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篇中, 我主要介绍了八十年代日美之间不平衡的贸易关系,和“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给两国贸易差额和日本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当年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在很多地方有非常相似之处。但是,今天的中国和三十年前的日本,无论在经济模式,还是贸易结构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具体来讲,有下面这些主要的方面: 首先要指出的是,日本七八十年代的出口行业,基本上都是由本土企业创造的;而中国目前的出口销售额中,却有高达60%是来自外资生产的产品(注1)--比如通用电器在中国的分公司生产的电器,如果卖到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包括美国,都会全额算做中国的出口,因为它的final assembly是在中国境内,尽管它的生产资本和技术是属于美国公司的。当然,如果这个产品使用的部件和原材料是来自外国公司(也就是说中国厂家做的只是低端或者最后的组装的话),那么这些原材料和部件将会被作为部件或者半成品算入中国的进口总额。但问题是,这些部件的生产商往往散布于全球各地, 而不少外资在中国进行最后组装的产品(尤其是高端电器如 iPod, iPhone等), 主要的外销对象却往往是美国。这就造成了中美贸易差额的 “skewness” -- 因为尽管中国厂家在iPod 的生产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只是区区5美元,但在中美之间的进出口统计时,整个iPod 的final sales price都被算做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值里面;而进入iPod or iPhone 的那些部件,则多数计入了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figures, 和美国无关(因为这些部件主要是在日本,台湾或者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的; Of course, 有些parts 是这些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生产的,那样的话算法又是另外的一套)。这个现象,NPR commentator Wendy Kaufman 在 “How the iPhone Figures in the US-China Trade Gap”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我在“iPod到底值多少钱“一文中,也对全球价值链在 iPod 的生产过程中的反映有不少讨论。 为什么要指出这个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贸易统计方法上的技术性问题呢?因为这表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常常在讨论贸易差额这个问题时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只看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往往无法真正理解深层的,结构性的不平衡。而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正是由于两国在价值链上的不同侧重而造成的。就拿 iPod来说,苹果公司的主要价值创造是该产品的设计和 brand development (也因此,苹果公司在每个8GB iPod 上能得到的回报高达$80);相反,虽然 整个iPod 的销售价格却反映在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度, 中国公司如富士康等只得到了$5 的利润!!! 由于外资在中国今天的出口产值中不可忽视的份额和作用,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势必增加外资进入中国的成本,而造成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大幅减少。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出口能力肯定会受到影响,除非中国本土企业在这段时间中大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填补外资留下的空间。否则,日元升值后日本对美国仍然保持的高额贸易顺差的”奇迹“,在中美之间恐怕难以“重复”。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中国和日本同为出口大国,为什么外资产值在出口额中占的比例相差如此之多?这其实是由日本和中国在外资在本国投资的政策不同造成的。尽管日本企业在七十年代末期就开始大力向国外市场投资,但日本国内市场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都对外资保持封闭状态(日本对外资和外国产品的“保护主义”,一直是西方国家诟病的对象)。到1993年为止,日本在国外投资的总价值达到$422B,但同期外资在日本的投资总值却仅仅为$29B(也就是说,日本当时的FDI Outflow stock 是FDI Inflow stock的15倍之多)!这种内资外流和外资内流的不平衡,一直到1996年日本政府致力改变本国投资环境, 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外资兼并日资企业的相关法律才得到改变。由于这些政策的改变,1998年到2002 年的五年时间中,进入日本的外资总量达到了$97 billions, 几乎是1970-1997这二十七年间 FDI inflow 总和($49 billions)的两倍! 其次,如上篇中提到的那样,日本当年的主要出口产品,集中在几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汽车,造船,重型机械,和家用电器等。相比之下,中国的出口行业则更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玩具,服装等。当然,最近十几年中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办公用品,电脑,和通讯设备如手机等占据的出口份额得到很大的增加(见图一) 但, 由于上文中提到的中国出口企业中外资成分过重的情况,如果去掉外资"processing trade"的成分,中国的本土企业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仍然差强人意。图二中左 边的图形显示了从1992 年到2005年间中国出口产品中中高技术的含量(可以看出在这14年间这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右边的图形则显示,如果把“processing trade” 成分拿掉,则这十五年间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变化非常少(注2)。 说起来, 中国经济开放也有三十年了,但在国际市场上数得上的本土品牌,还真的说不出几个来(仅有的几个国外知名的大企业,多为国家资源性质的,比如中国海 运,中国移动,中石化等,当然买下 IBM PC 业务的 Lenovo算是一个例外--这个品牌在美国市场打知名度可谓不惜代价--不知各位有没有看过“变形金刚3”?里面 是无处不在,呵呵。另外一个据说花了三千万美刀得到了该片中一个电梯里的镜头的中国产品--是伊利牛奶)。不说当年的日本,就是和当年同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比, 中国在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这方面也仍然有非常巨大的差距(韩国的汽车和电器在国际市场上成绩霏然, 尤其是手机和电器方面, 大有将前辈日本品牌如索尼, 东芝等扫地除门的架势)。甚至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 比如基因科学, 生物制药等, 韩国也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不可小视的力量。要知道,韩国当初也是大量引进外资 和外来技术拉动国内企业升级换代的。 在利用外资发展自主技术方面,中国大概在韩国身上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中国企业必须尽快摆脱对外来资金和技术的依赖,真正发展自主工业 和创新能力。否则,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外资进入门槛升高导致外资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如不能填补这些外资企业留下的空白,对中国的出口产能将会 有很负面的影响。 当然,和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今天也有很多优势可以利用。首先, 中国的国内市场比日本国内市场要大得多,劳动力成本仍然低下(尽管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这个优势也在渐渐变弱); 如何扩大内需,是目前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在人民币内贬外升,国内通胀压力空前的前提下,这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另外,相比二十多年前在强劲日元推动下大举进军美国市场的日资受到的抵制,中国资本今天进入美国市场,似乎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友好”的受体。这当然不是因为美国朝野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的一贯否定态度在过去若干年中有了实质的改变,而是因为美国的现状也是今非昔比 -- 在经历了八十年代里根治下的经济繁荣,和九十年代克林顿时代的泡沫经济之后,美国陷入了长达十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汉战争;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巨额国债和赤字更是在最近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信用评级,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最高的AAA 降为AA+。在这种状态下,务实的美国人对外资进入本国市场的态度不可能不改变。前几天看到有关中国公司“抢滩”纽约的报道,就可以看出这个趋势。 不过,中国企业要真正抓住这个机会进入美国市场, 仅仅靠在曼哈顿租几幢写字楼,或者靠中国的富人在这里一掷千金购买房屋这种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有助于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的,当然还得通过收购有价值的美国企业资产 (比如古狗刚刚斥巨资买下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据说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该公司手中的不少早期通讯行业的专利据为己有,省得总是被苹果和其他竞争对手状告它侵权; 这种路子,是中国企业应该效仿的-- 当然,象摩托罗拉这样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技术拥有者,中国企业如想通过兼并据为己有,遇到的阻力会不小,但小一些的目标还是有可能的))。问题是在这方面, 相比当年在国际市场上已经立足的不少日本企业, 中国公司的经验显然有很多不足。前两年四川腾中机械购买通用汽车公司名下的焊马品牌,和浙江民营企业吉利购买福特集团中的沃尔沃汽车品牌,就很能说明问题(我写过两篇文章,专门分析这两个 high profile cases 背后的一些 issues)。中国公司(包括一些财大气粗的国家集团公司)在国外资源市场上“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的难题,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我在以前一篇名为”谁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从力拓收购事件说起“的文章中,对此也有详细的讨论 (see links below)。 正如我在上文中就提到的那样,历史是不可复制的,但历史又往往有惊人的重复。本文只是希望从历史的角度,对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做一些有意义的对比和分析。深入地了解一些其他国家经历过的相似过程,对今天的中国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当然,这个宏大的问题涉及的方面太多,不可能在两篇博文中面面俱到。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指教。本博欢迎不同观点,但请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就事论事; 谢谢。 相关连接: 谁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从力拓事件说起 iPod到底值多少钱? 腾中购买捍马--一厢情愿还是公关炒作? 有感吉利购买沃尔沃 References: 注1:UCLA: US China Trade Imbalance 注2: IMF: Chinas Export Bo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