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子回国8:海派清口周立波,城隍庙,四川北路文化一条街
一到上海,就听说有一个叫周立波的人。周立波我们应该很熟悉,因为写过《暴风骤雨》嘛,可此周立波一定不是彼周立波。
后来看到那个所谓的大师余秋雨的评论,说,上海100年才出一个周立波。于是笔者就去查资料,发现,这个周立波还真的有趣,也有胆识或曰胆量,因为他竟然敢调侃中国的国家领导人。 在西方或者在美国,调侃国家领导人根本不算什么,每年的圣诞节前后,还有专门的调侃领导人的节目。但在中国就很不一般了。而且,周立波调侃的还不仅仅是已经过世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还敢调侃在世的前领导人,如江泽民,而且,还敢调侃现任领导人,如温家宝。温家宝还知道自己被调侃了,还主动说,我被那个上海的周立波调侃了一下。温家宝的雅量正在这里。
笔者总觉得,幽默是中国北方人的特产,如北京,还有东北;南方人很少有幽默感的,可能四川人会好一些,四川有摆龙门阵的习惯。可这个周立波到着实让笔者吃了一惊。从国内回来后,笔者专门去土豆网去看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的录像,主要是《笑侃30年》和《笑侃大上海》,真的非常的好。基本是一半上海话,一半普通话,笔者还是可以听上海话的,因此没有什么障碍。
这个周立波也可以说是海龟,因为他在日本呆了很多年。当然主要是他早年的童子功起作用。但眼界和胆量肯定是从外面培养的。
话归正题。我和父亲及儿子从东方明珠塔下来之后,就打一出租,去城隍庙。车要过黄埔江的江底隧道,也是新修的。非常快速就从浦东又回到了城里。这上海的基础设施非常像纽约,有过江的桥,有过江的隧道,只是晚了近100年。
去城隍庙本是去吃午饭,也是为了品尝一下所谓的上海小吃,可一到城隍庙就傻眼了,这与我94年来上海时的城隍庙完全不同了。地盘扩大了不止一倍,楼层也很高。后来我们七拐八拐进了里面,发现,那个老城隍庙还在,但已经被这新的不知什么东西的仿古建筑给圈在中间了。 后来发现现在这个城隍庙的小吃已经改成全国的小吃集锦了,上海本身的小吃几乎找不到了。
不过上海也没有什么小吃,大概就是鸡鸭血肠,汤团,醉虾,汤团其实也是宁波的汤团。我们后来还是在四川北路我们住的地方,在早上,在马路上与匆匆上班的上海人一起吃的马路早点。即摆在小马路上的,只几个小时,然后就撤了的摊位。居然很好吃,包括馄饨的味道都非常的的道。
我们住在四川北路一个很老的天鹅宾馆,这是父亲精心挑选的地方,因为这里离鲁迅公园(虹口公园)非常近,离鲁迅住过的地方,包括内山书店都非常的近,只有不到10分钟的步行路程。而且,这里现在还开辟了一条文化街,里面的设施和风格,与北京的锣鼓巷,后海有一拼。但这里近代的名人故居非常的多和集中,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所谓文化街是一条弯曲的小巷,小巷里的弄堂保存良好,还有以前的花园洋房,甚至还有一个教堂。街里面的名人故居非常的多,当然现在都有别人住着,只是在门口钉一块牌子,说某某人的故居,那个时候的文化人好像也扎堆儿租房。还有左联的一个总部也在这里。名人有鲁迅,柔石,冯雪峰,周建人,郭沫若,沙汀,艾芜,内山,冯铿。街上还有一些的塑像,有冯雪峰的,郭沫若的,内山的,冯铿的。还有许多的店铺,有各种收藏品的小屋。那个教堂也非常的有风格,有上百年的样子,而且很奇特的是,建筑是中式风格的,大屋顶式的,只是很高。那天还有点小雨,时停时下,居然还有一对儿新人来这条街照结婚相,摆出各种姿势,照来照去,看来要结婚的人也喜欢来这里,因为这里毕竟很有品位,而且也有历史和文化在里面,上海的老建筑也在这里。笔者还是喜欢这个老上海。
没想到的是,内山书店有那样的大,我原来以为只是一个或几个小房间而已,可原来是一栋四层的楼房,楼房还很长,现在的一层是工商银行。也是,当年鲁迅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内山书店逛逛,与内山聊聊天。
因为有了这条街,我对上海的印象又好起来了。如果上海只剩下了高楼大厦,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这次来上海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上海人不那么牛了,而且到处都是抄着外地口音或普通话的人。也是,据说,上海人已经被赶出二环了,黄金地段现在住的都是外地人,这好像也与北京相仿,老北京人也已经被赶到大兴那原来的县里面去了。这就是竞争的结果。本来也没有什么上海人,都是移民罢了。
后来我们也去了外滩和南京路。外滩因为世博会的原因,在翻建。原来的外滩有一条滨黄埔江的步行路,可以直接看江那边的浦东,可现在都围了起来,据说在修两层,下面是汽车路,上面可以走人。挡了一下,有点煞风景。南京路还是那样热闹,步行街。有人从上面的楼里出来,在阳台上吹萨克斯风,老上海大世界的经典曲子,很受欢迎。老外们都鼓掌。
本来要去上海的博物馆看看,后来儿子有些累了,就算了。
我们的下一站是去宁波,笔者的老家。要经过杭州湾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