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长老教会卢俊义牧师在《苹果日报》发表〈长老教会不能变成民进党次团体〉一文,指出:「长老教会在这一百五十年来的宣教工作上,一直努力要与被压迫者站在一起,并不是站在权势者一边,否则就谈不上伸张正义。如今民进党是国会强势者,若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与民进党站在一起,那是违背《圣经》的教导,根本就不是基督教信仰应该有的态度。」
以下转贴余杰(中国人文及政治题材作家。代表作品:《火与冰》《铁屋中的吶喊》《刘晓波传》…等)文章:”谁开了瞎子的眼睛?谁扶起被压下的人?” 我很喜欢旧约《诗篇》中的一段经文:「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人,多么卑微,又多么高贵!2003年我受洗成为基督徒之后,每当外部的黑暗和内心的黑暗如青铜或黑铁般来袭,这段经文总是能给我安慰、给我勇气和智慧,让我走出死荫的幽谷,迎见灿烂的阳光。
从2009年开始,我与同伴致力于撰写「基督与生命」访谈系列,希望以此呈现当代华人基督徒如同云彩般的生命见证。《人是被光照的微尘》是这一系列的第五卷,以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北美的八名有公共性的牧者、基督徒学者、基督徒社会活动家、基督徒文化艺术工作者为访谈对象,展示这群信仰者在不同空间、不同领域、面对不同挑战时,如何在公共领域中靠主得胜,持守真理,荣神益人。这些美好的生命见证,可以激励同时代的信仰者锲而不舍地奔跑天路,更可为新世纪的汉语公共神学开启某种新的可能性。 我们生活在「利维坦巨兽」肆虐的时代。 圣经说,基督徒是这个世上不配有的人,意谓基督徒的价值观与世俗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换言之,如果基督徒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活出真理与自由,就必然与世界发生冲突,尤其是与「巨兽利维坦」针锋相对。
圣经中曾将利维坦译为鳄鱼,《乔布记》四十一章一节中说:「你能用钩钓利未鳄鱼么?能用绳拴它的舌么?」此种翻译并不准确。实际上,利维坦是一头巨大的海兽。牠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牠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用「利维坦」比喻强势的国家权力。
在中国,「利维坦巨兽」就是独裁的中共政权。习近平上位之后,宗教迫害变本加厉。2015年5月,浙江发布文件〈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试行)〉,为拆毁教堂和十字架赋予合法性;11月3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办公室调研讲话,强调「狠下一条心,再干五年」。浙江地方当局破坏了超过一千五百座教堂或十字架,数以千计保护教堂及十字架的基督徒受到人身伤害,地方公安羁押了二十多位牧师、基督徒及律师。
这一运动席卷了长期苟安的「三自」系统。号称中国最大教会的杭州市崇一堂在网站上直斥「法规亵渎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也践踏了国家法律尊重信仰自由的立法要求和立法精神」;主任牧师顾约瑟指出:「一年多来,我们与弟兄姊妹共同承受浙江教会经历的试炼。」随即,顾约瑟被杭州「三自」两会发文免职。如此粗暴的行径,让官方控制的金陵神学院院长陈逸鲁也忍不住评论说:「一个省的基督教协会会长,可以如此简单地被强行免得主任牧师职务,我们中国教会是什么样的教会体制呢?中国教会到底有没有『自我』,基督教两会将来的命运会如何?」当局的全面逼迫,让「三自」系统中良知尚存的牧师和信徒也向中共暴政说「不」了。
中国的宗教迫害并不局限于浙江一省。2016年1月22日,贵州省贵阳市活石家庭教会的仰华牧师被当局以「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批捕。一个普通牧师,怎么会知道国家秘密呢?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在离开中国前夕,曾专程前去探访活石教会,得到苏天富牧师和仰华牧师的热情接待。我与这两位比我年轻好几岁的、坚韧而热忱的牧者朝夕相处了好几天,认定中国教会未来的希望就在这群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基层牧者身上。稍后我完成了对苏天富牧师的访问,并收入第四卷访谈《大地上的麦子》之中。本卷访谈的对象之一、基督徒学者张坦,也是活石教会的会友。曾担任掌管贵州一省宗教事务官员的张坦,如今挺身而出,公开抗议中共新一轮的宗教迫害。
在香港,「利维坦巨兽」是将魔爪伸向香港的北京当局,以及中共在香港各界包括在基督教界安插的「地下党」。香港的自由和法治传统走向崩坏,许多教会向强权卑躬屈膝。在小圈子选举特首的闹剧中,有未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基督教界的十个席位。香港基督教更新机构总干事胡志伟牧师(我对胡牧师的访谈收入第三卷访谈《万缕神恩眷此生》之中),一度希望通过积极参与来改良体制,最后发现是竹篮打水:「教内选委选举,我曾有两届埋身参与及观察。原以为搞好选举可提升民主质素,最后发现操作机制本身甚为不公平,教内无条件可以做好。现今我悔改,不再单纯,宁愿放弃十席,也好过做帮凶。」 香港社会的危机,同时也是香港教会的危机,置身事外,不能独善其身。蔡少琪牧师在脸书大声疾呼:「香港教会若不敢对中国强暴拆毁十字架发声,在香港各种不公和极困扰的现象继续沉默和缺席,我深深惧怕,香港教会的风骨和素质会走上中国五零年代和德国悲惨时代『怕强权、没脊骨、失民心、被离弃』的滑坡。香港教会正面临自1949年中国解放以来最大的风骨危机和信心危机。」也就是说,香港教会不仅应当对本地政治事务发声,也要关心中国的宗教自由议题,与中国受压迫的弟兄姊妹一同受苦。
相较于中国和香港,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初步实现,教会和基督徒一般不会受到「利维坦巨兽」的逼迫,但另外的试炼或诱惑随即产生。2016年,民进党在大选大获全胜,长老教会总会给全体教会发出一封名为「对2016年总统与立法委员选举的信息」的信件,引发教会内外质疑。身为长老教会牧师的卢俊义在《苹果日报》发表〈长老教会不能变成民进党次团体〉一文,指出:「长老教会在这一百五十年来的宣教工作上,一直努力要与被压迫者站在一起,并不是站在权势者一边,否则就谈不上伸张正义。如今民进党是国会强势者,若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与民进党站在一起,那是违背《圣经》的教导,根本就不是基督教信仰应该有的态度。」教会若沦为与其政治立场相似或相近的政党或政权的附庸,就丧失了先知的宝贵职分。
在北美和欧洲,华人基督徒和教会面对的「利维坦巨兽」,是世俗化的潮流和强势的福利国家对个人自由的干涉。欧洲进入蔑视基督教价值观的「后基督时代」,美国由清教徒创立的建国根基也遭到奥巴马的严重破坏,基督信仰从「理所当然」变成「在众人看为愚拙」,绝对的相对主义让人们丧失是非善恶的基本判断。
而生活在西方社会的华人基督徒,在经济层面进入中产阶级后,很多华人教会变成「中产阶级俱乐部」,牧者思考的重心不是传讲真理,而是如何让会友感觉更舒适(更华美的教堂、更高级的音响音效、更可口的饭菜、更优质的儿童和青少年事工等)。而作为少数族群,由于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华人基督徒很难融入西方主流社会,华人传统文化的劣质成分,如儒家的威权体制、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等,也悄然腐蚀乃至遮蔽圣经真理。
基督徒如何活出对抗「利维坦巨兽」的见证? 生活在同一时代、不同空间和环境中的华人基督徒,如何活出如神学家米高·奇云(Michael Kirwan)所说的「对抗利维坦巨兽的见证」? 欧洲政治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默茨,一直反对欧洲基督教「私人化」或「中产化」。他认为,当代基督教存在着三重障碍:第一,它被启蒙运动所驯化;第二,神学无法适切地响应二战大屠杀所引发的问题;第三,漠视第三世界的苦难遭遇。对于华人基督徒而言,更切实的议题是:如何响应仍然在进行中的共产党在中国的极权统治和即将成为历史的国民党在台湾的威权统治?
近代以来的专制主义,包括国共两党效仿的苏俄的列宁式政党模式,以及东方文化中「两千年皆秦制」式的皇权专制主义,都需要用作为世界观和文明论的基督信仰去洗涤和更新。当然,也需要有先知式的基督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鸡蛋碰高墙并最终将高墙撞出裂缝。比如,在上一卷访谈《大地上的麦子》中,北京家庭教会长老、人权活动家胡石根就是一位几乎将牢底坐穿的基督徒,此前他因参与八九民主运动被关押十八年之久;而在完成那篇访谈两年之后,他又在一场全国性的大搜捕中失去自由。
美国神学家霍伦巴赫指出:「当基督宗教信仰成为公共,它就应当有助于促进社会正义,并为建设公共善作出贡献。妨碍社会正义的信仰形式,无论是从神学还是从政治的立场上看,都是假的信仰。参与建设一个更正义的社会,才能给信徒一个更为真实的信仰。」华人教会和基督徒需要一次重大突破或飞跃,即信仰的公共化。这些在各个领域作出美好见证、对抗敌基督的「利维坦巨兽」的基督徒,正是信仰公共化的先行者。无论是处于争取宗教信仰自由和各项基本人权的中国,还是在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宗教竞争中的台湾,以及世俗主义和享乐主义日渐侵蚀清教徒传统的欧美,政治神学及其实践,都必须解决如何建构「公义社会」的议题。
在本卷访谈中,我们看到一群基督徒用生命实践「信仰何以公共」:布农族出身且身体残障的白光胜牧师,克服原住民和残障人士的双重劣势,念完神学之后,回到台东老家,创建布农文教基金会,带领数百名部落同胞开垦荒地,营建生态农庄,保存民族文化,实现永续发展,真的是如主祷文所说「让主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橄榄出版的金玉梅总编辑,既是树林国语礼拜堂一位充满爱心的师母,又以文化出版为传福音的管道,在出版业市场日益萎缩的不利外部环境中,为着赵天恩牧师所倡导的「文化基督化」的愿景而不懈努力。她也坚信,爱读书爱思考的基督徒,读书思考风气浓郁的教会,必然能够影响社会的走向。 武汉家庭教会的黄磊牧师,放弃受人尊敬、收入丰厚的外科医师职业,也放弃移民澳洲的计划,从医治人的身体转而拯救人的灵魂。不仅牧养教会,而且组织「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积极参与四川地震救灾工作,统筹安排数百个中国家庭教会,并建立中国首家「爱心食物银行」。
美国普度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杨凤岗,将信仰融会贯通于学术研究之中,创建「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成为美国公立大学唯一专门研究中国教会的学术机构。他的学术成果备受美国学界瞩目,而且突破所谓「学术中立」的限制,为遭受中国政府迫害的教会和基督徒发声……
这些人的工作场域各不相同,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各不相同,但他们谦卑地从上帝那里领受独特的异象与使命。他们的信仰、工作与生活正如圣经所说:「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上帝确实让我们「在各样的事上」而不是「在一样的事上」彰显我们是基督的门徒。我们不能只在教会中才是基督徒、只在礼拜天才是基督徒;我们必须在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在职场和家庭中,彰显「因真理得自由」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光照的微尘 今天的华人教会,需要忠心的牧者,也需要具有坚定信仰和敬虔生活的基督徒艺术家、作家、诗人,以及在各个领域贡献出卓越作品的创作者。换言之,基督徒作家,水平岂能低于非基督徒作家呢?基督徒画家,水平岂能低于非基督徒画家呢?基督徒音乐家,水平岂能低于非基督徒音乐家呢? 本卷访谈的对象之一,是兼有艺术家身分的冯君蓝牧师。
冯君蓝既是一位父亲或大哥式的、温柔谦和的牧师(他不是不苟言笑、让人退避三舍的「传统牧师」,教会的弟兄姊妹都亲切地叫他「阿蓝哥」),也是一位基于信仰而创作的世界级摄影师。他的数个系列摄影作品「微尘圣像」、「自然园丁」、「肢体」、「静物」与「草介」等,或者借助圣经中的故事人物,以辩证摆荡在神魔之间的人性;或者申论人作为自然照护者的天命;或者申论人在社会作为一个整全身体上的不同肢体,各司其职彼此成全的和谐状态。台湾前辈摄影师阮义忠如此评价作为学生的冯君蓝的作品:「这是近年来我在华人摄影圈所见过最好的肖像摄影。只有最无杂念的心思,且摄影者与被摄者彼此极为信任,才能有这样纯洁自在的作品,每个人本具的灵性突破了现实的藩离,浮现在容颜上。」 冯君蓝牧师在一次创作谈中说,他在创作时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人是被光照的微尘」。人卑微如尘土,却被上帝光照,因具备上帝之形象与气息,而无比尊贵。这是冯君蓝所有作品的主题,也是本卷访谈录每一个受访者的主题,更也是整部圣经的主题。比如,媒体人和人权活动家杨宪宏,不仅为台湾的民主、新闻自由、环保、公共卫生等议题作出重大贡献,还创办民间组织「台湾关怀中国人权联盟」,竭尽所能地帮助中国的民主人权人士,他固然是独派,却不像某些狭隘的独派那样对中国的一切漠不关心,而是如圣经教导的那样以「爱人如己」之心对待外邦的中国人。
又比如,张坦原本可以凭借个人的才华,在官场和商场青云直上、呼风唤雨,却被在贵州石门坎奉献一生的宣教士伯格理的精神所感召,转而研究石门坎并撰写第一部关于石门坎的著作《「窄门」前的石门坎》;继而被身边基督徒的生命所吸引,在办公室开办「尼哥底姆查经班」,最终痛哭流涕地受洗归主。
再比如,不愿在中共奴役下生活的卢维溢,从香港移居加拿大,放弃工程师优厚的工作,从头攻读神学成为牧师,一边牧养一家华人教会,一边关注加拿大的政治社会议题,不因为自己是移民和少数族裔就自我封闭;在媒体上发表大量评论文章,以基于圣经的古典自由主义原则,批判以「政治正确」自居的福利国家和左派理论,体现了「顺从神,而不顺从人,是应当的」之大智大勇。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都是被光照的微尘,但我们有幸参与上帝伟大的拯救计划。诚如《诗篇》所说:「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他守诚实,直到永远。他为受屈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却使恶人的道路弯曲。」愿这本访谈录中的生命见证,触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让更多在「正午的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们,找到生命中真正的「大光」。 2016年1月28日 维珍尼亚盖城不默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