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的病根在哪里? 关于中国教育的问题,大概是个永久的话题。前一段时间网上也在谈论文科的教育问题,其实,理科与文科一样,理科又比文科好到哪去呢?至今,中国本土教育出来的理科人才,也没有得到过诺贝尔奖。反而是那个法国籍的中国人,得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应该是受中国本土教育出来的,虽然他得奖时是法国籍,但他的确是一个中国人,其获奖作品的写作题材也是中国题材。 当然,高行健的问题比较复杂,中国国内至今也不太承认高的地位,因为高获奖毕竟多少与政治有关。但,话又说回来,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都或多或少与政治有关,文学也很难离开政治。前苏联有一批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与政治有关。 回到主题,中国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呢?那首先要看看教育的本质在哪里,然后再看看中国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以笔者的观点,教育的本质包括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对象与范围,还有教育的独立性。教育的目的,一个是发现,一个是继承;教育的对象与范围就如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的,天才和傻子不在教育之列,教育是给中上的人到中下的人准备的,一般的人,都在这个范围之列,包括你我;而教育的独立性,决定了教育的水平。 我们先来看看教育的目的,即发现和继承。中国教育问题的很大部分就出在这里。中国的教育比较偏向继承。继承本来是没有什么错误的,因为如果没有继承,那人类每一代都要重新开始,要重新创造文字,要重新发现勾股定理,要重新研究如何制造汽车,飞机。所以,没有继承是不可想象的。但关键是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偏向了继承,而没有了发现,结果就是,我们永远会停留在古代,我们一直都要骑马,坐马车坐牛车,一直用油灯照明。 中国的教育偏向继承是有传统的。古代的中国非常重视历史,因此中国历史的资料非常的完备,历朝历代都重视修前朝的历史,而历史说白了就是继承。而对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来说,无论是唐朝的9经,还是宋代的13经,到后来明清的四书五经,历来都是讲究注释。其实有的时候,你的观点与前人已经完全不同了,但你还不能自己写经典,你还要注释前人的经文,通过新的注释来表达你的新观点。宋代的新儒家,他们的观点很有创意,可是他们也不敢自己写经典,只能从古人的书中,抽出一些的篇章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如从二程开始,他们就很看重《礼记》中的《大学》与《中庸》,因为这两卷书,很能表述他们自己的新观点,到了朱熹,干脆就将《大学》与《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并,就形成了《四书》。后来有了四书集注,就是将大家的注释合在一起,程朱他们就是靠新的注释来表达自己新的观点的,非常的迂回,非常的讲继承性。这是优点,同时也就是缺点。 因此,中国在历史上,就一直在经典中翻跟头,不太敢越过雷池一步。这就是文化上的保守性,强调继承大于强调发现。 到了近代,西方的文化进来了,教育上添加了很多西方的学科,数理化生物等等,可是,对继承重视的习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而后来的应试教育又大大强化了继承。说起应试教育,中国也有强大的传统,就是历经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这个科举考试制度本来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文官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体现了相对公平的原则的。因为从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为的是打破门阀制度,为了能从下层人士中收罗人才。隋唐时代的考试科目非常的广泛,参见笔者的《从唐代与明清考试科目的比较看中国文明》,但到了明清的时代,就变得非常的狭窄,只考四书五经,并以朱熹的注释为标准答案,还以做8股文为主。这样,中国在文化上的僵化和保守就非常的严重了。 对于应试教育,有无数的人在批评,但是为什么改不了呢?也不是教育部那些人不知道,可是没有办法,因为中国的大环境不行。中国可不可以取消高考?可不可以只看高中的成绩来决定上什么大学?可不可以由中学的校长来推荐学生上大学? 很难。原因是中国的大环境不行。因为中国现在是没有诚信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腐败侵蚀了,你如何能保障中学的成绩没有作假呢? 你如何保障和相信中学的校长不作假和公正呢?北大现在开始试行中学校长推荐制度,可是,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在文革的时候,也实行过工农兵上大学的推荐制度,可是,好像是问题极大,那个时候人们还算比较的诚实,至少比现在的人诚实,那都不行,何况现在? 而一旦,教育继续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那还有什么创新而言?中国的高考也在调整,比如变成了什么3+1,还有考题地方化,不是全国统一,也许以后会变成高校自主考试与招生,语文的考题也开始变得灵活一些。但这都不是根本的变化,在中国现实的大环境中,可能也只能如此,螺丝壳中作道场了。以前也搞过什么奥数比赛,奥数加分,于是大家都去学奥数。文体加分,于是大家都去学钢琴。 中国诚信与腐败的问题,已经侵入了教育,教育如何独善其身呢? 另一个问题是发现,发现什么?对象是谁?由谁来发现?我们先看发现的对象,还是那个老康德的观念,宇宙的星空与人心中的道德律。古希腊人的一个特性是对外面的物质世界感兴趣,特别爱研究外面物质世界中的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非常的发达,从赫拉柯利特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西方的近代文明,继承了古希腊的对物质世界的理的探索精神,因此,近代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很发达。对于人心中的道德律,是由基督教来完成的,认识了神,也就认识了人,认识了人心。近代的西方文明也继承了基督教的精神。 那么中国呢?中国从孔子的时代,就开始对人心中的道德律感兴趣,但抛弃了神,因此,中国两千年下来,对于宇宙与星空,对于物质中的理,不太感兴趣。中国在宋代的时候,是对外面物质世界最感兴趣的时代,因此宋代的科学技术也最发达,连文人,如苏东坡,王安石都写过很多的探险的游记,来探索外在世界中的理。读朱熹的《朱子语类》,你会感到他们对物质世界的极大的兴趣,他们在探讨冰雹是如何形成的,风,雨,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可惜,宋代亡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蒙古人的手中,中国人对于外在物质世界与宇宙星空的兴趣,在明清时代消失了,又回到了对人心道德律的探索,因此也成就了王阳明的心学。 所以我们看,中国人历来对于外面的物质世界中的理,不感兴趣。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又强化了这一点,读书做官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对于科学,对于外面物质世界中的理的寻求,到底有多大的个人兴趣呢?笔者也是学理工出身,但对于科学又有多大的个人兴趣呢?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当然,也许有人真的有兴趣,那另当别论。 因此我们看,中国人在教育的目的上,一是偏重继承,而忽视发现,两者不平衡;二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理缺乏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国人的发明发现比较少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外一个是教育独立性的问题。请参见笔者的《西方学术为什么可以独立》。中国教育从古到今就受到政治的控制和制约。在古代比较强大的朝代,那个时候,有官学,如太学,国子监,那是政府开办的,因此也受政府的控制。但中国还有私学的传统,如闻名天下的四大书院,私学是比较不受政府控制的,因此,学术的水平也非常的高。如朱熹他们,都在全国的书院里讲学,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王夫之在岳麓书院,都是“常座”教授。 近代以来,从清末到民国,因为引进西方的大学教育制度,尤其是西方的教会,在中国开办了很多的教会大学,如燕京大学,东吴大学,还有一些的医学院,也是教会办的,如协和医学院,因此,教育还有一定的独立性,还有很多的私立大学,如南开大学,即使是国立大学也是如此,风气使然。这也就是为什么西南联大,在抗战那个非常艰苦的时代,仍然可以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如杨振宁他们。但是,到了老毛的时代,大一统的政权开始控制大学的教育。大学的独立性没有了。大学有校长,也有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在职位上还在校长之上。政治对大学的控制,伤害最大的是文科,老毛就有一个观点,文科可以不办了,理工科还是可以办的。现在中国的大学,仍然没有从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因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大学都是国立的,拿国家的钱。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嘛。 西方大学的独立,是与西方教会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因为西方大学一开始就是教会办的,是为了研究神学,但为了研究神学,也开了修辞学,数学,天文学,拉丁文学,哲学等科目,后来慢慢开始引进了世俗的学科,如艺术,医学等。因为教会是独立于世俗政权的,所以政府对大学,从一开始就无法控制。后来大学又慢慢从教会中独立出来,因此,西方大学的独立性就是这样来的。美国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英国也是如此,他们不要政府的钱,因此,学术是有独立性的。总统也不过是大学某一届的学生而已。 没有大学的独立性,谈何学术的独立性?没有学术的独立性,谈何学术的水平? 中国的教育,从发现与继承的关系中偏向继承,到对发现的兴趣缺失,再到独立性的缺失,那,中国的教育如何会好呢?几乎是痴人说梦。现在中国大学的特点,不是有人总结了么,叫有大楼,无大师。中国大学的合并之风,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将文和理沟通,可是,结果如何?据说,长春的吉林大学,将长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纳入麾下,结果是造成了一个奇异的景观,长春市在吉林大学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