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金庸,还金庸本来面目,更能看清楚金庸及其作品,我觉得是更好的弔念金庸的方式。
金庸为何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等世界级荣耀?金庸作品连在中国学术界也有很大争议,许多学者批评金庸作品学术品级不高,价值不够。 金庸为此晚年还去英国攻读博士,这是在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中独一份,也是辛酸。 许多中国金庸书迷,百思不解,甚至为金庸打抱不平。 年轻时候,也沉迷过金庸小说世界的我,也有资格来谈一谈金庸及分析他得不到诺贝尔奖原因。
金庸过世,许多吊念文,大家又出来褒奖死人,有点无趣。 为平衡网络观点,本文就不锦上添花,反而给金庸及作品挑刺。 盖棺论定,此其时矣。
金庸小说,对年轻人是小说入门,可培养年轻人对历史、政治制度入门,寓教于乐,不能深究内容过头,这是金庸作品的极限。 不过应加注警语,避免沉迷过头,毕竟武侠小说情节很多都瞎掰,娱乐至死,对身心反而不是好事。 尤其年轻人单纯,比较好唬弄,尽信书不如无书,实在需要警惕。 读金庸小说,需要如香烟一样,加注警示标语,或许对金庸反而是一褒奖。
金庸于几十年前就封笔,作品就那10几部。 我觉得这是金庸最大败笔,不只是金庸在文学停步,也是自我追求停止进步,也是金庸一生与诺贝尔奖无緣的重要原因。
金庸作品成功塑造了许多小说英雄,深入人心。 但是金庸自己的一生作为,却不如小說中那樣成功、圓滿。 從金庸的家庭、社会关系、国家认同、理想实现等等 我个人看法,金庸比较像张无忌、韦小宝等有残缺的主角,而非令狐冲、郭靖、杨过等理想英雄。 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是不存在的,幻想、瞎掰最终都是虚空、破灭。
金庸大师,金庸有资格称大师吗?中国大师称号也太多,太容易了吧。 或许在小说界,或是武侠小说界,可以称做大师,但在国家、社会,一般世界上来说,大师是引领国家、民族進取的尊荣级人物,如美国富兰克林、日本福泽谕吉等,才称得上大师级人物。
中国一些大师级人物,不是没有,但不是被極权政府杀害,就是被打压、迫害到隐居。金庸选择封笔,不再写小说,没机会领诺贝尔奖,或许是明哲保身之举,也是身为中国人或知识分子的悲哀吧。 或许金庸再写下去,就会碰触到国家、社会,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些在中国掌权者眼中,是很忌讳的,是掌权者的奶酪,谁动谁倒霉、谁死。 不過中國的故步自封、醬缸文化,就是极权制度造成大家思想、行为上自画红线,一起不吭声,保平安,塑造成整体中华文化的落后性,不思进取。
金庸也是不可免俗,求平安碌碌无为,不敢反抗当权、当朝。 金庸小说拔剑扫不平、气概万分的英雄,毕竟只存在幻想之中,金庸以自己人生告诉你:别当真。
金庸曾说:”后悔当初选择写小说而不是搞学术研究。写小说,娱乐的是别人,对自己却没有什么好处。” 成功的小说家,娱乐而已,无多大学术成就。 武侠小说太多瞎掰,幻想元素内容居多,并不耐看。 金庸小说只比其它庸俗、武侠小说耐看一点,但是仅多看几遍而已。 金庸无法传世久远,如鲁迅、柏杨..等作家一样,有更高学术价值。 更不要说圣经耶稣福音书、海耶克等思想家,跨世纪的学术巨着,金庸小说与之相比差距很大。
金庸也有自知之明,金庸自评几十年、百年后还有中国人看他的小说,就满足了。 毕竟作为一个小说家,众多读者喜欢、捧场,才是更快乐的事。 能给人快乐,总是一件好事,大家就不想太多了。 写小说引发人及事的贪欲及沉迷,都不是金庸写作的初衷,社会及读者自己也要负起一些明辨的责任,不是吗? 一切如果都怪责创作的作者,那会抹煞一个社会整体创作的动力,是不可取的。
金大侠一路好走,Bye、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