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主階級的出現對中國後世的影響
可能很多人認為,中國從來就有地主階級,筆者原來也是這樣認為的,後來才發現這種看法是不對的。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地主階級的出現,是到了宋代才有的,當然這有一個過程,即從中晚唐到宋代。
在中國的近代,有關土地問題的爭議非常的大,共產黨還有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後來又有土改的政策,建國後又有土地集體化,人民公社化,以及後來鄧小平時代的土地承包製度,近來又有人開始鼓吹土地私有化和土地的自由買賣。其實這都沒有什麼新鮮的,在漢唐時代,就是土改的,國家授田給農民,在宋代的時候,土地就是私有的,而且也是可以自由買賣的。不過,由此看來,幾千年來,有關土地的問題,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宋代地主階級的出現,對中國的宋代以及後來的明清影響巨大,使得中國原來的國家----農民的二元結構變成了國家----地主-----農民的三元結構。這種格局的出現,導致了國家統治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地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土地上人民的自由度發生了變化,勞動生產率發生了變化,國家的動員能力與戰爭能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那麼,在宋代以前,中國難道沒有地主嗎?沒有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嗎?沒有土地兼併嗎?當然有,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那些占有土地的人一般都是貴族,是特權階層。從周代開始,那個時候是分封制,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是一級一級分封給貴族的,從周王室到貴族,再到公卿,最後到士人,那麼這些人是地主階級嗎?不是,因為他們的土地是不能買賣的,他們可以世代傳承,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都是他們的財產。從西周到春秋戰國到秦的一統天下,都是如此。土地可以分封,也可以奪去,但不可以隨意的流動和買賣,土地上的人,都是奴隸,沒有人身自由,依附於領主。這個時候土地的主人不叫地主,叫領主。
到了漢唐的時代,政府開始了所謂的授田,即將土地授給農民耕種,這跟後來解放區的土改是一樣的,可見,中國的古代早就有了土改。只是那個時候,國家土改給你的土地很多,一個男丁100畝,20畝的永業田,就是你的了,另80畝,你死後要歸還給國家,然後,你家裡的男孩子成年以後,國家再分給你土地。有的朝代,女人也可以分到60畝地。那麼一家就有160畝的土地,這些的所謂的自耕農從後來解放區土改的時代看就已經是地主了,該槍斃了。這些的農民,對這些的土地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土地的所有權還是國家的。看來漢唐的時代,中國的人口還不太多,可以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以耕種,哪裡像現在,平均耕地面積只有1.5畝,太可憐了,也無怪漢唐時代的中國國力強大,從人均占有的土地上就可以看出來。
那麼,這些的自耕農是地主嗎?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土地的所有權,他們也不能將土地自由買賣,他們有權耕種,但必須交租稅。稅率由國家制定,如漢初的時候,土地的稅收是30分之一,非常的少,所謂輕徭薄賦,文景之治嘛。後來稅率上升,15分之一,有的年頭達到10分之一。也不是很高。只是,漢唐的時候,都有一些的王,貴族和權臣,他們會得到一定的分封的土地,如漢代開始的時候,也分封了許多的王,那就如同周代的時候一樣,這些的王和貴族占有大量的土地,但他們是領主,而不是地主。因為漢代的一個特點是分封與郡縣制並舉。後來漢景帝漢武帝削藩,削去了很多王的封地,又用郡縣制管理,還是將土地授給農民來耕種,國家收稅。
唐代的時候,有個租庸調的制度,這是一個靈活的收稅辦法,其前提也是國家授田給農民耕種。
在漢唐的時代,國家的基本結構是國家----農民的二元結構,國家直接授田給農民,也直接向農民徵收租稅,一般都是按戶口來徵收,一戶人家徵收多少,中間沒有別的環節。因此,那個時候,徵收租稅是否準確,要看戶籍制度是否嚴密,國家必須經常調查戶口的真實情況。那個時候,農民的自由度不是很大,國家將農民拴在土地上,其目的也是為了收取稅收,土地也不能買賣,因為所有權還是國家的. 那個時候,國家的權威很大,戰爭一來,如漢代,是徵兵制度,農民立即就要當兵,唐代是軍戶制度,戶分農戶和軍戶,軍戶有一個特權就是不納稅,但一旦打仗要入伍當兵。因此,在漢唐的時代,國家的動員能力很強,可以立即動員很多的人參加戰爭,因此漢唐時代,中國的軍力很強,對外作戰,勝多負少。這有點像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樣子,因為共產黨那個時候開始搞土改,分田給農民,其實土地的所有權還是國家的,農民只有使用權而已,但農民那個時候已經很高興了,積極參軍參戰,所謂保衛勝利果實。漢唐時代也是這樣,因為國家授田給你,國家對你有恩,因此第一你應該交稅,第二你應該參軍。因此,漢唐時代國家的動員能力很強,國力強大。
只是,這種土地制度的一個問題是,開始還不錯,可是過了許多年和許多代以後,戶籍往往就有些亂了,有多少戶也不是非常的清楚了。因此,授田制度往往難以繼續下去。為了少繳稅,有些人會隱匿戶口,而官員會延長戶口,比如你已經死了,可是在冊子上,你還活着,你的兒子還要為老爹繳稅。授田也會非常的混亂。有些田也會慢慢跑到大戶人家手中,貴族或官吏的手中。有些農民在天災的時候,因為交不起稅,就被迫將土地私自給人,自己去人家的莊園中成為了奴隸,農奴。大戶人家也會隱匿戶口,少繳稅。
因此,到了中晚唐的時候,租庸調的制度就實行不下去了。那個時候,就有一個人出來,叫楊炎的,發明了一個兩稅法。兩稅法的意思就是國家不按戶口,即人頭收稅,而是按土地的多少收稅,因為戶口和人頭已經亂了,稅也沒法收了,可如果按你占有的土地多少收稅,那你可跑不了,所謂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人可以藏起來,可土地是跑不了的。
這種收稅的方法很有效。只是,其結果就是土地變成了可以買賣。因為有些人,不想繳稅或交不起稅,如天災或動盪的時代,就將土地盤給別人,賣給了別人,那些人兼併了土地後,就成為了地主。地主當然要交稅,因為國家收稅是按土地的多少收嘛。那麼這個地主他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的勞動力,也耕種不了那麼多的土地,因此,他必須要雇用一些的人給他耕種土地。這些被雇用的人就成為了佃農。佃農與地主事先講好秋後的分成,如四六,五五分成等等,有協議。國家可以不管下面的土地的所有權,它只管按土地的多少收稅就可以了,這樣的收稅辦法也簡單了。當然,國家要做的是要經常下來清查土地的的數量,不過,土地要藏匿起來不太容易,不像藏一個人那麼容易。
這些的佃農與春秋戰國的時候的農奴不同,他們的人身是自由的,而不依附於地主。他們可以今年去這家地主家干,明年去另外一家地主家干,而且還可以挑選,誰家給的條件高就去誰家。當然,這個時候也還是有一些的自耕農的,即不想賣土地,還是自己干,一家一戶的干。
很有意思,中國到了晚唐和宋代的時候,真正的地主和自由民都出現了。不僅地主出現了,還出現了大的家族。比如,有一個祖先,買了許多的地,但他的運氣好,生了很多的兒子,因此,他不必僱人來耕種,讓自己的兒子干就行了,那麼,幾代下去,他的家族繁衍很大了,但地還是那一塊,也可能還有增長。這樣,一個大的家族就出現了,幾代下去,慢慢成為了宗族。
宋代的時候,土地的買賣很快,因為如果一個地主沒有經營好自己的土地,其產值在交完稅之後成為了負值,那他就破產了,他就只好把土地賣出去,給別人經營。而宋代的統治者也很有意思,其政策是不抑制兼併。而土地的兼併是中國歷代統治階級最怕的一件事,一個朝代的倒台往往就是土地的兼併太嚴重的緣故。土地兼併的結果,一是稅收不上來,一是有豪門大戶的出現,其勢力可以對抗中央,一是有失去土地的流民出現,這些的流民非常容易成為農民起義軍。可是,宋代就成功做到了不抑兼併,國家也不倒台,很奇怪吧,南宋是亡於蒙古的外部勢力,而不是內部。土地成為了私有,這種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最後在宋代就出現了一些的生產大戶,也是生產的專業大戶,比如專門生產柑橘的大戶,專門種糧食的大戶。生產大戶的出現,還刺激了商業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形成了宋代的繁榮。
宋代還有一個特點是工商業發達,因此,當農村的生產力提高以後,有些剩餘的勞動力可以進城,宋代的城市化率,在中國歷史上是最高的,達到20%,宋代有1億人口,即有2000萬人口住在城市中。到了清代,城市化率下降到5%。當時宋代的都城臨安有250萬人,而同時期歐洲最大的城市巴黎僅有9萬人口,威尼斯有5萬人口。1949年,中國的城市化率也僅有10%。
土地的私有,地主階級的出現,宗族社會的出現,自由民的出現,使得中國的社會在宋代的時候發生了一個轉折式的變化。社會結構成為了三級:國家----地主(宗族)-----農民。
國家不再直接面對農民,而是有一個中間的階層,即地主或宗族的階層。這個地主和宗族的階層有一個特點,即他們不會變得很大,很巨大,如同晉代時候的莊園社會,豪門大戶,晉代的特點是豪強和貴族勢力很大。因為中國社會有一個特點是遺產繼承的諸子均分制度,而不是長子繼承制。一個大的地主一死,幾個兒子一分,土地就變成了小塊,當然,他們如果願意還可以住在一起,或成為鄰居,還是一個大的宗族,但在土地所有權和財政上是分開的。因此,國家也不害怕他們可能成為造反的力量。
這個三級結構的中間一級,即地主或宗族,有很多的特點,一是可以自治。中國大的宗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族長,可以自己管理族裡的事物,如,生產,如婚喪嫁娶,如對付災荒年,自救,還有治安,包括倫理道德,文化教育,道路的修建等等,還有給政府交稅,都可以自己干。二是協助政府管理社會。有了這個中間階層,政府或國家在管理上就輕鬆的多了,不必再像當年商鞅在秦國變法的時候,什麼事都要親自給農民講,包括如何耕種,還要借給農民農具,種子等等。國家在最基層的縣裡,只要派一個縣令到任,縣令再自己雇幾個師爺,管錢糧和刑獄的就可以上任了。幾個人就可以管理一個幾十萬人的縣了。不是他們在管,而是地主和宗族自己管理自己,或協助縣令管理。縣令他們只要管一管收稅和辦一辦訴訟的案子就可以了。
這就是宋代以後,中國社會的一個普遍的圖景,很有趣的。明清時代也是如此。因此,康熙只用了8萬人的官僚,就可以管理一個大清帝國。
在宋代的時候,佃農就是自由民,也可以進城去打工。因為宋代的工商業發達,城市發達,可以容納這些人。可是到了明清時代,因為城市化率下降,工商業也沒有宋代發達,那麼,很多的佃農是沒有土地的人,人身有自由,但如果不能順利入佃的話,就很難生存。因此,佃農也可能成為流民。今天中國的情況也是這樣,民工是農村剩餘勞力,如果不能在城市裡找到工作的話,就會成為流民,會成為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另外,這個三級結構也有問題,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變成了一盤散沙。地主階級和宗族是不變的,變化的只有上面的朝廷。國不見了,只有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此,國家的動員能力很差,因為無論是自耕農還是地主和宗族,他們的土地是祖上傳下來的,國家對他們沒有恩,因此他們對國家除了交稅和服勞役之外,對其他的事沒有熱情,因此在明清時代,國家再也沒有了漢唐時代的動員能力,國家的戰爭動員更差。因此,在宋代,沒有了徵兵和軍戶制度,而是募兵制,軍隊是僱傭軍,戰鬥力當然打折扣。明代前期,還有類似唐代軍戶制的軍隊,即屯墾的軍隊存在,戰鬥力還可以,而中後期,在萬曆時代,朝廷打了三場大仗,包括在朝鮮與日軍作戰,國力就大大衰退,最後導致了滅亡。清代前期,因為有八旗軍的常備軍,有點像唐代的軍戶制度,其特權比唐代的軍戶還大,戰鬥力還可以,可後期,一旦八旗軍不能打仗,國家的軍力就不行了,國家的動員能力也極差,一盤散沙。因為國家不再直接面對農民,而是中間隔了一個層次。
共產黨的土地制度也是一變再變。一開始是打土豪分田地,殺掉了地主,打掉了宗族,也即是回到了漢唐時代的授田制度,即土改,給農民,尤其是流民以土地,只是,這土地的所有權還是國家的,農民只有使用權,土地不能自由買賣。這個時候,國家的動員能力很強,戰爭動員能力也很強。建國後,開始了集體化,人民公社化,即收回了一家一戶的土地,歸集體所有,農民開始在集體的土地上耕種,這有點像回到了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農民成為了農奴,只是土地的所有權是抽象的國家,而不是領主。農民沒有勞動積極性,勞動生產率很低下。後來,在鄧小平時代,又開始了家庭土地承包製,這就是又回到了解放區的土改,土地的所有權是國家,農民有使用權,但土地還是不可以自由買賣。
現在的中國是否還要開土地私有的禁,土地買賣的禁,開始走宋代的道路?從歷史上看,好處很多,壞處當然也有,關鍵看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和工商業的發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