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程静 |
|
留言时间:2009-12-15 22:44:39 |
|
|
很喜欢楼主的文章和很多观点。但对于平庸的看法,我有一点不同的想法。那就是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尺子去衡量所有人是平庸还是不平庸。完成一件不太难的事,对一个先天条件好,后天的环境也好的人来说是平庸的事。但对于先天条件不好,后天的环境也不好的人来说就是不平庸的事,甚至是件伟大的事。所以你对于平庸的认识对人生不太具有指导意义。 |
|
|
|
作者:春阳 |
|
留言时间:2009-10-27 10:30:01 |
|
|
平庸还是伟大,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我很赞成这句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能强求,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活的高兴就行了。”谢谢。 |
|
|
|
作者:林觉鼎 |
|
留言时间:2009-10-27 09:52:59 |
|
|
我想,博主所说的平庸不平庸,就是说有无成就,既指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也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否则孤芳自赏,自然谈不上什么成就了!从这种角度,博主已经同意我上次留言的观点“笔者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要我们这些所谓的在西方呆着的第一代移民,要老老实实认识到,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就是要认识自己是什么人。至于,第二代移民,包括笔者的儿子在内,笔者都可以说,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因为他们首先是逃过了中国式那种扼杀人的教育”,十分赞赏!人只能完成他所在时代有条件完成的任务,至于平庸还是不平庸,就随它去吧,重要的是活过了,人就一辈子而已,没有第二次了. |
|
|
|
作者:落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09-10-26 20:50:54 |
|
|
pearl 兄,谢谢。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尽可能的努力。重在过程。 |
|
|
|
作者:pearl |
|
留言时间:2009-10-26 19:16:26 |
|
|
落基山兄,呵呵,我也差点要对号入座了,不过和昭君一样,我一点都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好久在网上没有和人讨论,现在能抚着清茶一杯探讨一下问题,我觉得很开心.
再多说两句-
你说的有些观点我很赞成,那就是,对自己能吃几碗饭,要有清楚的认识.还有,对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我有次和我父亲讨论,他就说,美国对于你们这些移民来说,有个玻璃屋顶啊.这个,我当然知道,而且,他说,因为你是女性,那麽,这个屋顶就更低些.这个,我也很知道,而且,这些年,亲身体验,其中的无限感慨,真不是一个叹字了得! 这些年,我前进了一些,但是每向前都一步,都觉得,脚上象绑了铅,无比沉重!一个字,难!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很多朋友,本来想奋争一把的,逐渐都放弃了,当然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家庭的原因,接连生下两个孩子,暂时先把事业放下了.还有放弃的,是因为身心俱疲,或者忽然患病,等等.真的不容易.
可是我想,越是这样,越不要放弃希望.人生的一大乐趣,就是希望,也是个过程.这个我也考虑得很清楚.并不是一定要挣下千万家财,也不是非要做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是在于,如果你愿意尝试,那麽,你到底能走多远,在这片不是故乡的地方.这麽想来,即使有几次我已经碰得鼻青脸肿,也还能接着尝试,而且觉得心情平静.
平庸也罢,不平庸也罢,我觉得,关键在于你是否觉得你的生活充实,有希望.关注于过程,而不要太计较成功与否.这种想法,给予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心灵的平静.
很多很多年前了,还是在我出国前了,我读过一个去英国读书的女留学生的介绍,不知道是否还有很多人记得她,她的名字叫袁和.她的勤勉刻苦,善良宽厚,赢得了当地居民的高度尊敬和关爱,在她患病去世后,当地居民降半旗来纪念她.她的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大概是 (对不起,原意记不清了)
如果你原意尝试,一颗普通的灵魂也能走得很远.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也是我赞成罗基山兄观点的地方,不要把自己当成天才.真的,象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有几个呢.大多数人,包括你我在内,都是普通人.
但是,如袁和所言,如果愿意尝试,一颗普通的灵魂也可以走得很远.
起码在你自己的天地里.
-pearl |
|
|
|
作者:Viewer |
|
留言时间:2009-10-26 13:54:07 |
|
|
平庸是指缺乏精神上的支柱和追求。 一个没有信仰,缺乏精神气的人,无论在海内还是海外,都是平庸的人。
也推荐一篇:
智商不等于智慧 http://standardworlddaily.com/blog/archives/1732 |
|
|
|
作者:落基山人 |
|
留言时间:2009-10-26 12:14:46 |
|
|
昭君兄,我同意你的观点,我本来也说了,教育是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设的,普通人当然要受教育,否则就完了。只是,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受了比较高的教育而高人一头。其实,世界的前进是靠几个天才的人物在带领着,其他的人,如我这样的平庸的人都是跟着走罢了。 |
|
|
|
作者:昭君 |
|
留言时间:2009-10-26 11:20:28 |
|
|
山人兄: 首先声明,您的第一篇文章绝对没有让我“不高兴”,相反,我觉得您的论点很有 道理。只是,我和很多人一样,对“平庸”这个有特定语义的词语不是很能接受, 也因此提出“平淡不是平庸”,“平庸不见得是坏事”的观点。您后来对于“平庸” 和“不平庸”的定义更加强了我的这个理解。
不过,这篇中的一些观点恕我不能苟同,愿与您探讨。
首先,用比尔盖次来作为“天才不不需要教育”的论据,有失偏颇。不错,西方和中国都有不少学历不高,但却比任何高学历的人都成功的例子,但这些并不见得是norm, 而是 exception。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天才”, 是人堆中的最尖端,对他们适用的规律,对于庞大的金字塔底部和中部的人们(99.99999% of the population or more)不适用。如果你本身不是这样的”天才“,却要去学他们的样,那对不起,等待你的只有悲惨的下场。 看看美国,整体来说,完成大学教育的群体比只完成高中教育的群体的“成功率” 要高,完成硕士教育的群体比只完成本科教育的群体的成功率高的证据比比皆是, 当然这里的“成功”,用的是“世俗”的考量,比如收入,比如从事的职业, 等等。 不过,如果用同样的考量,完成博士学位的群体不见得比只完成硕士学位的群体更 成功。但总的来说,教育程度和人今后的职业成功大致成正比(until you reach the Ph.D level, hehe),这是在任何地方都应该成立的结论。
当然,您的论点我也部分同意,即,过份强调conformity 的教育体系,往往扼杀了 人的创造性,因此,在这个体系里待的时间越长,也许人的创造能力就越低,尤其 是中国那样传统的只要求学生会背,会做题目的教育理念下“幸存“的学生(包括你 我),往往只能走某一个固定的道路。但有意思的是,一些走了不同的道路的人,最后却往往又“change the path“,很有意思的convergence. 我们现在正在招一个entrepreneurship 的教职,来访的候选人中好几个自己就是所谓的serial entrepreneur, 和他们讨论各自的职业生涯道路,非常有启发性。有一位曾经在汽车行业做了十几年manager,自己开了一家很成功的配件服务公司的候选人,三十五岁决定重新回到学校,然后一路硕士博士拿下来。他的人生道路是absolutely反向而行;另外一位在日本做了多年的start up, 自己的一家IT 公司几年前卖给了一家中国上市公司,但还是决定回到学校,拿个博士,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教授。他们的人生选择,当然并不是很有代表性,但是否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我觉得您的misconception在于,把只有自己做自己的老板,作为”不平庸“的人生衡量标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人生的价值固定在某一种生活方式呢?谁又一定能下结论 说,给比尔盖次打工的那些高级“技术人员”,他们的人生就一定比比尔该次“平 庸”呢?The world can only have one Bill Gates, and without the thousands of "ordinary people' who work with him, he cannot really be Bill Gates. At least that's my take on this issue.
Sorry for the ran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