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错了吗?一部向台湾《八百壮士》致敬的抗日神剧(ZT)经过超过一年的耽搁之后,华谊兄弟抗战巨片《八佰》终于在今年8月21日上映了。到底这部电影在去年是为什么被取消放映的?有报导指出是因为解放军鹰派不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周年大庆时,上演这么一部公然歌颂国军和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电影,动用政治压力迫使《八佰》下档。香港「反送中」运动,似乎对此也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外加中共与日本的关系走向缓和,去年甚至还实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之间的军舰互访,更不会允许这样一部宣扬抗日的电影在大陆上演。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华谊兄弟的阴谋,故意推迟电影的上映时间来制造话题,吸引更多人买票到电影里看《八佰》的好奇心。之所以推迟那么久,完全是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影响。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原本不知何时能见到天日的《八佰》又得以在今年重见天日?首先还是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大陆显然需要上演几部大片来提振电影市场的买气,于是就让《八佰》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而且随着中共和美国的关系日益恶化,和日本的关系又更加改善,未来大陆拍摄国军抗战电影的机会将相对减少,不如顺水推舟利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的机会赶紧让《八佰》上了。 根据对岸的政策,未来大陆的战争片将会以抗美援朝为主题,抗日战争电影的风潮将会消退。至少以国军为主角的抗战电影,在全新的风向下绝对不会再被视为政治正确的了。那么《八佰》究竟是不是好电影?今年上映的版本和去年原本要上映的有什么不同?和1975年台湾版的《八百壮士》有何不同?又与历史上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有什么差异?
《八佰》是不是一部好电影?
关于《八佰》是不是一部好电影?这个问题本身不存在客观答案,如果要从声光还有特效的场面来看,至少绝对不是一部烂电影,肯定能远远超过1975年在台湾上映的《八百壮士》。从商业片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娱乐效果也算很强,满足时下中国民族主义者们「打鬼子」的快感。更何况这些日军看起来,比抗日神剧里面的「鬼子」还要真实许多。
更何况在中共与美国关系如此紧张,两岸关系也跟着不平静的现在,大陆还愿意允许一部歌颂国军的抗战电影,还是值得肯定的。抗战终究还是以中国大陆为主战场,对岸拍摄抗战电影自然也比台湾,尤其是第一代外省人凋零殆尽后的台湾具有更多先天优势。比如操着各种方言、口音的军民群体,还有壮丽的锦绣河山等等。 当然因为本片是在中共统治下的大陆拍摄,所以许多国民党所不愿意讲,但实际上发生于抗战中的黑暗面,比如说中央军对杂牌军的剥削,乱抓平民百姓当兵,甚至于滥杀逃兵和伤兵的画面也被呈现于这部电影中。青帮大老杜月笙在台湾版的《八百壮士》中虽然也有露面,但是底层黑帮弟兄为抗战做出的牺牲却完全没有被诠释出来,似乎有意掩盖国民党在历史上与江湖会社的特殊渊源。
反而是在今年上演的《八佰》中,出现黑帮弟兄为了把电话线交给四行仓库的守军,一个接着一个遭到日军狙击手枪杀的画面。此画面让笔者想到了现实的淞沪会战战场上,加入杜月笙协助戴笠组织的「苏浙行动委员会」,到战场上与国军并肩作战的道上人士,那真的只能够用「壮烈」两个字来形容,让笔者也差点流出了男儿泪。
战时上海的众生群体,尤其是苏州河对岸的老百姓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各种反应,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到尾声时的同仇敌忾等等,都相当完整的呈现在电影之中。而且与过往许多抗日神剧不同,这部电影不是只呈现中国爱国主义狂潮下的光明面,同时也呈现了黑暗面。比如一位父亲是白俄军人的妓女,在向四行孤军捐献财物后,居然还被周遭的三姑六婆嫌弃为「杂种」。 然后现场还有许多逃入租界,大叫着「小鬼子有什么好怕的,中国四万万同胞每人一口口水,就把你淹死了」的灾民,跟现代大陆嘴砲爱国的网路青年有八七像。还有一幕因为疑似违反大陆政治正确被剪掉的画面,那就是由阮经天饰演的一位爱国台胞,因为用日语指责用毒气弹攻击国军的日军,反遭不明就里的国人打死。 这段画面被删除掉,笔者认为是十分可惜的,一来这让大陆观众瞭解到抗战期间有不少台湾人到大陆支持抗战的事实,二来则揭露了狂热民族主义的危险性。事实上在淞沪会战时,还真的有人因为看起来比较矮小,被爱国群众误认为日本间谍惨遭群中狂殴致死的案例。如果能把这段完整保留下来,不失为对现今两岸爱国或者爱台青年的一记当头棒喝。 或许从娱乐还有鼓吹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八佰》对大陆人还有台湾某些深蓝人士有意义,但这却不代表《八佰》没有错误。如果要说《八佰》犯了什么错误,那就是这部电影的背景不该设在1937年10月26日到11月1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更大的错误,则是这部电影等同依样画葫芦的重拍了1975年台湾版的《八百壮士》。
台湾版《八百壮士》的烂典范以前小时候在美国读书,出于对台湾的感情,特别喜欢看丁善玺导演指导的《八百壮士》,尤其是该片完整呈现了升中华民国国旗的画面,虽然今天我们朗朗上口的《国旗歌》,在当时尚未出现。回头看过一遍《八百壮士》,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也有不少违反历史事实的错误。尤其是在装备考据上,不知道是因为缺经费,还是导演懒得考据,出现许多重大瑕疵。 比方说轰炸上海的飞机,不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或者九六式战斗机,而是越战时代美国援助中华民国的U-17A及O-1G联络机。柯俊雄饰演的谢晋元团长,手上拿的也是国军到了台湾以后才有的57甲式自动步枪,没有中正式步枪也没有捷克造轻机枪。就连停在外海的日本帝国海军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都是拿中华民国海军阳字号来替代的。 其实装备考据有误,在那个缺乏电脑特效的时代是很常见的事情,笔者并不想就此事严苛批评《八百壮士》。如1965年的好莱坞大片《坦克大决战》(Battle of the Bulge),就是用冷战时代的M47巴顿式战车扮演德军虎式战车,M24霞飞式战车扮演美军M4雪曼战车。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苛求1975年的国产电影能在装备考据上胜过好莱坞大片。 可问题是在于,《八百壮士》不只是用错装备而已,还无中生有制造了许多神话。为了强调国军的壮烈,刻意塑造陈树生烈士带着炸弹从四行仓库跳下楼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剧情。想要凸显升旗典礼的壮烈,捏造日军以U-17A及O-1G等飞机炸射四行仓库的画面。事实上升旗典礼的规模被严重夸大,国军将士在日军空袭下以肉身护旗的剧情完全子虚乌有。 1975年到2020年,过了足足55年,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足以让《八佰》比《八百壮士》有更多后发优势。可是《八佰》除了把U-17A及O-1G改成较为正确的九六式舰上战斗机外,关于升旗典礼和空袭四行仓库的剧情完全照搬了《八百壮士》的模式,就让人不得不感到遗憾了。至于陈树生烈士跳楼自爆的虚假剧情,则从本来的一个人变成了数十人排队集体跳楼。 已经有不少研究淞沪战争历史的前辈,考证出陈树生烈士并非跳楼自爆而死。关于这段谣言的来源,据说是上海某家小报为了鼓舞士气捏造的,结果被《八百壮士》引用,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近年出版的一些英文书籍也都拿来饮用,真的是十分夸张。《八佰》做为一部21世纪的电影,应该纠正这些错误,结果却反其道而行,越演越夸张。 其实《八百壮士》也好,《八佰》也罢,都不是原创作品,全部参考的都是1938年由应云卫指导的默片《八百壮士》。由于这部电影是在四行仓库保卫战刚结束后不久,在日军无法占领的上海租界内拍摄,装备考据上不会有问题,更没有陈树生烈士爆炸弹跳楼的虚构故事。当年国共两党还保持合作状态,双方都在一面旗帜下共同战斗,也没有国旗会不会被遮盖的问题。 可重点就是在于,1938年版《八百壮士》的导演应云卫,还有饰演谢晋元的袁牧之、杨惠敏的陈波儿都留在大陆,自然不会得到台湾这里传颂。然而留在大陆的应云卫,后来也因为抗战时替国民政府搞过宣传的关系,没有撑过文化大革命,在1967年惨死于批斗之中。或许这是为什么,管虎最终选择了丁善玺版本,而非应云卫版本《八百壮士》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1975年版本的《八百壮士》?因为当时台湾外交处境危险,除了被迫退出联合国外,与日本之间还有钓鱼台列屿的主权冲突,甚至日本还在三年前和中华民国断交,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八佰》在大陆的重新上映,似乎也与中共越来越被国际孤立的背景有关,只是本该针对的美国莫名其妙成为了日本,才硬是被延了一年上映。
符合历史事实吗?既然笔者都已经说,《八佰》唯一的错误就是不该把背景设在四行仓库保卫战,这部电影的考据当然是错误百出。导演因为有后发优势与电脑特效,自然在装备考据上比1975年《八百壮士》更加符合事实,如前面所讲的,至少出现的不是大陆初教-6,而是3D模拟出来的九六式舰上战斗机,尽管历史上四行仓库没遭空袭,所以这段的安排莫名其妙。 此外在四行仓库屋顶上,还出现了88师将士以德制苏罗通防空机砲反制九六式舰上战斗机的画面,这同样是比《八百壮士》中88师以美造50机枪防空的剧情还要符合事实。可问题就在于,防守四行仓库的88师524团为纯步兵单位,并没有装备苏罗通,管虎遭到丁善玺误导,考据方面真的只能用「一步错,全部错」来形容。 虽然管虎拍出了国军将士英勇抗敌的一面,但终究还是不能不按照中共的「老规矩」走,对中央军还有国民政府采取一定程度的黑化。比如毫无意义的滥杀伤兵和逃兵,仿佛88师将士嫌自己人和子弹太多。整场四行仓库保卫战从史实上来看,只有一名日军和五名国军死亡,根本没有俘虏战俘的纪录,当然也不会如影片中那样出现中央军逼迫杂牌军枪杀战俘的画面。 从交战双方伤亡率如此少的史实来看,其实四行仓库保卫战不具任何军事意义,还不如拍八字桥、虹口、吴淞口、宝山、罗店或者薀藻浜等地区的战斗还更让人热血。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一场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的战斗,目的是让全国军民还有西方列强看到中华民国政府的抗敌意志,这是为什么国旗如此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原本要于去年上映的《八佰》,是有清楚展现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这点可以从预告片中看出来。来自大陆的报导也证明,《八佰》删减了多达18分钟的画面,我相信这些被删减的画面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对国旗做「特殊处理」的。然而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重点就在国旗,没有了国旗就什么都不是,这部电影终究因为政治审查成为了神剧中的神剧。 有网友计算过,全片国旗出现只有13分钟,并如此感嘆道:「在彩色镜头和黑白纪录片成像之间,青天白日满地红上的白日时隐时现,反覆切换了七八次之多。如此细致的过滤和保留,也反映了审片当局对此电影意识形态尺度的拿捏──这面旗帜和其政权,可以是缅怀全民族抗战意识的正当背景,但不能在当下成为凝聚人心、使观众倾情谛视的标的本身。」 整片电影也没有脱离大陆主旋律片的调性,如果是称赞国军的,必将以杂牌军为主角。由孙元良将军指挥的陆军88师做为主力,确实因为在淞沪战场上损失过于惨重,经过五次的整补。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88师士兵,确实是由湖北省保安部队补充,然而既然他们补充到了中央军,接受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的谢晋元指挥,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央军,何来杂牌军之有? 电影中,还刻画了一堆川军、西北军、晋绥军以及江苏省保安队的残余部队跟着88师一起进入仓库当主角。而且还刻意安排这些地方军给撤退的88师殿后,这些就完全是胡说八道的剧情了。更夸张的,是在于片中拥有苏罗通的88师将士打不下九六式舰上战斗机,结果一个杂牌军站起来,直接用捷克造轻机枪将其击落,完全是抗日神剧的风格。 抗战国军有没有黑暗面?有没有杀逃兵?有没有逼老百姓当兵?有没有逼杂牌军当砲灰?严格上来讲是有,但就是没发生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以四行保卫战为主题,却对中央军将士进行各式各样的抹黑和丑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用国民党自己创造的神话来打击二战国民政府的正当性,政治安排只能用其心可议来形容。 如果管虎真的要拍一部让两岸中华民族主义者感到共鸣的抗战电影,笔者认为他不是做不到,只要他选择的对象不要是中央军,尤其是随蒋中正来到台湾的中央军将领领导的抗战电影就可以了。他偏偏要选这个题材,自然会在政治干预下被剪成目前这种四不像,只能鼓吹民族主义的神剧作品。更何况,当年杀谢晋元的凶手,还相当有可能就是中共混入孤军营的地下党… 前驻美大使沈吕巡,曾经指出抗战时的中华民国军人都高举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头戴青天白日帽徽参加对日抗战。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帽徽,但大陆电影中的抗战军人还是看不到自己的国旗,反而日本国旗到处飘扬,这才是真正悲哀的事情。如果中共纪念抗战,只不过是基于与台湾争夺话语权,以后大可不必如此折腾我们的抗战先进。 (以上转自台湾风传媒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