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会一再误判日本
中国政府在这一轮的中日钓鱼岛的风波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惊讶,对日本突然强硬的表现毫无准备,因此,对日本的真正意图,以及如何反制非常的被动,而日本是经过了精心的策划的,就是将一个本来有争议的地区说成是没有争议,没有主权争议,然后将一个本来是有政治意思的扣押事件,说成是一个法律事件,其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事实上控制和法理上占有,向进一步实际占有钓鱼岛迈进了一大步。日本人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日本对于钓鱼岛的强硬态度难道是突然的吗?不是,日本这几年对钓鱼岛的态度早已经强硬起来了,但是中国政府没有感受到。我们看,在1970年代,美国将琉球和钓鱼岛送给日本以后,中国台湾的保钓运动就如火如荼,那个时候,中国人还可以上岛,也可以立标志,渔船更可以去那里。可是,这几年,日本人的态度就变了,已经非常强硬起来了,无论台湾香港还是大陆的渔船和保钓船,几乎就没有可能靠近钓鱼岛,日本已经出动了保安舰到那里执法。保安舰艇其实就是海上武装警察,是有一定的武力的。可是中国方面呢?没有任何的反应。
不仅没有任何反应,还单方面的搞什么共同开发,但请问,春晓油田在哪里?是在中国的领海里,根本不在有争议的地区,可是,在一个中国领海里的油井的开发,还要与日本人共同开发,还要谈判,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这难道就是邓小平所谓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吗?本来没有争议的地区,搁置什么争议?而且还要与日本人谈判?谈什么?无法理解。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国人软弱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中国人误判日本人和日本人的战略企图在历史上是非常多的,而且几乎每一次都是中国完败,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战略误判是非常严重的误判。
一个就是甲午战争前夕中国政府和李鸿章的误判。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本来是准备将中国军队撤出朝鲜的,李是想让朝鲜独立,因为朝鲜那个时候还是中国的属国,但李鸿章已经看出来,朝鲜,中国是保不住了,因为列强来了,日本也觊觎朝鲜,而中国那个时候是自身难保,如何还可以保朝鲜。因此,李鸿章就要朝鲜与列强独自谈判,也不能挂中国的龙旗,而是挂他们朝鲜的八卦旗。可以说,李鸿章放弃朝鲜的战略没有什么错,因为中国自己已经数次被列强打的一败涂地,自身难保。但是,那个身在朝鲜的袁世凯,却一再要求李鸿章派兵朝鲜,以防备日本人。李鸿章犹豫再三,一会儿想放弃,一会儿想加强军力,于是,其对朝鲜和日本的战略就左右摇摆,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于与日本人是否要打一下准备不足。准备不足的结果,就是海军在大东沟失利,陆军在牙山和平壤失利。
如果要撤,就撤退到鸭绿江两岸,形成攻势防御,如同中国在中法战争中那样,放弃大部分的越南,因为中国没有力量保护越南,而将军队放在中越边境的越南一侧,形成攻势防御。中法战争中国打赢法国,靠的就是战略上的主动。可是对于朝鲜,李鸿章就犹豫不定,或者就退,退守鸭绿江,或者就全力进,派出足够的兵力在朝鲜,而不是在人数上与日本比还略占下风,那如何打?
中国第二次大的对日本战略企图的误判在1931年,就是918事变。主要是张学良的误判,也包括蒋介石的误判。张学良的误判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张对日本军方的真实意图不了解,对日本国内军队的影响力也不了解,另外就是对日本国内政界与军界的关系不了解。当然,张学良的核心问题是怕日本人,请参阅笔者的《918谈钓鱼岛张学良和蒋介石》一文。张学良后来的辩解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说,在918那天,他看不清日本的意图,不知道这个事件有多大,因此下令不抵抗。这个也说的过去,但是五天过去了,张还是不抵抗,2年过去了,张还是不抵抗,这就不是误判的问题了,而是怕日本人,心里面崩溃了。张的另外一个辩解是,对于日本政府的意图和日本军方的意图搞不懂,也不了解日本当时政局的特点。这个是真的,但也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包括蒋介石对日本政府和日本军方的判断也有问题。
日本政府那个时候的确是没有立即占领中国东北的意图,也没有任何的决策,这样就反而形成了一个战略上的假象,反而迷惑的许多人,包括张学良和蒋介石。但问题是,他们不了解日本政府和日本军方的关系,也不了解日本那个时候的特点,包括日本人的特点。蒋介石还去过日本,可是也并不了解日本和日本人,包括鲁迅周作人他们这些留学日本的人,对日本人也不了解,这似乎有些奇怪,留学日本的人不了解日本,但从他们这些人后来的表现上来看,的确如此。包括鲁迅和周作人,只能了解和理解日本人的某一个方面,某一方面的特点,而对另外一方面就不了解,然后还说自己是日本通,结果就更害人。就跟现在一样,留学美国的中国人,真的就了解美国吗?不一定。
他们对于日本军人可以左右政治这一点,不了解;他们对于一个中级军官组成的团队,就可以发动一场大战,而政府和其他人就可以跟进,不了解;他们对人日本军人一直有的一个传统,以下克上,他们也不了解;他们对于日本人的主动精神,包括中下级军官的主动精神,也不了解。总的来说,也就是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如何可以研判日本人的战略意图呢?如何可以研判918时的日本人的企图呢?如何可以研判淞沪战争后,日本人可以快速推进到南京呢?他们只是将日本政府的意图当成了日本人的意图,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张学良和蒋介石的错误就在这里。当然,后来的蒋介石明白了,就是蒋说的,你找谁去谈判呢?你找天皇吗?天皇没有权力;你找政府吗?政府也是被绑架的;你找军队吗?哪一个军队?谁的军队?这就是日本。日本好像很松散的,其实也是合一的。好像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意见也不统一,但他们也可以快速统一。他们的下面,是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的。因此,我们看日本,千万不要仅看日本政府,日本政府仅仅是一方面,而要看下面各种势力,还不是老百姓,而是各种势力。这个势力,才是真正主导日本的力量。在1930年代,这个势力,就是军队。
日本现在也是这样,政府其实没有很大的权利,而且更迭非常快。更迭快,就说明日本下面的势力很大,经常可以左右政局,更换政府。
中国政府在这次钓鱼岛事件中,明显的没有什么准备,因此非常的被动。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后续手段,以为凭借几个抗议和外交努力就会达到目的,可是他们错了。因为他们对日本近来的前进政策,前进战略不了解,也没有准备。
日本这些年,基本的战略是前进战略,要从经济大国变成军事和政治大国,这是总的方面。因此,钓鱼岛事件仅仅是开端,以后还要有很多的事情会发生。而美国人在亚洲和东亚的力量,总体来说是逐渐削弱的,虽然美国现在高叫着要重返亚洲,其实美国人的力量总的来说还是在削弱中。
美国的力量在削弱,因此日本的力量必然要崛起。而中国同时也在崛起,因此两强相遇,碰撞是必然的。中国人一定要反省自己,为什么在历史上,对日本的战略和企图常常误判,而且都是非常致命的误判,战略误判,结果是非常严重的。
中国人一向有轻视日本人的传统,包括有些人还在说,一千年以后,日本还会回归中国,失去什么土地也会自动回归,这多少是在做梦,一千年以后?毛不过是自信人生三百年而已,现在就在谈一千年?多少有些大了。笔者也有轻视日本人的倾向,但历史的事实教育我们,不可轻视日本人,要研究日本人。研究日本人,不是要怕日本人,这是两回事。
近百年来,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不是美国人,而是日本人。如果日本人当初不是太狂而扩大对华战争,不是太狂而去惹美国人的话,那么请问,台湾会回来吗?东北会回来吗?钓鱼岛当然还是日本人的,就没有什么争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