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新疆棉」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ZT) 自上周四(3月25日)起,在中国出现了一波民众抵制H&M、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等多种国际服饰品牌商品的小高潮。乍一看去,好像是义和团又回来了,中国人又要抵制洋货了。
于是有不少人呼吁中国政府,不要放任这波民间抵制潮:这有损于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损于中国自己的经济利益。
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中国政府是不会「放任」这波抵制潮的,因为这波抵制潮本来就是它一手策动出来的。上周三(3月24日),共青团中央在它的微博官方帐号挖出H&M去年发布的停用新疆棉的旧声明,勐烈抨击这家瑞典品牌「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正是共青团中央的这条微博,引发了四十多万网民的点赞支持和抵制H&M等商品的小高潮。可见,这波抵制潮并不是民间的自发行动,而是当局一手策划鼓动的。
那么,当局策动这波抵制潮是不是表示它要抵制洋货了呢?那倒不是。本周一(3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在新闻发布会上,对H&M等品牌的行为做出回应。他说,制裁的大棒挥向别国的同时也会砸着自己的脑袋,是损人不利己的。H&M等企业应该搞自己的经营活动,不应把经济行为政治化。
徐贵相这番话,把当局策动抵制潮的用意说得很清楚。抵制潮的意思就是:你们不买我们的新疆棉,我们就不买你们的产品。你们抵制我们,我们势必也要抵制你们。到头来是双方的利益都会受损害,你们的做法是损人而不利己。言下之意,就是奉劝H&M等公司放弃对中国新疆棉的抵制。
我们知道,H&M等公司之所以抵制中国的新疆棉,是因为在新疆的棉花生产中存在强迫劳动,违反了这些公司承诺信守的人权原则,也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禁止强迫劳动的相关公约。徐贵相说,H&M等企业应该搞自己的经营活动,不应把经济行为政治化。所谓「不应把经济行为政治化」,其实就是要H&M等公司不要把做生意和人权问题挂鈎。只不过这层意思不能挑明了说,因为中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会员国,中国政府也承诺过禁止强迫劳动。所以接下来徐贵相又说,新疆棉花根本不存在强迫劳动。
于是,问题就归结到,新疆的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
我们知道,有关新疆的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这一判断,并不是H&M等公司作出的,也不是美国政府或其他什么西方政府作出的,而是由瑞士一家名叫「Better Cotton Initiative」(良好棉花协会)的民间机构,在前年即2019年作出的。作为第三方,「良好棉花协会」享有很高的公信力,H&M等公司都是「良好棉花协会」的会员企业。它们是根据「良好棉花协会」的判断,从而对新疆棉采取抵制的。
中国政府想方设法推翻「良好棉花协会」的判断。3月1日,国内网上出现了一个认证为「良好棉花协会上海代表处」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重要申明,该申明说,「良好棉花协会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良好棉花协会」的审核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3月28日,中共环球网发表文章《独家揭秘:美国如何操纵「强迫劳动」议题打压中国棉花企业》,文章说:美西方反华势力逼迫「良好棉花协会」总部选边站队,致使「良好棉花协会」承认新疆棉纺织行业存在「强迫劳动风险」,最终决定无限期停牌新疆地区「良好棉花」认证。
3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联合国正在与中国进行「严肃的谈判」,极力争取不受限制地进入新疆调查与核实有关维吾尔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受到迫害,包括是否被强迫劳动。中国政府则回应说,欢迎联合国派员访问新疆,但不希望对方进行有罪式推定。
联合国的调查能否成行?如果成行,能调查出什么结果?我们且拭目以待。但其实这个问题本来早就是很清楚的,当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记者关于新疆的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时,现场展示当年美国黑奴被迫采摘棉花照片;当徐贵相回应H&M等公司因为新疆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所以抵制新疆棉时说,不应把经济行为政治化。他们实际上,不是已经不打自招了吗? (以上转自网路)
-----------------分界线----------------
新疆棉事件继续延烧 专家:北京「经济绑票」(ZT)(德国之声中文网) 过去几天,从西方国家与中国因新疆迫害人权议题互相抵制衍伸出的「支持新疆棉」话题,继续在中国社群媒体上延烧。除了有数十名中国丶香港与台湾的艺人透过微博帐号宣布终止与西方品牌的关系或是支持新疆棉花外,微博的热搜榜上也被各式抵制国际品牌的话题所占据。
长期关注中国政治与人权情势的法律学者滕彪告诉德国之声,「新疆棉事件」显示出中国政府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已可完全与民主国家抗衡,所以他们才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他说:「在必须展示它谁都不怕的气势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在这次的事件中表现出蛮横与挑衅的态度。」
滕彪也指出,这是中国运用经济手段作为谈判筹码与政治武器的另一个例子。此前,中国曾以禁止进口澳大利亚红酒丶台湾凤梨与挪威三文鱼向这些国家施压,滕彪表示这次的「新疆棉事件」是北京再次运用「经济绑票」的手法来达到政治效果。
他说:「我觉得这次新疆棉的事件恐怕会起到反效果,因为中国政府不希望全世界越来越多人关注新疆再教育营的议题,但通过这些事件,更多人会了解新疆人权迫害的情况,我认为这种做法会让更多有良心的企业和消费者去关注新疆的议题。」
人权观察的中国研究员王亚秋则认为,透过新疆棉的事件,外界仍能看到中国政府如何试图在社交媒体上去操弄特定议题。她告诉德国之声:「昨天微博上原本全是明星与西方品牌切割的消息,但后来这些话题慢慢便没排在热门话题的前几名了。我认为这显示中国政府要试图控制热搜排名的迹象。」
另一方面,她认为新疆棉的事件之所以能在中国的网上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民间社会对于欧美国家制裁中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她说:「如果没有这种真实情感基础,中国政府再怎么去操控这个议题,它的实际影响还是有限的。所以这个议题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也说明中国群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支持政府的,但他们的支持有一部份来自于中国政府不让人民了解真实情况。」
明星站队表态
在这波新疆棉的事件中,数十名中国丶香港与台湾的艺人纷纷公开表态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有些人公开表明终止与西方品牌的合约,有些人则是表态支持新疆棉花。滕彪表示,虽然有些艺人可能真的受到中国爱国主义的影响,但很多艺人只是因为考虑自己的利益或代言机会才公开表态与北京一致的立场。他认为这是一种见利忘义的行为。
他告诉德国之声:「中国政府的爱国策略主要是在国内挑动爱国主义的情绪,这也是专制国家屡试不爽的手段,用爱国主义跟民族主义吸引民众的注意力跟团结和忠诚。」
王亚秋则认为,中国政府一方面想透过这些艺人的表态向国内人民显示,任何想赚中国人的钱的品牌或个人,立场都必须与中国政府一致。她告诉德国之声:「中国政府肯定想藉此显示它强而有力的形象,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希望这些明星站队公开与西方品牌切割,并支持中国政府的新疆棉运动。某种层度上,我认为这个现象也反应了中国网民的真实心态,因为他们确实觉得明星应该爱国。」
西方如何应对
面对中国过去几日在新疆议题上做出的强硬反击,滕彪估计目前中国与西方互相制裁的外交关系可能会延续下去,因为他认为在目睹1989年后几十年的「中国接触」政策无法推进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蜜月期已结束。
他告诉德国之声:「西方民主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已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虽然西方国家会换领导人,政策也会微调,但大环境已不可逆了,所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对抗,尤其在新疆香港等人权问题,以及南海问题跟中国对台湾的威胁等议题上。这些事情会让国际社会改变过去对中国的看法,并调整他们的政策。」
王亚秋则说,她有点惊讶过去几年,不少国际企业都容易受到中国的经济威胁,这也显示中国「经济绑票」的作法,在企业圈确实有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她说:「我觉得任何一个公开事件只会让大家对中国政府更没好感。这次这么多欧洲品牌都被迫表态,这肯定让欧洲民众跟政府对中国政府更反感。中国政府对企业的威胁到底有没有用,还要看民众如何反应。」
王亚秋告诉德国之声,她认为拜登政府联合欧洲盟国在人权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的立场是好的,因为越多国家联手,在对抗中国时才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她表示:「我觉得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在中国人权议题上,没有一个一致的立场,但拜登政府现在的作法看来是对的,我希望他能保持立场的一致性。」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以上转自台湾联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