸦片战争[15]。自明清以来,由于保守的对外政策,实行海禁,以及受重农抑商思想和对于工业的轻视,中国工业化程度发展较慢。而西方国家在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工业成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相较于当时中国纯手工业经济出産的商品,佔有压倒性优势,而同时期的西方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也快速发展,致使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1978年改革开放施行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渐显着[16]。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文化历经上千年的历史演变,是各区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鑑、融合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17]。 作为其主体的汉文化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汉字文化圈。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学、陶瓷艺术、凋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阴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曆为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採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 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鑑》等。古代中国在科学领域上也有丰厚的成就。 基督宗教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唐代时景教传入,到明代时天主教传入中国,这些宗教传入后为适应中国社会而本土化, 到清代,因罗马教廷废《利玛窦规矩》,禁止中国教徒祭天祀祖,雍正年间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国活动, 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先后在大清帝国和中华民国开办一些教育、医疗等事业。十九世纪晚期基督宗教在华推行本色运动。 当年教会常被指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工具,因此教堂和西方传教士成为攻击目标。 教会觉得应该结合中国文化传道,摆脱与西方传教士的从属关係,因此提出自治、自养、自传的「叁自」观念,以消除与民众的隔阂,使基督宗教在中国扎根。 一九二四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委宗座首位驻华代表刚恆毅总主教在上海徐家汇大堂召开第一届中国主教会议(教会史上又称上海公会议,自五月十四日开至六月十二日),大会主题是要求建立一个正常的、自由的、中国化的天主教会。 会中研讨适应中国地区之传道方向,给中国教会制订了一套全备的传教典章,为中国教务竖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会议中主教们决定了把中国奉托给圣母照顾保护,并奉圣母为「中华母后」,事经圣座核准施行,会议开幕时举行了隆重的奉献典礼,会后又由总主教率领数十位主教及神父赴佘山朝圣,向天上母后举行再奉献礼。其时有不少外国建筑师在华工作,他们开始以西方技术结合中国传统形式建造教堂,以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文化沿革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炎黄时代是华夏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经过尧、舜、禹和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当华夏文明在中原发展的时候,在中国疆域内还分布着其他各种文化。正统中华文化中,有尊王攘夷的观念,春秋大义中的华夷之辩以礼乐衣冠作量度。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汉文化礼义和炎黄血统作标准。种族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162]。华夏文化随着中原王国的对外交流和扩张而传播,史载大禹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越地;周泰伯建立吴国;在春秋时期,楚、吴、越等地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衝击,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人产生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为了自保、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起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向西方学习近现代科学、技术,再后来到民国採用民主共和政体,建立现代国家。民初有识之仕发起「新文化运动」, 与此同时,各种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也传入中国。 中华文化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较大损失,全国各地被毁文物、被杀文人较多。 目前,在政治思想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烙有马列主义的特徵,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崛起,很多大陆民众逐渐恢复民族自信,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信仰的恢复、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也很强烈。除了一些普遍的特徵之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员向各个主要城市的迁移(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其目的主要为经济利益),导致各地不同的风俗大量涌入少数几个城市,并对目的城市的文化造成影响。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过度关注于经济发展,未能完好地保护或保存当地的民俗文化,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濒临失传[163]。但现在部分传统中华文化也被年轻人追捧,譬如汉服文化、中国传统乐器文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