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联邦共和国没有建成的深层原因
在刘晓波他们的《08》宪章里,也提到过要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只是,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并没有什么的新鲜,也不是什么独创,因为早在90-100年前,中国的民主先辈们就在致力于搞这个中华联邦共和国,连青年毛泽东都赞同搞这个联邦共和国,而且那个时候的机会和条件非常的好,各省都很独立和自治,也都有自己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都在搞联省自治,可是最后也没有搞成。参见笔者《从毛泽东《反对统一》的文章想到的》一文。
没有搞成的原因,表面上看有几个,一个是领袖们争权夺利,都想自己的权力最大,包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国民党这些人,各地各省实力派的军阀也想权力最大,这是上层的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是,清帝国垮台以后,西藏,新疆,蒙古,在英国,俄国的支持下,都开始了分离运动,东北也进入日本人吞并的的视野,都想脱离中国;而知识分子和下层的民众开始的时候,都愿意搞,民主自由嘛,包括中华民国的宪政民主,可由于国会,大总统,总理这些人,实在搞的太不象话了,贿选,武力压迫,军权说了算,大总统与总理也是如同走马灯的换,最后民意开始反向,赞同强人的中央集权,希望有强人出来平定国内的分裂倾向,抵抗外敌,因此民众和知识分子,最后也抛弃了这个美妙的中华联邦共和国。
笔者想从深层次分析,中华联邦共和国搞不成的原因。联邦本身,对于中国漫长的历史来说,并没有什么的新鲜,因为中国在西周开始就有封建,诸侯国,而从诸侯国与周天子的关系来说,就是地方对中央,也就是联邦的关系,各个诸侯国基本独立,有自己的军队财权和行政权,有了事情,就按当时的联邦宪法,也就是周礼,来尽各个诸侯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每年要觐见周天子,祭天,婚殇嫁娶等等,有很多制度和礼仪。军事方面,周天子举烽火,各个诸侯也出兵保卫周天子和整个的“文明世界”,也就是尊王攘夷。尊王攘夷,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组成联邦军队,共同保卫民主自由的文明世界。
后来周王室衰微,各国就凭实力出现了盟主,主要看一国有多少乘战车,也就是比有多少辆坦克,比军力,也比经济能力,有战车1000辆的,就是超级大国,可以做盟主了,而有战车几百辆的,就是盟友,可以加入联合国军。这些诸侯国的联军,对内尊崇周天子,对外对付蛮夷的非文明世界,如孔子赞叹的,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没有齐桓公,我们这些人早已经成为蛮夷了。齐桓公保住了文明世界。
可是,后来的中国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不同于封建的郡县制。封建制和郡县制,成为了中国后来几千年来的主题。秦帝国时代讨论过,秦始皇和李斯们讨论过是建立封建制还是郡县制的问题;汉帝国讨论过;唐帝国讨论过,韩愈柳宗元他们都写文章讨论过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明代后期的顾炎武王夫之他们讨论过;清代前后期也都讨论过。而两千年的结果,中国实行的是混合制,是封建与郡县的混和制度。
而封建制的现代版就是联邦制,郡县制的现代版就是中央集权的专制。秦帝国初试郡县制,15年灭亡,看来郡县制度有问题,不太适合在大帝国内实行。后来汉帝国采用封建郡县双轨制。但有一个问题是,封建制是与贵族制联系在一起,郡县制是与民众和下层百姓联系在一起,郡县制是专制,但也是代表民众的利益。这有些奇怪,郡县制明明是专制,可是其基础却是平民,而不是贵族。关于专制与平民的关系,参考笔者的《专制与平民的崛起》一文。刘邦与项羽的争夺,就是平民的下层与贵族的上层的争夺,同时也是郡县与封建制度的争夺,最后还是刘邦的下层的平民战胜了上层的贵族的项羽。
汉帝国的封建和郡县的混合制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年。宋代以前是封建和郡县的并列式,如汉代的分封,魏晋时代的豪门大户和门阀制度,唐代的节度使制度,中央控制区是集权,是郡县制,但非中央控制区是封建和分权;宋代以后,郡县与封建是上下式,上头是郡县制,中央名义上控制全国,下头县以下是封建制,也就是上头是皇权的专制,中央集权,同时也是平民利益的代表,而下层是地方自治的,县以下是地方自治的,家族乡绅地主。宋代以后,没有超级大贵族了,如魏晋时代的超级贵族,也没有世袭的豪门大户,分封一方的大贵族没有了,只有小地主和乡绅了。
到了清帝国,因为清帝国版图很大,民族众多,因此其制度也很复杂灵活。满清在汉族的区域,基本采用郡县制的专制,同时也就是代表平民利益的,靠科举制上下沟通;而在其他非汉族区域,如蒙古,满洲,西藏,新疆,西南,采用的是封建制,也就是地方的自治,蒙古,西藏,新疆,西南,地方都有很大的自主自治权,甚至有一定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当然,在这些地方,都是地方的世袭贵族统治的。封建与贵族基本就是一体。
当清帝国垮台的时候,原因是汉族地方势力的崛起,起因于太平天国起义,汉族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家,掌握了地方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最后可以与中央政府的满清抗衡,最后清帝被迫退位,辛亥革命和平演变成功。辛亥年的革命,是非常温和的,没有怎样打仗,仅仅死了几万人,就推翻的满清帝国,太容易了。和平演变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地方,尤其是省的独立和自治,省里的汉族督抚大员权力很大,超过中央,省里一独立,中央当然就垮台了。
这个时候,因为地方的自治与独立,尤其是自治到了省一级,联省自治,与美国的州一级的自治很相像,而民国初年那个时候,是西方的民主宪政制度引进中国的时代,也是中国的民主宪政知识分子,有识之士,地方督抚们最想实现的。因此,那个时候,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的呼声非常的高,大家都信心满满的要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也就是恢复西周时代的封建制,当然是近代现代版的封建制。
只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联邦,或现代版的封建制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病,就是地方自治的前提是要容许军阀的存在,同时也就是容许地方豪强,地方贵族,地方军阀世袭势力的存留。地方督抚大员的独立,其前提是军事独立,然后是财政独立,再之后是行政独立。而这些军事贵族的出现,必然要压制平民百姓的利益,也成为了地方的土皇帝。而原来的中央集权,对地方豪强势力和军事贵族是有相当的抑制的作用的,而当中央集权的皇帝和官僚没有了以后,地方的军事贵族和行政首长,就可以在地方为所欲为了,甚至可以勾结外国的势力,搞分裂中国的行为。而新建立的所谓的联邦政府,或民主宪政的政府,其对地方豪强和军事贵族的抑制作用非常的有限,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其他的大总统和政府总理,对地方事物基本无权干预。中央政府的软弱,也表现在对外关系上,因为那个时候,西方列强和日本俄国,都对中国虎视眈眈,甚至有瓜分中国的愿望。在这样的内外困境中,各省的军事贵族和军阀,甚至到了彼此火并的地步,同时也开始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
这样的结局,当然不是什么联邦制了,地方与中央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经过划分,就是划分了,有表面的宪法,地方也可拒不执行,不仅组建不了联邦军队,甚至中央政府连税收都收不上来,这也就是袁世凯他们上台后,还有其他的大总统,都要向西方列强大借款的原因。而借款抵押的是中国自己的利益,这必然遭到全国和各省的反对。
最后的结局是封建制的近代版本的联邦制搞不成,于是只好退回到郡县制,也就是中央集权制。靠武力征伐来重新确定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蒋介石政府与毛泽东政府。毛政府的特殊地方在于,不是中国历代的郡县与封建的混合式制度,而是彻底的郡县制,中央的集权一直统治到村里,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可以说,在清帝国垮台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一个从两千年的郡县与封建的混合制,向单一的封建制—联邦制过渡的倾向和实验,还有一个是向单一的郡县制--毛政权成功过渡的实践。而近代30年的改革,其本质是将毛政府的单一的郡县制改回到郡县和封建混合制,也就是在上下二元结构中间重新建立一个中层。也就是,上面还是有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存在,也就是一党专制的共产党统治存在,但同时,给一个中层存在的空间,也就是现代的各种资本的存在,在政府官员的下面,有一个有一定独立权力和实力的资本方的存在,权贵资本也罢,买办,国企,民营也罢,共产党也不是一口气直接统治到百姓,而是有民营公司或其他公司在中间,共产党的势力,已经从大部分的公司企业中退出了,民营公司雇员现在已经占全国劳力的70%。民营公司的老板和资方,是直接统治百姓的中间力量,与以前的地主乡绅家族的自主统治很像,不过是现代版的罢了。
现在很多人又开始重提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的话题,地方自治的话题,只是,中国有非常强大的封建--郡县的混合体制度的传统,现在也是两者的现代版的混和制度,如果要变成单一的封建--联邦制度,可能性有多大呢?要经过怎样的震荡呢?100年前我们前辈们的实践,可以看做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何况现在地方自治没有什么基础,军队,财政,行政的权利都在中央手中控制着,与民国初年地方独立和联省自治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