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学生领袖封从德:台湾经验显示民国才是正途(ZT) 「政变之后往哪个方向走,更为重要。中国未来要不民国化要不普京化。」封从德表示,辛亥革命后直至民国政府迁台虽多有波折,但台湾成功行宪、修宪,显示民国才是康庄大道,中华民国台湾的存在就对中国民主化有巨大帮助。
「只要中华民国存在,中国未来的法统跟国统都在,台湾也才有真正继承中国文化的道统。」十余年来,封从德从呼吁中国走向民主,到具体提出方案,他是六四学生领袖中少见的「民国复兴派」,他主张中国走向民主化,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恰可做为关键指引。 封从德逃亡期间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因此弃理从文研究宗教,「很幸运从无神论者走向非无神论者。」封从德除了深造,陆续出版《天安门之争》及《六四日记──广场上的共和国》等书记述史实,他也潜心反省当年的失败原因,并钻研民国史做为解决方案,一一年还在旧金山共同成立「孙文学校」,采访过程他也对民国史倒背如流。
封从德认为,当今中国的压力也不断在累计,「中共维稳的霸堤筑得愈来愈高,只是无从预测从哪里、何时开始出现裂口。」他慨叹,当初离八九民运取得成果只差一点,但脑袋不够用。 他解释,威权政体民主化有三部曲,即民变、兵变、政变,包括武昌起义、苏联解体、菲律宾、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皆然,「都是军头在大规模民变后转向,八九年没成功就是因学生没想过推倒中共政权,推动兵变。」 维稳的霸堤筑得愈来愈高
封从德说,当年失败是学生无知,又来自学者失职,「我们变成学者后,要在中国走向变革的关键时刻,给国内年轻革命者梳理清楚可行的作战方案。」 「政变之后往哪个方向走,更为重要。中国未来要不民国化要不普京化。」封从德表示,辛亥革命后直至民国政府迁台虽多有波折,但台湾成功行宪、修宪,显示民国才是康庄大道,中华民国台湾的存在就对中国民主化有巨大帮助。 「哭泣寻求同情的祥林嫂太多,执行行动方案的荆轲太少。」他举鲁迅小说中悲苦的祥林嫂为对比说,六四三十年过去,期望各界除了悼念六四,更应订立促进中国民主化的明确目标。
封从德是六四学生领袖中少见的「民国复兴派」。 封从德小档案 出生:1966年3月5日 八九六四经历: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第三任主席、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副总指挥 学历:北大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硕士、法国高等研究院宗教科学博士 经历:六四后经过近10个月逃亡,经黄雀行动营救转抵法国;2001年建立「六四档案」网站;目前定居旧金山从事网络数据库工作 (以上转自台湾风传媒8964三十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