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昭君的博客
  我思故我在
网络日志正文
一位让我钦佩的“海二代”(图, 视频) 2013-04-13 16:32:14
周一去芝加哥参加一个年会,因为早上要等儿子去了校车站才能坐郊区火车去市中心,到了会议酒店的时候,plenary session  已经开始快半个小时了。因为注册这个会议很匆忙,没怎么具体看会议的日程,加上这个以  accreditation 为主题的会议,没有学术性质的论文宣读,主要是 administrative businesses,所以进去的时候我连这个plenary 的主讲人是谁 都不太清楚。轻轻打开会议室 的大门,里面黑压压的人头倒先把我吓了一跳 --由五个ballrooms  连通在一起的会场,密密地放了少说有七八十个大圆桌,每个桌子都座无虚席,四周的墙边还靠着不少人站着在听讲呢。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年会,但好像上次的 plenary 没有这样盛况啊?今天的演讲人是何方神圣,让这么多人一大早就坐在这里洗耳恭听?一边这么想着,一边把目光投向会场中央的演讲台。只见一位四十岁出头,身材苗条,着一条黑色连衣裙的女士正在那里侃侃而谈。她的声音非常高,但却并不刺耳,反而有一种歌唱般的质量,在坐满八九百人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有穿透力。她也不像一般的讲演者那样,常常在台上走动,而是站在台中央,身体几乎不动,面前也没有讲台和电脑。不知身后的大屏幕上的slides  是由谁在操纵,反正不是她自己。

 

把手中的program 翻开一看,才知道此人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首任 S.T. Lee Professorof Business and Director of Global Leadership Matrix,名叫Sheena Iyengar。她今天的讲演主题是 “The Art of Choosing ”,这也是她过去十几年来研究的主要课题。Sheena 以此为题的新书, 获得Amazon Top Ten Business & Investing Books of 2010 类别排名第三,获得了不少业界和学界的好评。她毕业于宾州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系,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她还是2002年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ocial Scientists的获得者(以表彰她在不同文化对决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 2012年获得哥大 “World's Best Business Professors”荣誉,并被评为 Top 50 Most Influential Business Thinkers之一 .


主题演讲总共一个半小时,我因为迟到只听了一个小时,但却被她的演讲深深吸引。她在演讲中提到的一些有趣的心理和决策实验 ,以及这些研究发现对多元社会的商业领袖们的挑战和启迪 。看看面前桌子上坐着的一些听众,也全都聚精会神,不时对 演讲者富有幽默感的故事会心一笑 -- 参加这个年会的是来自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个商学院的代表,其中不乏院长,系主任这些人物,也有不少本专业的学术大拿,所以让这些“牛人”们专心致志地洗耳恭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演讲结束了,全场掌声感谢演讲者。这时会场中心的大屏幕上,从显示演讲内容换到了演讲台现场。只见 Sheena 笑容满面,不停点头向听众示意。但当我的目光移到她的脸上时,才发现她的眼睛一直是闭着的!难道她是一个盲人?我不能确定,但当主人说:“如果你能看到台下听众在倾听你演讲时的反应”这句话时,我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证实--她的确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这太令人惊讶了!

 


接下来的听众提问也很有意思,Iyengar 在与听众的互动中更充分地表现了她的幽默感,比如在演讲中她提到一个让小学生用三种颜色的毛线或者六种颜色的毛线编织围巾的试验(试验的发现是人们的创造性在选择太多的时候往往会受到限制--这与一般的思维似乎是相矛盾的)。有位听众就问她是如何知道这些孩子们编织的围巾有什么不同的。她回答说她有专门的助手给她描绘这些图案,然后她笑了一下说,“我发现能看见的人们对于视觉形象真的是非常obsessed",这个回答引起全场的笑声。她还用了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受到它们所带的标签的影响。有一次,她的助手要她在两种粉红色指甲油中之间选一个出来;但无论别人怎样给她描述“bubble pink” 和 “pink beauty” 有什么不同,她也无法在脑子里描画这两种颜色而作出选择。最后,她干脆把指甲油瓶子上的标签拿掉,再让助手在两者中选择,却发现这位助手无法区别两者的不同-- 因为它们根本就是同样的颜色! 由此,我联想到这些天在万维网上进行的关于“偏见”的一些讨论---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头脑 中的偏见又何尝不是从那一个个人们习以为常的“标签”而来的呢?当我们拿掉那些标签后,是否会发现,其实我们以为有很多不同的两个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回答家里,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她的信息,才知道她是在多伦多出身的印度移民后代(她的英文非常纯正,几乎没有口音,而且她的外貌也不大看得出来她的印度血统,从远处看我还以为她有点中东血统呢)。她的父母都是锡克教徒,1960年代移民到加拿大,后移居纽约。Sheena  三岁时被发现患了严重的眼疾,小学六年级时完全失明。十三岁时,厄运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她的父亲在四十三岁的年龄卒死于心脏病。她的新书的dedication page 上这样写道:"To Dad, who told me anything was possible. Tom Mom, for being there every step of the way"

尽管我知道在美国有很多非常有成就的残疾人(我在开博之初的“残疾人在美国”一文中也提到过自己身边的几位残疾人,我读博士时就上过一位因为患中风而失去听力的教授的课),我还是对Sheena 的成就感到十分惊异。她是如何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博士学业的,又是怎样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研究工作的?也许正因为她本身具有多元文化的烙印,同时又有体能方面的缺陷,才让她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有独特的敏感和认知能力呢?人们常说,上帝对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给你打开一个窗。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握上天给予的 opportunities 。要获得今天的成就, Sheena 不知要比常人付出多少倍的代价和努力呢?

在她的书中提到自己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长大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选择的挑战:

When I was very young, my background as a Sikh-American made me aware of the tensions that underlie choice. Being a Sikh meant having to do what Mom and Dad said, and going to temple, and Mom and Dad choosing who I would marry. But going to an American school taught me that I was the one who's
supposed to make those choices. There was the constant tension between following my duties and giving in to my preferences. I was becoming aware of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cultures provide different scripts about choice.

What expectations people bring to choice is one of the dominant themes of my research, along with the idea that choice has its limitations: When I was going blind, questions were constantly being thrown at me. Will she be able to go to school by herself? How is she going to survive? What can she do and not do? It constantly reminded me that there are limits to what choice can offer.

这些挑战和冲突,对我们这些海一代和我们的后代来说,是不是很熟悉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在保持我们的文化传承的同时,给予我们的孩子更多的选择呢?毕竟,我们把他们带到了与父母生长的环境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本身就是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这种选择对于我们也许不无痛苦,但如果它能够换来我们的后代更多的海阔天空,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应该是非常值得的吧。

下载了她的新书,这两天看了前三章。虽然不是完全赞同她的一些观点,但喜欢她那种娓娓道来,不温不火的写作风格。我猜想得不错,她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包括她体能上的 diversity),给予了她许多独特的视角。她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社会中不同群体的人们应该如何共处,有许多真知灼见。下面是第三章一段有关这方面的摘录:

“In the past, the most frequent outcome when different cultures encountered one another was a clash. Each side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its superiority, whether rhetorically, economically, or militarily, thereby convincing - or forcing - the other side to assimilate. This isn't surprising since, according to each culture's narrative, it is the best culture with the best values, and the proof is that it has survived when so many others have not. Many people think that we are now in the midst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so famously predicted by political scientist Samuel P. Huntington in the early 1990s. Even if this is true, the conflict cannot end the way such conflicts did in the past. On civilization can no longer fully consumer another ,an dit also cannot set up a giant barrier to keep the other out. "

下面是她的演讲录像,希望大家喜欢(演讲开头的那个15年前在日本餐馆吃饭时要在绿茶里加点糖,和接下来有关美国白人孩子和亚裔孩子在对待来自妈妈的影响上的差异,一定会让你会心一笑的)。

http://www.ted.com/talks/sheena_iyengar_on_the_art_of_choosing.html


 
 
相关链接:

残疾人在美国

 

山善若水--与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图)









-
浏览(9232) (0) 评论(4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百草园 留言时间:2013-04-15 05:51:40
如果不是看Pearl的文章,我差一点漏掉这篇佳文。

读后很感叹,真是啊,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会成功,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 你的人生就会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生。Sheena 让人佩服。
回复 | 0
作者:马黑 留言时间:2013-04-14 22:46:28
80年代出国前,看过邓朴方写的一篇访美感想的文章,其中提到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值得学习,举的例子就是对残疾人的照顾。刚到美国后一次乘坐公共汽车,到站后,怎么发现司机下车去了,注意看发现他在下面照顾一个坐轮椅残疾人上车,残疾人上车后,他又帮助把轮椅固定好,才去开车,我看了非常感动,也想起了邓朴方說过的话。
回复 | 0
作者:马黑 留言时间:2013-04-14 22:46:23
80年代出国前,看过邓朴方写的一篇访美感想的文章,其中提到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值得学习,举的例子就是对残疾人的照顾。刚到美国后一次乘坐公共汽车,到站后,怎么发现司机下车去了,注意看发现他在下面照顾一个坐轮椅残疾人上车,残疾人上车后,他又帮助把轮椅固定好,才去开车,我看了非常感动,也想起了邓朴方說过的话。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18:51:37
刚看到 Pearl的评论,她把它放到自己的博克里了。链接一下:

http://blog.creaders.net/pearl/user_blog_diary.php?did=145597

还有识字对评论中(和录像里)提到的亚裔孩子和欧裔孩子比较的那个试验的补充和评论:

http://blog.creaders.net/sahara/user_blog_diary.php?did=145608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18:15:46
呵呵,华山,
我要是疲劳的话也是你的疲劳战术给整的-- 你一个人一天就四个评论,我不回吧,不符合主人的礼仪;认真回吧,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还真赔不起这时间。

你再认真看看我的原文,有任何地方在给美国贴金的吗?你找了半天就找出那段关于标签的感想来,也算难为你了。即便那段话,也是和Sheena 的研究发现直接相关的,不算乱发挥吧。而且我这里提到的标签,指的是人们头脑中那些固定思维的东西,比如“某某族裔的人不会患TB”,“所有的中国人数学都很好” 这样的 over-generalization。而
且我在给海天回复的时候也做了补充,stereotyping 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人们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遇到一个人一件事都能够找到所有需要的信息才作出判断和决定,但人们要了解它的局限性。

如果这段话也成了贴金,我真的无话可说了。只能说,我们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太不一样了。既然这样,又有什么交流的必要呢?

如果你静下心来,听听Sheena的演讲,就会发现她的演讲都是在介绍她自己的研究结果。她的影响力也来自于此,而不是她的独特的背景和经历。她的经历只是增强了人们对她的研究的兴趣,也增加了the power of her message 而已。

百分之一,

谢谢评论!这样的人的确是千年等一回。即便只有这样一个case,也让人对社会增加更多的希望。

美加的精神病患者的处境肯定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你提到的那些事例我也听说过。美国有一个法律不知加拿大是否也有,就是成年的精神病患者如果自己不愿意接受治疗,家属无法强迫,除非是病情严重到了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这种看似保护病人权利的法律,其实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一般的精神病人,是不会自觉自愿去接受治疗的。
回复 | 0
作者:百分之一 留言时间:2013-04-14 16:59:23
只听说中国有部“残疾人保障法”, 好像没有什么"残废人保障法"。

可以说Sheena这样的人是千年等一回。

也有人连Sheena机会的1%都没有。几年前曾帮过一个家庭,他们儿子
移民加拿大后患精神分裂症,一直在治疗中。一天与嘲笑他的人冲突中
用刀刺破对方衣服,遭警方逮捕并送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因担心会一辈
子待在精神医院,他们儿子向警方承认自己有罪。加拿大法院判他们儿
子犯有重伤害罪,并强制精神病治疗。加拿大法律明文规定精神病人是
不负法律责任的,但精神病的中国移民没法享受这种权。判也就罢了,
没想到这确置他们儿子于死地。加拿大移民部以其被判的是重罪要驱逐
他,不管他是否应该被驱逐,有意识把精神病人当正常人处置,把一个
精神病人置于一种极度紧张、危险和致命的境地,而又未采取任何措施
来保护和防范其自杀,也就只会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在移民部驱逐令被
签发4小时后,他们儿子服药自杀,年仅32岁。

为此,我写了文章加拿大版的陈果仁案 “ 又是谁杀了这位中国移民?”(1)http://blog.creaders.net/ydingx/user_blog_diary.php?did=98930, (
2)http://blog.creaders.net/ydingx/user_blog_diary.php?did=98933

无意泼凉水,但有意给加拿大华人泼凉水。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04-14 15:56:58
---只是在介绍一位让我钦佩的学者以及她的学术研究,无意评论美国的种族歧视

看来作者有点疲劳,忘了自己所说的另一段话:”由此,我联想到这些天在万维网上进行的关于“偏见”的一些讨论---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头脑 中的偏见又何尝不是从那一个个人们习以为常的“标签”而来的呢?当我们拿掉那些标签后,是否会发现,其实我们以为有很多不同的两个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有了这两段话,我们比较相信作者的真诚,一切属于无意,也就无语了。

刚刚间隙时间,又看到星光大道8周年庆祝晚会,看到杨光与刘赛。要我写刘赛,绝对专注于她的歌声,她的表演,也许涉及她的奋斗经历,但不会那样无限联想,不会用她往中共脸上贴金,这点作不出来,请放心。

阿妞终于出现了,怎么不告诉我金二船上船下,哪位是华山?是怎么人肉搜索出来的?上次那位”养猪能手“搜出医言堂,难道阿妞想当养猪能手第二?对阿妞,就那个问题,为什么印度人(1.5代)要在独立以后,民主以后,自由以后,民选以后,三权分立以后,还要移民美加,为什么在她的祖国她的成就就很难出现?这个问题是民教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普选了,民主了,三权分立了,阿妞们还在加州享受阳光,国内人们移民的更快更猛,那不就是白选白立?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3-04-14 14:02:59
华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跟俺很配对。
俺是什么都要往共产党和中国扯。他是无论什么只要扯上共产党与中国就会火冒三丈。
但是还是要看扯得是什么。
昭君此文,讲的主要是这么个由头:一位印度裔盲人女性在美国的个人与学术成功,这个成功事例反映出至少两点:这位印度女士庄敬自强的精神与美国社会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公平公民权益的价值体现。昭君同俺以及各位留言的网友,都对此没有异议。昭君侧重于前者,俺侧重于后者,而且俺借着美国亚裔这个题目,引导到中国:这样的理念要不要推广到中国,以及在中国推进的过程程度与阻力。其实不要俺叫喊,大多数读者都可以这样联想思考。
可是只有华山同志,捣糨糊也就罢了。他扯嘛呢几大段,就是一个基本点:提到什么泥马的普世价值,老子就要同你们拼!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13:53:15
阳光海浪沙滩,
我不怎么喜欢去Costco,是不是因为我还是喜欢多一点选择啊,呵呵。

E:
谢谢。无论多大年龄,都需要励志啊。

华山,

真的很佩服你这种正义感和使命感。我再说一次,只是在介绍一位让我钦佩的学者以及她的学术研究,无意评论美国的种族歧视,也无意比较美国和中国,更没有想过要比较印度和中国,阿富汗。我有什么必要“在文章的后面,给出一幅少数民族新移民残疾人受教育与就业成功及社会地位与白人社会等同的图画?”。那不真的成了把博文当论文来写了??

你的最后一段话我觉得很好笑--因为Sheena 是外族人,就不能关心她的故事?我上面链接的那篇“上善若水- 与大师的近距离接触”,介绍的是一位华裔商学界的学者(海一代)的成就和他带给我的感动和启迪。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同行,我关心他们的学术成就,也关心他们的人生历程并从中得到启发和鼓励,这有什么可非议的?

你完全可以关心星光大道的刘赛,如果你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我相信这里的很多读者也会去赞同的。但你不必要求我也去写同样的话题,因为我的确不怎么关心星光大道,呵呵。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04-14 13:10:43
谢谢作者,终于从社会调查与统计学方面,而不是个人感受去认识社会现象了。如果大家从一开始就遵循这条道路,而不是用个例对个例,针尖对麦芒,这个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纵观美国政界,学术界,呼吁正视,承认种族岐视与其他社会岐视的比那些宣扬和谐,各自退一步斗私批修的要多得多。少数移民个人奋斗成功的事例虽然有励志作用,但另一方面说明其艰难,才显得格外可贵。如果作者在此故事前后,给出一幅少数民族新移民残疾人受教育与就业成功及社会地位与白人社会等同的图画,就像你从中国有关资料上搜寻到的残疾大学生状况资料一样,文章的教育意义会更大。

承认种族岐视,对美国社会并不是坏事,而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表现。美国三百多年的建国史,进步史,正是一部正视岐视,反对岐视,消除岐视的历史。当初,马丁。路德金要是走另一条道路,以自己奋斗成博士的过程,告诫黑人兄弟不要把”标签“当真实,不要自寻烦恼。那么金博士可能保住一条性命,却再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一年中的第一个纪念假日了。

另外,也谢谢作者承认中国有了不少残疾大学生,也告诉我,是和美国相比,中国残疾人入学率与选择专业范围较低,而不是和印度,或阿富汗比较。这使我稍稍安下心来。我们仍然是与发达国家比,那在很大程度是由国家的富裕和教育程度决定的,这正是中国人正在奋力追赶的第一目标。

我已经说过,隔山如隔行,不是咱这一行的,任是甚么学者,还是外族的,咱真没去关心,或是关心不了,或者是没时间装着去关心。除了专业和工作,咱老百姓关心娱乐较多那是事实。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就是在海外华人中,我想知道星光大道杨光,刘赛的,比这个外族的学者 Sheena 的要多。如果说作者这类故事是励志用的,那么谁还会管主人翁是甚么学者还是歌手,那种”岐视“在这儿是没有市场的。歌手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会比学者低,至少人们还记得歌手们唱了些什么。
回复 | 0
作者:Elwyen 留言时间:2013-04-14 11:40:25
即使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也还是喜欢读博主这类立志范例的故事,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令人感动。

阿妞的评论总是令人喜欢不已。
回复 | 0
作者:阳光海浪沙滩 留言时间:2013-04-14 11:34:28
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好问。让我想起了海仑凯莉。

从小时候的没有选择到现在太多的选择是事物的两个极端。都不是理想状态。研究表明,当人们面对太多的选择时会干脆放弃。Costco成功地利用这一点,减少选择反而增加了销售。

最近Yahoo以天价买了一个teenager写的软件 - 把浩繁的文章缩写成简明扼要的提要。把这个哲学问题科学化,商业化了:)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10:47:46
eeo,

是的,这种被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or MOOC)的网络教学分享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加入了。普罗大众可以免费看到很多这些著名学府的教授的讲课录像和其他教学内容。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平民化”,"去精英化”的一个体现吧。当然我不认为这些可以替代真正的高校教育,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校园文化的浸淫,那种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是网络上的教学录像无法替代的。

芹泥,

谢谢评论!很高兴你喜欢!有时间一定写!

牢头,
嗯,其实她的研究不属于经济学范畴,而是社会心理学范畴。当然经济学最近十几年中似乎有向心理学越来越靠近的趋势,比如借鉴了许多试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和活动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芝加哥大学的Steve Levitt's "Freakonomics",就是这种类型。也许这有助于经济学走出象牙之塔,呵呵。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10:40:05
椰子,
不客气。我是觉得这个试验很有意思。不知这些三四年级的孩子,等到了高中再来做同样的试验,族裔之间的区别是否会消失?这也是“socialization”的可能后果吧。至于孰优孰劣,也很难说。Sheena 也没有做结论,这也是我特别欣赏她的地方。她不怕挑战主流思想,但她的 是非常中立和客观的。

华山,

呵呵,我可没有你那么强的使命感,我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看到一件事,读了一本书,写点感想与大家分享而已。我也没有去‘寻找’她的故事,只是参加了一个会议,亲眼看到她的演讲,非常敬佩,然后找到她的书籍和相关资料,希望与更多人分享而已。我没有意愿,也没有必要去“寻找”中国类似的这种例子。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故事,请多分享。但在我孤陋寡闻的见识,至少没有一个像这样严重残疾的学者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

谢谢你提供关于中国残疾人上大学的情况。我这篇本意不在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残疾人的地位和待遇,评论中提到也是因为读者提到才发展开来的,所以我没有做任何相关的调查,你提到的那些观点主要是根据自己身边的观察(我父母都是搞教育的,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比较了解,包括中小学和高校,家里也有不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亲戚朋友),如果不准确,这里先道歉。经你提醒,我专门去查了一下中国高校对残疾人的政策和实施,下面是找到的资料: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受过大学教育的残疾人只有0.3%,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已提高到1.47%,上升4.9倍。就北京市而言,1987年有1.42%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2006年达到8.07%,上升5.68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普通高校录取残疾考生35272人,平均年增长率15%;残疾人高等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电大等)起步晚,陆续从2003年、2004年开始招收残疾人,但是增长很快,已录取学生近万
人。国家为残疾人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逐年提高,基本满足其基础教育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但是目前残疾人入高校似乎还是只限于从事传统上为他们”量身定制”职业,比如“长春大学、中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采用校内残疾人教育一级管理模式,特殊教育学院既是办学实体,也是管理主体,特殊教育学院统揽残疾人教育的全部工作。如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有针灸推拿学、音乐表演、绘画、艺术设计、动画5个残疾学生本科专业,在校残疾学生757人。学院有专任教师44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4%,学院建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充分保证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

在美国,>1/3的身体有残疾的高中生会继续上大学(美国的高中生上大学比例本身就只有不到50%,所以残疾人这个群体的上大学比例应该是很不错的了)。详见美国教育部的报道(“College and Disabled Youth"). 残疾学生并不需要被限制在一些专门为他们设置的专业,而是 integrated in mainstream,当然学校对他们都有很多的 accommodation。

http://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05/07/29/disabled
回复 | 0
作者:牢头 留言时间:2013-04-14 10:21:21
有趣的经济学,觉得她的观点不仅和她的盲有关,也和她的东方出身有很大关系.
科学和学术枝繁叶茂本是好事,但如果执着二元认识论,容易越来越被枝叶障目,所以当代西方有"去蔽"一说,呼吁回归东方的一元和简单,比如老庄,禅学...呵呵
回复 | 0
作者:芹泥 留言时间:2013-04-14 10:00:29
谢谢昭君MM发掘出这样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很发人深省,这种女孩身上有一种人格美丽。

希望以后能多读到MM这样的文章。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04-14 09:56:47
中国残疾人上大学的应该不是新闻,可惜作者没想寻找Sheena那样去寻找罢了。

就在昨天,电视看到一位双腿萎缩的小儿麻痹症根本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下的青年在练习投篮。他已经是广西(亦或云南)某工学院的在校学生。电视访谈中有他同学对他的钦佩和给予的帮助。另外三年前就有中国母亲照顾自己残疾大学生孩子的视频。残疾人上大学已很普遍,现在的关注点已转移到他们毕业后就业问题。

”不可否认,中国在对残疾人的态度 (attitude)和具体的实行(implementation)方面还无法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这我不明白,你的所谓的”不可否认“”无法相比“是从哪里来的,和谁相比?没有一个社会学,统计学的研究,一般严肃的政论文字是不会这样轻率下结论的,如此,你或许应像别人那样花费些时间做案头准备工作,那比找一个个例要难一些。

---不过这里没有讨论她的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印度到北美,以及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要离开中国到美国的原因。

这个问题是留给阿妞的。对严肃的社会学问题,阿妞与本人属于同一层次的水平。本来用印度人的例子就令人意外,像傅萍那样的中国人,在国内遭轮奸监禁,到美国成奥巴马团队成员的应该更有说服力。所以阿妞发现的是傅萍,而不是Sheena,就不难理解了。
回复 | 0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3-04-14 09:45:44
3岁来美的,可以称为“1.5代”。

谢谢昭君在回复中对三组试验的详细介绍,很有意思。
回复 | 0
作者:eeo 留言时间:2013-04-14 08:39:23
目前哈佛大学在网上开办免费课程,让世界上上亿人受益。一位教授已经预言,再过十年,全世界将只会有十所大学。知识不再是一定要在学校学的东西,亚洲国家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将彻底被淘汰。教育将会出现一场大变革!
回复 | 0
作者:eeo 留言时间:2013-04-14 08:39:21
目前哈佛大学在网上开办免费课程,让世界上上亿人受益。一位教授已经预言,再过十年,全世界将只会有十所大学。知识不再是一定要在学校学的东西,亚洲国家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将彻底被淘汰。教育将会出现一场大变革!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08:22:30
华山,

谢谢到访和评论。我对万维的征文不感兴趣,也无意将此文作为征文文章。说到这位印度后裔到底是海一代还是海二代,看了涂仙的评论我倒有点糊涂了。要认真来说,她其实也该算作“海一代”,因为她是三岁时从加拿大移民过来到美国的,所以到底算哪代,还真难分得清。不过这里没有讨论她的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印度到北美,以及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要离开中国到美国的原因。

我相信在中国也有不少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有不少也做出了不错的成就。你评论中提到的那些星光大道里的歌手,应该也在此列。我也相信中国在照顾和关爱残疾人方面(不管是从立法还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也一直在进步(上面回复阿妞的时候也是这样说),但不可否认,中国在对残疾人的态度 (attitude)和具体的实行(implementation)方面还无法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不知道中国的大学现在是否招收盲人,和身体有严重残疾的学生; 如果你知道这方面的情况,愿闻其详。

当然能作出Sheeena这样成就的,不管是“正常人”还是盲人,都是凤毛麟角(也就是“个案”)。但我相信在美国,这样有先天残疾的人能够取得超常成就的可能性,应该是比在其他一些国家要大得多。所以从群体来讲,她的故事还是有代表性的。我想这点你也不会否认吧。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3-04-14 07:33:41
乍一看,以为是中国海一代海二代征文,没想国度越过西马拉雅,去了那个世界那厢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度。

阿妞的话越发让人不明白,中印历史上的进程几像孪生兄弟,古文明,人口基数,独立时间,经济基础这些 Baseline 几乎等同,应该是最好比较的国家。中国将来的所谓自由民主,三权分立,独立选举,印度应是中国最接近可仿效的榜样。为什么这个让尔等如此钦佩的人物,要举家移民加拿大,美国,而不在印度(不能在印度)实现其梦想?

没事喜欢看“星光大道”混时光。2007度年度总冠军杨光,2011度总冠军刘赛,都是盲人,而且在得到冠军以后,生活的道路也迅速改变。咱爱听歌,不爱经商对此两位也极钦佩,更钦佩“星光大道”给了他们机遇与发展。

咱这个评论有点像作者的文章,看似天马行空,目标到很准确。说明“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头脑 中的偏见又何尝不是从那一个个人们习以为常的“标签”而来的呢?当我们拿掉那些标签后,是否会发现,其实我们以为有很多不同的两个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阿妞,能据此接受中美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的结论么?还是说华山你一两个小样本的小儿科也在这儿抖料,谁闭着眼睛也能抓两三个,也想说明问题么?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07:10:32
水姐,
嗯, 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日本京都待过几个月,后来也经常去那里演讲,访问。她对日本文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好久不见,一切可好?
谢谢你补充关于日本的情况。我也觉得美国在这方面的确是做得非常不错。

你提到的几个词汇,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确,美国这里已经不大用handicapped,而是用disabled。但实际上 也不尽准确,所以有人建议用“physically challenged”。盲人则可以用“visually challenged”,当然法律上还是用“legally blind”。

前些天AP 决定不再使用“illegal immigrants”这个词汇,因为它有否定整个"人",而不是“illegal immigration”这个"行为"的含义。支持immigration reform的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胜利。有时候你会觉得美国人在这些细微的语义上的纠缠近乎书呆气,但语言(包括词汇的使用)是文化价值的外在反应,的确是不可小看的。虽然人们常常抱怨美国的“政治正确”是“矫枉过正”,但比较没有政治正确的环境,恐怕还是矫枉过正比较好一些:)

涂仙,
真是好久不见了!一切都好吗?

谢谢你提供的视频。原先贴的TED的链接,不能直接 embed。刚刚把你提供的油管上的录像链接上去了。大家更方便看。

雨露,
谢谢评论!也许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看来,Sheena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她自己看来,一切都再正常不过呢,呵呵。我有时在火车站看到一些盲人,拿着拐仗健步如飞。旁人要上去搀扶一把,他还不让呢。美国的残疾人的确是与众不同的一个群体。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06:59:24
阿妞,

谢谢你的补充!你对ADA 很了解啊,我是九十年代初来的美国,那时忙着读书,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关注。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谢谢你的分享!

你提到的中国在这方面的不足,我非常同意。当然这和国家的资源以及发达程度直接相关,但理念上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也在慢慢与世界接轨。但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知道以前国内有专门的“盲人学校”和“聋哑学校”,但不知现在盲人孩子和聋哑孩子的读书条件是否好些了?反正以前知道这些孩子是不可能上大学的。

海天,

谢谢评论!我也只是有感而发,谈不上深度和见解啦。 你过奖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做选择,正是 Sheena 研究的重点。你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建议你读读她的新书--The Art of Choosing。

说到标签,其实这本身是无可厚非--毕竟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对任何遇到的人和事都全面认识和分析了才作判断,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应对的“shortcuts”。贴标签,stereotypes就是这样出现的。只是有时候,这样的“shortcut”会带来意想不到的negative consequences。比如那个小憔医生提到的误诊案例,和生活中的很多例子。

决赛一定看了吧?等你的决赛分析呢。那个邓超,怎么越看越像年轻版的虞澄庆啊?无论长相还是跳舞唱歌的风格,很high 啊,呵呵。我觉得羽泉夺冠,他功不可没啊。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林志炫,那首“Easy Lover”太过瘾了!!和上次那曲“Make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他很适合唱这种软摇滚的歌,有一点点爵士味道。那位“帮唱”,也是第一次听说,两人真是相得益彰。那位经纪客串也很好玩儿。人才济济啊。彭佳慧也终于摇滚野性了一把,虽然在我心中,苏芮仍是无可替代的:)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06:43:24
椰子,
嗯,这真的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学者。

Sheena无疑是一个带有多元文化的烙印的学者。她对于东方文化的了解,和西方哲学,经济,人文科学的学识让她能够站在一个比一般人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相关的问题。她对于美国(和西方)社会给予人们太多的选择持有批评态度,因为很多这些所谓的“choices”其实不过是商业化的,人为的不同,比如 diet coke和coke 的区别(当然,茶与咖啡之
间的选择不在此列,呵呵)。因此人们常常将精力浪费在这些其实是 trivia choices的决定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一些东西。她研究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决策的态度和趋向,很有意义。

她在书中(上面第一个录像中也有)提到的一个在斯坦福大学时做的试验,非常有意思。这个试验让一群三四年级的学生做拼字游戏。游戏的主持者是一个这些学生不认识的老师。学生中有欧裔白人,也有不少亚裔孩子。试验将这些孩子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孩子们只被告知,“Here are six piles of word puzzles you can choose from.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do? It's your choice”。第二组的
孩子则被告知“I would like you to work on the animal anagrams and write your answers with a blue marker"。第三组的孩子则被告知,“We asked your mom to fill out a form earlier. It says here that your mother wants you to work on the animal anagram and write your answers with the blue marker" 。也就是说,三组孩子被给予的任务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他们被给予的选择不同-- 第一组是完全自由的选择,第二组的选择是由一位第三者(老师)给予的,而第三组的选择则是由孩子们的妈妈给予的(间接给予)。就是这样简单的设计,却发现很有意思的结果:

第一组的欧裔孩子的表现明显超过第二三组的同样族裔的孩子,而第三组的亚裔孩子却表现明显超过第一二组的亚裔孩子。也就是说,欧裔孩子在认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有完全的自由决定权的时候,表现最佳,也最努力;而亚裔孩子在他们的妈妈给予他们动力的时候,却是表现最佳,也最努力的时候。当然,这只是一个这样的研究发现,但它足以让人思考文化背景对选择的不同反应。


我在想,这个发现,是否对“虎妈”现象提供一些注解?也能说明为什么虎妈现象只在某些族裔群体出现,在别的群体却会backfire?呵呵。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06:40:22
莺歌,

谢谢评论!

是的,美国社会给予残疾人士的机会,在不少其他国家仍然是不可想象的。这包括体能上的残疾,更包括智力和精神方面的残疾。除了下面在水一方和Yong Yong提到的那些公共设施方面为残疾人士提供的方便外,中小学一般都有专门为残疾学生设立的班级,配有专门的社工或者心理辅导员,有时甚至是一对一的配置。当然也有不少残疾学生选择跟班读书(也就是所谓的"mainstreaming")。社会在残疾人身上花费的资源不菲,但人们一般都不会对此有太多异议,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共识吧 -- 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对这些因为先天弱势的群体提供足够的照顾和关爱。Indeed, 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好像资中筠说过类似的话?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3-04-14 06:04:45
谢谢评论!

是的, 的身上体现了美国这个社会的多元化。她不仅受益于她对多元化的包容和鼓励(因为她本人是一个double minority -- 也就是说,她是文化和体能双重的minority),而且正在身体力行,用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学术视角,对推动更深更广的多元化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觉得这才是我最佩服她的一点,她是一个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学者。

藤校和许多顶尖私立大学最近几十年里在多元化方面也有了很长足的进步。你的那篇文章中引到的非裔,拉丁裔,以及欧裔在藤校学生中比例的变化也说明了这点。当然亚裔一直认为自己作为学业优秀的群体,应该在这些最高学府占据更大的比例,这个争论会一直继续下去的。

欧阳对办一所亚裔“自己的藤校”的建议已经作了说明。我就不多说了。

欧阳,

是的,一个人的自律性和为达到目标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他/她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特质是可以培养的。所以我们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一定要有意地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这个话题,你在好几篇书评中都有阐述。

你不接这个喳,我都不知道“办亚裔自己的藤校”这个观点你提出来过的呢--好像在别也看到过这样的建议。你的说明很好,其实我想谁都不会认为建一所“只收亚裔学生”的藤校就能解决问题,呵呵。你提到的Brandeis 的例子很好。

汉卿,
是啊,机会降临的时候,还是要看你是否能抓住哦。

我觉得藤校的重要之处在于它的资源和为学生提供的机会是其他很多学校无法相比的。藤校在学生身上投入的资源,绝对不是那每年四五万的学费所能 cover 的。 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两年前从哈佛大学政治系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同时毕业(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在两个学校读书呢),因为家庭收入较低,两个学校都是全额助学金,而且学校还提供暑期到国外学习,访问,演出的所有费用。毕业后,她放弃了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家咨询公司的工作,参加了盖次基金会组织的团队,到柬埔寨去做义工去了。一去就是两年。前一阵遇到她的爷爷,告诉我们说马上要被派到非洲去了。这个孩子的理想是做一个外交官。我相信她的这些经历,对她未来的发展将会是无价的。这样的藤校毕业生,正是藤校的“回报”所在。

-- 顺便说一句,Sheena本人就是藤校(U Penn) 本科毕业,然后在“不是藤校,胜似藤校”的斯坦福拿的博士,现在又在“大藤”哥大任教。她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和藤校紧密相连,呵呵.
回复 | 0
作者:雨露滋润 留言时间:2013-04-14 05:27:27
谢谢昭君的介绍和引人深思的好文! 我也被这位“海二代”的惊人经历感动了。 她是一位多么坚强的女性啊! 不能想象她是如何走到今天, 并取得今天的成绩的。
阿牛感慨和大家的留言都非常到位。 尤其说到这个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我非常赞同。
回复 | 0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3-04-14 02:47:30
<p>昭君好!</p>
好文!谢谢贴这个非常 inspirational 的故事。根据维基百科,他们一家移居美国纽约的法拉盛时Iyengar年仅 3 岁,因此她的“加拿大根”倒不是那么深的。油管有很多她的讲座,这里贴其中最好的一个,《How to Make Choosing Easier》 与大家共赏。 《The Art of Choosing》 是她的名著的书名 :<object height="315" width="56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nocookie.com/v/1pq5jnM1C-A?hl=en_US&version=3&rel=0" /><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 /><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 /><embed src="http://www.youtube-nocookie.com/v/1pq5jnM1C-A?hl=en_US&version=3&rel=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560" height="315"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object></p>
回复 | 0
作者:yongyong 留言时间:2013-04-13 23:36:38
顶昭君好文并感谢分享。我和水姐一样,是2年多前通过日本NHK的专访了解到Sheena教授的,对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上面诸位网友们说的好,对残疾人,美国应该是做得非常到位的。以前我刚到日本时,对日本道路上盲人专用的凹凸点大为感叹,觉得日本对残疾人很照顾。但是后来有机会经常到美国出差后,才发觉和美国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在通过阿妞不牛网友的介绍,知道了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ADA)的有关情况,在此也感谢阿妞不牛。顺便告诉她我是她的忠实读者和大扇子。

我不太懂中文里的“残疾人”是不是有点歧视的意思。以前我和美国人交流时,曾经用过在国内学到的单词handicap,不过,那些美国同事纠正我说要用the disabled。日文里用“身体障碍者”表示中文残疾人的意思,似乎比中文好一些。不过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比残疾人更好的中文表达方式。总之,个人感觉,国内残疾人的待遇改善还得要花很长的时间。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昭君
注册日期: 2007-07-03
访问总量: 6,241,84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多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发布
· 2024 云南行(2)- 香格里拉,松
· 2024 云南行 (1)- 遇见梅里雪
· 谈谈美国大学校长的招聘和任免
· 从2023 UAW罢工看美国劳工市场的
· 从2023 UAW汽车工人罢工谈目前美
· 从2023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看美国
· 我家的汗滴工程, 兼谈美国的DIY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老钱:老钱的博客
· 海天:海天之间
· 芹泥:芹泥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2cents:2cents博客
· 多思:多思的博客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春阳:春阳的南北小店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海云:海上的云
· 五彩:五彩生活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 百草园:百草园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阿黛:惠风山庄
· 桑妮:桑妮
· Rondo:Rondo的博客
· pearl:pearl的博格: 沙与花
分类目录
【政经杂谈(2)】
· 谈谈行业监管--从魏则西事件说起
· 从英国公投看欧盟未来(图)
· 从2016 大选看美国社会的群体分
· 读海天博文有感-- 再谈国家竞争
· 谈谈伊州和芝加哥的财政危机 (多
· Cargill 解雇150位穆斯林雇员是
· 奥巴马医保改革:2016年将有哪些
· 美国校园的政治正确与言论自由(
· 美国大学费用为什么越来越高﹖
· 再谈“消失的中产阶级” - 从皮尤
【政经杂谈(1)】
· 从2023 UAW罢工看美国劳工市场的
· 从2023 UAW汽车工人罢工谈目前美
· 从2023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看美国
· Test
· 法国左转,欧盟堪忧
· 希腊债务危机与欧盟的未来
· 从民意调查受访者对“自由市场经
· 通用电器和古狗是怎样减税的?
· 快评:威州议会通过限制公共事业
· 威州州长的财政提案为何引起轩然
【大千世界 (2)】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2023冰岛内陆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6) - 航拍惊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5)- 沙尘暴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4)- 海鹦鹉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3 (米湖,温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2): Hveravel
· 看见不一样的冰岛- 2023 冰岛内
· 谈谈教育公平(下) - 伊州教育经
· 谈谈教育公平(上) - 加州SCA 12
· 我与万维网友的情谊(图)
【我看美国社会 (8)】
· 华裔在美国企业界为何发展不如印
· Tax Day 谈谈几位总统候选人的税
· 加州大学招生政策的变化让加州学
· 这个周末-- 谈大法官葬礼,华裔
· 这个周末- 谈大法官葬礼,华裔游
· 教授解聘争端结局,州大裁员,及
· 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
· 浅析加州修正案SCA-5的背景及亚
· 芝加哥公立校区将关闭61所中小学
· 芝加哥公立学校教师罢工明天结束
【我看美国社会(7)】
· 漫谈 Affirmative Action: 美国
· 漫谈Affirmative Action(上): 美
·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来越越分化吗?
·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分化吗?
【我看美国社会 (6)】
· 简评高等法院对军人葬礼上的抗议
· 简评最近国会投票的几项重要法案
· 高中辩论比赛该不该涉及敏感时事
· Rutgers University 学生自杀案
【我看美国社会 (5)】
· NPR新闻评论员Juan Williams应该
· 军人葬礼上的抗议示威是“言论自
· 值得一看:Larry King 对话伊朗
· 乱侃政治正确和学术自由
【我看美国社会 (4)】
· 多元社会与言论自由-- 从UI 神学
· 世贸遗址该不该建清真寺? - 兼
· 第二轮“啤酒峰会”呼之欲出?
· 让我无语的几张照片
【我看美国社会(3)】
· 有感墨西哥总统在国会和CNN 的讲
· 杂谈当今美国的种族关系 - 从两
· 小议亚历桑那州移民法案
·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能源革命?(图)
【我看美国社会(2)】
· 奥巴马到底有多“黑”?
· 反恐战争与文明的冲突 -- 从德州
· FED该不该干涉银行高管的薪酬?
· 医改何去何从?听听一位“Insider
【我看美国社会(1)】
· 闲聊麦肯的“美女”牌和美国的大选
· 希拉里 vs. 奥巴马:才能经验不
· 枪支泛滥 or 精神问题,谁该为枪
· 闲谈女人和政治
【我看中国社会】
· 从电视剧“欢乐颂”看中国社会的价
· 看方舟子 PK 唐峻校友禹晋永 有
· 今天的社会不需要道德吗? 看关
· 谈谈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
· 从武大教授病床前被解聘看中国劳
【看中国,看世界 (1)】
· 2024 云南行(2)- 香格里拉,松
· 2024 云南行 (1)- 遇见梅里雪
· 中国与世界-- “全球化管理教育”
· 中国与世界-- “全球化的管理教育
· 欧洲到底怎么啦?
· 中国教育,社会不平等的帮凶?
【历史并不遥远 (1)】
· “还原历史真面目”有多难?
· 共产党得天下的“天时地利人和”--
·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图)
· 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仇恨? - 与西
【我看婚姻与家庭 (3)】
· 杂谈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 杂谈男女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 -
· 从结婚的“行情” 谈中国年轻人的“
· 也来说说中年夫妻
【我看婚姻与家庭(2)】
· 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得与失--
· 女强人乎?小女人乎?
· 什么样的爱值得你用生命去祈求 -
· 女人难做
【我看婚姻与家庭】
· “蜗居“中最精彩的两段话及我的一
· 男人难做,海外华裔男人更难做
· 婚外恋,癌症,及婚姻中的男女 (
· 女人难做
【性,婚姻,家庭】
· "红眼知己",“换偶”,
· 从男人怀孕,试管婴儿 和Sperm D
· 性骚扰立法能遏制婚外情的泛滥吗
· 同性恋基因?
【职场心得】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生涯回顾(8)-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这个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 我的美国高教管理生涯回顾2:从教
· 我的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1):
· 聊聊美国高校的教授招聘(下)
· 聊聊美国高校教授招聘(上)
【儿子们的故事 (8)】
· 挺爱搅二三事
· 生日快乐,儿子(视频)!
· 儿子制作的视频--T. S. 爱略特 “
· 老妈的文章-- 我和孙子互帮互学
· 有音乐相伴的人生 (Videos)
· 初尝失败的滋味
· 儿子回来啦 (多图)
· 小荷才露尖尖角( Video )
· 儿子备战钢琴比赛( video )
【儿子们的故事 (7)】
· 小荷再露尖尖角 (video)
· 参加儿子辩论队集训有感
· 高中生的"烦恼"
· 差点得了心脏病!
【儿子们的故事 (6)】
· “最后”的音乐会
· 小儿小传 --我家的Reading Machi
· 陪太子攻书
【教子心得(2)】
· 孩子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 一样的功课,不一样的儿子
· 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谈起
· 第一次做高中辩论比赛裁判(图)
【教育与心理 (6)】
· 和儿子聊天--保守派?自由派?
· 一个十五岁少女的内心独白
· 和儿子聊天-- 好孩子,坏孩子?
· 和儿子聊天-- 好老师?差老师?
【艺术天地 (10)】
· 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儿子高中的
· 一对音乐天才小姐妹 (videos)
· 钢琴考级,肖邦华尔兹和贝多芬奏
· 贝多芬与春之祭-- 儿子高中的“大
【艺术天地 (9)】
· 精彩的“我是歌手”半决赛 (Videos
· 李安和“少年派漂流记”
· 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
· 小儿的德彪西(视频)
· 后生可畏 (视频)
· 周末一乐--2012 金球奖预测 (图)
· 来自天国的声音--圣母颂 (videos
· 美丽的音乐精灵-- Hilary Hahn芝
· 天籁 --巴赫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评点两部奥斯卡提名电影--“国王
【艺术天地(8)】
· 我最喜欢的中国民歌-- 小河淌水
· 此曲只应天上有 (Videos)
· 天籁- 罗斯托波维奇演奏德沃夏克
· 肖邦 Piano Concerto No. 1 by
【艺术天地 (7)】
· 又一位来自中国的钢琴新星 --王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F大调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亨德尔“弥赛
· 布鲁克和德沃夏克 -- 儿子高中的
【读书笔记 (4)】
· 读书笔记 - Airbnb 故事(下)
· 读书笔记- Airbnb Story (中)
· 读书笔记- Airbnb Story (上)
· 女性如何平衡职业与家庭的关系-
· 女性与领导意志 -- 脸书COO Sher
· 女性与领导意志-脸书COO Sheryl
· “那曾经是我们”--Thomas Friedma
· “那曾经是我们” -- Thomas Fried
· “那曾经是我们”-Thomas Friedman
· 成功不是偶然-- "Outliers&
【读书笔记(3)】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有感(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有感
· 末日帝国内幕 --读"大空头&
· 你是“全脑型”人才吗? -- "
【读书笔记】
· “公平”,真的是“普世价值”吗?
·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好?--“Bette
· 医疗事故保险到底为什么这么贵?
· 医生的报酬是这样计算的?-- “Be
【读书笔记 (2)】
· 我成了村上春树迷
· 林语堂论中庸,幽默,读书和写作
· 林语堂论中庸,幽默,读书和写作
· 二十年后回望的三毛 (图)
【站在大师的肩头】
· 资中筠谈“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启蒙”
· 大师是这样练成的--华裔 建筑家
· 你是人间四月天 -- 林徽因和梁思
· 李开复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的一封信
· 上善若水- -和大师的近距离接触
【也谈时事 (18)】
· 加州真的要将大麻合法化?
· 也谈巨无霸价格和中美汇率之争
· 古狗退出中国: 商业利益,还是
【也谈时事 (17)】
· 奥巴马为何高调对台军售?
· 天下乌鸦一般黑?- 有感爱德华丑
· 从三位西方经济学巨匠谈美国政治
·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何成了中美欧
【也谈时事 (16)】
· 奥巴马下一步会干什么?
· 民主党, 醒醒吧!
· 杂谈民主,刘小波,和美国的医保
【也谈时事 (15)】
· 快评德州军人医院屠杀事件
· Second (Third) Stimulus Plan??
· 奥巴马的“冰火两重天”
【也谈时事 (14)】
· 合理要求, 还是种族歧视?有感
· 奥巴马的秘密武器
· 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主义? -
· 也从哈佛教授被捕说起
【也谈时事 (13)】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三)-- 伊朗篇
· 如何解读有关失业率的统计数据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二) - 能源篇
· 奥巴马的“内忧外患” (一): 医改
【也谈时事 (12)】
· 再谈医疗改革 --保险公司和消费
· 加州啊,加州!!
· 从Ricci vs. DeStafano的判决看
· 从大选看美国社会的女性地位
【也谈时事 (10)】
· 奥巴马:美国的戈尔巴乔夫?
· 一场精彩的辩论
【“主义”之争】
·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三)
· “社会主义” 到底是什么? (二) -
·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一)
· 为什么多数美国人害怕社会主义?
【杂谈中国企业】
· 有感吉利并购沃尔沃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汽车行
·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全球化环境下跨
· 谁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 从力
【杂谈美国企业】
· 谈谈最近中资公司在美国的并购热
· 漫谈监督机制-- 从安然公司谈起(
· 漫谈监督机制-- 从“拯救迪斯尼”
· 美联航的准点到达率排名第一?
· 道指暴跌一千??
【企业杂谈 (2)】
· 亲历丰田召回引起的瞎想
· Google 会“控制”世界吗?
· 美国CEO薪酬为何居高不下?-从公
· 腾中欲购悍马 - 一厢情愿还是公
【企业杂谈】
· DVD 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 古狗为什么这么牛?
· 雅虎为什么对微软说不?
· 关于退税法案的一些解读
【企业杂谈 (3)】
· 这年头还有工作保障? - 有感美国
· 美国的CEO们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中美教育】
· 从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罢课谈起
· 博士学位在中国堕落成什么了?
· 从哈佛降低学费想到的
· 美国教育到底好在哪里?
【教学笔记(一)】
· 你是 outlier 吗?
· 课堂辩论 -Affirmative Action
· “iPod 到底值多少钱?”
【中美教育 (2)】
· 再谈美国大学的认证制度
· 精英教育的误区 (ZT)
· 从阿拉巴马大学枪杀案看美国大学
· 也谈名校 (兼评冰雨的"名校
【我看中西文化 (1)】
· 没有毛泽东,也会有文革吗?
· 从“幸福”和“事业”的英文翻译看中
· 现代科学为什么在西方产生?
· 试谈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和制度性
【影视天地 (2)】
· 新年的第一部电影--令人难忘的“
· 假如历史可以改写 -- 电影“恶棍
· 为爱放手 - "My Sister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电影
· 再谈科学与宗教 -- 兼评“天使与
【影视天地】
· 成长的代价--- 电影“Juno”观后感
· 2007 最好的电影 --- Atonement
· 新年的第一场电影 -- Charlie Wi
【人生感悟】
· 你的行囊有多重? - 电影“Up In
· 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 朋友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人生感悟(2)】
· 周末的流水 (上)
· 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倾听美妙的音
· 长大以后干什么?
【信仰杂谈】
· 中国人为什么爱当官?
· 闲谈科学,宗教与信仰
【文摘(2)】
· 张晓风: 魔季 (ZT)
· 王小波: 思维的乐趣 (ZT)
· 张晓风: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ZT)
【文摘 (1)】
· 张晓风 -- 如果你是天使 (ZT)
· 王小波: 智慧与国学 (ZT)
· 王小波: 知识分子的不幸 (ZT)
· 王小波: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ZT)
【家居生活 (8)】
· 我家的汗滴工程, 兼谈美国的DIY
· 那些年, 我们开过的车(上)
· 这个冬天太冷了! (多图)
· 儿子们的暑假 (多图)
· 地下室终于完工啦! (组图)
· 丰富多彩的母亲节周末(多图,视
· 2011 的收获 (多图, 视频)
· 老妈的文章:我在美国学英语(一)
· 老爸老妈学英语
· 大半个小时的战绩 (图)
【家居生活(9)】
· 笨妈学琴记
· 家常便饭慰乡情 ( 图文)
· 偷得浮生半日闲
【游山玩水 (3)】
· 国庆节美东游--波士顿浮光掠影
· 国庆节美东游 -- 纽约走马观花
· 国庆节美东游-- 欢聚普林斯顿
【游山玩水 (1)】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下)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 -中)
· 阳光之州圣诞游 (图--上)
· 度假啦!
【家居生活 (7)】
· 迟到的新年计划 (图)
· 儿子和朋友(外一章)
· 晒晒我的衣橱 (新图)
· 儿子和他的朋友们
【家居生活 (6)】
· 地下室开工啦(图)
· 我病了, 老公很高兴
· 忙里偷闲的“迷你”度假(图)
· 中秋的流水 (图)
【家居生活 (5)】
· 美好的一天 (多图)
· 这周的菜谱 -- 中西结合,荤素搭
· 我的左邻右舍(多图)
【家居生活 (4)】
· 悠悠牌五香炸牛肉试验成功!!! (
· 一年搬了三次家 (图)
· 给儿子接风 (图)
【生活点滴(2)】
· “各得其所”的周末
· 猜猜今天Mall 里哪家商店最热闹
【生活点滴】
· 生如夏花之灿烂 (多图)
· 老妈镜头下的春天(多图)
· 下雪啦,过年啦 (多图)
【艺术天地 (5)】
· 乱评“我是歌手”第四季 (Videos)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德沃夏克“
· 心灵的小憩 (videos)
· “This is It” 改变了我对Michael
· 我喜欢的音乐人-- John Lennon
【艺术天地 (6)】
· 社员都是向阳花 - by 李云迪
· 爱的低语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第六
·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艺术天地 (4)】
· 我喜欢的音乐作品 - 马思涅 “沉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合唱
· 从古典音乐看中西文化之差异 (vi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四季” by
【艺术天地 (3)】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 德沃夏克大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柴可夫斯基“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D 大
· 我喜爱的音乐作品 --德彪西篇 (Y
【艺术天地 (II)】
· 柴可夫斯基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
· 超级享受 -- 观俄国芭蕾舞团演出
· 大师本色 - 观马友友在芝加哥交
【昭公开讲 (2)】
· 昭公讲故事-- 国梁的那些事儿 (I
· 昭公讲故事 -- 国梁的那些事儿
· 昭公开讲 - 老韩和小韩 (下)
· 昭公开讲 - 老韩和小韩 (上)
【昭公开讲】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四)
· 昭公开讲 - 开门办学就是好(三)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二)
· 昭公开讲-- 开门办学就是好! (
【伸出你的手,让世界更美好】
· 转贴天宇博文: 援助!为了流落
· 转贴天宇博文:“关于摆地摊睡大
· 请最后支持OCEF 在 Facebook 的
· 关注同胞的精神健康
【人物点评 (2)】
· Oprah Winfrey---一个“时代”的终
· 想起了康同壁 - 也谈中国人的“高
· 曾子墨:一个极品知性女子(图)
· 伟大的心灵 -- Mariane Pearl
【人物点评】
· 鲁豫,好样的!
· 因为善良,所以快乐 -- 郭晓东印
· 我喜欢的音乐人 -- 甜女歌手Tayl
· 我喜欢的音乐人 -- Shania Twain
【也谈时事 (8)】
· 从南奥战争看西方的双重标准
· 中国经济的困境和出路 -- 观霍
· 美国经济是怎样走到今天的困境的
· 范跑跑是怎样练成的?
【也谈时事 (7)】
· 也谈美国的民主
· 又一个权力的牺牲品 - 也评纽约
· 二十一世纪将是谁的世纪?
· 美国经济走到头了吗?
【也谈时事 (6)】
· 读佳名“地震捐款运动暴露了一些
· 2008会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开端吗
· 关于为地震孤儿孤老提供长期资助
· 卡佛第和CNN 到底该不该道歉?
【也谈时事 (5)】
·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 ZT: Enough is Enough
· 美国人真的会选一个黑人总统吗 ?
【也谈时事 (4)】
【也谈时事(3)】
· 众说纷纭胡紫薇
· 于丹现象说明了什么?
【也谈时事(2)】
· 民主不是谁都能玩的- 也谈布托之
· 有感犹太人
· 也谈中美汇率之争和贸易关系
【网事 网友 (2)】
· ”张冠李戴“被代表
· 给万维网管的几点意见
· 在博克中成长 (video)
· 有朋自远方来 -- 和网友小U 相聚
· 网事真的如烟?
【也谈时事】
· 捍卫学术自由的勇士低头了?
· Norman Finkelstein: 捍卫学术自
· 美国的医疗体系的问题根源:人命
【网事 网友】
· 苏芮的歌给阿黛 -- 亲爱的小孩
· 第一次见网友(图) by YH and 昭
· 发贴失败,求助!!
· 博克两周年杂感
【随感 (8)】
· 这个周末真热闹 (图文)!!
· 本周五无笑话,只有悲哀和叹息 (
· 又是忧郁症! -- 有感另一位海归
· 旧文重贴 -- 几篇关于忧郁症的文
【随感(7)】
· 告别夏天 (pictures and videos
· 周末饭局引出的胡思乱想
· 从奥巴马夫人的短裤说起 (多图)
【随感 (6)】
· 血浓于水?还是“热脸贴冰”?
· 也谈“公平” “公正” - 兼与网友艾
· 也谈抵制奥运
【随感 (5)】
· 和一位曾经的海归谈涂序新博士自
【随感(4)】
【随感(3)】
· 关于芝加哥申奥的笑话
【随感(2)】
【随感(1)】
· 会说话的美国人
· 惊喜 --- 意想不到的奢华
【美食 美色】
· 老爸的家常菜和老妈镜头里的秋色
· 周末的全鱼宴(图)
· 感恩节的烤鸭和黑色星期五的收获
· 本周的饭桌 -- 四川凉面及其他 (
【教育和心理(5)】
· 网络时代的脆弱心灵
· 再谈天才,“疯子”和自闭
【教育和心理(4)】
· 如何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 再谈女人和抑郁
·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教育和心理 (3)】
· 参加伊州机器人比赛有感
· 怎样培养孩子的“文化敏感”?
· 从葛炜炜自杀谈中国博士教育的误
· 三面夏娃,Dissociative Identit
【教育和心理(2)】
· 天才和“疯子”
· 读老秃笔“如何教育出一个父母理
【教育和心理】
· 你愿意为孩子作什么? 从自闭症,
· 让孩子学会开口要钱
· 驳“貌似平等的美国教育的虚伪一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子们的故事 (5)】
· 小儿经典语录
· “我只想做个好公民”
· 我为什么喜欢弹钢琴? -- 小儿子
· 儿子的新年计划
· 亨德尔与贝多芬 -- 儿子高中的圣
【儿子们的故事 (4)】
· 儿子的油管子亮相
· 因势利导, 戒骄戒躁 - 俺的教子
· 儿子的夏令营演出录像(外一章:
· 儿子终于来信啦
【儿子们的故事(3)】
· 儿子的"Survival Guide&quo
【儿子们的故事 (2)】
【管窥美国社会】
· 也谈美国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 残疾人在美国
· 从领养孤儿看美国文化
【加州纪事】
· 斯人已去,风华长存 -参观里根
【职场见闻 (4)】
· 职场心得 -- 如何培养和使用人际
· 招聘有感-- 兼谈面试中的一些“敏
【职场见闻 (3)】
· 我的成功“政变"
【职场见闻(2)】
【职场见闻】
· 谈谈美国大学校长的招聘和任免
【开心一笑(6)】
· 来个好玩的 -- 三岁小孩“指挥”贝
· 最适合 Rahm Emanuel 的工作是什
· 童心烂漫-- 儿子们最喜欢的漫画
· 周末一笑: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冠军
· 周五笑话 -- 富爸爸,穷爸爸
· 周五笑话:高中毕业生的“恶作剧
【开心一笑(5)】
· 周五笑话 ---一份好笑的考卷
· 儿子讲的关于婚姻的笑话
· 儿子喜欢的加拿大印度裔笑星 Rus
· 活学活用
【开心一笑 (4)】
· 黄西的新段子笑得我肚子痛
· 黄西--逗倒美国人的华裔博士笑星
· How do you know a Chinese brok
· 北京人看全国都是基层 (顺口溜)
【开心一笑 (3)】
· Who Is the New Leader of China
· 遭遇骗子
· 笑死人的古狗英译中
· “老婆比贼还厉害!"
【开心一笑】
· 外婆讲故事
· 我家的狗儿子 (--)
【开心一笑(2)】
· 等咱中国强大了 (ZT)
· 听音乐会的笑话
【我认识的美国人 (3)】
· 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 追梦人-- 说说我的两个美国同事
【我认识的美国人】
· 一个生活在底层,令人尊敬的的美
· 我的忘年交 - Robert
· 爱是永远相守。。。
【亲情。友情(2)】
· 人这一辈子 - 一个“老三届”的命
· 曾经沧海 -- 表妹的故事
· 祖辈的故事 - 我的爷爷奶奶
【亲情。友情】
· 从我的藏族亲戚想到的
· 也来谈谈儿子回国的经历
【我们的故事 (2)】
· 再过三十年,我们来相会。。。
【我们的故事】
【年代久远的故事】
· 年代久远的故事 -- 美女小娟
· 老友老魏* (二)
· 老友老魏* (一)
【家居生活 (3)】
·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图)
· 交作业:周末的包子 (图)
· 家终于搬完啦(图)
· 房子终于租出去啦 (图)
【家居生活(2)】
· 狗狗的恋鞋癖
· 儿子和狗狗
【家居生活】
· 老公的厨师梦
· 球盲爸妈看球记
· 老爸买相机
· 老公的地下室之梦
【娱乐 时尚】
· 今年夏天看什么?(图文)
· 第82 届奥斯卡的冷门与亮点(多图
· 看金球奖颁奖典礼有感 (图)
【艺术天地】
· 85届奥斯卡的亮点与意外(多图)
· 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by Sarah
· 交功课!!!《引子与回旋随想曲》b
· 闲谈音乐和音乐人
· 超级享受 - 看李云迪和芝加哥交
【潜水日记】
【1】
【老妈的文章】
· 老妈的文章- 我的外婆(下)
· 老妈的文章-- 我的外婆(上)
· 老妈的文章: 孙子让我懂得了。。
· 老妈的文章:我在美国学英语(一)
【游山玩水 (2)】
【我喜爱的华语歌曲 (1)】
· 邓丽君:九月的故事
· 我喜欢的华语歌曲-- 读你
· 在雨中
· 明明白白我的心
【大千世界】
· 转贴星光关于“人到中年”论坛在灾
· 美丽的羌寨,何日再重现?
· 爱的力量
· 点评文理兼优的万维博克作者群
【诗词欣赏】
· 英雄气不短,儿女情亦长 -- 我最
【我看娱乐】
· 又见纽约小资 -- Sex and the Ci
【随感】
· 给"陌生人"一点阳光
· 不一样的美国教堂
【童言小集】
· 小儿趣语 (四)
· 小儿趣语 (三)
· 小儿趣语 (二)
【儿子们的故事】
· 儿子的第一个夏令营
· 小儿趣语(一)
· 美国教育的“因材施教”
存档目录
2024-02-20 - 2024-02-27
2023-12-30 - 2023-12-30
2023-10-26 - 2023-10-26
2023-09-01 - 2023-09-22
2023-08-01 - 2023-08-30
2023-07-25 - 2023-07-30
2016-06-06 - 2016-06-06
2016-05-06 - 2016-05-23
2016-04-02 - 2016-04-29
2016-03-05 - 2016-03-26
2016-02-05 - 2016-02-28
2016-01-02 - 2016-01-31
2015-12-11 - 2015-12-31
2015-10-13 - 2015-10-13
2014-03-01 - 2014-03-25
2014-02-22 - 2014-02-22
2014-01-05 - 2014-01-07
2013-12-11 - 2013-12-23
2013-07-28 - 2013-07-28
2013-04-07 - 2013-04-13
2013-03-22 - 2013-03-22
2013-02-10 - 2013-02-25
2013-01-01 - 2013-01-02
2012-12-02 - 2012-12-15
2012-10-14 - 2012-10-14
2012-09-10 - 2012-09-18
2012-07-03 - 2012-07-03
2012-06-15 - 2012-06-21
2012-05-06 - 2012-05-14
2012-04-23 - 2012-04-23
2012-02-05 - 2012-02-20
2012-01-06 - 2012-01-24
2011-12-02 - 2011-12-24
2011-11-04 - 2011-11-27
2011-10-16 - 2011-10-28
2011-09-04 - 2011-09-04
2011-08-05 - 2011-08-21
2011-07-08 - 2011-07-22
2011-06-10 - 2011-06-24
2011-05-08 - 2011-05-25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4 - 2011-03-28
2011-02-02 - 2011-02-26
2011-01-09 - 2011-01-29
2010-12-04 - 2010-12-23
2010-11-07 - 2010-11-24
2010-10-01 - 2010-10-22
2010-09-16 - 2010-09-29
2010-08-01 - 2010-08-30
2010-07-14 - 2010-07-30
2010-06-04 - 2010-06-13
2010-05-06 - 2010-05-31
2010-04-02 - 2010-04-28
2010-03-02 - 2010-03-30
2010-02-04 - 2010-02-28
2010-01-01 - 2010-01-31
2009-12-01 - 2009-12-31
2009-11-01 - 2009-11-28
2009-10-01 - 2009-10-31
2009-09-03 - 2009-09-30
2009-08-01 - 2009-08-31
2009-07-03 - 2009-07-31
2009-06-04 - 2009-06-30
2009-05-31 - 2009-05-31
2008-10-02 - 2008-10-04
2008-09-04 - 2008-09-25
2008-08-02 - 2008-08-13
2008-07-02 - 2008-07-28
2008-06-22 - 2008-06-29
2008-05-03 - 2008-05-23
2008-04-01 - 2008-04-29
2008-03-01 - 2008-03-30
2008-02-10 - 2008-02-25
2008-01-01 - 2008-01-31
2007-12-01 - 2007-12-28
2007-11-07 - 2007-11-28
2007-10-05 - 2007-10-30
2007-09-05 - 2007-09-27
2007-08-04 - 2007-08-31
2007-07-05 - 2007-07-25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