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5:孔子的富民思想 很多人强调孔子的德政,仁政的思想,而忽视了孔子的富民思想。因为很多人是从新儒家的观点来看待孔子的,即从朱熹和孟子的眼光来看孔子的,他们认为,富民的思想是法家的观点,他们没有料到孔子是大宗师,远高于以后的各家各派的。
民富国强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很重要的方面,且富民与德政与仁政并不矛盾,两方面不可偏废。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贫穷且卑贱,即使这个国家如何有德,如何行仁义,也是十分羞耻的一件事。孔子的这个思想一般会很出于我们的意料之外。在孔子那里,富民与行仁政不矛盾,且是必要的条件。当然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民富国强,但却毫无仁义,霸道蛮横,穷兵黩武,那也是可耻的。
由此可见,关于道德与富、贫的关系,孔子是十分全面和清醒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富与贵,贫与贱本身并无道德的好恶之分,关键是要取之有道。孔子认为,只要取之有道,富也是好的;只要取之有道,贫也是好的。关键是在怎样获得,是取之有道,还是取之无道。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程朱在前面笔者引述的关于“邦有道。。。”那一条的注释中,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因为孔子的思想十分的清晰,即贫贱是不好的,这与程朱的思想是相违背的,他们只好不评论,而在第二句“富与贵。。。”中,程朱在注中说,“君子审富贵而安贫贱如此。”(《论语章句集注》) 这明显是歪曲了孔子的原意。
关于贫富,孔子还有更厉害的话:“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读到这段话,笔者几乎难以相信是出于孔子之口。笔者想后来历代儒生也会回避这段话。但此话与孔子前面的富民观念一脉相承,只不过是更加激烈罢了。执鞭之士指地位很低的人。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富是可求的,即便做个低级的人士,我也干。孔子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了。后一句即表示,如果富贵不可求,那我还是干我喜欢的事。
还有一句名言,很多人爱引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其实这句话与孔子先前的“取之有道”是一个意思,只是从反向说的,即如果这富贵取之不义,那我肯定不干。
论语中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是孔子和冉有的对话。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这里的意思是说,冉有当时与孔子一起去卫国,冉有当时已改步行为乘车,且有仆人。孔子说,你很可以了,都有仆人和车了。冉有却乘机问,我已经小康了,还需要什么吗?孔子说,还需要富裕。冉有又说,富裕之后呢?孔子说,还需教化。注意孔子的次序,先是小康,然后是富裕,然后才是教化,而不是相反。这实际上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即在富裕的基础上,再谈教化,再谈有道。民贫且贱,还谈什么道?
总的来说,孔子关于富民的思想的核心是,富贵,贫贱本身没有太大的善于恶的意思,关键在于取之有道,取之有义。取之有道,则善,取之无道,则恶。另外,孔子稍微偏向了富贵一点,认为如果民贫且贱的话,即使邦有道,也是羞耻之事。先富然后再行教化。
后代对于孔子的富民思想歪曲较大,因此有必要回到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