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又曲解聖經,把聖經中耶穌基督的話“打你左脸, 你应该把右脸递过去” 斷章取義,以此取笑基督徒....
這是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第38節相關經文: (請各位要引用聖經就引用整段,甚至有必要上下文都要一起看,因為聖經經文,尤其耶穌的話語、教導,太過偉大浩瀚、與永生、神同在有關,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斷章取義只會更誤導自己及別人) (有人因此不信,我個人是因此才信,這才是真的真理、唯一有機會的永生之道)"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 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我告诉你们不要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這經文的主軸、前提是"你們要和天父一樣完全"
這是不信者、外邦人對聖經一知半解、誤解聖經經文的常見錯誤之一 對聖經經文意義不了解、不認識,一般常見的是類此的聖經律法主義者(猶太人文士、法利賽人的所作所為) 才會如此 有時包括基督徒初信者,也不夠認識,才會助長此類錯誤
一般只要把聖經這段全文搬出來,就可以解決、破解此種誤解伎倆 尤其這一句:"你們要和天父一樣完全" 就是答案、事實 也才是耶穌所要表達的真理、涵義
因為"我們要和天父一樣完全"的前提 才會帶出來"我告诉你们不要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錯誤解讀、誤解聖經經文,才會導致本末倒置、不求甚解、斷章取義.... 這是會誤導人的 真理越辯越明 如果居心不良、刻意要誤導,那是很可惜的,上帝要審判眾人的,時候將到,要到交帳的時候了... 別自誤 ----------分界線----------- 以下均為油管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2WmiU3QZW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L6HKlQpTU
https://www.youtube.com/@yitang1953 恩语之声,其他講道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KxA2LJxW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5R-JpMjW1w&list=PL1BPpmI2CHTd2jvPvPVHG6NQgX_GpIeHZ ----------分界線----------- 天路歷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路歷程》(英語通稱「The Pilgrim's Progress」)是英格蘭基督教作家、佈道家約翰·班揚的著作,於1678年2月出版,是一首基督教的寓言詩(Allegory),後來也被認為是小說。它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英國文學作品之一,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
班揚開始創作這本書,是因為他違反英國政府頒佈的非正式聚會法1664年而被判入貝德福德郡監獄。有關法案禁止國民參與英國國教以外的聚會。研究班揚生平早期的學者如約翰·布朗相信本書是在他第二次坐牢,即1675年時創作的。但更多的學者如羅傑‧沙羅克(Roger Sharrock)相信是他完成其精神的自傳 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中譯《罪人受恩記》、《罪人頭目的赦免》)第一次坐牢時所作的。 上卷於1678年時在倫敦出版,而下卷則於1684年出版;最早的上下卷合訂本於1728年出版。《天路歷程》為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宗教寓言文學,並且被廣泛地翻譯至其他語言,賓威廉最早將之意譯成中文版,後來出現更多的譯本。 《天路歷程》首部是靈程經驗的寓意文學。有一「墮落者」,逃出「毀滅之城」,遇十字架,而成了「基督徒」。一路訪尋「天城」,途中遇各種各色的人物(如,智仁勇、心慈、敬虔、無知、善殺、弱質……)、狀況(如失望泥沼、浮華世界、疑惑城等)、危險與各種考驗,戰勝魔王……到達快樂山與天城。)《天路歷程》第二部是姊妹作,也可以說是續篇,是「基督徒」的妻子尋訪天城的歷程。 英文版含十萬八千多字,分作兩部分。每部分是連續的,且沒有分章節。1678年完成首部分後,1679年他獲釋後出版了首部分增潤版。第二部分則於1684年出現。他在首部分所寫的生活分作十一版本,1678-1685年成功出版。1688年次版分作兩個版本,分別於1684年和1686年出版。 故事大綱[編輯]第一部分: 基督徒負擔著罪惡,開始前往天城——上帝的城市。 傳道者指引基督徒前往小門,他在這裡開始了他的旅程。 基督徒在路上遇到了頑固和易曲,但頑固拒絕加入他,而易曲在面臨各種困難後離開了這條道路。 基督徒在痛苦沼澤中奮鬥,但他被幫助所拯救。 基督徒遇到了世俗智者先生,他建議他通過世俗手段解脫他的負擔。 基督徒到達了解經者之家,在那裡他學到了各種屬靈的教訓,並看到了強化他信仰的異象。 基督徒與魔鬼阿波利恩進行了戰鬥,憑藉代表聖經的聖靈之劍獲得了勝利。 基督徒進入了死蔭谷,一條充滿危險的陰險之路,但他得到了上帝的保護。 基督徒到達了美麗的宮殿,他在那裡受到信仰、希望和愛的美德的歡迎和恢復。 基督徒穿過了令人愉悅的山脈,一個美麗和平的地方,他被警告前面的危險。 第二部分: 基督徒的妻子基督安娜和他們的孩子們踏上了追隨基督徒的路程。 他們受到戰士大心的保護,並幫助他們度過危險的路途。 他們遇到與基督徒相同的障礙,例如沮喪沼澤、難登之山和死蔭谷。 基督安娜和她的同伴在基督徒曾經拜訪過的地方受到歡迎,例如解經者的房子、美麗的宮殿和美麗的山脈。 基督安娜和她的同伴遇到了憐憫,她加入了他們的旅程。 他們到達了天國之城,在那裡受到天使的歡迎,並與早已到達的基督徒重聚。 故事以基督徒和他的家人進入天國之城為結束,這是天堂和永生的象徵。 陳平原認為《天路歷程》是「最早介紹到中國的英國長篇小說」。早在1853年,英格蘭長老會的首位宣教士賓惠廉就將《天路歷程》翻譯成了漢語文言文。1865至1866年間,他又將其譯成官話白話文,以擴大讀者群[2]。但當時國語(基於官話方言)並未推行,很多方言地區的人看不懂官話白話文,因此後來該書又出現了閩南話(1853年)、寧波話(1855年)、福州話拼音(1855年)、廣東話(1870年)、上海話(1895年)等版本,部分版本係以文言文版為底本翻譯。 其中粵語白話文的版本由循道會(Wesleyan Missionary Society)的傳教士俾士牧師(Rev. George Piercy, 1829-1913)譯出,其插圖較其他方言/語言版本為多,第一部30幅,第二部28幅,風格頗為一致,均被「中國化」,儘管有少許半中半西的情況,但除了十字架,「基本上看不出所闡釋的是一部英國小說」。[3][4] 《天路歷程》漢譯對韓國、日本後來翻譯該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韓譯本《천로 역정》(天路歷程)、日譯本《天路歴程》的譯名均取自漢譯本。 ----------分界線-----------
約翰本仁:天路歷程(ZT) 約翰本仁專程去到倫敦,訪見有名的清教徒學者約翰歐文 (John Owen) 博士,把他寫成的一本書稿拿去給他看,並請那位獨立教會的學者,表示他的意見;如果以為還可以出版,就請他介紹出版者。歐文說,他晚上可以閱讀,了解書的性質,就可以介紹適當的人出版,明天告訴作者意見如何。 歐文曾任牛津大學的副校長;現在他仍然牧養一個獨立教會。但克倫威爾 (Oliver Cromwell) 的清教徒政權過去,英王查理二世 (Charles II) 復辟,他並未受到明顯的迫害。有人解釋這奇怪的例外,是因為有居高位當權的人支持他。 第二天,本仁再來了。他看見歐文博士雙眼通紅,面色蒼白。 歐文說:“我聽過你在倫敦的講道後,告訴一個朋友,我寧願以我所有的知識,換你講台的能力。但通宵讀完你的新作,叫我五體投地。英國的風向不免會改變,但你總不會再進監獄了。本仁牧師,你這書會使你成為全國的知名人物,沒有任何暴君敢於使你殉道了。” “先生,你確實過獎了。” “你太過謙虛,應該接受我合理的推測。這樣,讓歷史證明給我們。請把書稿交給拿但業.朋德 (Nathaniel Ponder),不要遲延!”那本書是天路歷程。 朋德同情非國教的獨立教會,出版這類的作品,雖然不曾入獄,卻有多次罰款的紀錄。有歐文的話,看過書稿後,他立即趕工排印。過了兩個禮拜後,本仁再去倫敦看看,朋德說,他們印刷來不及,能夠印出多少,就買多少。 歐文的話應驗了。歐文說:天路歷程是那樣體裁的第一本英文小說,比作西班牙塞凡提 (Cervantes) 的名著吉訶德先生傳 (Don Quixote)。不僅在英國,在法國,德國,荷蘭,全歐洲,以至美洲新大陸,被譯成許多種文字,成為僅次於聖經的暢銷書,維持到幾個世紀。 作者約翰本仁 (John Bunyan,1628-1688) 自己,有一段漫長的歷程。 他生在愛斯途 (Elstow),一個偶斯河 (River Ouse) 畔靜靜的村子。父親是一名補鍋匠,母親是敬虔的女子;母親和姐姐都體弱多病,也都很愛他。本仁幼時絕頂聰明,不過,生性頑皮,而又喜歡背叛,不肯順從他父親;他所受教育很有限,只略通文字,卻染上了口出惡言的壞習慣,滿口咒罵而不自知,成為一鄉最傑出的壞嘴。他從父親學習補鍋手藝,但不安於業。1644年,他十五歲的時候,體弱的母親和姐姐相繼去世,父親娶了繼母;使他越加在家裏住不下去。 那時,清教徒革命,引起英國內戰,繼續下去。他唯恐天下不亂,滿心希望魔鬼不要停息工作,好有機會參軍。好不容易等到十六歲,在1645年,他參加了清教徒的國會軍隊一方,同英王作戰。 但實際的軍隊生活,並不是那理想,他親歷戰場,看見殘酷的爭殺,許多無辜的人民犧牲了。他身上帶著軍隊發給他的聖經,但從不自動閱讀,反倒從同伍的士兵,學得了滿口穢言,並懷疑神的存在和聖經的真實;在軍隊中,也遇到了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士兵吉布斯 (Gibbs),見證神和聖經的真理。不過,他沒有強姦,凶殺,搶掠的事。 他看見了所謂模範新軍,也會有士兵違紀律的事。有次,路過田野,見有兩名士兵意圖非禮一名牧羊女;他把他們嚇跑,救了那女子。女子同本仁談話,發現他雖然滿口穢言到可驚的程度,到底內心善良,二人約定他日相見,然後分手。 1649年,英王查理 (Charles I) 失敗,被俘獲斬首。本仁退伍了。約二年後,他尋得所救的那女子瑪莉 (Mary),作為他的妻子。瑪莉未曾帶來甚妝奩,簡單的行李中,卻有兩本她珍視的書:貝理主教著敬虔的實踐 (The Practice of Piety, by Bishop Lewis Bayly) 和登特所著的平常人登天之路 (The Plain Man’s Pathway to Heaven, by Pastor Arthur Dent)。 婚後的本仁夫婦,離開父家獨立生活,仍以補鍋為業。他開始去教堂。本仁讀到了那兩本書,覺得頗有興趣,也漸漸同妻子讀些聖經。他的生活開始有改變,不知不覺咒詛和粗話減少了。 有一天,他去鄰鎮貝德浮 (Bedford) 兜攬生意,看到有幾名婦女坐在屋前談論,他們談論神的事,引起他注意。他們邀他參加團契。聽到他們的敬虔愛主,表現就同瑪莉相似。後來問起他們那裏來的這些智慧,他們恭敬回答,是從獨立教會的吉浮牧師 (Pastor John Gifford) 學得的。 下個主日,本仁帶妻子去貝德浮的獨立教會聚會。他立即感覺到不同。吉浮牧師在內戰中,曾是保王軍的一名少校,反對清教徒革命,被國會軍俘虜,將要槍決,倖得像彼得一樣的逃脫;戰爭後,自己卻作了清教徒,成為獨立教會的牧師。 吉浮見本仁對聖經有超越的記憶力,只是仍然不清楚得救的經歷,就向他見證自己的經歷,幫助他。於是,他成為那小獨立教會的第十九名成員。 吉浮盡力的幫助他,引導他,也向他述說由疑到信的屬靈經歷;但本仁仍然存在著懷疑,不能確定自己的罪是否能夠得神赦免。在這樣的痛苦困擾中,有一天,他聽到有聲音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如此一連三次。 另一天,在田野裏,他又覺得老問題纏繞他。忽然“你的義在天上”這句話,進到心裏;靈裏仿佛看見耶穌基督坐在神的右邊。他說,基督是我的義:因為祂“昨日,今日,直到永遠是一樣的。”立即覺得鎖鏈從腿上脫落,得到自由。 他見證說:“主更進一步,領我進入與神的兒子團契的奧秘,我與祂相連,是祂的骨,祂的肉(弗五:30)神‘叫我們與基督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他的疑心頓釋,滿心歡喜,感謝讚美主的恩典。 後來,吉浮牧師患病甚重,託請本仁代替他講道。本仁初登講壇,十分緊張,但慢慢能夠自由發揮,會眾反應良好,堅持說他的講道大有感力,使他們知罪悔改。 1655年九月,吉浮終於不治,臨危在病床上寫信,推薦本仁為繼任人,領導會眾。1656年元月,本仁正式就任。 本仁接受牧職後,同年五月,他和一名貴格派(Quaker,或稱朋友會)信徒激烈辯論,因為他們貶抑聖經,而高舉自己內心的“亮光”;有的人純以理性反對他們,譏稱之為“野燐鬼火”(Ignis Fatuus);而本仁則因為他們不尊重神的話,動亂聖徒信心的根基。辯爭久而愈烈,本仁開始寫小冊辯駁。 有一天,博頓牧師 (Pstor Burton) 對他說:“本仁兄,這裏是我為你寫的序言。” 本仁說:“甚麼序言?”博頓讀道: 這人不是出身地上的大學,而是被揀選的天上大學,基督的教會…他有三個學位,就是:與基督聯合,有聖靈恩膏,勝過撒但試探的經歷,這使他比受過大學教育的更適於傳揚大能的福音…他信仰正確,生活敬虔,能傳福音。
本仁說:“謝謝你的美意。但我的小冊還未完成啊。” 博頓說:“你必須完成。不能讓你的勞力落空,也不要弄得太冗長。” 這樣,約翰本仁出版了第一本小冊對於一些福音真理的開解(Some Gospel Truths Opened)。這小冊使他在貝德浮郡的信徒中間知名。補鍋匠出身的本仁牧師,開始了他的的文字事奉。 本仁的妻子瑪莉,健康卻越來越壞。她臉頰上的紅色消褪了,日漸蒼白瘦弱。1657年,她撇下丈夫和孩子們逝世。最大的女兒還只有七歲,生來失明。本仁自然極為憂傷。 1658年,英國共和的長城,護國執政克倫威爾逝世。 在這時候,教會中的一名有愛心的女子,名叫伊莉莎白 (Elizabeth),自願每天來本仁家中,幫助看顧孩子們,打理家事。她聰明可愛,甚為虔誠,忠誠可靠,而且知道尊敬人。本仁從她小時候就認識她。本仁和孩子們都喜愛她。那空虛的家和空虛的心,正需要這樣的一個人。 如此過了一年。 有一天傍晚,當伊莉莎白預備回家的時候,本仁送她到外面。忽然對她說:“伊莉莎白,我想請別人來照顧孩子。” “我作錯了甚麼事?”伊莉莎白驚訝的問。 本仁向她解釋,不是因為她有錯,而是因為她太好了,本仁對她有了感情;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是極不合禮制的。經過她歡喜同意,那晚本仁去見伊莉莎白的父母,請求准許同他們的女兒來往。1659年秋天,他們結了婚,空虛的家中有了女主人,本仁也得以更多時間,作游行佈道的工作。 他本著聖經講道,敢於責備罪惡,認為這樣才可以使人知道滅亡的危險,和救恩的必要。這使那些體面的貴族和學院的知識分子,對他不滿。 有一個學院出身的教職人員,質問他說:“你既然不通曉新約聖經希臘原文,憑甚麼可以講道?” 本仁反問說:“先生,請問你手中是否有使徒和先知的經卷手稿?” “當然沒有。但我有複製的抄本,我相信那是真正神的話。” “先生,我所有的也是複製本,但我也同樣的相信這是神的話。” 繼任護國執政克倫威爾的兒子理察 (Riachard Cromwell) 不孚眾望。1660二月年,莽柯 (George Monck) 率軍隊進入倫敦,解散國會。同年五月,流亡在法國前王的兒子復辟,是為查理二世 (Charles II)。他宣告容忍異議,尊重國會統治,贏得國人支持;但他實際的意願,是容忍天主教,然後轉移通國歸向羅馬。到他登位不久,對容忍獨立教會的宗教信仰自由,就終止了,想盡方法壓制;當然國教會的雇工教職人員,樂意為王效勞,以司法為工具,處處給獨立教會為難。 不過,本仁仍然周游講道如常。他夫婦早就知道,也準備好了,為了所信的受苦。 真正跟他過不去的,是英國國教會。他們有禮儀傳統,有學院的訓練,念公禱書,有堂皇的教堂,禮服和高帽子,有國家發給的豐厚薪俸,只是沒有聖靈的能力,不能使人悔改歸信,得著生命。他們看不起那“沒有學問的小民”,卻吸引聽眾,生命改變,有不同的屬天生活見證。於是,沒有執照傳道的本仁,被捕了。 1660年十一月十二日,本仁給帶到法官面前。法官叫他安於本業,作安分守己的補鍋匠,或是入獄。他的品性良好,倒不難找到人擔保他出去;只是沒有誰可以保證他不講道。因此,從那年到1672年之間,成了監獄出入的常客,十二年的歲月,大部分在鐵窗後面度過。有間斷的被釋放,不過到風頭轉緊,又再進獄中。 管獄的人知道,他是不犯之囚,能夠同情他,寬容他。在監獄中的生活,他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可以向同囚傳道,有時還可以回家住宿,在教會中講道。監獄成了他的至聖所,能夠與神靈交,安靜著述,還得到便利,把初稿讀給囚犯們聽,看他們了解的程度,得到坦白的批評,作相當的修改。他一共寫了九本書,包括自傳豐盛的恩典(Grace Abounding),於1666年出版。在本書結束時,他寫道: 到目前為止,我在自己心中有七項罪: 傾向不信 突然忘記主對我所施的恩典和憐憫 趨向靠律法行為 禱告的時候心神不集中及對禱告冷淡 忘記且不在意禱告得蒙垂聽 因缺乏而發怨言,卻濫用所有的 全然敗壞的我,不能作神所吩咐的事,正如聖保羅所說的:“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羅七:21)
這就是繼續不斷壓迫我的七件事。然而我知道,神本著祂得智慧,為了我的益處,才讓這些事臨到我。這是為了讓我: 憎惡自己 不靠賴自己的心 明白人本身的義是不夠的 認識逃往基督耶穌的必要 迫使我禱告神 指示我要謹守儆醒 刺激,提醒我,要禱告神,藉著基督引導度過此生
1675年,本仁再度被捕,這次的罪名是不參加國家教會的聚會。這次入獄的成果,是他的名著天路歷程。1677年,他踏出獄門,得到自由,直到他脫離肉身,進入樂園,享受永遠的自由和榮耀。 本仁雖然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但他明白聖經,能夠透徹的傳講真理,而且有聖靈的能力,很多人愛聽他講道。雖然教堂建造加大,還是座無虛席。雖然反對的人,用各樣誣加的罪名毀謗他:偷竊,淫亂,殺人,各等惡事無不具備,只差叛國,但證明全非事實;因為他悔改以後,潔身自守,生活簡樸,且相當清苦,除了有時愛美食,以致身體過重以外,沒有甚麼可說的毛病,與國教會的大部分教職人員,有雲泥之別,絕不苟且妥協,無可指摘,而且正直敢言。在講道之外,就勤奮從事寫作。 1688年八月,本仁受邀往瑞丁市 (Reading),為父子間的糾紛調停。本仁騎馬前往,本著聖經勸告他們,結果,父子和好了。他乘馬繼續前往倫敦,冒著傾盆大雨,到了一個雜貨店老板司楚維克 (John Struwick) 家中停宿。向火取暖,烘乾衣服以後,他覺得頭重肺痛。 第二天,八月十九日,他還是在一個聚會中講道,經文是約翰福音第一章13節,那是約翰本仁最後一次講道: 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 看你的鄰舍!你能否看見,在他靈魂裏面有神的形像?愛他。愛他。說“有一天,這人和我要去到天上。”要彼此服事。要彼此相愛。如果有誰得罪你,向神禱告,使錯不在你,愛弟兄們。…行事為人在凡事上要聖潔。想到聖潔的神是你的父,使你行事像神的兒女。這樣,在末後的日子,與你的神面對面的時候,就可以安然無愧。
(以上均轉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