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本博博文留言溝通認知與資訊 不過 該說的還是要說,不和稀泥 實在是 有些人跟一般被中共關進網路長城洗腦的大多數中國人民一樣 成長階段、甚至一生接收、了解的資訊、知識、認知都是片面的,甚至是虛假的,中共偽造的騙術、假知識、偽歷史、無邏輯.... (被)騙了一次,就要繼續永久的騙下去 不然一出國,接觸自由世界的未被禁評資訊,正常情況,認知很快就會穿幫、無法接受..... 建議中國牆內人民還是多看一些國外及台灣的文章、視頻,包括政治、軍事、文化、人權….各方面的,保證耳目一新 如果您的知識來源還是都來自中共、傳聲筒、戰狼、粉紅....等 都是被中共禁評、篩選後的文章.... 想想就覺得可怕,你腦袋都是別人灌輸的東西, 妳自己在哪裡?你有選擇權嗎??
如果在博文留言,看到、回答的千篇一律是中共那一套,都是被刪減、變造、偽造的資訊,那我們再繼續談下去有意義嗎??別浪費彼此時間、生命, 你乾脆就直接說出來: 我要繼續當中共太監、韭菜、奴隸......別攔我,我快活得很....別叫醒我 我很害怕醒過來.....,我無法面對醒過來的世界、甚至自由的世界 (這是真的,歷史上許多奴隸日子過久了,會害怕失去做奴隸的日子…..,甚至搶著要當奴隸、太監,東西方都有,人的罪性、人性都差不多的....)
呵呵 那旁人何必叫醒你??? 沒有義務的 ------------分界線----------- 以下均為油管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8ps97EDK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cqbDz3NV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Ul2AfVGt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z1XhCXBBA ------------分界線-----------
中共認知戰操作策略與我國因應作為 (ZT) China's Cognitive Warfare Strategy and Taiwan's Countermeasures 林疋愔 (Ya-Ying Lin)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生 中共汲取美國在波斯灣、科索沃等戰爭的經驗,加之其對阿拉伯之春浪潮的警 惕,並希望仿效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內戰中的不戰而勝,運用網路平臺影響目標國選 舉,為其謀取利益等作為,開始發展認知戰。近年中共不論在國內維穩、國際角力、 對臺統戰等各方面,均借助社群媒體進行資訊蒐集、宣傳、甚至心理暗示,企圖改變 受眾的認知與態度,獲取戰略優勢。為洞悉制腦戰爭新型態的發展趨勢,本研究期藉 探討中共認知戰的內涵與發展,透過新冠疫情期間的事例分析認知戰操作層次與策 略,提出相關反制建議。.............. 中共認知戰操作策略分為三大步驟: 一、切斷資訊記憶; 二、操縱認知心理; 三、改變思想範式;且不斷循環。 有鑑於近兩年美中關係持
續惡化,尤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
後,逐漸從全面競爭走向全面對抗,連帶牽
動美中臺三角關係,使兩岸關係日益惡化。........ ------------分界線-----------
認知作戰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認知作戰(英語:cognitive warfare),簡稱「認知戰」,亦可稱為影響力作戰(influence operation)、認知域作戰(cognitive domain warfare)、認知領域作戰,是一種結合多元領域技術企圖製造衝突的手段,聚焦心理意識之攻防[1],旨在影響個人、團體或國家對某一問題、事件或局勢的思考方式。[2]:28認知作戰的目的,在於透過釋放資訊,影響並破壞社會既有、互相信任的網路,並加深對立[3]、降低士氣,打擊對手計畫和開展活動的能力。 作戰方式常見類型常見的認知作戰方式包括: · 媒體宣傳:通過媒體或相關的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縮寫:KOL),如新聞報導、廣告、電影和電視節目、出版品,以宣傳自己的觀點和意見[27][28][7][29]。 · 社群媒體操控:通過社群媒體平台,如推特、臉書、Instagram、抖音等,以及相關的關鍵意見領袖,試圖操縱、影響大眾觀點和行為[30][31][23][29]。有觀點認為是否能確保網際網路、社群媒體或軟體的安全,是影響國家認知領域安全的關鍵,亦已成為國際間認知作戰的主戰場[9][7]。通過控制並利用社群媒體中被列入白名單的關聯帳戶[32]、使用虛假生成的偽造個人和媒體帳號,宣傳有利資訊[33]。 · 情報操縱:通過篡改、偽造和散布虛假或不實的資訊、情報,以影響敵人的決策、行動或公眾領域的輿論[30],達到分化、煽動、恫嚇等效果[21][6]:12[22][28][7][29]。當此類資訊摻雜部份真實訊息,將使外界更難辨別真偽、更易於取信大眾,也提高澄清事實的難度[16]。 · 文化影響力:通過語言和文化,如音樂、電影和藝術,影響敵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有觀點談及由於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心理認知和思考模式皆有差異,有時國家內部的多元民族之間也存在認知上的分歧、差異甚至敵意,因此建構並掌握不同國家或目標群體的文化認知模型,尤其是加強對於敵方軍事人員基本文化特徵和認知行為,以及目標群體的不同社群、包括一般人民和非政府組織對於常見的重要敏感議題之基本認知和態度等相關研究,是進行認知作戰的關鍵措施[9]。 · 政治宣傳:通過政治宣傳,如演講、宣言、示威遊行、公共關係、公共外交、政策報告和競選廣告等途徑,影響目標受眾的意識和行為[5][25][26][7][29]。 科學技術在人工智慧(AI)發展之下,認知作戰可以透過大數據分析運用和計算能力、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平台等基礎,對不同目標群體以及特定個體進行各類型資料和訊息的廣泛收集分析,以嘗試類比計算目標對象的大腦思維、心理和情感認知、社會行為和輿論等面向,以便於和對手展開認知領域攻防[9];Burke等人(2020)對此亦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贏得認知作戰的戰略指導方針中,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發揮關鍵作用[5]。此外,可運用「劍橋分析」技術作為手段,透過收集個人資訊與政治傾向後,歸納出不同態度、偏好、立場的群體,分別投放提供不同資訊,將相同偏好的目標群體聯結在一起,形成「同溫層」;同時,將不同偏好的人群隔離,減少相異群體間資訊交流的機會,再分別投其所好,影響相關群體的行爲,以成為可能引導大眾輿論風向和心理情緒的指標,達成特定政治目的 中共的運用手法據《經濟學人》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年來持續對中華民國進行心理戰[45][46][61][62],其他論者亦談及中國共產黨運用認知作戰的手法影響目標國家人民[63]。其認知作戰的手法主要類型有:軍事恐嚇、以雙邊交流施加影響力、透過宗教影響力進行干涉,以及網際網路上的虛假資訊和內容農場等,當中的共同模式可概括為:直接或間接的威脅,並且對反抗其政策者施加心理壓力,吸引目標族群以及分散注意力等[5];至2023年,相關運作手法已包括設立掩護公司、聘請世界各地的自由撰稿人及主動招募抗議人士[58]。對於解放軍研究中所使用的「超限戰」一詞,大致等同混合戰,而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等「三戰」都可以包含在資訊戰的範圍內[11];學者沈伯洋(2021)則提出前述分類無法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後來發展的「數位極權」(如華為向外輸出)、海外個資蒐集(輸入)等作為[11]。另外,學者鄭惪應(2022)認為中國共產黨對臺灣的認知作戰沒有平時與戰時之分別,亦已無所不在[25]。 以中國大陸對臺灣的認知作戰而言,美國官員博明公開表示中國大陸已投入龐大經費,對臺灣進行認知作戰,且可能已有所成效[64];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於2022年發布的《中國安全保障報告》提及,中國大陸一年內對台灣發動超過14億次的網路攻擊,並試圖策反跨國企業及軍隊相關人員[29][65]。加拿大時任聯邦眾議員暨國防委員會主席約翰·馬凱以及前加拿大安全情報局亞太地區主任朱諾—勝谷(Michel Juneau-Katsuya)等人公開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加拿大進行許多內部滲透及影響工作,加拿大已對此提高警覺[66][67][68];Kelton 等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也有實行認知作戰[5]。 根據法國國防部智庫「國家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學者暨情報專家保羅·切龍(Paul Cheron)和國安專家讓-巴蒂斯特·讓傑尼·維爾默(Jean-Baptiste Jeangène Vilmer)在202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影響力行動--馬基雅維利時刻》(Chinese influence operations – a Machiavelli moment)顯示[14][69],中華人民共和國投入大量經費傳播虛假訊息,以達成兩項目標:削弱中華民國的民主,以及促使臺灣人民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兼併;相關假訊息通常集中於軍事領域,企圖使臺灣人相信終究無法避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入侵,同時也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起軍事行動的理由[70]。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和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在2023年合著的《美台關係–中國挑戰會導向衝突嗎?》(U.S.-Taiwan Relations - Will China's Challenge Lead to a Crisis?)中認為,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威脅更明顯強化,臺灣同時也面臨中國共產黨透過政治作戰逐漸侵蝕臺灣人民意志的危機,而後者通常被忽視,若不加以解決,也將對美國的利益造成更大傷害[71][72]。 中國共產黨對臺灣的認知作戰並非由單一機構執行,是透過由分散在黨、政、軍部門,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等單位構成的宣傳組織體系進行[5][28][73][35]。此外,中共對臺認知作戰的人流(傳播者),通常透過統戰方式招募,如臺灣的村、里長扮演重要角色,黑道亦然,另有提供落地招待以及優惠創業貸款方案,鼓勵臺灣年輕人到中國大陸創業投資和就業的「青創統戰」[44];而前中華民國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認為中共招攬吸納國軍退役軍官為共諜,也是為培養有利於己的自己人、進行心理戰[65]。據《經濟學人》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支援「兩岸統一」的臺灣商人和政治人物,並且在台灣散播「失敗主義」[45][46][61][62]。金流如中共長期資助臺灣藝人,或是一些直播主、網紅,在特定時刻則要求其表態。資訊流則如中共透過官媒發布訊息,再由具有官方背景的微博帳號分享、散布。[15] 由於透過網路的關鍵意見領袖以及網紅直播可能影響年輕族群,媒體報導中國共產黨在台灣招募網軍與網紅,購買台灣具一定規模的臉書粉絲專頁、針對台灣青年舉辦網紅和直播主培訓活動[73],或者贊助剛踏入業界的YouTuber或網紅,使新進網紅傾向收集來自中國大陸的資訊加以傳播,以持續獲得贊助,因此吸引業界的其他關鍵意見領袖為商機而同步跟進,使網路言論市場更可能朝特定立場傾斜[30][27][74][21]。 除了針對台灣以外,根據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在202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操弄輿論》(Gaming Public Opinion)顯示,中共已採取更精密有效的方式更加頻繁對民主國家發起網路行動,而參與協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透過社群媒體操作外國輿論的政府或企業機構也逐漸增加,除了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和國家安全部之外,也包括部分原先負責對內監控的機關,如中共中宣部、公安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單位,以及在政府軍事情報領域具相當份量的上市公司「奇安信」[75]。 (以上均轉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