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942》觀後:雙重道德底線的崩潰
最近中國大陸正在上映一部馮小剛導演的片子《1942》。這部片子據說在羅馬電影節,在歐洲已經獲得好評。片子是以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為底子,也參考了當時的各種歷史史實改編。劉震雲的小說,在十幾年前筆者就讀過了,當時的感受有兩點,一個是,在民國時期,也是有大量餓死人的現象的,而不僅是在共產黨執政時期;二是,由於國民黨不救災,而日本軍隊救災,於是,中國老百姓調轉忠誠,幫助日本人打中國軍隊。
這幾天,筆者在網上看了電影《1942》,也讀了一些人的文章,轉載了杜君立的文章:《1942》的中國饑荒史,還看了一些電視專題,即專門做的關於1942河南大饑荒的節目,歷史的脈絡也更為清晰了。
除去那些普遍性的問題,如饑荒的自然性和人為性,筆者的感受最後集中在一個問題上,或兩個問題上,就是在1942年,河南中國人的雙重道德底線徹底崩潰了。這雙重道德底線,一個指的是人類普遍性的道德底線,就是人不能吃人;二是國家民族的道德底線,即河南人最終選擇了幫助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打中國自己的抗戰軍隊。
關鍵的問題不是中國人或河南人的道德底線崩潰了,而是要問,在何種情況下,這兩個道德底線會崩潰呢?
道德,就是人基本的禮儀或禮節,也就是基本的行為規範和習俗,但是,這個道德是否有基礎呢?當然有,中國的管子,在很早的時候,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意思是,人只有吃飽了飯,才會懂得和展示道德。因此,可以說,道德的基礎之一是吃飽飯,當然還有其他的基礎,如人類普遍的人性。而當人們遇到大災,人們飢餓難耐的時候,一切的道德就都崩潰了,甚至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人不能吃人,也守不住。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時候,基本的道德已經不是人吃人的問題,而是吃活人還是吃死人的問題,吃死人就是有道德,吃活人才是無道德。吃自己的兒女,吃自己的老婆老公不是無道德,而是活着就吃才不道德,殺了吃,也是可以的。賣兒賣女賣老婆更是家常便飯,都是一條生路。因此,在那樣特殊的狀態下,你讓人們遵守所謂的人間道德,那真的是很難。而搶劫殺人,更不在話下。為了活命,不折手段,什麼都可以干,道德底線的崩潰,可見一般。
因此,我們可以看,當人類的基本道德底線被突破以後,那麼,那個國家民族的道德底線,也就是抗戰的時候,河南百姓不能幫助日軍打中國人自己的軍隊,也被突破,那就順理成章了。因為在那個時候,吃飯是最大的道理,只要有吃的,有奶就是娘,中國軍隊不救災,而日軍幫助中國人救災,不管日軍是出於什麼目的,是欺騙也好,是戰略也罷,是更惡毒的攻心之術也罷,中國老百姓後來就幫助日軍。這也沒有什麼錯,在那個時候,雙重道德底線統統都會被突破。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事,沒有人在乎了。
中國的老話,民以食為天,在這裡是最基本的道德。國和家都是建立在民的基礎之上的,沒有了民,也就是沒有了國和家,更不用說軍隊了。因此,河南大災的時候,中國軍人的那句話:老百姓餓死了,土地還在,軍人餓死了,國家就亡了,這句話有很大的問題,是本末倒置的。也因此,最後的結局也很簡單,軍人勝利了,抗戰勝利了,可是,國民黨的統治也完了,改朝換代了。
除了基本道德底線的崩潰以外,還有更可怕的,就是饑荒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摧殘甚至是遺傳,因為摧殘的精神世界一旦進入文化,這樣的文化是可以傳承的:
饑荒摧毀了一切秩序,被飢餓驅使的人們失去最後的尊嚴和理智,整個河南仿佛一個“野獸般的世界”。搶劫、殺人、出賣、吃人,一切罪惡都被視為正常。曾經溫情脈脈的中國鄉村,那些維繫人心的傳統、道德、禮儀、親情和憐憫都已蕩然無存。災難不僅消滅人的肉體,更消滅人的倫理與尊嚴。人不僅淪落為動物,人甚至淪落為食物,人吃人成為倖存者的“美德”。饑荒殺死了數以百萬計的河南人,也傷害更多倖存者的良知與尊嚴。災難是對文明的逆淘汰過程,人們或苟且偷生,或奸詐暴虐,不擇手段成為唯一的生存手段。“它掃蕩了所有的忠誠,否定了所有的努力,人們不顧一切地去活命。……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理念能在已經發生的嚴酷現實中維繫人心了。……食物就是惟一的信念,飢餓就是惟一的命令。”白修德這樣寫道。(摘自杜君立的文章)
下面一些中國近代災荒的數字,引自:杜君立:《一九四二》的中國饑荒史 一文
“中國每6年有一次農業失敗,每12年有一次大饑荒。在過去2200多年間,中國共計有1621次大水災,1392次大旱災,很多時候旱災和水災同時出現”(李約瑟)
光緒2年(1876年)華北連續三年大旱,黃河中下游地區有1300多萬人死亡;光緒22年(1896年),一場颱風和海嘯掃蕩了剛剛誕生的上海,10余萬人遭遇沒頂之災。
據出生在中國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估計,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到700萬人死於飢餓。如此估計,民國時代曾經餓死過2億以上人口。
《劍橋中華民國史》中這樣記載:1918 年大旱席捲了北方六個省,50 萬人喪生。同年2 月,陝西和甘肅發生大地震。1921 年,六個省遭受大水侵襲。1923年,12 個省遭受水災和旱災。到1924 年和1925 年,自然災害的範圍更大,災害加上暴力與戰亂,造成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大的逃亡運動,幾百萬人從北方各省逃往滿洲,這就是著名的“闖關東”。
民國十七年(1928)至民國十九年(1930)持續3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導致1300多萬人死亡,而其中又以關中旱災最為嚴重。陝西全省92縣悉數蒙難,八百里秦川,赤野千里,屍骨遍地,甚至人相食,慘絕人寰。有200多萬人被活活餓死,200多萬人流離失所逃亡他鄉,800多萬人以樹皮、草根、觀音土苟延生命於奄奄一息。因此一般關中人對“民國十八年年饉”最為耿耿於懷,這也是“萬人坑”在現代關中人心中的出處。
1942年為民國三十一年。頭年河南剛剛遭遇了水災的洗劫,新年開開春,各地就接連不斷地迎來了冰雹、黑霜與大風等自然災害。然後是大面積的大旱和蝗蟲。夏秋兩季大部絕收。“水旱蝗湯”,“四害”齊聚,河南全省110個縣、1000萬眾遭遇滅頂之災,饑荒使300萬人餓死。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在河南發生大饑荒的同時,廣東的饑荒也完全失控,300萬人因為凍餓而亡。
1946到1947年,南方發生大範圍的饑荒,僅粵桂湘三省就餓死了1750萬人
花園口決堤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人為災難之一,死於這場災難的河南平民將近90萬人,這是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的3倍。相比之下,蔣介石的這場神機妙算導致日軍損失7000多人。西進受阻後,日軍由沿平漢線和淮河兩路合圍改為沿長江推進,4個月後,攻陷武漢。武漢淪陷後,斯大林認為中國已亡,將30多萬居住在遠東地區的中國人流放到北極圈,任其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