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1
今年是甲午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有很多人都在反思中日在120前的那场战争。甲午战败中国损失惨重,割地赔款,不仅朝鲜丢了,连本土的台湾和辽东也被割让(辽东后来被赎回),还赔款2亿两白银。同时也鼓舞了日本后来继续侵略中国的野心。
那么,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有很多,政治上,军事上,战略上,外交上,等等,也可以有制度上,人心上,组织上等等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方面的总结。笔者打算写一个系列文章,专门谈谈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
这一篇,专门谈中国甲午战败的一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的问题。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基本战略判断的失误,是导致甲午战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战略判断失误,导致了对日总体战略的和战不定,并由此导致了战役安排,基本战术方面的多种失误,最后当然就是战争的全面失败。
就当时东亚的总体形势而言,中国是被战略压缩的,而压缩中国的有几种因素,日本只是其中之一。在南部,是法国,法国占领了越南大部,正在向北推进。而在东北部,日本正积极向朝鲜推进,施加影响。其他列强,英国,美国等等,主要是要贸易,要中国开放市场,经济方面是主体。俄国当然也在北方蠢蠢欲动。不过,中国所受到的压力,最大的还是中国的两个方向,也是传统的附属国:越南和朝鲜。
因为越南的原因,中国在中越北部边界附近,被迫与法军激战,1883年中法爆发战争。这个战争也波及到台湾和中国东南沿海。陆战和海战同时进行。中国军队在越南北部的陆战获胜,但海战失利,南洋海军全军覆没,但在台湾和东南沿海的反登陆战中中国方面坚持住了,法军没有成功。最后中法谈判签约,其结局一方面是中国丧失了越南,而法国那届政府也垮台了。中国本土豪发没伤。中法战争是那个年代,中国打的最好的一场战争了。
看看当时的形势,与60多年后,毛时代几乎很相似,只不过对手不同,次序也相反。130年前,是在越南方向与法军开战在前,而与日本在朝鲜战场开战是在10年以后;而60多年前,也就是毛时代,是在朝鲜与美军开战在前,而在越南,中国在背后支持越军与美国对抗在后。所不同的是,战争结局不同,毛时代的两场战争,中国都顶住了;而130多年前,中国顶住了南部,而在10年后,在东北部失利。
很难说,中国军队的力量有多大的变化,也就是,几乎同样的一个淮军,在中法战争中获胜,而与日本的战争失败。也很难说,日本军队比法军要强多少。而且,同样的是,两场战争对方海军都获胜了。法国海军全歼了中国南洋海军,而日本联合舰队也全歼了中国北洋海军。但中法陆战,中国胜利,而中日陆战,中国失败。
当然,时间有所不同了,中法战争,是在1880年代,而中日战争,是在1890年代,相差10年。是否可以说,淮军在10年的时间里已经全面衰落了呢?也有可能。因为淮军是在1860年代与太平军作战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20年后,可能还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而到了30年后,就有些不行了。这种判断是否成立,只能说也可能,但也不一定。
不过,笔者认为,胜利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略的失误。中法战争,中国的战略非常得当,虽然前期也很被动,曾经导致了恭亲王的军机处全面被更换,但到了后期,朝廷方面,主战的力量占优,将领调动和安排得当,战役投入也很积极,无论在中越边境还是在台湾和东南沿海,都很积极顽强。而总体的战略是,保本土,放弃越南。而中日战争,中国方面和战不定,将领安排不得当,战役投入也不积极,朝廷方面在对战争的态度上,也是首鼠两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对待朝鲜的问题:是放弃,还是坚守。越南和朝鲜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但当法军攻入越南以后,中国果断放弃了越南,而只是在中越边境上和台湾方面与其对峙,不再退让。而对朝鲜,中国的态度就非常不明朗了。可能是对手不同吧,也可能是朝鲜的地位更重要一些,离北京比较近吧。还有就是,中国对法国还是有点怕,因为英法联军曾经攻入过北京,中国人认为法军很强,于是果断放弃越南。而对日本,中国可能不是太怕。于是,是放弃朝鲜,还是坚守朝鲜,就有了两种声音。而对日本,是战还是和,也有两种声音。而这种战略方面的不果断,两可,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中日韩的江华岛条约,还有天津条约,都可以看出,中国是在退让。在琉球的方面,中国也是在一直退让。甚至在台湾方面,中国也是在退让。日本前进和战略压缩,中国退让。可是,还不太甘心。朝鲜于是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前沿的李鸿章,袁世凯对朝鲜的态度,也是如此。朝廷,也是如此。由于和战不定,坚守还是放弃不定,于是在整个战略和战役安排上,就非常被动了。而对日本的战略,还有误判的成分。这种战略姿态,与明末万历年间支援朝鲜不同,万历皇帝对朝鲜的战略非常简洁,就是一个打字,逼迫日本退出朝鲜。而毛泽东,对朝鲜的战略判断也是如此的简洁,打,顶住联合国军的压力。可李鸿章他们,就是和战不定了。慈禧太后,也忙着过自己的60大寿,当然也不希望打。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前方报告说日本军队入朝了,于是,李鸿章也赶紧派几个营的淮军去牙山和平壤;前方又报告,日军增兵了,于是又派几个营过去。最后,在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在朝鲜的数量,仅是日军的一半,这仗如何打?几千乘坐英国船的援兵还被日军舰艇击沉。北洋海军也全线退缩,只是在渤海黄海晃一晃,而不敢直接面对日本的海军,更不敢去日本海。大东沟海战,其本质是日海军逼迫上来,北洋海军很被动的接战,甚至可以说是日海军设伏大于东沟海域,等北洋海军钻口袋的一仗。
当然,也有军事强弱方面的变数。很多人说中国海军当时强于日本海军,这个是不对的。可能在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的时候是如此,可是到了1894年,日本海军已经赶上来了。就甲午海战或大东沟海战而言,开战当时当日的中日舰艇吨位对比,日海军略强与中国海军;机动性日海军也强于中国海军,也就是平均航速;炮火方面,投弹量方面,日海军也强于中国海军。但无论如何,中日甲午战争,是两个军事对手在装备方面最接近的一场战争了。中方的参战兵力是63万人,日军是24万人;中方战场损失是3万多人,日军是1万多人,也就是3:1的比例。而在1937年以后抗战的时候,中日军队损失率是6:1.淮军的战斗力也不弱,至少比后来的国军要强一些。而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军队,一个人几乎要打2个日本人,最高峰的中国军队也就14万人,经常只有7万多人,而日军有24万人。
甲午战争的多次战役,中国军队的一个特点,就是被动。而被动的真正原因,是战略方面的摇摆不定造成的。而战略方面的摇摆是因为战略判断的失误。对日军的真正战略意图和战略决心不了解,有投机思想,如李鸿章一直希望各列强调停,并寄希望于此。朝廷方面也是主和派势力庞大。只是有意思的是,如果主和派势力大,那在总体战略上干脆就放弃朝鲜,将兵力摆在鸭绿江边,以及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如10年前在越南北部边界和台湾与法军作战的态势一样。或者,就是要保卫朝鲜,积极推进,海陆并进,如万历年间一样,将日军赶下大海。而甲午战争,中国方面干脆就是一个不伦不类,和战不定,收缩还是推进不定。这样的仗,焉能不败。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