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人 读《论语》有感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论语》很有意思,它不是孔子自己的专著,像老子的《道德经》那样,洋洋洒洒,一挥而就的论文,甚至根本就不是孔子本人写的,而是孔门弟子在孔子去世后编写的孔子及弟子的言论写真集或印象记。 当然,你不能说这些“子曰”,都是弟子们胡编的,据先人考证,还是很准确和可信的。估计是那些弟子在听完孔子的讲课后,私下记录了一些孔子的话,后来有个弟子出头说,先生去世了,我们要纪念先生,把你们私下收藏的先生的话都拿出来吧,别藏着啦,没有收藏的,凭记忆也行,我们给先生编一个纪念集如何?大家轰然曰:好。于是,《论语》便诞生了。 笔者的这个猜想可以从《论语》的编排上看出来,因为《论语》虽然是一卷一卷的,可是本身却毫无条理,更有意思的是,每一卷的标题即是第一句话的头二个或三个,如:里仁,学而,述而,等等,可见编纂者也很头痛,因为无法归类。这在中国古书中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人说是语录体,一句一句的,前后不搭界,也无连贯性。从《论语》在古代中国的影响力来说,这语录也真是一句顶一万句了。 言归正传,《论语》里讲了许多,那么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有人说是“恕”。 有人说是“礼”。 有人说是“仁”。 笔者则认为是向内转。即寻求恢复“礼"的内在因素。从君子、仁人到圣人的向内挖掘。 为什么呢?这首先从时代背景上看。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晚期。估计孔子对周代的和谐社会还有相当的印象,尤其是在鲁国,鲁国比其他国家还要保守一些。我想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喜欢国家和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平一些,平安一些,反对动乱,反对暴力,孔子也是一样。因此当世界开始大乱的时候,孔子肯定是愈发怀念以前的和平生活,以前社会的礼乐制度,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说“吾从周”,也就是周礼。 所谓周礼也就是前朝的秩序,可是现在天下大乱了,这种秩序被破坏了。孔子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他是思想家,因此他要思考为什么天下会大乱,原因是什么这些比较深刻的问题。孔子看到的现象是“礼”,也就是社会秩序被破坏了,那么怎么办 呢?当然要恢复,怎么恢复呢?就是“克己复礼”。礼乐崩坏的原因是人里面的私欲出来了,就是这个“己”出来了,私欲一出来,“礼”,秩序就完了。恢复的方法就是要克制这个私欲。所以孔子也说,“克己复礼为仁”,凡能做到克己复礼的就是仁人。只要人都能成为仁人,那社会秩序就会好。这其实是孔子的一个新的发现。 因为孔子虽说他要恢复周礼,他要“从周”但是,周礼的基础是什么?不是克己,不是成为仁人,而是祭祀神,人们与社会的安定,是来源于对神的敬畏。周天子要定期举行祭天与祭祀神的仪式。可是后来周天子连祭祀的礼器都丢了,无法祭祀神,其实,是当时的人已经开始不敬畏神了。因此这种从敬畏神而来的社会秩序,即“礼”就被慢慢破坏了。 孔子的伟大之处,是他其实并没有要“从周”,要恢复周礼的基础,即建立在对神的敬畏上,而是反观内心,要从人的内心上重新建立这个礼,即社会秩序。这是从外到内的伟大转变。社会的公义与秩序是建立在人心之中,即仁。因此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即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那礼,社会秩序是怎样建立起来呢,人没有仁心,乐又怎样建立起来呢? 孔子的这个仁也不是很抽象的。仁,是立于人的基础之上的,即成为仁人。《论语》中关于仁人的论述不多,比如有“刚、毅、木、讷近乎仁”,这是成为仁人的四个特点。奇怪的是《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笔者怀疑这个君子就是准仁人。孔子办学,教许多弟子的一个目的就是训练他们成为君子。也许孔子觉得仁人的标准太高,很难达到,而君子的标准不太高,稍加训练就可以达到。仁人只能是一个理想。孔子也很少提到圣人,圣人的标准就更高了。 孔子将达到礼,重建社会秩序的方法给颠倒过来了,从外部转成向内部,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与贡献。从此,中国的儒家就沿着这个方向向前发展。从君子到仁人,再到圣人,到了孟子时代,孟子就开始大谈圣人,并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孟子的观点,估计会吓坏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