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是否错了?
最近因为梁晓声为编剧的《知青》电视剧的上映,引来了很多的争议,有人说该剧是给文革贴金,甚至翻案的。于是,山人找来该剧,看了一部分,发现没有什么,那里面的描写难道是给文革翻案的吗?真是笑话。山人认为该剧描写得很真实,知青生活,既不那样的好,也不那样的不好,这才是真实的知青生活。
山人以前看过很多知青文学,也看过一些电视剧,如《血色浪漫》,如《兵团岁月》,还有早期的《浴女》。知青文学的大部分的表现,都是比较中性的,甚至是怀念的,因为那个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有青春的记忆在里面,所谓青春无悔。当然也有部分是控诉的。
山人总的观点是,对知青和上山下乡运动,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
也许山人说这些,有些人不高兴。另外,山人还要声明,山人本人没有下过乡,那个时候还太小,按说没有资格谈论知青生活。不过,就历史而言,近代的,古代的历史,我们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们就不能谈了吗?当然不是,还是可以谈的。
因此,我们就谈一谈作为历史的知青上山下乡。在文革十年中,有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几乎那一代的城市青年,或城市中的每个家庭都有人下过乡。山人本人没有下过乡,但山人的哥哥姐姐,还有亲戚朋友,邻居,都有人下过乡。据山人当时的感觉,下乡也没有什么,因为,在城里也找不到工作,下乡也是一条出路。当时的中学毕业的青年人,有那么几条出路,一条是上大学,不过这条路堵死了,因为大学停招,不过在1973年以后,开始有工农兵大学生了,也是一条出路;另外一条是当兵,非常严格,很难进入;还有就是招工,名额也有限。因此,山人个人觉得,下乡的真正原因,是城市人口膨胀,没有那么多的工作给青年人,于是,就号召他们下乡。
山人本人当时也做好了将来下乡的准备,虽然还是小学生,不过,后来中国政治发生了变化,恢复高考了,于是就走了上大学这条路。可是,山人也知道,上大学的路也很窄,因为在80年代前期考大学的时候,升学率只有4%,也就是,100个中学应届毕业生,也只有4个人能上大学,所以,大部分的人的工作还是有问题的。70年代,80年代,工作都不好找,现在也是如此,现在在中国,找一个工作也不容易。当然,现在的变化是出路多一些了,宽一些了而已。
因为有兴趣,山人找了一些资料,发现,知青上山下乡,并不是从文革开始的,而是在50年代,60年代都有。在1966年文革前10年,也就是从1956年到1966年,有300万城市青年到了农村下乡,那个时候,作共青团工作的胡耀邦还鼓励知青下乡,去支援农村建设。
其实,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和乡村的隔绝和对立,城市人的待遇要远远好于农村,因为户口的原因,城乡完全隔绝了。而那个时候,包括到了文革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7亿8亿人口,城市人口只有1个亿多一点,5、6亿是农民,而农民的生活都很穷困,文化知识都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知青到农村是倒霉,是受罪,但话说回来,农村人,还有农村的青年人就更倒霉了,他们天生活该生活在农村吗?城市人比农村人牛逼是血缘带来的,是因为你的爹妈在城市,给你生在了城市,于是城市的年轻人就有了一种优越感,大城市的青年人更有优越感,如北京上海等。而下乡,使得城市青年丧失了自己的优越感,有些人破口大骂,有些人认识到,中国还有广大的农村穷困的阶级,这些人有同情心,他们将城市的文化带到了农村,他们希望自己能帮助农村人。他们也看到了中国的复杂性和广袤性,多元性。
对于像中国和印度这种农村人口巨大的国家来说,知青或知识分子下乡,是理所当然的,印度的知识分子也是每隔几年就要下乡,去帮助农村人和穷人,这是印度知识分子的担当。中国在1956到1966年,号召300万知青下乡,也没有什么不对。现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青年志愿者,每年有很多人到边远的农村去支教。山人当时在北京工作的单位,每年也要有人去农村支教,一般是一年或两年,以前还有去西藏支援的名额。其实这些都是下乡的变种。
文革下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山人总结下来,发现有几个特色和原因,比以前的下乡要激烈一些。文革下乡的问题是搞成了运动,被迫,非自愿,而不是以前的志愿与强迫相结合。
包括山人后来单位的支教,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到农村呆几年的,而是志愿与强迫结合,两年后可以回到本单位,这是一个保障,如此而已。
文革时代上山下乡的特色是:
1.政治原因
因为1966年开始文革,因此66,67,68届中学毕业生,也就是老三届的人,就都参加了文革,成为红卫兵。但到1969年,红卫兵有几百万人,都拥挤在城市里面,也没有工作,就是在家待业而已,因此毛他们想到了以前的办法,就是把这些红卫兵送到农村去。美其名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2.经济原因
因为60,70年代,中国人口暴涨,城市里面没有那么多的工作给青年人,于是,将下乡搞成了一个运动,还基本是强迫式的,要城市青年去农村。中央还补贴给知青,每个知青补贴达550元,国家为此支付了300亿。但就经济账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3.军事原因
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争开打,还有一直在打的越南战争,中国的北部和南部都需要有军事存在。知青下乡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是两种,一个是插队,一个是去兵团。插队条件比较差,而兵团就好多了,因为兵团是准军事单位,管理兵团的人都是现役军人,管理办法也是军事单位的办法。而且,兵团战士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生产,一个是军事戍边。那个时候,全国大概有12个大的兵团区域,如内蒙古,黑龙江,云南,新疆等,这些边境地区,兵团的建制很多。兵团的待遇比插队好得多,有集体的军事化管理,有工资,生活保障也很好。《知青》电视剧,反映的就是兵团生活,有人觉得太好了,其实就是如此,他们兵团的生活和待遇比插队知青要好很多。
4.消除城乡差别
文革10年,有1700万知青下乡,平均每年170万人,但城市招工,招了1200万农村青年进城,因此,从大的方面看,就是一个对调,城里的去乡下,乡下的进城里,如果算经济账肯定是亏了。毛可能是想靠这个办法减低城乡的对立和差别。到1976年,中国全国,因为知青的下乡,尤其是很多知青成为乡村教师,全国的入学率,包括农村在内的入学率达到了96%,这是非常高的数字了,远远高于印度,中国人彻底扫除了文盲。农村医疗也因为有知青成为赤脚医生而得到大大的改善。而1973年以后,知青也可以以工农兵的身份上大学,招工,当教师了,还有招兵了,也有一些别的出路回城。当然,走后门的风气也由此产生。
因此,如果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会发现,知青下乡也并不是都错了,如果说有错误,那一个是因为中国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一个是计划经济不能提供太多的就业,一个是城乡巨大的差别,一个是以运动的强迫的方式。而就个人的命运来说,知青当然是比较悲惨的,因为他们原来是城市里的特权阶层,但后来这种特权和优越感没有了,人生也很断裂,与家人分别,没有希望等等。
1979年,知青回城后,因为工作的巨大压力,将那些从农村被招工的人又清退回农村,开始了另外的互换。然后这些人在90年代,国企改革破产的时候,大量下岗。有一部分知青,因为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了大学,成为中国的精英。中国的下一代国家领导人,大部分都是曾经的知青。
据山人所知,山人原来国内单位的知青们,在若干年以后,很多都去曾经下乡的农村去故地重游,也有很多帮助那里的农民致富的,他们与农民的关系,远远比后来的人浓烈。知青是中国最后一批了解中国农村的人。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知青已经退休了,如果要他们回忆,他们人生最精彩的时候还是他们下乡的时代,因为他们那个时候真的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