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层面看《无依之地》 终于还是看完了《无依之地》,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动,由是觉得奥斯卡奖这些年多少有些颓败了,自己也好像有很多年不太关注奥斯卡奖了。甚至电影行业整个都有些颓败了,有些还不如电视剧好看。 你根本看不出导演是华裔,因为整个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演员,几乎没有任何华人的痕迹,你说导演是任何人都可以,但绝对与华人无关。所以,这部华人导演的电影,是无法与华人导演李安得奖的作品相比较的。 如何评价呢?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层面,一个是理想层面。从现实层面看,女主绝对是个生活的失败者。嫁到一个只有一个工厂的小镇,这样的小镇,在北美地区,无论美国还是加拿大都很多,靠一个产业兴起,也因一个产业的衰落而衰落。丈夫去世,工厂倒闭,房子不值钱,于是只好在要退休的年纪,离家出走,开着一辆货车,住在车中,靠四处打零工生活。 说是失败者,原因是工厂倒闭肯定有一个过程,一般人会在有些端倪的时候,就卖房出走了,重新选一个地方生活居住,或回家乡,按剧情,女主是可以回到她妹妹还在的南方家乡的,后来她妹妹还埋怨她,为什么要嫁到一个北方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但女主没有回家乡,好像要与小镇共生死的意思,这肯定不是生活的强者,或智者,只能是失败者。女主还几次攻击卖房子的人,好像人家骗了她,其实,房子就是这样,无论是小镇还是其他城市,生计都没有了,人都搬走了,房子就会一跌千里,或干脆一文不值,如前几年的底特律。没有及早离开,重新选择,可见女主是生活的弱者,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怎样粉饰,拉来川普都没用。另外一点也很可疑,就是一个已经接近退休年纪的人,为什么没有退休计划?为什么没有退休金?美国人大多在年轻时代,就开始为退休投钱,还有其他政府的福利,不至于会在年纪很大的时候,还完全需要靠打零工生活。而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退休计划,那这是一个什么人呢? 从理想层次看,影片将女主营造成一个或主动,或被动,去寻找生活或生命意义的人。这种人在美国或加拿大,或在整个西方,都是很多的。我们在外出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步行或搭车的旅行者,他们身无分文,但游走天下。有很多无家可归者,流浪汉,不都是生活的失败者,而是生活意义,人生意义的追求者。其实在很多年前的《阿甘正传》里,阿甘跑步横穿美国的时候,其追随者很多,那些人,其实就是这类人。 笔者曾经在城市的边缘,一个房车的营地,看到很多房车的车主,他们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在那里,而是几年在那里,就住在营地,有公共的水和电,卫生间,洗衣房,洗澡间,很多是全家,夫妻,还有儿女小孩子和狗,都住在房车里,冬天大雪天,零下30,40度,也在那里。每个月交不多的钱,就可以了。这些人有点像以前欧洲的吉普赛人,就喜欢游走天下,过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生活,不买房,不被买房子所累,只是住在可以随时移动的车中。这些人在生活上比女主要强一些,毕竟不是住在简陋的卡车里。女主不是主动,应该算是被动的生命意义追寻者。她的很多前辈,在她游走的时候,很多在社会各个阶层,主动或被动地从社会中退出,或暂时退出,住在南方北方的很多营地中,有各种生活形态,和人生的追求方式,影片以女主的视角,很细致地展示了这群人。 也因此,此电影的唯一意义,是揭示这样的一群人的生活和追求。只是,这样的题材并不新颖,与我们生活也不远。那些认为这种电影很新颖的人,是否离开生活太远了。 这部电影也被译成《游牧人生》。其实片子中,当女主来到妹妹所在的家乡的时候,妹妹一家的朋友就评论,意思是说女主可能是那种游牧人,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呆着,有游牧人的性格,而且还说,女主的身上,有美国早期居民开拓者的特性,有早期美国精神。这大概也是片子的点题吧,或题眼所在吧。 所以,从现实和理想层面看,女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失败者,然后很晚也很被动地开始追求人生和生命的意义,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些撕裂感呢?或影片关于女主的人生境界升华方面,是否有些牵强呢? 当然,如果女主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做这件事情,那是很积极的,也很正面的,也很容易被人理解的,可问题是,一个行将退休年纪的,失去丈夫的,有经济方面危机的,被动地,成为人在旅途,在路上的那类人,是否反而是本影片最大的张力所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