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体系以及“礼”的真正含义
孔子思想中,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孔子天地人三道中的一环,也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在天地人三道中,礼居于地道的位置,上对于天,下对于人,因此礼的真实的含义一定是由天和人来决定的。
孔子思想中的礼,在《论语》中有四层意思,一个是仪式,一个是德行,恭敬,一个是节制,即度,一个是制度。这四层意思,其实是一个意思,即都是围绕着周礼来展开的。因此,这个周礼,就有四个层次的意思。周礼当然是指一定的仪式,但仪式的后面支撑着的是德行,同时对于双方是一种节制的关系,也就是度的含义,或约束的意思,另外一个就是制度,即周礼本身是一种制度,是一种契约,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国的王与贵族们之间所建立的契约的关系,也是政治制度。
孔子思想的一个特点是法先王,因此孔子要遵循的和要实现的就是西周的制度和西周的道德观。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礼治国而不是以德治国,这是非常明显的。孔子的父亲生孔子的时候年岁已经很大了,因此孔子生出来之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也因此孔子的家道就很衰落了。孔子只有机会进入乡学学习,而没有机会进入更高级的贵族学校,因此孔子几乎就是靠自学来获得学问与知识,也因此,孔子特别讲究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种人生体验是与孔子自身的经历分不开的。还好,孔子虽然祖先是宋国贵族,但孔子生长在鲁国,而鲁国本就是周公的封地,因为周公特殊的地位,因此鲁国可以行天子的礼和仪式,鲁国也是保存周礼最好的地方。所以虽然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那个时候天下已经开始了变化,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已经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也就是孔子说的礼崩乐坏,但孔子还是可以直接观赏到周礼的。
周礼的本质是一种契约的关系,即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契约关系,各有权力与义务。诸侯国本身基本是独立的,有自己的军事,经济,诉讼,政治的独立性,但对周天子还是有宗主的关系,周天子一旦有难,诸侯国就要帮助,而周天子也要调节各诸侯之间的冲突,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表现出来的,所谓不合周礼,就是逾制了,也就是违背了契约。
周人有天的观念,也就是天道的观念,也有祭天的仪式,也有对昊天上帝的敬拜,因此,从天道的意义上来说,祭天本身就是周礼之一,反过来来说,天道在人间的落脚点就是这个周礼,因此周礼的一个支撑点是天道,而从人道的观念来说,周礼本身有人的道德与仁性的支撑。所以,在《论语》中的礼的概念就是既有仪式的意思,有制度契约的意思,也有道德的意思,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是指的礼与仁的关系,礼的一个支撑点是在于人性中仁的支撑。所以,礼既有天道的支撑也有人道方面的支撑。天道,地道,人道是一个三角形的关系,而不是线性的关系。
而克己复礼中的克己,就是要克制自身私欲的膨胀,也就是节制的意思,也是契约的意思,诸侯国要克制自己一私的欲望,要遵守契约的规范,与周天子要处于和谐的关系中。因为周天子在西周末年丧失了自己的封地,因此周天子的权威就大大减弱了,诸侯国经常逾制,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也就是破坏了周礼的契约性。孔子念念不忘的就是恢复这个周礼的和谐性,恢复这个存在了很久的契约关系,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所极力宣扬的。孔子不被列国所用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已经是有些礼崩乐坏了,诸侯国都开始膨胀,违约已经成了常态。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经常有一些的霸主代替周天子出来会盟,如齐国,楚国,吴国这些的大国,也就是重新建立那个契约的关系,只是这种新的契约关系的建立,已经没有周天子什么事了,是诸侯国之间直接立约,当然,一般来说,那个霸主也要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所谓的尊王攘夷。
关于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如何准确全面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比较平衡的理解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各个概念,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即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一以贯之的。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没有人性本善的观念,孔子也没有圣人的观念,孔子认为圣人和仁人都是很难达到的,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孔子的弟子们也没用达到仁人的地步,因此,孔子也没有以德治国的观念,孔子也没有王的思想,也没有反对霸的思想,孔子反而有富国富民强兵的思想,有君子的思想。反过来,孟子有人性本善的观念,也有圣人的观念,也有以德治国的观念,也有王的观念。有些人认为孔子的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发展,这是不理解孔子,孔子有孔子的道,孟子有孟子的道,他们的道都是一以贯之的,所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也就是说,孔子的各个概念之间都是贯通的,是平衡的,而孟子的各个概念也是形成体系的,也是相互贯通的。孔子在《论语》中两次说到吾道一以贯之。如果孔子有人性本善的观念,就必然有圣人的观念,也必然有人人都可以成圣,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的观念,也必然有以圣人治国,以德治国的观念,也必然有王的观念,而反对霸,也不会提富国强兵。但是,孔子没有,这些观念恰是孟子的观念。后来的宋儒基本都继承了孟子的观点,这也是在宋代,《孟子》地位上升的原因。
孔子说了两次吾道一以贯之,有一次是对曾子说的,但孔子没有说,吾道是用什么贯之的,而是曾子后来说,忠恕而已。后代很多人就理解成,孔子的道的核心是忠恕,这就歪曲了孔子。这是曾子自己的理解,不是孔子的本意,也是曾子,子思,孟子,宋儒一系的理解。孔子道的核心是礼,成就礼的人间办法是培养君子。所以孔子很极端地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行。礼成为一切行为的前提与准则。这个礼,当然就是周礼。
孟子的礼的概念,仅仅有礼仪和谦恭的意思,而没有了度和制度的含义;宋儒的礼的概念,也仅有礼仪谦恭的意思,没有度的意思,而将制度的意思完全改换了,成为什么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现代汉语的礼的意思,也仅有礼仪与谦恭的意思,没有了度和制度的意思了。他们对礼的理解,都远远小于孔子对礼的理解。
孔子的礼的思想和孔子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在现今时代有什么作用呢?孔子的思想是否还有生命力呢?
孔子的礼的核心是契约关系,因为孔子的思想在后来的2000年中,被不断的歪曲,因此,孔子礼的契约精神被否定掉了,同时也是因为中国后来的制度转向了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是家天下,是所谓的圣人治国,以德治国,离开孔子周礼的制度相差很远了。我们现在要否定掉那个存在了2000年的专制制度,否定掉以德治国,以圣人治国的理念,回到孔子的周礼上来,回到以礼治国的理念上来。2000年虽然很长,但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也没有什么。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没有人性本善的观念,没有圣人治国的观念,没有王的思想,也没有完全否定霸的思想,有富国强兵的思想,有培养君子的思想,有以礼治国的思想。孔子的这些思想被后代的所谓儒家,尤其是宋儒所歪曲和否定,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孔子本来的思想中来。
那么孔子的这些思想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有什么启发呢?
因为孔子没有人性本善和圣人的观念,所以孔子提倡的就是以礼治国,而不是以德治国,以人治国。以礼治国的核心就是各方面建立一个契约的关系,这个契约的建立与人本性的善和恶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是善是恶,无论是王还是霸,都可以在周礼的框架下,建立契约的关系。我们从孔子本人的从政经历就会发现,孔子在鲁国最后当上的是鲁国的大司寇,管理鲁国全国的司法,有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司法部长的意思,前后有三年的时间。可见,孔子管理司法,不可能整天在讲以德治国,仁义道德治国,还是要用法律的武器,法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的关系。中国现在就是要提倡以礼治国,提倡契约的精神,法的精神,而不是以人治国,以德治国。孔子“礼”的思想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
孔子本人没有否定霸的作用,而孟子和宋儒基本是否定了霸,而提倡王的思想。在《论语》中,孔子一般很少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但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齐国的管仲。孔子的弟子们有点觉得管仲有些霸的意思,因为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一代霸主,春秋五霸之一。因为孔子的弟子们要完全否定管仲,可是孔子的思想与他们不一样,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九次与诸侯会盟,充当盟主,并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击败北方蛮夷的进攻,那么我们这些人,早就成为了蛮夷了。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有两个,一个就是,霸也没有什么不好,那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个霸最后可以保持我们的文明,能击败那些的蛮夷的进攻,那霸就是好的。
后来的儒家思想基本都是否定霸,完全以道德论英雄,他们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基本否定掉,也完全否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也否定了汉武帝,认为汉武帝也是霸道而不是王道。可是,如果我们以孔子的思想来衡量后代历史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完全否定春秋战国时代,否定秦始皇,因为秦始皇的霸也没有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了蛮夷,汉武帝的霸,击败了那个蛮夷人,即匈奴人的疯狂进攻,其作用与管仲可以一比,如果没有汉武帝对匈奴人的反击,我们汉人可能就被匈奴人统治,那我们也就成为了蛮夷,这绝对不是孔子的思想。
而反过来,如果我们以孔子的思想看待那个后来的宋朝与明朝的话,我们不会认为这个辉煌的王道的宋代和明代是如何的好的,因为,宋代没有霸道,结果是宋代亡于那个蛮夷蒙古人,中国文明被蒙古人践踏,被毁坏,我们汉人也都成了蛮夷,如果孔子在世的话,孔子会认为那个宋代是如何的好吗?绝对不会。而那个明朝最后亡于那个蛮夷满清,结果也是中国的文明遭到极大的破坏,我们文明的汉人也成了蛮夷人。日本人和那个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看待清代的中国人的。孔子对于霸的认识,与后代的儒家的观念很不相同,如果中国人在宋代,在明清的时代,能够不被那些歪曲孔子观点的宋儒的思想所左右的话,那中国就也不会发生两次大的亡国事件,也不会在近代遭受列强的欺凌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回到孔子的思想中来,废除孟子和宋儒思想中那些道德至上的观念。
孔子论历史,论人物,不是完全从道德出发,霸,有的时候也是好的,可以以霸道对付霸道,保持自己的文明。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在《论语》中为什么会有富国,富民和强兵的思想。对于孔子的富国强兵的思想,历代的儒家都回避。因为用他们那个道德至上,王道至上的观念,无法理解孔子为什么会有富国强兵的思想。
孔子看王道看霸道就与孔子看待人性善还是人性恶一样,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要看你如何运用和最后的目的及功效。
孔子有很强烈的富国与富民思想。孔子曾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这里孔子的意思很明显,即一个国家,无论你的道德如何的高尚,可是,民众贫穷而且没有尊严,那也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完全没有道德,富裕而且尊贵,也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我们看到,孔子的对于富裕与道德的思想是非常平衡的。 孔子对于人民也是讲教化的,但在教化民众以前,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富民。孔子有一次对弟子冉有说,因为冉有已经有车了,小康了,冉有就问自己应该如何,孔子回答说,首先是要小康,冉有又问,然后呢?孔子说,要富裕,冉有又问,富裕了之后呢? 孔子说,要进行道德的教化。我们看孔子的次序是,先要富民,民富了以后,才应该讲教化,因为民不富裕,人民是没有尊严的,这个时候讲教化,是没有意义的。孔子这个观点和次序与那个齐国的法家管仲是很一致的,因为管仲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人民首先是要富裕,然后才谈得上教化和知礼节。
孔子的富民思想和教化思想,对于我们当代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意义非常的重大,甚至与邓小平的治国理念也是一样的。现在,中国已经富裕起来了,因此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道德教化了。
孔子还有强兵的思想,孔子说,粮食充足,军队强大,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没有粮食,没有军队,国家就会灭亡。这就是有关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思想。经济和军事的强大,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而不是道德至上。这是孔子的思想中与其他后代的儒家不同的地方。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于中国现在的社会发展,都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回到孔子的本来思想,抛弃后来儒家的歪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