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亚洲大陆的“ 英国式”态度
中日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仍然是中国人所逃不脱的关系,因为日本就在中国身边,是地缘上的邻居,无论中国人喜欢还是厌恶日本,他都在中国的身边,无从回避。而对安倍政府近来的“恢复”日本正常国家的种种努力,如何解读呢?
很多人理解中日关系,还用所谓的一衣带水,或所谓的大儒家文化圈等等来解读,其核心意思是,日本,仍然是亚洲的日本。但问题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所表现的,恰恰是游离于亚洲大陆之外的所谓脱亚入欧。其加入了八国联军以西方列强的姿态在1900年进入中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只是,后来日本又有与俄国人的日俄战争,而与西方的矛盾,达到高潮的是日本与英法的南太平洋战争,最后是日本与美国的太平洋大决战。这个时候的日本所表现的,好像又是回归亚洲的心态,并以亚洲盟主的姿态与西方列强的对抗。
因此,我们看近代历史的日本,所表现的是双重心态与姿态:游离亚洲与回归亚洲。这种心态与姿态,是日本人近代历史所展示的矛盾状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日本为什么会如此呢?
日本在二战战败以后,亚洲盟主是做不成了,于是,日本又一次开始了脱亚入欧,进入西方的世界而游离于亚洲,最后成为所谓西方七国集团成员。一个亚洲国家,如何会成为西方七国之一?这就是日本的独特之处。
现在很多人描述日本,用日本是美国的小妾来形容,这很恰当。现在的日本,仍然是西方列强中之一员。西方和美国还很担心日本开始脱欧入亚,美国一直拉紧日本的缰绳。而中日关系,其实,就是在日本这样的矛盾心态中所展开的。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就是日本对亚洲大陆的态度。
山人归结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大陆的矛盾心态,用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心态来理解,并觉得,这样的理解,似乎最接近日本的核心心态。
近代历史上,影响日本最大的,是英国而不是美国。美国的影响是在二战以后,但在二战以前,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英国。英国影响日本大,不全是因为那个时候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的权威,还在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与日本与亚洲大陆的关系极为相似的一面。
现在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是左侧行车的?美国的度量衡制,大多是英制,但汽车行车,还是在普世的右侧。但日本是在左侧,好像英联邦国家一样。不过,加拿大,也是右侧行车了。但日本,还顽固地保持着英国式的左侧行车,日本国内汽车,都是右侧方向盘。可见,日本受英国影响之深。最重要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学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而且很成功。日本的海军,学的是英国。而日本对亚洲大陆的政策,基本就是英国式的。
英国在历史上,因为是岛国,但离欧洲大陆非常的近,所以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和关系或心态,基本上也是若即若离的,有的时候关系很近,有的时候有很疏远。英法百年战争的时候,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比较近。但后来,英国就离开了欧洲大陆,而去向海外发展,追随荷兰,西班牙的脚步,而向美洲、非洲和亚洲发展,最后形成了日不落帝国而威震全世界。这个时期的英国,也可以称为脱欧的时代。
但在一次和二次大战,英国也没有跑掉,而还是陷在了欧洲大陆的纷争中。战后的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又一次开始了若即若离的状态。在是否加入欧元区的问题上,英国也是前后犹豫,现在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还没有加入欧元,继续使用英镑。甚至在是否加大福利政策方面,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也有不同。总之,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仍然是时而近时而远的。这很有意思,也很像现在的日本。
日本有一段时间与中国的关系很近,甚至中日的贸易量,超过美国,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最近中日关系紧张,中日贸易量减少,美国又反超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了。日本继续保持与美国和西方的紧密关系。
因为日本对亚洲大陆的英国式心态,中国在对日关系上,也要有所认识,不要一味地示好,当然,也不要一味打压。日本就是这样,可以离开亚洲,也可以进入,看时机是否对其有利而定。美国对日本的关系,基本上是拉的心态,因为美国知道,一旦日本准备开始进入亚洲了,美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也一直是在拉日本,并支持日本的对华作战,就是一个例证。后来日美矛盾越来越深,日本开始背靠亚洲大陆,并想作为亚洲的盟主和老大了,这个时候,日美矛盾才总爆发。而在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又开始拉日本了,美日关系极为亲密,现在也是如此。
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一方面对中国有威胁,但对美国的威胁更大,因为,那预示着,日本又要脱欧入亚了。中日之争,是亚洲谁是老大之争;日美之争,是欧亚之争。当然,未来的中美之争,也是欧亚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