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萬維網博主山蛟龍文章:(連結如下)
不可一世的中共怎么变痿哥了? 內容簡述: ....现在菲律宾是美国的狗,中共打狗还得看主人,哪敢吭半声?...... 中共跟俄罗斯绑一起,自己的人民在非洲被瓦格纳杀了,不敢吭声。 在南海被美国的狗菲律宾给咬了,也不得不摸摸鼻子,唾面自干。 中共呀,你的战狼、恶魔本性哪去了?
本博回應如下: 中共一直是嘴砲國、紙老虎阿
尤其在國際上、言論自由的國家, 看的到歷史真相, 就知道中共國一切宣傳、禁評的部分,幾乎都是謊言....
包括毛澤東, 被吹噓、嚴重灌水的毛澤東戰功..... 除了毛好運,逃出蔣介石千里追殺以外,後來蔣介石時運不濟、 被美、俄陰了... 毛澤東撿到大位....
毛澤東自吹的戰史神話就是那麼回事..... 還有毛夠陰狠、毒辣、視人命如草芥、殺人如麻、死千萬人不眨眼、不心軟..... 都是暗黑的能力、不文明、魔王....
連我們台灣人研究中共,都會知道中共的真相、本質
你覺得美國人會不知道嗎? 除非美國選了一個傻瓜當總統,不過目前看來 連續2任美國總統,川普、拜登,一個比一個厲害 中共就萎了 包子 露餡了、 退縮了 避免解放軍如肉包子 打狗,有去無回
世界軍力第二的俄羅斯在烏克蘭都打成這樣了,中共解放軍一打仗,只會更慘
------------分界線------------- 以下均為油管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cXLcPUnG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1g_g61fn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481VAbyK1U
------------分界線------------- 菲律賓軍艦坐灘仁愛礁24年 傳北京不忍了「準備強行拖走」(ZT)菲律賓軍方刻意擱淺於南沙群島東部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已24年的二戰時期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網傳北京當局打算動手處理了。近日傳出,大陸一艘大型拖船近日出現在仁愛礁附近海域並停留多日,多個微博、微信公眾號均指稱,大陸將強行把該艦拖離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仁愛礁。
事實上,中菲兩國都主張擁有仁愛礁。菲律賓主要依據是此礁位於菲國專屬經濟海域與大陸礁層,因此,菲國擁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1999年5月,菲律賓軍方將「馬德雷山號」拖到仁愛礁後,以空投和海上運送方式補給物資,並曾採取行動對此擱淺軍艦進行加固。
中共宣示擁有所有南沙島礁,並主張這些島礁有權劃定領海、專屬經濟區及大陸礁層,且中共在這些島礁之鄰近海域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並曾派遣海警船阻止菲國運送建材到此登陸艦。
4月下旬,菲律賓就派出兩艘海警船前往仁愛礁附近巡邏,大陸也立即派出海警船攔截,雙方船隻還險些相撞。
對此,在4月28日記者會上,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仁愛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菲律賓兩艘海警船未經中方允許,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並蓄意採取挑釁舉動,逼近中方海警船。中國海警船依法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和海上秩序,同時及時採取措施,規避菲方船隻危險接近,避免發生碰撞事故,有關操作專業、克制。
毛寧並指控菲方船隻搭載記者「衝闖」仁愛礁海域,是一場有預謀的挑釁行為,蓄意「找茬碰瓷」,並借機炒作,中方對此表示嚴正抗議和強烈不滿,敦促菲方尊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停止採取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舉動。
大陸多個網路博主稱,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顯示,一艘編號為「19016」的中國大型拖船近日現身仁愛礁附近海域。一個名為「阿爾法之軍事」的微博帳號表示,自5月12日以來,這艘大型拖船就出現並停泊在了仁愛礁附近海域,外界猜測中國有可能要拖走在仁愛礁非法坐灘多年的菲律賓「破船」。
據稱,這艘拖船為大型民用拖船,船寬9米、長約60米,推斷其拖曳馬力有1萬匹左右。
一個名為「劉勇教授」的網易號則指出,上世紀末期,菲律賓海軍這艘兩棲登陸艦駛入仁愛礁附近海域,並以擱淺無法航行為由,滯留在仁愛礁西北方向的一處灘塗之上。中方曾多次要求菲方挪走這艘破船,但菲方找各種說辭拒絕,雙方來回拉扯,這事拖了20多年。
「劉勇教授」也認為,近期出現在仁愛礁的這艘大陸拖船,就是要拖走擱淺在此的菲律賓「破船」,以反制馬可仕近期明顯開始在中美之間「站隊」的表現。 ------------分界線-------------
近代史美國是不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的嗎?(ZT)今天近代史老師說美國不支持蔣介石消滅共,希望在中國建立民主政府制衡蘇聯,是不是有一定道理?
在1945年這個時間點上,美國還沉浸在二戰勝利的喜悅中,尚沒有開始籌划下一步的行動。
美國與蘇聯敵對的起點在於1946年2月喬治·坎南從莫斯科發回的一系列電報,史稱「坎南電報」。坎南預見到未來世界的兩極格局,建議美國早日開始籌劃新的制約手段。其後才有防止歐洲赤化以及恢復其經濟能力的馬歇爾計劃。 所以,在1945年的時候,美國政府顯然不會因為要制約蘇聯而敦促國共談判。 美國敦促國共談判,原因並不複雜。美國當時仍然把中國視為盟友,從心理上,美國當然不願意自己的盟友國內打成一片,生靈塗炭。這對美國沒有絲毫的益處。如果美國能夠幫助中國建立一個聯合政府,這對美國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也符合美國的意識形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並不支持蔣介石打內戰。 但是,蔣介石在抗戰的時候就抓住了美國的一個心理。那就是,如果一定要發生衝突,美國寧願站在蔣介石一邊,也不會站在中共一邊。正是由於蔣介石準確地把握了美國的這一心理,所以才敢於首先發動進攻。 美國並不是不希望蔣介石消滅中共,只是單純不希望中國發生內戰而已。所以真的打起來了,美國還是站在蔣介石這一邊的。
有一種比較搞笑的論調,是說四平之後,東北國軍險些徹底消滅共軍,都是馬歇爾這個老糊塗非要調停,搞的國軍不得不停戰,結果後來共軍翻盤了。 這是把蔣介石當傻瓜了。馬歇爾糊塗,難道蔣介石也糊塗? 當時的情況,楊奎松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楊奎松:1946年國共四平之戰及其幕後) 前述白崇禧在四平奪取兩天後提出須增兵再進的看法,在杜聿明的回憶中也可以得到印證,只不過杜的回憶認為這是白轉達的蔣的意見而已。但從杜聿明的答 復中亦可看出,即使是較為自負且正在勝利勢頭上的杜聿明,也沒有乘勝追擊,一鼓作氣越過松花江的想法。他對下一步的作戰目標說得很清楚,那就是,第一,打 四平就是要奪長春和永吉,因為長春為吉林首府,永吉小豐滿水電站為東北唯一的動力資源,政治上經濟上影響很大;第二,追擊只能到長春和永吉為止,因為國軍 經過此次惡戰,必須整補,「我軍整補,共軍也會整補。而共軍擴充得非常迅速,我軍卻不能盡量擴充。」考慮到這種情況,也必須打下長春和永吉,「與共軍隔江 對峙,形成天塹,對我軍有利」。
關於兵力的牽制問題,還在四平之戰進行過程中,參謀總長何應欽就做過更詳細的分析。其報告寫道:「我軍狀況,九四軍守備滄州、天津山海關之線不能 動。該軍第五師歸建後須加強開灤,十三軍兩師加五二軍之一師在平泉,一師在朝陽不能動。六十軍運到後須完備錦榆地區,保衛葫秦兩島。七一軍之一師(八八 師)現守備營中,迄鞍山之線亦不能動。」「其餘新一軍三師、新六軍三師、七一軍兩師、五二軍兩師之位置」擔負著進攻四平、本溪等方向的任務。而「後續部隊 五四軍、九九軍何日運輸,尚不能定。九三軍雖定本月有日起運,但用登陸船四十艘須一個月始能全部運到。而本月運兵之登陸船則只有廿四艘,下月且將減 少。……故目前長春之戰所以不敢放膽由瀋陽地區抽兵,則向北前進只有五個師,不易保障側背安全。」如向長春進兵即必須抽出1個軍的主力北上作為第二線兵 團,以防側擊。因此,他不得不提議:一、「將國軍河北行動計劃中第一階段預期在承德古北口及張家口之兩會戰取消」;二、「迅速擊滅蘇北及豫鄂邊之匪,使我 隴海線以南兵力能全部活用」;三、再「抽調三個軍(第四軍全軍、第五軍兩師、第五三軍兩師)為東北及華北之戰略預備隊,並立即準備自行海運」;四、「對東 北作戰指導應不以接收多數城鎮為目的,而專以擊滅匪軍為目的」。
何應欽報告之時,第六十軍正在陸續運抵東北,1個師參加到北進的作戰中去了,其餘的部隊則用於後方守備,故四平之戰結束後,國民黨在東北的兵力實際 上幾乎沒有增加。另外,因本溪正面已沒有有力抵抗,故新六軍主力得以脫身,北上的部隊由五個師增加到八九個師。但一來北攻的部隊戰鬥損失已相當大,就作戰 力而言,師的數量增加了,作戰力整體上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加強。 再加上從昌圖、西豐、四平、公主嶺、遼源、西安、長春、德惠、樺甸、九台、農安、吉林、小豐滿,國民黨軍一路進佔鐵路線200餘公里,大中城市近20座, 不得不留下大批兵力四處擔任守備,其北上的兵力更加有限。而更重要的是,國民黨軍這時在兩翼和側背仍舊受到十餘萬中共東北民主聯軍的嚴重威脅。
民主聯軍這時在東北有南滿、東滿、西滿、北滿4個軍區,總兵力34餘萬人。參 與四平(包括本溪)之戰並北撤的部隊為第一、二、七師、第三、四、七縱隊,和第七、八、十旅、保一旅、鄧克明旅、獨立旅及第三五九旅及第二團,合計約15 萬人,還有一半以上的兵力處於半機動狀態,隨時可能發起作戰。如南滿軍區,在四平之戰結束之際,即受命發動了鞍(山)海(城)戰役。國民黨軍剛一進入長 春,它就於5月24日凌晨發起了進攻,並於次日攻佔了鞍山,殲守城之敵第五五一團。27日再攻海城,成功促使守敵六十軍一八四師師長率師部和第五五二團共 計2712人宣告起義。進而復於6月3日攻陷大石橋,殲滅守敵五五0團(欠一營)。此戰迫使杜聿明急調正在北攻的新一軍主力第三十師、新三十八師,以及第 六十軍第一八二師(欠一團)、第九十三軍暫二十師,和第五十二軍第一九五師1個團共計4個師的兵力回援。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軍一時當然沒有北上追擊的可 能了。 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否利用林彪主力撤退混亂之機大膽追擊?不能。這是因為,林彪主力在四平之戰中雖然遭受重大損失, 但其多數部隊仍保持建制,且撤退過程中一度雖發生過混亂現象,過松花江後已不復存在,其戰鬥力並不像後人估計的那樣不堪一擊。最典型的例證就是部隊損失較 大的第一、二師在撤退過程中所進行的拉法、新城之戰。當時,國民黨新六軍第八十八師受命於停戰令宣布之6月6日當天攻佔了連接中共東滿和北滿軍區的戰略要 點拉法和新城地區。林彪當晚指令周保中及第一、二師堅決設法保住拉法,拒敵於拉法以西。8日凌晨,部隊發動突襲,經過激烈戰鬥,即奪回了拉法,次日又進一 步奪回了新城。打援的部隊還出擊至老爺嶺一帶,激戰兩天,有效地攔截了第八十八師對拉法和新城的增援。此戰殲滅國民黨軍守城部隊1個團又1個營,相當振奮 了撤退部隊的士氣,也使國民黨追擊部隊不敢太過輕敵。
總之,四平之戰雖以中共失利而告結束,卻並沒有給國民黨提供獨霸東北的機會。由於美國的干預,中共在南滿作戰的牽制,特別是自身兵力不足難以順利實 施北上作戰任務,蔣介石不得不暫取停戰談判之策,以求在軍事勝利的氣勢之下通過談判達到主宰東北的目的。然而,結果卻大出乎蔣介石的意外。
1946年6月時,坎南電報已經在美國逐漸發酵,美國的政策也開始了轉向。不過這時,還沒有過多地影響到美國在亞洲的政策。但在幾年以後,美國將迎來其亞洲政策的徹底逆轉。
有道理。馬歇爾堅持相信自己可以給中國帶來美國調停之下的和平。
問題是,校長當時已經下了決心,並向馬歇爾表態會在十八個月內消滅TG軍隊。 相反,太祖不敢下打仗的決定,他當時是希望混進改組後的民主政府的,曾公開表態過,我們以後都要去南京上班,但是我希望住在淮安,南京太熱了受不了。即使是已經確定校長要動手,太祖在撕破臉皮之前,還是熬了好幾個夜——說實話,軍事上確實是很難勝利的,國軍的戰鬥力並不差太多,軍械製造力和控制人口數也大大超過TG.
這是中原突圍之前的政治態勢,太祖都去重慶了嘛。到是校長根本沒料到太祖會來,導致手忙腳亂。
順便推薦一本書,謝偉思:《誰弄丟了中國》 謝偉思這本書是我幾年前看的,一本很薄的小冊子。 剛才我自己也沒有搜到,所以只好推薦這個縮編小冊子的原始版本,這個讀起來就很累人了。
《亞美論集:中美關係史上若干問題》
牛繼業說的話,讓人發笑,說的雖然大部分為真實情況,但他春秋筆法確實比的上大陸的初中歷史課本了。 中共的林彪只在一九三七年九月指揮過一次平型關伏擊戰以後,他幾乎沒聞過硝煙味。毛一心保存實力躲避日本人,躲出了一支不能打現代戰爭的軍隊。抗戰中中共打敗過國民黨軍隊,但這次它面對的是蔣介石最精銳的人。中共軍隊不可能擋住國民黨軍隊進東北。
事實上共產黨從關內各根據地來的部隊只有11萬人,後來幾個月迅發展到30萬人,但大多數人是偽軍、警和農民,加上原先調來部隊的不斷消耗,結果可想而知。 而且共產黨打了八年游擊,陣地戰基本不會,但他們又乾的是守城的活兒。
我來說說吧。 首先,共產黨的確有準備,但其只是留個後手(四一五的經驗,放棄武裝的結果),因為蔣介石如果想打他,簡直是易如反掌(美式軍械、美國運輸)。而國民黨呢?更想打,他無論軍官還是裝備都是遠超只接受部分東北日偽裝備的中共。所以
抗日戰爭結束後,威脅中國和平發展的外部因素開始減少,抗戰中出於共同目標而隱藏於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之間的矛盾開始浮現。在東北、華北及中原部分地區,國共兩黨的軍隊競相展開城市管轄權與戰略物資的接收。同時,蘇聯把在東北地區繳獲的原日軍輕兵器及部分戰略物資,轉移給由林彪率領的東北解放軍;國民黨則從美國方面取得了軍事援助,由美國海空軍負責運送國民革命軍前往華北、東北地區,兩黨在部分地區對政權的控制展開了零星的衝突。
協商會議召開前,兩黨公開表示在談判期間實行停火,但實際上為取得更多的談判籌碼,兩黨軍隊對戰略要地的佔領與反佔領,在談判期間從未中斷。
美蘇其實都是支持建立聯合政府的。 而且此時的毛也甚得美國的心,因為他的確出色,名聲也不錯。毛澤東和談後曾提出:要準備以長春為我們的首都。反映出毛對東北停戰相當樂觀,這為後來馬歇爾叫停追擊共軍打下了伏筆。 但此時春風得意的偉大領袖蔣中正卻不這麼想,他準備乘勢拿下東北,才不管什麼雙十協定,三十協定呢。所以 四平戰役 1946年4月4日,杜聿明、孫立人率國軍精銳進攻10萬東北民主聯軍,由開原、瀋陽法庫向吉林東北民主聯軍進攻,東北民主聯軍主力於四平以南地區實施運動防禦。8日-16日,雙方歷經泉頭戰鬥、興隆泉戰鬥、大窪戰鬥,東北民主聯軍取得局部勝利,但並沒有阻擋住國軍整體的推進。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市只能像以前「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一樣打陣地防禦戰,未能發揮運動戰優勢。18日,國軍逐步進至四平外圍部分陣地,雙方激戰國軍進展不大,國軍沒有想到共軍會堅守四平,逐次添加兵力進攻亦使進攻效率未能達到最高。20日,國防部長白崇禧抵四平前線,明白東北民主聯軍意在堅守,遂集中各方向部隊迂迴圍攻四平。右路國軍廖耀湘軍長帶領精銳新編第6軍向東迂迴攻擊四平,65團在威遠堡打垮了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主力,連連攻破阻擋的守軍,佔領重要高地塔子山。 1946年4月26日,黨中央指示東北民主聯軍:「馬歇爾已提出停戰方案,有停戰之可能,望加強四平守備兵力,鼓勵堅守,挫敵銳氣,爭取時間」。 5月18日,見勢不妙又遲遲得不到毛撤軍指令的林彪發出電報: 敵本日以飛機大炮坦克掩護步兵猛攻,城東北主要陣地失守,無法挽回,守城部隊處於被敵斷後的威脅下,現正進行退出戰鬥。 林彪發出電報沒得到命令即自行下令撤軍,次日毛澤東「補」了同意撤退的電報。 戰後 東北民主聯軍在撤退中大量出現逃兵,作戰科長王繼芳攜帶大批文件投奔國軍。東北民主聯軍放棄了工事甚好的大城市長春。國軍把東北民主聯軍趕過孫花江並一舉佔領長春、吉林等七十多個城鎮,為國共內戰中的「吉長之役」。蔣介石描述:「共匪當時潰敗的情況,及其狼狽的程度,實與其在贛南突圍(中共稱為「長征」)逃竄時的慘狀,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東北國軍「戰略受政略影響,專註重城市及交通線之佔領,忽略殲滅共軍主力」。 5月31日,黃克誠發出電報:「毛主席:東北情況很混亂,很難阻止敵人占齊齊哈爾和哈爾濱,假使退出哈齊,能取得和平停戰,則堅決退出求得停戰,來整理內部,以求再起,時機緊急,請考慮。」林彪撤退到舒蘭後舊患病複發病倒。 結果蔣介石極有爭議的下了六月停戰令停止追擊, 錯過了國共內戰中影響雙方最終命運的機會。 6月7日-10月下旬,東北雙方一直無戰事
因為蘇軍一開戰就跑路了,雖然有中共在南滿作戰的牽制和美國的干預。但強大的國民黨軍隊卻打的只有游擊經驗的共產黨落花流水。終於共產黨的後台老大哥看不過眼了。就給共產黨如地攤文學中描述般的支持。 幾個月後。
結論 美國不支持國民黨內戰,雖然它一開始幫國民黨運兵了, 但它關鍵時刻賣隊友了(軍事禁運直到1947)。 蘇聯不支持共產黨內戰,一開始就跑了,但它最終還是出力了(地攤文學中的神秘訓練和小型米加粒子步槍)。
蘇美對立起始於46年未必 二戰之前歐美就對於蘇聯一直抱有敵意 ,二戰末期在搶奪德國、朝鮮等勢力圈時候競爭已經很明顯了。 只不過當時還有相當一部人對蘇聯心存幻想 ,希望也來個斗而不破 連打帶拉什麼的 ,直到遏制之父喬治凱南的那一篇8000字電報。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的描述大概是. 在朝鮮戰爭之前,美國一直不支持內戰,而且美國也絕對不會介入中國的內戰。為什麼不會介入下面會說。美國支持國共合作建立建立聯合政府。這符合美國的國際戰略。. 但由於朝鮮戰爭的原因,大陸倒向蘇聯,台灣有了更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為了防止台灣淪為共黨的戰利品才導致美國加強了對台灣的保護。敦促蔣堅守陣地。
至於為什麼美國相信建立聯合政府有利於自己國際戰略實施,是因為當時即使共黨建國,也不會見得一定走社會主義道路。毛一直和蘇聯方面有過節,事實是,49建國後,我國是先向美國尋求的援助,而當時美國方面仍對蔣能促使和平統一還有幻想,沒搭理共黨,這才讓大陸方面尋求了蘇聯的幫助。並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陣營。 而美國不會介入內戰的原因是,美國已經一直給蔣提供各方面援助,而援助的目的是用來抗日的。要打內戰,美國的利益只會受損而得不到任何好處,提供內戰援助將耗費美國一大堆錢,而當時美國的戰略重心在歐洲。另一方面共黨一直都對美國沒有啥意見,反倒是領袖毛還對蘇聯有過節,蘇聯還在東北大肆侵佔日本戰敗後退回中國的領土。國共對蘇都沒好感。
二戰之後的TG所處境地其實和60年代的古巴非常相似,TG和美帝起初並不存在那麼尖銳的意識形態上的對立,至少當時TG在面對美國人時不僅沒有顯露出任何此種對立,反倒表示美帝的」民主「的嚮往和欽佩,《歷史的先聲》這種老梗我們就不多提了。 44年美軍觀察組在當時的駐華外交官戴維斯的建議下抵達延安,TG甚至放出「放手與美軍合作,處處表現誠懇歡迎,是我黨的既定方針」。1944年8月15日《解放日報》發表一篇叫《歡迎美軍觀察組的戰友們》的社論,「戰友們」甚至是毛澤東親自加上去的。這些此中動機就不僅是借力在輿論上反對國民黨的統治了,胡喬木的回憶錄中提到,老毛甚至在當時就打好了「將來國民黨舉行內戰,新四軍首當其衝,可爭取美方贊助」的算盤。而當時的羅斯福政府時期的美國軍方對校長的抗日的能力和態度都很不滿意,繼而在史迪威他們眼裡,整個國民黨的執政水平都爛泥扶不上牆,相反我黨的姿態讓人對TG的印象很好。而羅斯福與斯諾的一段長談更是明確說出了「打算長期在中國支持兩個政府」的想法。 事實上,TG和美帝在當時都存在著一定合作的可能性。到1945年這個節點上,TG和美國的關係還是so far so good。TG方面需要的是戰後美國對校長的態度消極,而國共內戰也是羅斯福不願意看到的,其中原因不僅是 @冷哲所說的道義和意識形態上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羅斯福早就預料到蘇聯必將插手內戰中的中共一方,屆時美國和西方世界就會面對在中國戰場上和蘇聯的間接腳力。這種逆料也反映了冷戰之前美國政府的一種態度。因而1944年副總統華萊士副總統訪華時,就一再和校長表戰後萬一戰端又開,美國願意居中調停的態。 至於為什麼國內內戰期間美國終於又倒向了國民黨,一方面原因是羅斯福始終對蔣介石有著莫名其妙的信任和偏愛,繼而他的繼任者杜魯門也繼承了這一傾向。也有可能是羅斯福個人更為情願相信戰爭結束之後的中國,蔣介石作為中國領導人更為有資格。這一部分苗頭早先又是通過羅斯福對史迪威的召回體現出來的,召回史迪威毫無疑問是羅斯福偏袒蔣介石的最明顯的證據,在當時甚至可以說是犧牲遠東戰場對日作戰的效率,拋給蔣介石的一顆糖果。 另一方面原因是美國權衡成本,既定了不會在中國大陸和日軍作戰,而是「客氣」的把出兵東北的肥差讓給了蘇聯,這更加加大了美國對TG會不會與蘇聯發生關係的顧忌,畢竟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領導人,羅斯福對TG還有著本能的戒備。 總體來說羅斯福個人對國共內戰採取的措施和態度都非常擰巴,他支持蔣介石,但也不希望內戰發生,當然這本身就是矛盾。
陰謀論到處都有啊。 美國是如何顛覆民主中國的 二戰後,中國開始籌備進入自由民主憲政,並在1945年開始進行立憲準備,並成功在1946召開國民大會,制定出中國自由民主的憲法,本次國民大會又稱「制憲國大」;1948年中國進行了全民普選,施行憲法,選舉了中國第一個民選總統,由此中國完成了從鑽制到自由民主的飛躍,但是美國認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必然強大,外加中國擁有世界歷史最長的近2000年的私有制歷史文化,這樣的文化和自由民主制度簡直是渾然天成,在自由民主制度下,中國必然發展成超越美國的世界第一超級大國,並取代蘇俄和美國的世界地位,關於自由民主的中國是否能成為超級大國,大家可以參考當今世界最強的5個國家的排名,第一名是人口3億的美國,第二名是人口1.2億的日本,第三名是人口0.8億的德國,第四五名是人口0.6-0.7億的法國和英國,而中國現在擁有13億人口,如果49年之後一直持續自由民主制度,那麼中國至少現在已發展到韓國和台灣的水平,那麼將是經濟總量將是美國的2倍,超過排在後面的30個世界最發達國家的總和,這就是超級大國家。為了把這個巨大的潛在對手消滅在初期,讓其胎死腹中是最好的戰略,為此美國做出了顛覆中華民國的戰略決定,為了在顛覆中華民國的過程中讓自己洗脫罪名,美國借用了蘇俄之手,在二戰快結束的時候,援助蘇俄修建通往中國東三省的鐵路,從而讓蘇俄順利佔領我東三省,並在二戰結束後,共軍還沒有跑到東三省拿到蘇俄提供的軍火之前,打著所謂和平的名義逼迫國民正府和共產黨和談,為共 軍爭取跑到東北獲取蘇俄鍕火的時間,並在最終 共軍 跑到東北獲得蘇俄提供的 軍火,彈藥庫和 軍工廠之後,又假借維持和平的名義對中國進行軍事經濟制裁,這實際上成了共軍源源不斷的獲得蘇俄 軍火,而國民正府卻無法獲得國際外援,最終被得到了絕對優勢武器彈藥的共軍打敗,退出了大陸,美國在內戰中扮演的實際角色是顛覆民主中國,相當於甲乙兩個人打架,本來甲已經把乙擊倒在地,丙跑過來假裝調和,讓乙得機會站起來跑到丁那裡拿了兩把刀,乙拿刀回來,丙又假裝拉架,拉住甲的手腳,最後乙戰勝了甲。這就是美國顛覆民主中國的全過程。
說蘇聯內戰給了TG援助的,看的我簡直笑尿。我見過國軍的M4,M5,水牛,105,可從來沒見過34-85,IS-2,IL2,La-5,Yak-3在內戰中出現啊?唯一在內戰中出現過的蘇制裝備,是水連珠
把中國革命放在世界冷戰格局下看,就感覺有了點頭緒。 二戰結束後,美蘇老早就互相不信任了(喬治凱南的遏制政策,斯大林的幾個五年計劃也讓英美等西方國家覺得斯大林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再加之英國一直在煽風點火(鐵幕要說,然後又是弄什麼英美特殊關係,三環外交)。那麼這麼一來,中國的地緣政治在亞洲地區就顯得比較特殊了。蘇聯在雅爾塔體系中所希望的,就是在東歐建立緩衝帶,下面的中國,不要太強大,最好一直四分五裂下去,斯大林對毛也沒多大的好感,長期懷疑毛是中國的「鐵托」。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毛抱怨說,蘇聯給國民黨武器彈藥,給我們的只有馬列主義的書籍。 再來說美國,美國當時二戰後,認為自己的民主制度是最優越的,本著這種優越感,他一直力促中國不要內戰,通過選舉建立聯合政府,然而蔣介石不幹,蔣介石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全殲「共匪」。杜魯門第一個方面,是完全了解蔣介石的軍隊戰鬥力不行(加一個題外話,美國總統選舉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會是杜威當選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本沒戲,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當時也投入了大量政治資金促杜威的總統競選。然而失敗了,所以杜魯門對蔣當然也有嫌隙),並且無論是冷戰還是二戰,西方中心論下,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認為世界的重點在歐洲,然後再是中東,遠東地區並沒有太多的關注。美國國務院多次發表國情咨文都是提出爭取西歐的重要性,所以這樣一來,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有了輕重緩急了,那麼就是先把歐洲弄好,那麼放在末位的亞洲的中國,當然最好就不要發動戰爭,以免美國投入更多的精力。 所以私以為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羅斯福的既定政策,不惜一切 把他們拉到一起
不支持。美國當年左派不少親共份子,費正清原先都是親共的。馬歇爾杜魯門之所以背叛國民政府,是遠見卓識。這樣最符合美國利益。如果民主中國從45年和平發展到2017年,基本上就是一個擴大版的日本,美國無力抗衡。
其實只要去查一下百團大戰你就知道共產黨已經有能力打正規戰。。 (以上均轉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