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将抛弃台湾」是北京的一石多鸟之计(ZT)6月20日中评社驻华盛顿记者余东晖写了一份特稿,引述前白宫国安顾问波顿电子版新书,「台湾接近川普可能抛弃的对象名单的最前面,只要川普继续当总统,台湾很可能继续留在这个名单的前面。」而其文章标题很耸动:「波顿新书明指川普可能抛弃台湾」。
川普会不会抛弃台湾?这在当前台美关系日益紧密的节骨眼,让人看了著实会心头一揪。但可能吗?答案在川普心里。有趣的是,何以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如此快速将波顿的臆测用斗大的标题当头条用,而且还急於采访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林为洲;林说他不觉得意外,因为美国在尼克森时期就背弃台湾很多次,所以,台湾应该考量自己的利益,要站在美中之间最有利的位置。一个丢球,一个打球,看来很顺。但说穿了,这就是中国利用媒体试图离间与破坏情谊日益升温的台美关系。而他们引述一向友台的波顿的话来嘴川普,可说是上乘的离间计。 不过,受过基本社会科学与新闻学训练的应很清楚,谈台美中关系要从「结构」而非「个人」的角度看,当前「反中保台」已是美国两党,甚至多数美国人民的共识。同时,此一时彼一时,此刻的美中关系的恶化是尼克森时期无法预见的。另外,这一年来,局势诡谲异常,瞬息万变,波顿这本书引述的最新资料多半是2019年8月左右的过时资料;即便他在出书前临时加个跋,引述料最新状况,也只到今(2020)年的4月15日。
换句话说,波顿的书对於此後巨变的发展不易洞察前瞻:(1) 4月14日川普大动作批判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并宣布将「暂停」给予世卫约4-5亿美元的经费,直到调查结果出炉。(2)5月12日民主党挑战川普的前美国副总统拜登透过外交政策幕僚放话,将於近日提出「比川普更具体、有效而强硬的『中国政策』政见」。不难理解,川普原有的强硬不可能後退,只会更强。(3) 5月18日,川普在白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世卫)就是中国的傀儡,说得好听一点,他们就是以中国为中心。」(4)5月29日,川普宣布美国将禁止与中国解放军有关联的中国留学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员入境,以避免技术机密被窃取;他们入境美国可能「危害美国的利益」。 形势比强;行为者受制於结构。波顿与川普共事过,自然比一般人了解川普,但他对川普的老奸巨滑,恐了解不深。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特别安排在紫禁城建福宫内宴川普夫妇。驻美大使崔天凯说这是「国是访问+」的超高级接待规格。但10日,川普到越南岘港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便大辣辣地提出针对性的「印太战略架构」。面对中国共产党的统战能够翻脸如翻书者,恐怕也只有川普做得到。其次,波顿对於川普想让美国重新伟大的信念,可能也不够信任。但观看1988年他接受黑人名主持Oprah Winfrey专访时,对美日贸易逆差的不满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的信念,与现今对中批判的心境是一致,惟,对象由日本改为中国。
波顿以川普抛弃了叙利亚的库德族臆测台湾接近名单的最前面。慈不掌兵;最是无情君王心。库德族一定恨死川普。但波顿可能忽视了川普对於中国在南海、南太的扩张,以及对第一、二岛链突穿的忧虑与警惕。库德和台湾不能相提并论的。抛弃台湾对美国将是个全面性的灾难。 在川普的心目中,中国自然是有份量的,但他是将中国界定成威胁而非机会。至於川普希望习近平帮助他连任,这种公关辞令,听听就好;语境和语意还需要再细思量。川普又不是选举的菜鸟,而单看中国倾全力、用尽心思、渗透与统战台湾都影响不了选举的结果,甚至适得其反,习近平又如何帮助川普连任?更何况,川普一旦连任搞不好会为了历史留名,对中国打压得更凶!。试想,抛弃台湾能帮助川普在压制中国上获得甚麽好处?而一旦不幸落选,川普更没有卖台的身分。 然而何以中评社要把亲台的波顿的支字片语拿来推论川普会抛弃台湾,大做文章?这其实是一石多鸟之策,除了藉机离间台美关系外,更重要的,很可能是将计就计,认真对待波顿之说,而最终目的其实是用来「围魏救赵」,救习於海内外要求下台嘘声不绝於耳的困局之中。 今年3月23日中国红二代、阳光卫视集团主席陈平,在微信上转发「立即召开紧急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习是否下台的公开信」。信中内容点名批判,习近平自执政以来,把中国与国际关系搞得很糟,鉴於当前疫情,应该由现任政治局与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以上,以及最高法院院长等人,紧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习近平是否适合继续担任国家主席。4月1日,任志强署名炮轰,习近平原文全文《剥光衣服坚持当皇帝的小丑》。中国民权人士许志永说,习近平无能管理危机。清华大学法学教授许章润反对习近平的终身主席制,并说专制破坏了中国政治体制走向改革的契机,并认为,习近平的领导班无能处理好新冠状病毒。
在美国高层中,波顿是出了名的挺台健将。他在国家安顾问任内曾说:「中国军事挑衅台湾只会使各地珍惜民主的人们决心更加坚定。」这一次他批评川普,部分出於对民主台湾的忧虑与关心。他的善意我们咀嚼於心底即可。倒是我们应学会洞穿中评社放烟幕弹背後的另一目的:勤王救习。 (以上转自台湾自由时报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