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適合中國
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適合中國?這是中國人討論了三十年的問題。其實,豈止三十年,這是中國人已經討論了170年的問題。
在西方列強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以前,中國人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中國人是天朝帝國,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政治制度,即中國專制制度當然是最好的,而且這個制度已經統治中國兩千年了。可是,西方人來了,帝國主義的炮艦來了,因此中國人就可以放眼看世界了。
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後發現,在洋人的槍炮和軍艦後面,是有另外一種制度的,那是一種與中國的專制制度不太一樣的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中國清朝的駐英大使發現,英國有一個議會的制度,大家在議會中吵得非常的厲害,拍桌子瞪眼睛,有的時候還捋胳膊挽袖子大打出手。可是,這些在議會中的敵人,在私下裡竟然會是非常好的朋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而那個中國人歷來看不上的小日本,在學了西方國家的三腳貓的功夫以後,居然就可以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於是,中國人開始認真考慮學人家西方的政治制度了。
於是,就有了君主立憲的提議。康有為和梁啓超是大力支持中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的。於是,也有了清末中國立憲的嘗試。注意,這是改良而不是革命。
而另外一幫人,以孫文為代表的,開始在海外,也在內地開始搞革命,要徹底推翻清朝的統治。要建立以西方政治體制為標準的民主政治體制,這是革命的一幫人。
但是,問題是,革命否定了改良,君主立憲的改良失敗了,可是,孫文的那個總統制的西方民主政體的革命最後也失敗了,因為孫文本人,以及其繼承者蔣介石自己就慢慢否定了這個西方民主政體,主要的原因是中華民國開國後,選出的第一任總統並不是孫文,而是袁世凱,在議會中,國民黨也不占多少,受到排擠,因此也沒有可能掌權,於是,孫文就不斷的在南方鬧,其目的就是要掌權,這本身就已經沒有了民主政治的氣味了。而掌權就是要靠建立軍隊,靠武力,結果就是後來中國在歷經了30多年的變動以後,又逐漸退回到中國的專制制度中,唯一的變化,是沒有了皇帝。中國變成了一黨獨大的專制體制,無論是國民黨的一黨獨大,還是共產黨的一黨獨大。
這是怎麼一回事?中國經過了百年的輪迴,最後又走在了老路上。這是非常發人深思的。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適合中國呢?是西方的民主政體嗎?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中國百年的實踐向我們說明,中國人最後又選擇了專制政體,而沒有變成民主政體。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國現在經過了三十年的改革,變化了的是經濟領域,將國有資本獨大變成了私有資本占主要的資本形式,但在政治領域沒有太大的變化,當然,小的變化是有的。而現在世界的格局是,連那個共產主義的老大蘇聯也發生了變化,在政治體制上,也成為了民主政體。
中國在1989年的時候,有過一次民主要求的嘗試,可惜也失敗了。因為鄧公那個時候,還不認為民主政治的改革時機是成熟的。鄧公那個時候的身影是變化莫測的,有了乾坤大挪移的種種手段,有些眼花繚亂。
我們的問題是,西方的民主政體,民主政治制度真的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什麼。以筆者的觀點,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契約精神,以及其外在表現的法制精神,其來源是基督教的律法精神與神與人立約。請參見筆者的《西方社會和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什麼》一文。而其他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等價值觀都是在契約精神之下的東西。因此,西方政治制度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契約精神以及法制精神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政治制度以保障西方的基本價值觀,如民主,平等,自由,博愛的精神得以實現。
議會制度,本身就是契約精神的體現,是各種利益集團在議會中進行政治博弈,最後達成一個契約,這個約定最後以法律的形式出現。
選舉制度,其核心也是選民與被選人之間建立了契約,被選人會在選舉成功之後,實現選舉前對選民的承諾,如果他違背了他與選民之間的契約,不兌現他承諾的約定,那麼他就會被選民拋棄,連任就不可能,甚至被彈劾。選舉包括議員的選舉和總統的選舉。
三權分立制度,其本身也是政府中三種勢力的一個契約關係,即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也相互合作的的關係。
政黨制度,多黨競爭,在最後形成議會和政府的時候,各個黨派在議會和內閣中也要彼此競爭但也彼此合作,其博弈的結果會形成契約。
這四種主要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其目的都是要保證民主,平等,自由與博愛價值觀的體現於實現,也是為了是防止獨裁的出現。
西方民主政體在實現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是,議會成員和選民的範圍有多大,以及建立政黨的門檻有多高,這決定了西方民主政體是否是全民民主政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西方的歷史而言,在羅馬帝國的前期,就有民主共和的政體,但是,那個時候,選民的範圍非常的小,只有羅馬公民才有選舉權,而羅馬公民的人數在羅馬帝國的總人數中,僅占非常小的比例,大量的非羅馬人,其他族裔的人,和大量的奴隸根本沒有選舉權,更沒有成為議員和建立黨派的權力。因此,羅馬帝國的民主,只是一小撮人的民主,所產生的法律,當然也是為一小撮人服務的。
英國在歷史上也是如此,男人,是要有一定財產的,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婦女長期沒有選舉權。英聯邦成員的很多國家的人,沒有選舉權,如印度人,長期受歧視,下等人,沒有與白人一樣的權力,連走人行道的權力,和乘坐一等車的權力都沒有,哪裡還會有什麼公民權和選舉權。因此,英國的國會就會堂而皇之通過歧視印度人的法律。
美國也是如此,美國的男人,白人,很長時間也是要有財產才有選舉權,婦女也是長期沒有選舉權,而印第安人和黑人更不用說了。黑人在美國受的待遇,與印度人在英聯邦受的待遇有可比性。黑人的地位,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才開始慢慢改變,原因不是白人的寬容和良心發現,而是美國黑人長期抗爭的結果。因此,美國的政府,也在很長時間都只是某些人的政府,民主,也只是某些人範圍內的民主。
這就是筆者以前說過的,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的建立是漸進性的。選民範圍的擴大,被選舉人門檻的降低,黨派成立門檻的降低,全民的民主才會得以實現。其實,即便是現在,被選舉人的門檻在現實中,也仍然是非常高的,基本也是各大財團的人或其代理人。而即使是民選的政府,也不可能代表所有選民的利益,很可能只能代表51% 選民的利益,而去壓迫和專制另外49% 選民的利益。所以,民主政體也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人類政治體制,僅僅是一個還不太壞的政治制度而已,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如,現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要通過的種種改革方案,民主黨一片歡呼,共和黨沒有一個贊同,兩黨的派系鬥爭非常的鮮明。
那麼,中國的專制制度的核心是什麼呢?中國專制政體的核心也是一個契約,只是這個契約是第一代領導集團或皇帝與人民建立的,也可以說是與上天建立起來的,然後,權力就建立起來了,然後就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了。因此,在後代看來,各級政府的權力不是來自下面,而是來自上面。後代的權力不是與人民的契約,也沒有新的契約的建立。
比如說漢代劉邦集團取得政權,劉邦集團能夠打敗項羽集團,其背後肯定是有人心的向背和民意的支持的,否則劉邦不可能勝利,尤其是劉邦集團基本是下層人的集團,而項羽集團是貴族集團。當然,那個時候是沒有什麼選舉的,但人心的向背和民意的支持肯定是有的,估計如果那個時候有選舉的話,人民也會選劉邦而不會選項羽。因此,劉邦當政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劉邦的後代,他們的權力是從哪裡來的呢?他們權力的合法性在哪裡呢?
我們再看共產黨集團以及毛的權力是從哪裡來的。共產黨的權力,他們能取得勝利,打敗蔣介石集團,其背後當然有民意的支持和人心的向背的,這沒有問題,因此共產黨第一代領導掌權,與劉邦以及朱元璋一樣,沒有什麼問題,如果那個時候有選舉的話,人民也會選毛和共產黨,而不會選蔣介石和國民黨。關鍵是第二代,第三代人的權力是從哪裡來的。是繼承下來的,而這種繼承,有合法性嗎?如果他們認為就該當如此,那就是中國專制制度的特性了。還有就是各級政府的權力,也是從上面來的。
因此,我們說,西方民主政體權力變化的特點是每過四年或八年就重新來一次新契約的建立過程,或相當於來一次的改朝換代,而中國專制政體的特點是每過200年,300年才來一次改朝換代,新的領袖和集團才與人民重新立約。因此,由於立約間隔時間過長,後代的人幾乎就會忘記了還有立約這回事,也因此中國人沒有立約和契約精神。
中國的專制政體,雖然沒有過幾年就來一個新契約,但是,它也有政策的調整。中國古代雖然沒有什麼黨的名稱,可是歷代在朝廷上都至少有兩個黨,或三個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通過換皇帝,換大臣,也可以達到政策的調整。如王安石改革,如張居正改革。再如共產黨,雖然是一黨獨大,但在毛時代和鄧時代就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江朱時代和胡溫時代,其政策也有非常大的調整和改變,而且也可以做到每過5年或10年來一次調整,因為中國已經廢除了終身制。只是,他們的權力的確不是來自於新的契約,而是來自於第一代的立約,是繼承來的,因為是繼承來的,所以這種權力不可能讓下面的百姓監督,唯一的監督只能來自上面,因此我們稱其為專制。
那麼,西方的民主政體適合中國嗎?中國人是否適應每過四年或八年就來一次權力的變化和新的契約的建立?
中國歷代,每一個新朝代的建立都非常的費力,一般都要經過戰爭,經過鐵與血的考驗,要經過多少人頭的落地才達到。因為契約的建立是如此的困難,因此,中國人當然不習慣過幾年就來一次。因此,中國人習慣一個朝代建立後,就要保持相當長的時間,幾百年,當然,如果你建立的朝代沒有很強大的民意與人心的支持,也許十幾年就垮了,如同秦帝國15年垮了一樣。但中國人可能還不適應過15年來一次的選舉,選舉出劉邦或項羽來當領導人,而是要他們憑武力來奪取。
中國人可能很習慣一個威權政府在上面壓着,然後底下就會老老實實,如果上面的權威不夠,下面就會造反,要再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威權政府,而不是靠幾年建立一個契約來平衡上下之間的關係。因此,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否適應中國,還很難說。
專制政體的危險性與西方民主政體的危險性一樣,就是這個政權是否能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西方民主政體如果其選民僅局限在一部分人的話,其民主也不是真正的民主,只是一部分人的民主,而且,即便是全體選民,但選出來的政府可能也僅能代表51%的人民的利益,而不能代表100%人民的利益,民主政府的局限性就在這裡;而專制政體,尤其是後代,如果它開始脫離人民的話,那些的官吏或某個黨的人,不能傾聽人民的聲音,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話,那肯定也會很快就亡了的。
那麼,回到我們的主題,到底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適合中國呢?那先要看中國是什麼樣的社會。中國現在的社會是專制資本主義社會,參見筆者的《中國是什麼性質的社會》一文,中國的政府當然還是專制的政府,但政府現在已經從很大的一塊,即經濟領域基本撤出來了,國有資本僅有30%的比例,70%的地盤已經讓給了私人和外資資本,因此這個專制政府權力覆蓋的領域已經大大減少了,對國家的控制也是開始向公共領域轉移,尤其是再分配與社會保障這個領域。
在現實中,我們小民,不是每天都要面對國家主席的,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是公司的老闆和經理,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領導。在這種情形下,中國的老百姓可能並不太在意政府是民主還是專制,因為政府離他們有些遠,他們關注的是現實的利益,公司能不能給他開更多的錢,公司會不會倒閉,還有就是公司的福利如何。還有一個是如果一旦他們失業,政府的社會保障如何,教育和醫療的保障如何,這是他們關心的。
因此,中國政府如能建立起比較好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話,那麼,政府的專制性,估計還會保持相當長的時間,也就是中國的專制資本主義還會保持很長的時間。
中國的專制政府除了沒有皇帝以外,還有一個不同於以往封建朝代的地方,就是有一個兩會,人大和政協,從表面上看,中國新的政府首腦上任,也要經過人大的批准,只是,這個人大本來是議會的意思,但這些議員不是各地選舉產生的,而是上面委派的,雖然這些代表所覆蓋的面很廣,各地和各個領域都有,但不是民選的,因此,中國的人大僅僅相當於西方君主立憲制里的上院,中國現在沒有下院。在中華民國的時候,那個可以選舉總統的議會的議員,也不是民選的,而是各地推薦的,因此,也只是上院而已。因此,如果中國要走向民主體制的話,必須要建立一個真正的下院。
中國政府政策的調整現在是靠黨內不同的派系來完成,每過5年或10年,會有另一幫人上來,國家的政策就靠這個來調整,如江朱執政,有點像美國的共和黨,其政策是傾向於大企業家,權貴階層;而到了胡溫執政,其政策就傾向於小企業,小民,關注農民,有點像美國的民主黨。
專制政府的一個特點是要保持其專制統治鏈的暢通,這就需要反腐敗,因為腐敗會侵蝕統治鏈暢通的,而反腐敗,僅僅靠上面的反腐敗機構來監控是不行的,因為上面對下面並不了解,因此,言論和輿論的自由,應該慢慢開放,因為這有助於監督官員的腐敗。筆者現在在國內的網上發現,雖然政府還有控制,還有刪帖,但很多的網站的文章已經很尖銳了,但還可以堂而皇之的在那讓人看,可見言論的寬容度已經在擴大了。
如果中國要建立民主政體的話,其前提是要有契約精神,法制精神,還要有言論與輿論自由,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議會制度,選舉制度以及其他的民主制度。人治的威權慢慢讓位於法律的威權。這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沒有很強的契約精神和法制精神。
當然,台灣現在是改變了,中國大陸會改變嗎?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