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 中,我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投入”和“分配”的机制的特点,说明这是一个强调“机会均等”,但不强调“结果均等”的经济体系。它的特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大约就是“各尽所愿,按绩分配”,这与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以投入作为分配的标准)和共产主义制度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以“需求”作为分配的标准)都是有本质区别的。 但是,这样一个强调个人得到的结果和能力成正比,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个人的回报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那些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群,是否真的能够得到相对其他体制最大的利益呢(罗尔斯的公平原则)?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如何真正保证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力“参与”经济活动,或者参与能力不足的人群,也能获得足够的利益呢?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可能是最符合“经典资本主义”理念的阶段),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仅仅依赖市场分配和“渗透”效应,是很难真正保证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分配的。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在不少人心目中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对底层人民缺乏同情心的“残酷制度”(当然这种印象从一定程度来说,是通过一些实行其他经济体制的社会中人为的宣传所造成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随着政府职能的演变,社会福利制度的成熟,这种“不公正”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道德分析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时考虑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的其他功能,比如税收制度和福利制度。用经济学的词汇来讲,就是如何在市场“初次分配”之后, 对社会的产出进行一次“再分配”,甚至“第三次分配”(比如对遗产税的征收), 以达到更公平的状态。 那么,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相匹配的政治体制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政府才合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不同的政府职能模式 我很希望这些问题能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可惜, 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无论从历史的纵向来看还是从现实的横向来看,都有好几种不同的政府模式存在 。这里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可能的模式”,以及它们各自隐含的道德层面的理由(justification) 和可能的挑战(challenge): 1.“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政府模式。这个模式是资本主义出现初期的基本政治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再是西方的主流,但在美国,仍然有少数党派(比如“Libertarians”, 和一些极端右翼的党派如最近兴起的茶党)是推崇这个模式的。顾名思义,这个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将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降低到最低水平 -- 在“自由放任”派看来,政府唯一的职能就是维护国家的和平(因此间接地保护企业不受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威胁)和解决商业事务中的争端。这个流派甚至认为政府连征税和对行业进行任何形式的监管都是不道德的。说到底,这是一个坚定地相信“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职能的模式。 2。 第二个模式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保护资产的所有者,或者他们的代表(如果政府不是直接由这些资产所有者或者他们的代表控制的话)。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应该保护企业盈利的权利,限制工人阶级的权力,降低对企业的征税。。。总之,政府的有关政策应该是向生产手段的拥有者这个阶层倾斜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个模式里描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真正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们认为这个关系是非常不道德的,因为一个合法合理的政府,应该是以提高社会的所有成员的利益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保护某个群体的利益而牺牲其他群体。 3。 第三种模式给予了政府比以上两种模式里多得多的“责任”和“职能”,因为它认为政府的功能是为公民的基本利益服务。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证竞争的公平和自由性,确保所有的市场活动参与者都遵守同样的规则,和受到同样的约束(这本身也是“自由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前提,但如何保证则是open to question的)。所以,在这个模式里,市场的规则是由政府来决定的,而且政府在市场交易中是会扮演仲裁者的角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政府职能, 则是通过税收制度来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并将相应的部分用于公共社会事业(如学校, 道路交通等等)和福利。这样的政府功能从道德层面来讲是合理的,因为仅仅依靠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和市场的一次分配,很难保证竞争的自由和分配的公平。 4。在第四种模式里,政府和企业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进行各种合作。在这里,政府的角色似乎从市场的“局外人”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内部参与者”。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序,对行业进行适当的监管和调控,还会积极地为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提供资源和帮助。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大概是战后的的日本 -- 大家知道, 二战以后,日本的“工业政策”体系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有选择性地对一些“策略上重要的行业”(比如汽车,造船,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提供技术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以此推动这些行业里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道德层面上讲,这个模式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偏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政府的积极介入能够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那么这种政府行为就应该是可以允许的。当然,问题的另外一面是,这样的竞争方式在国际层面上是否公平-- 它是否会给予这些国家的企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政府不扮演这样的角色的国家)的竞争者的不合理的优势?当然,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最后的一种模式则是最接近社会主义的结构了。在这样的社会里,政府可以直接接管那些经营不善的私营企业(GM anyone?),甚至对整个行业进行直接控制(比如电讯,交通,等等),尽管政府部门直接经营这些企业或者行业常常会造成巨大的亏损(比如美国的邮政系统,和部分交通行业)。支持这种模式的人们认为,虽然政府直接经营企业或者行业违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前提,但这些“国营”事业能够为社会上最低地位的人群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因此是符合道德原则的。 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模式中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千差万别,但却都是在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框架中可以存在的模式。哪种模式最适合一个社会,应该是一个“case by case”的问题,是不会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的。在一个真正理性和民主的社会里,公民应该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找到一个最适合这个社会的模式,以便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因为“真正理性和民主”的社会,在这个世界上大约是不存在的。美国的经济体系和政府职能 那么,今天的美国到底是有着哪一种模式的政府职能呢? 多数人的回答大约会是上面的第三个模式,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它也有着第二个模式的一些元素,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符合第四和第五个模式的一些特点(比如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政府经营邮政系统和部分交通服务等等)。总的来说,美国今天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与19 世纪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体系有了很大的差别, 与之相应的,政府的职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谈谈美国政府在“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和自由性”以及“对财富进行再分配”这两个方面的职能。 如上面所说,“在第三种模式中,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证竞争的公平和自由性,确保所有的市场活动参与者都遵守同样的规则,和受到同样的约束确保市场竞争的自由和公平”。具体说来,这个职能在今天的美国主要是通过反垄断法和各种行业监管来实现的。“反垄断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前提得到保证,因为“一家独大”的垄断状态是违背这个前提的。同时,通过FDA (食物与药品管理局), FAA(联邦航空事业局), SEC(证监会)等联邦政府下属的行业监管机构,政府得以保障“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平等状态(比如“insider trading”就是给予拥有‘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的‘局内人’在交易当中不合理优势的一种行为, 因此是非法的行为)。当然,即便在这些政府部门的监管和调控下,也仍然存在一些公司或者市场参与者拥有其他人没有的优势的情况,比如2008 年的金融危机,以及与之相关的“too big to fail”现象,都让人质疑联邦政府对某些行业的监管是否太宽松,也因此才会有去年通过的对金融行业加强管制,以防相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决定(关于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形成和相关的分析,请看我的系列文章“末日帝国内幕 - ‘大空头’读后感”)。 而美国政府在经济层面的第二个职能,则是通过税收和福利制度,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前段时间,关于是否延续布什总统在2001 年签署通过的减税法案,美国朝野进行了一场关于现行税制是否合理,尤其是富有阶层纳税是否足够的讨论,我在“美国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分化? ”和“简评最近国会通过的几项重要法案 ”两篇文章中,对这两个问题做了一些分析,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感兴趣的读者请参考这两篇文章。但在这里我想要提到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政府在获得税收收入之后,如何在各个政府职能及社会阶层中再次进行资源的分配的问题。 我们知道,根据罗尔斯的公平原则,一个公平的社会不仅要保证“机会均等”,也要对因为各种自身无法控制的原因(比如天生的身体和智力方面能力的欠缺)而无法参与市场活动的群体提供帮助,以确保这些“最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在美国,这是通过各种以弱势群体为对象的福利制度和其他社会体制来得以实现的。前者包括政府给予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食物卷,earned income credit (对低收入家庭的退税项目),联邦和州政府给予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助学金及低额贷款等等,后者包括以保护少数族裔和其他弱势群体在就学和工作方面平等权益的“平权法”,大学设立的“need based scholarship", 等来实现的(比如一些学费最昂贵的私立大学规定,年收入低于一定限度的家庭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全免的待遇--当然私立学校的助学金来源主要是校友捐赠,而非政府拨款,但慈善捐赠本身也是“渗透”作用的一个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在“一次分配”中获得较多资源的阶层对自己的财富自愿进行的再分配);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罗尔斯原则中的“差别待遇”,但由于它们是本着给予因为缺乏均等机会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人群补偿,这些“不均等”被认为是符合公平原则的(虽然也引起很多争议,比如AA 是否造成“反向歧视”,再三延长失业救济金是否造成失业人士对救济的依赖,等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在很多其他的社会项目上,也是非常遵循“机会均等”和“补偿原则”的合理并用的。公立学校在特殊教育方面的投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用功利的原则来看,特殊教育无疑是回报率很低的一项“投资”, 但政府为了给予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同样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而投入了相对于“正常孩子”多得多的资源(per unit)。虽然资优教育同时也是这个连续线的另一端,但在财政出现问题的时候,教育部门往往会做出“牺牲”资优项目而不影响特殊教育投入的决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希望通过这些项目,来实现“教育公平”。 当然,正如我在上面反复提到的,真正的公平和自由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国今天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系,有很多的不合理之处,也有很多必需改革的地方。但我希望通过这个系列的道德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任何一个体制都有它的假设,前提,和条件,以及作为基础的文化及道德环境, 没有一个经济体系是inheritentaly immoral。只有在这个背景下进行道德分析和比较,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经济体系的道德分析, 是太大太广的话题,希望我的这些粗浅的认识,能给您带来一点思考的乐趣。 参考资料:DeGeorge, Richard. T. "Business Ethics", 7th ed., Pearson Higher Ed. Publication 相关链接:美国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分化吗 ?(上) 美国社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分化吗? (下) 简评国会最近投票的几个重要法案
文章评论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5-16 12:31:10
Undercover: 谢谢你的评论!! 我同意资本主义这个体制,和其他体制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模式的产物;因此,它 不可能永远存在,只是它到底会在什么时候被什么 来代替,这个谁都说不清楚。我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对这点做了一些探讨: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84573
作者:undercover
留言时间:2011-05-15 20:36:53
几个月前读过这篇文章,曾经觉得想说点什么感受,但当时最终没有说出来。 几个月过去了,偶然又看到这篇文章,我的感受于是最终又说出来了。 LOL。 就我的观点看,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段过程,就如从前人类历史中存在过的其他社会形态一样,They came and gone, 今天的资本主义最终也会will be gone. 如果时间回放在101年(辛亥革命1911年),如果有人那时问清朝封建王朝什么时候倒台,也许会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无稽之谈的问题。又如在半年前,如果有人说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浪潮马上就到,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会嘲笑他/她痴人说梦。 资本主义什么时候走?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炙热岩浆在今天这个资本主义里不断产生,肯定有爆发并摧毁今天这个社会形态的一天,到那时,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可能会Got Caught Off Guard! 将来的社会是怎么样,我不知道。 我没有研究历史,不过,给我的感觉是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那些社会形态里(也许不包括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如果有过原始共产主义的话),都是人与人相互为敌,为个体自身利益残酷竞争。一个人的所谓的成功,必须以他人的失败为必要条件。也就是人吃人,这是我在小学课本里就学到的东西,曾经觉得滑稽好笑,今天看来却有道理。 今天的资本主义,是一个似乎有公平游戏规则的坏游戏。似乎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游戏本身仍然是一个Dog-Eat-Dog的坏游戏。同过去的社会形态比较,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有变化更公平,但游戏的性质本身同从前那些崩溃的社会形态没有区别。 一个坏游戏本身就注定了它早晚都要终结的命运,不管它的规则如何。
作者:鱼米
留言时间:2011-01-27 03:20:26
昭君,很佩服你研究这么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你是学理科的。虽然我看不太懂,可还是顶一个!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9 20:43:03
北京土话: 我哪里会这么“小心眼”啊,呵呵。 您的建议不错,把文章的 缩小了很多,不过虽然主要是是用罗尔斯的公平原则(不是您所用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因为罗尔斯的公平原则其实是可以用在其他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并不是“资本主义”专用),但主要的分析对象并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尤其是第二篇,着眼点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前提和分配制度,只是最后这篇用了美国的政府职能来说明政治和社会制度如何与经济体系相匹配这个主题,所以您建议的标题的后半部分似乎有点“偏”。不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道德分析”这个题目也的确是太大,所以还真不好找到 “happy medium”呢。 说实话,本来是想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道德比较”的,那就更不好把握了,所以我知难而退,已经focused很多啦。不过,以前写过另外一个系列“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比较了欧洲,日本和美国的经济体系, 和这个系列相比,理论少得多,主要着重于不同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的不同体现,和您提到的“这些东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可能有点接近。如果您以前没看过,这里是链接,欢迎指教: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46457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46457
作者:北京土话
留言时间:2011-01-19 17:15:13
谢谢回复,我还担心你是否不太高兴。 如你所说,标题是否改成,"罗尔斯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美国政府的政策 取向"更好?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9 14:29:51
北京土话: 谢谢你的评论。的确,这种哲学层面的东西,不是我的本行,所以也许超出了我的能力。不过我在本文开头说得很清楚了,写这几篇东西主要是写下自己读书的一些心得,并不是真正的“纯学术文章”--如果能让其他读者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共同探讨,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为了一篇博文,要把相关的方方面面都考证到的话,那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写真正的学术论文呢,您说是不是? 不过,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还是会继续探究的,包括您提出的这些有意思的问题:)。
作者:北京土话
留言时间:2011-01-19 14:08:55
大概看了看,觉得评论你的文章超出了我的能力。可是我还想说,写这类几乎纯学术的文章(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是你的特长,也超出了你的能力。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的法权体系,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资本主义精神与道德等等,这些东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有大量的学术著作。研究它们太复杂了。 你想从道德层面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那么,资本主义的道德(这又扯出了社会主义道德)与资本主义的法权,思想精神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有时候它们之间很难分清。 单单考证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它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以及那位学者最先使用,就得花费不知道多少时间。我也是从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21世纪”知道,马克思从未使用资本主义这个名词。虽然我过去看过不少马克思的著作。这本书应该不难找到。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8 07:12:01
高天: 谢谢你的clarification 。如果您看过我的其他一些评论文章,就会知道,我对“批判性思维”的emphasis绝对不亚于您,我也一直努力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这种批判精神。So please do not judge me before you really know me. 不过,“我们的政治立场、个人和集团利益等等决定了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面对世界,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世界、以及要改变世界还是要维持现状。”我非常赞同。所以我们之间,还是agree to disagree 比较好。
作者:高天阔海
留言时间:2011-01-18 06:55:42
昭君: 教书育人当然是任何社会都很重要的职业,不过是否“伟大”“高尚”就是主观判断。 如果教育不是为了改变世界,那么就是在维持现状,或者说和现存体制同流合污的。这样的教育更多的是“洗脑”。 在现实中,教育和许多其他工作一样,同时都有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的两个功能,关键的问题是:你上课的行为是倾向于哪一个方面的?你是在启发学生去改变世界,还是教育学生要维持现状?你是在鼓励他们跳出盒子,还是在教育它们因循守旧? “洗脑”一词,你敏感了吗?我没所谓。说我被XX主义、XX党洗脑的人多了,很多时候,说这些话的人倒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 一个现实是:我们都或多或少被我们生活的世界、社会、国家、阶级、种族等等洗脑。 最终,我们的政治立场、个人和集团利益等等决定了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面对世界,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世界、以及要改变世界还是要维持现状。 作为教师,你的选择就定位了你的立场,归根到底:就是在给学生“洗脑”和启发他们自己“动脑”之间的问题。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8 04:18:39
呵呵,高天,我非常佩服您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不过,一个社会里,总不能所有的人都已"革命"为己任,那这个世界不是乱了套了?所以,你我各有自己的位置。。。我的工作在您看来也许是混饭吃,在我看来也是崇高的事业呢。。。 至于“洗脑”这样的话,用的时候还是请小心,因为别人也可以说同样的话,呵呵。。。
作者:高天阔海
留言时间:2011-01-17 18:37:50
昭君:你上上课,上课的内容也是基于保存现有体制(资本主义)的理论的所谓分析,当然是“坐而论道”,说好听,是传道授业而不解惑;说不好听,就是混口饭吃。 我也读理论,却是没有时间上课的,要面对被压迫的个人一个一个做具体的工作。至于你说的不一样的药方,马克思早就有了,还没有落到实处而已。 最后,了解现存体制的规则和理论是一回事,被现存体制洗脑就是另一回事了。你搞混了吧。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7 12:48:02
沁霈: 知道你对经济方面很有研究的,所以你是太谦虚了! 最近怎么没有见到一娴? 高天: 谢谢你的部分肯定。您多次提到这种分析是“盒子里的思维”,我并无异议。但不知您心目中的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和公平”的理想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如何具体实现?如果您不能提出一个可行的不同的药方,那么恐怕我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只是在学术的层面上在“坐而论道”吧,呵呵。 “如果知识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知识本身就无足轻重了”。也许吧,不过要“改变世界”,首先得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原理,才能谈得上改变,不是吗?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7 12:46:49
欧阳: 能得到你的“ ”可不容易,我就自己拍拍自己的肩膀以示鼓励吧,呵呵。 你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任何一个经济体制,都有它的假设和前提,比如对公平的理解,对人性的假设等等。美国的资本主义体系的主要假设是,人是理性的,愿意为自己负责的,而且人们了解自己的需要,因此不需要他人来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假设显然有别于其他一些社会体制对人的本性的假设。而因此而来的一系列条件和设计(比如相对自由的竞争环境,比如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有限干预等),都是与这个基本的前提分不开的。当然,这个体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 断地变化,有些变化是进步,并同时强化这些前提,有些变化则是退步,并可能导致这些前提的破坏。所以,和任何体制一样,这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 “system ”。 大蟹: 谢谢评论! 你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北欧,对这些方面的比较应该很有心得。什么时候写出来交流交流?
作者:高天阔海
留言时间:2011-01-17 11:43:57
写的不错。但是不同意你的“真正的公平和自由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的看法。从这样的看法出发,你的道德分析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事实上,正因为我们身处“盒子”之中,如果我们想当然的认为“现实社会”或“盒子”就是一个给定的客观条件,我们思考的结果当然就是:“真正的公平和自由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盒子”限定了你的思维,给予你以上基本的看法,于是,道德批判就成了学术游戏。 如果知识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知识就无足轻重了。
作者:沁霈
留言时间:2011-01-17 11:40:25
谢谢昭君的大作! 我在你上一篇留言里的“似懂非懂”,指的是太专业了。我比较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尤其是这样的理论专著,我更不习惯荧屏阅读。所以,我把你这篇文章打印出来了,要慢慢学习。再次感谢!
作者:瀛洲大蟹
留言时间:2011-01-17 11:20:22
多谢昭君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财富创造、流向、和分配渠道通过这一系列作了系统的介绍。 我曾读过Joel Bakan的两本书The Corporation及Just Words,也许和你文中的伦理有相切、相交的地方。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1-01-17 10:15:39
这篇可算是画龙点睛,把前两篇的结论用于分析美国社会,得出了明晰的结论。我能想到的你都回答了。bravo! 只有一个问题:你说“任何一个体制都有它的假设,前提,和条件,以及作为基础的文化及道德环境”。所以你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美国社会体制的道德基础。我的问题是:这个理论框架是不是根据美国的现实而选取的(也就是把美国的制度cast in the best light来justify它的公正性)?还是美国的制度确实是根据这个理论的意图来设计的(当然这个设计也是多年渐进的过程)?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1-17 06:27:51
枫苑: 谢谢关注!你对中国目前状况的分析我基本同意!我一直认为,中国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社会底层人群的基本利益,提高社会的公平度,是值得所有人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也许已经得到了关注(尽管可能是从避免更严重的社会冲突这个角度来看的),但要得到真正有力的解决恐怕还要很长的时间。 水姐: 你的认真让我感动,这些东西可能太抽象,理论性也太强,和我平时的文章相比,可能比较难懂(我一般比较喜欢用例子和数据,但这篇中基本上没有用实证数据)。我自己也是理工科出身,这些哲学层面的东西接触得很少,所以也是借此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心得。 你儿子学金融的,而且对历史哲学似乎很有兴趣,相信他对这些话题应该是有了解的。加上他在日本,加拿大,美国都待过不少时间,现在又在欧洲,我想他对不同经济体制和政府结构/职能的切身体会恐怕会比我们很多人都要深哦。也许这可以是你们下次见面的一个“共同话题”,呵呵。
作者:在水一方
留言时间:2011-01-16 22:57:40
一直在跟读,虽然每篇都读了两遍,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学习后明白了一些基本概念,咱跟着慢慢学一点文科的东西哈.
作者:枫苑梦客
留言时间:2011-01-16 21:17:04
虽然有点难,但是自认为还是读懂了大部分。而且我还是固执地想从中找出能够解释当代中国模式的内容。可是我觉得中国模式不符合你所列举的五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在某种意义上,也许相当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仅仅依赖市场分配和“渗透”效应,再加上权力的强行干预和权钱勾结,因此就很难真正保证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分配。因此这种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对底层人民缺乏同情心的“残酷制度”。我希望在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随着政府职能的演变,社会福利制度的成熟,这种“不公正”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税收制度和福利制度。就是如何在市场“初次分配”之后, 对社会的产出进行一次“再分配”,甚至“第三次分配”,以达到更公平的状态。 还要继续学习。谢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