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时代1:开场白
一个人开始回忆了,这说明这个人有些老了,也有些平庸了,也许是世界开始对他封闭了,世界不再向他展开了,或他自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如此了。因此他开始向往另外的一个世界,即那些对他来讲已经过去了的或已经消失了的世界,那就是他的历史。
在一个人的历史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和最值得回忆的呢?可能每个人都不同,有的人回忆童年,有的人回忆青少年时代,有的人回忆成人时代。我发现,在中国现代历史中,最能回忆的是知青这帮人,这些人太能写了,他们从30多年前便有一个知青文学的时代,可一直到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他们还在写,还在拍电影电视剧,这帮人太能回忆了,其实也不过是下了几年的乡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他们真是能写。
能写的原因可能是他们那个时候正是处在青年或少年时代,因此经历也谈不上太丰富,可记忆深刻。知青他们的回忆几乎都是很美好的,其实他们的生活也并不那么美好,但他们的记忆就是美好,因此他们也不无调侃地说,自己这代人叫青春无悔。从张抗抗,王安忆,到现在的都梁,即《血色浪漫》,他们的青春记忆就是美好和浪漫,当然也有少数的反例。他们所处的年代就是文革的10年,据说,那是现代中国最黑暗的年代,可这帮年轻人的记忆却是美好,为什么?因为他们可以不上学,可以不带钱,免费乘火车,免费吃饭,去北京的天安门,去全国各地免费旅行,游山玩水;还可以见毛主席;可以造反,想打人就打人,想抓人就抓人,造反有理。到了农村,也可以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没人管他们。他们的青春的叛逆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肯定。这很像西方5、60年代法国年轻人的造反,也很像美国6,7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好像,那个时代,世界上的年轻人都在造反,而且造反还有理。
那么,我们这一代人呢?我们生于6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童年恰恰也是文革的10年。当我们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文革结束了,一上初中,我们开始学习了,因为那个时候有高考了。我们的童年非常的快乐,因为虽然还上学,但没有什么要求,学校几乎就是唱歌跳舞的地方,还有什么学工,学农,学兵,其实就是玩,因为我们还太小。我们当不了红卫兵,我们只能当红小兵。我们那个时代,也是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时代,但我们不能一显身手,如同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那样威风八面,因为我们还太小。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多玩的东西,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问过我的同学,因为他们都是全国各地来的,他们小时候玩过的东西,居然和我小时候完全一样,我很吃惊,好像那个时候小孩玩的东西都是全国统一的,但问题是那些东西可都不是买来的,而都是自制的,这怎么也可以全国一样呢?我到现在也搞不懂,觉得很神奇。现在的小孩,我儿子他们这一代,进入了电子时代,玩的东西也都一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玩的都是买来的嘛。
也因此,笔者的标题不是我的童年时代,而是我们的童年时代,因为我们是一代人。我们这代人的数量还很多,因为中国在1963年过了困难时期,可以吃饱饭了,因此大人们都开始拼命生孩子,有点夺回损失的感觉。我记得我的邻居有9个孩子的。这是中国的婴儿潮时代,如同西方50年代的婴儿潮,因为他们刚打完二次大战,也要夺回损失。
现在想来,我们这一代人还很幸运,童年时代是玩过来的,没耽误玩耍;该学习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也没耽误,该上大学也都上了,不像知青那代人,他们多少还是被耽误了一些。我们与70年代以后生的人还有些不同,因为我们在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又赶上了80年代中国特有的短暂的理想主义时期,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经过了学生运动或者64. 其实在64前有多次的学生运动,如86年,也是很大的一次。但是,70年代以后的人就没有赶上80年代那特有的时期,他们一上小学,就开始学习了,他们小时候玩的没我们多,他们一上大学,就是90年代了,商品大潮的时期到了,因此他们没有理想主义,他们非常的现实。
我很喜欢看一个叫《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好像是香港凤凰主办的,里面的一个人我还算认识,即那个许子东,因为他是父亲的朋友。有一期节目里,他们说,其中两个也是生于60年代,他们说,很多的年轻人劝他们,要他们现实一些。他们觉得很惊奇,因为从来都是年长的劝年轻人现实一些,可现在反过来了,是年轻人劝年长的,要他们现实一些。这很有意思,也很有意味。看来我们这代人还是理想主义者。
那个海派清口周立波也说过,他也是生于60年代,他说,现在的小孩幸福但不快乐,而我们小的时候是不幸福但快乐。我很赞同他的意见。从生活上来讲,我们肯定不幸福,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是真穷,能吃饱饭,但真是吃不到什么,面粉和大米都是所谓的细粮,大部分时间是吃粗粮,即玉米或高粱米。鸡蛋和肉类一个月也就吃那么一两次。也没有什么油水。什么都要票,即限量供应。当然,从现在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来看,也许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吃的是素食品,有益于身体;我们那时候吃的也都是绿色食品,好像那时候化肥用的也不多,还吃粗粮,现在的粗粮比细粮还贵。我曾跟儿子说,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没有微波炉,没有室内卫生间,没有煤气,没有暖气,更没有汽车,我儿子很惊奇的样子,问,那,你们有电吗?你们怎么活过来的?我只能笑笑,说,我们那时候有电,还有收音机,还有自行车。
其实我们那个时候很快乐,好像比儿子他们都快乐。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在文革时代。于是我现在有点怀疑,因为都说文革10年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可我们小孩很快乐,那些后来的知青们也很快乐,那么只有大人们和老人们不快乐了?那要按人口的比例看,我们还是多数,我们占3分之二,或至少是一半。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都觉得快乐,那为什么还要彻底否定文革呢?
看来那只是大人们的想法。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总结的话,是得不出那种结论的。这也真是怪事了。
也许是小孩的眼睛不清晰,看不懂。可有的时候,小孩的眼睛是最透彻的,因为小孩几乎就是天使。
我还记得看过一个电影,说的是二战时期英国的事,其视角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二战对人类来说,肯定是一个灾难,但那个电影所表现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因为德国人轰炸伦敦,还放飞弹去炸伦敦,也炸坏了和炸塌了一些的房子。大人们都很紧张,因为随时有空袭的到来,也因此小孩也不上学了。那些的孩子们于是整天在玩,而且还去很多他们从来到不了的家庭里去玩,因为那些的家都被炸塌了,可以随意进去,楼上楼下,很多的东西可玩。对这些孩子来说,那个时候几乎就是他们的天堂。他们非常的快乐。
还有一个电影,我也是印象深刻,也非常感动,说的是,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但那个父亲,为了孩子的童年,他骗孩子说,去集中营是一场游戏,是时间很长的一场游戏。他居然就骗过了孩子,用了很多的办法。最后说,如果孩子表现良好的话,游戏在结束时,会给孩子一个大的奖赏和惊喜,即会有一辆真坦克开过来。后来父亲死了,孩子还活着,孩子还真的看见了一辆坦克开来了,那是苏军的坦克,解放他们的坦克。
这两部电影都是真实的历史故事与回忆。于是我又想,文革的10年也许是很黑暗的,但我们孩子们还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是孩子。但我有时候还是觉得,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那么好骗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