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说:「中国人民素为专制君主之奴隶,向来多有不识(自己)为主人、不敢为主人、不能为主人者。」「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遂成孤立之性。」 梁啓超说:「文明国之得享自由也,其权非操之官吏,而釆诸国民。中国则不然,今幸得此自由者,特官吏之不禁耳;一旦有禁,则其自由可忽消灭而无复踪影。官吏无日不可以禁,自由无日不可以亡,谓之奴隶之自由。」「好伪至极,如今日之中国人,真天下所希闻。无论何人,无论何事,无论何地,皆以伪之一字行之。奏章之所报,无一非伪事;条告之所颁,无一非伪文;应对之所接,无一非伪语。一部律例,十有九不遵行,有律如无律,谓之伪律。」 鲁迅说:「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爲正路。这就证明国民性的怯弱、懒惰、巧滑。」「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分界线----------
林语堂的文化观念(ZT) 澎湃新闻: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有一种风气,概括一点讲就是大家都在反传统,倡导全盘西化。而与此同时林语堂显得有点特立独行,他觉得自己的中学不好,开始补学这方面的东西。他为什么形成这样一个似乎“违背潮流”的选择? 钱锁桥:他并不违背潮流。他自己说得很清楚,新文化运动好多提倡的东西,他自己也是支援的,比如禁止缠足,这是新文化运动很重要的一个议题,林语堂说在农村早就不缠了。教会不提倡缠足,而且很多农村妇女即使不是教会的也不缠足,因为下地干活不方便。对他来讲,他本能的贊同停止对妇女身体的这种伤害。新文化其他倡导的东西,他也很贊同,所以他一直坚持的大方向就是支援新文化运动,这个没有变过。 但是他也不是跟着人家喊口号,要“打倒孔家店”什么的,他有自己的判断。他在1917年写的《礼》那篇文章当中讲的很清楚,中国的未来是要在旧传统和新观念两方面之间找到重合、形成平衡。我觉得这是他一生中一直秉持的观念。 所以他当时选择补学中学,也是基于他这个观念,认识到他必须对中国文化经典有所瞭解。而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候,毕竟他在西学方面已经是佼佼者了,所以他也没有违反这个潮流。他非常支援新文化运动。
澎湃新闻:既然他主张新旧传统之间的平衡,那么他到哈佛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加入白璧德的学衡学派? 钱锁桥: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次讲。首先在当时的美国,时代背景是在进行一场文化论战,叫做the battle of the books(经典之争),就是要不要读经典?白璧德的观点就是,我们一定要继承传统。他的意思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因为“上帝退位”,科学昌明,精神上的东西开始变得空虚,这个时候更需要从希腊、罗马的传统中汲取力量。白璧德很早就看到,世界上经典的文明都有相通之处,所以他认为西方经典和中国经典应当沟通联合,对抗它们共同的敌人——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所以白壁德对当时一大批中国留学生都非常有吸引力,比如梅光迪等等,他们就觉得,我们中国的古典文明要保持住,应该和西方平起平坐,沟通互补。这就是中国现代知识思想史上的学衡派。 林语堂在哈佛上过白璧德的课,但是他对白璧德的态度很不一样,这就显示出了林语堂的个性。我的书上说过,他给胡适写信说,他专门找白璧德谈过新文化五四运动,但他觉得白璧德对中国可能有误解。林语堂还在中国留学生月刊发表过几篇文章,其中谈到,现在的留学生因为爱国,总是遵循白璧德的概念,主张对中国文化要全盘保留,文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不可放弃。但是林语堂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是,爱国不能只是保留我们原有的东西,而是应当去建立一个可能更好的国家、更好的文明,他觉得这种扬弃的态度是一种进步的爱国。因为他去留学之前就已经在北京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他知道中国需要文化变革。 20年代末30年代初那个时候,他翻译过斯宾冈表现美学的一系列文章,斯宾冈是白璧德论战的对手,他提倡要有一个年轻有朝气的美国,而不是一味保持欧洲的文化传统。这也是林语堂希望的——一个年轻的、新的中国。 但好多事情不是全然二元对立的,他也不是和白璧德对着干。他后来去美国也讲了很多中国文化经典,当然内容是经过他筛选的。白璧德对他还是有影响,毕竟也是他的老师。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比较文学学者说过,白璧德一辈子有两个最有名的学生,一个是T.S. Eliot,另一个就是林语堂。
澎湃新闻:包括虽然林语堂一直都非常支援胡适,但也不是认同胡适的所有行为。 钱锁桥:对,你看他后来又强调克罗齐的美学,提倡表达要有个性,要有自主文化。他是真真切切的推崇个性和独立意识,他自己的人生履历也是按照这个执行的。 澎湃新闻:当时林语堂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精神科学”,这和胡适的“整理国故”有什么关联或异同吗? 钱锁桥:当然有关联,但也很不一样。他基本上贊同胡适提出的“整理国故”,而且觉得这个很有前途,就是用科学的办法来让国学重新发挥作用。但是,对胡适来讲,整理国故的那个国故到底有没有意义不是特别重要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他不是要把中国文明整理成什么样,而是着重于通过整理国故,形成一套怎么整理的方法论。 但是林语堂提倡的“精神科学”是不一样的,他引用的“精神科学”这个概念来自德国,与自然科学相对应,内涵是说我们要做中国自己的精神科学,各个领域都要有科学的方法,要提取对现代生活有用的部分。比如说儒家文化,林语堂就会强调儒家文化当中的自由主义基因,这里面是有民主的意思的。他说孟子就是“中国的杰斐逊”,孟子老说“以民为本”,这不就是民主嘛!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整理出来,也能够促进中国文化进入现代化的历程,而且这样中国文化的演进绝对不是断裂的,而是承接的。 -------------分界线------------
余英时:中共将很快垮台(ZT) 他认为民主思想从儒家「以人为本」思想发展而出,清末的儒家要求人人有尊严,但在共产党统治的国家完全被抹灭,从1920年代开始就极力破坏,仅以暴力统治国家,人活着失去尊严;领导人更迭至今,只是越加腐败,变成「最坏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党的资本主义」,看不见改变的希望,共产党政府一定「很快会垮台!」
------------分界线-----------
你以为中国共产党怎诞生的?怎能夺权成功? 中国人奴性却又骄傲,很矛盾的 不彻底对中国传统文化失望、唾弃,中国人部会接受外来的共产主义等文化的,中共也没机会诞生
吸收外来、西方先进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重造新中国文化,是一定需要的。 可惜心急弄破碗,找错了道路,共产主义被西方主流认为是有问题,西方的文化底蕴可以抵挡马列共产主义,中国人还以为找到宝,中国文化也没有辨别、抵挡的能力,可惜.....
中国人最恐怖的就是不追求真理,或许是帝制太久改变了民族性、奴性 鲁迅等民国人文章说的阿Q正传及一些中国人劣根性,在今日这时代都一一浮现、再现历史重演..... 难怪中国要禁鲁迅等人文章了,这很可耻,很倒退....可怜中国人,继续沉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