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體系以及“禮”的真正含義
孔子思想中,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是孔子天地人三道中的一環,也是孔子為政思想的核心。在天地人三道中,禮居於地道的位置,上對於天,下對於人,因此禮的真實的含義一定是由天和人來決定的。
孔子思想中的禮,在《論語》中有四層意思,一個是儀式,一個是德行,恭敬,一個是節制,即度,一個是制度。這四層意思,其實是一個意思,即都是圍繞着周禮來展開的。因此,這個周禮,就有四個層次的意思。周禮當然是指一定的儀式,但儀式的後面支撐着的是德行,同時對於雙方是一種節制的關係,也就是度的含義,或約束的意思,另外一個就是制度,即周禮本身是一種制度,是一種契約,是周天子與諸侯之間,諸侯國的王與貴族們之間所建立的契約的關係,也是政治制度。
孔子思想的一個特點是法先王,因此孔子要遵循的和要實現的就是西周的制度和西周的道德觀。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禮治國而不是以德治國,這是非常明顯的。孔子的父親生孔子的時候年歲已經很大了,因此孔子生出來之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也因此孔子的家道就很衰落了。孔子只有機會進入鄉學學習,而沒有機會進入更高級的貴族學校,因此孔子幾乎就是靠自學來獲得學問與知識,也因此,孔子特別講究問,孔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這種人生體驗是與孔子自身的經歷分不開的。還好,孔子雖然祖先是宋國貴族,但孔子生長在魯國,而魯國本就是周公的封地,因為周公特殊的地位,因此魯國可以行天子的禮和儀式,魯國也是保存周禮最好的地方。所以雖然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那個時候天下已經開始了變化,諸侯與周天子的關係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的和諧的關係已經遭到了一定的破壞,也就是孔子說的禮崩樂壞,但孔子還是可以直接觀賞到周禮的。
周禮的本質是一種契約的關係,即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契約關係,各有權力與義務。諸侯國本身基本是獨立的,有自己的軍事,經濟,訴訟,政治的獨立性,但對周天子還是有宗主的關係,周天子一旦有難,諸侯國就要幫助,而周天子也要調節各諸侯之間的衝突,平衡各國之間的關係,這種契約關係是通過一定的儀式來表現出來的,所謂不合周禮,就是逾制了,也就是違背了契約。
周人有天的觀念,也就是天道的觀念,也有祭天的儀式,也有對昊天上帝的敬拜,因此,從天道的意義上來說,祭天本身就是周禮之一,反過來來說,天道在人間的落腳點就是這個周禮,因此周禮的一個支撐點是天道,而從人道的觀念來說,周禮本身有人的道德與仁性的支撐。所以,在《論語》中的禮的概念就是既有儀式的意思,有制度契約的意思,也有道德的意思,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就是指的禮與仁的關係,禮的一個支撐點是在於人性中仁的支撐。所以,禮既有天道的支撐也有人道方面的支撐。天道,地道,人道是一個三角形的關係,而不是線性的關係。
而克己復禮中的克己,就是要克制自身私慾的膨脹,也就是節制的意思,也是契約的意思,諸侯國要克制自己一私的欲望,要遵守契約的規範,與周天子要處於和諧的關係中。因為周天子在西周末年喪失了自己的封地,因此周天子的權威就大大減弱了,諸侯國經常逾制,挑戰周天子的權威,也就是破壞了周禮的契約性。孔子念念不忘的就是恢復這個周禮的和諧性,恢復這個存在了很久的契約關係,這也是孔子周遊列國所極力宣揚的。孔子不被列國所用的原因,就是那個時候已經是有些禮崩樂壞了,諸侯國都開始膨脹,違約已經成了常態。我們知道,在春秋時代,經常有一些的霸主代替周天子出來會盟,如齊國,楚國,吳國這些的大國,也就是重新建立那個契約的關係,只是這種新的契約關係的建立,已經沒有周天子什麼事了,是諸侯國之間直接立約,當然,一般來說,那個霸主也要打着周天子的旗號,所謂的尊王攘夷。
關於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體系,如何準確全面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比較平衡的理解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各個概念,我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即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一以貫之的。
在《論語》中,我們看到,孔子沒有人性本善的觀念,孔子也沒有聖人的觀念,孔子認為聖人和仁人都是很難達到的,孔子不認為自己是聖人,孔子的弟子們也沒用達到仁人的地步,因此,孔子也沒有以德治國的觀念,孔子也沒有王的思想,也沒有反對霸的思想,孔子反而有富國富民強兵的思想,有君子的思想。反過來,孟子有人性本善的觀念,也有聖人的觀念,也有以德治國的觀念,也有王的觀念。有些人認為孔子的思想在孟子那裡得到了發展,這是不理解孔子,孔子有孔子的道,孟子有孟子的道,他們的道都是一以貫之的,所以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也就是說,孔子的各個概念之間都是貫通的,是平衡的,而孟子的各個概念也是形成體系的,也是相互貫通的。孔子在《論語》中兩次說到吾道一以貫之。如果孔子有人性本善的觀念,就必然有聖人的觀念,也必然有人人都可以成聖,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的觀念,也必然有以聖人治國,以德治國的觀念,也必然有王的觀念,而反對霸,也不會提富國強兵。但是,孔子沒有,這些觀念恰是孟子的觀念。後來的宋儒基本都繼承了孟子的觀點,這也是在宋代,《孟子》地位上升的原因。
孔子說了兩次吾道一以貫之,有一次是對曾子說的,但孔子沒有說,吾道是用什麼貫之的,而是曾子後來說,忠恕而已。後代很多人就理解成,孔子的道的核心是忠恕,這就歪曲了孔子。這是曾子自己的理解,不是孔子的本意,也是曾子,子思,孟子,宋儒一系的理解。孔子道的核心是禮,成就禮的人間辦法是培養君子。所以孔子很極端地說,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聽,非禮勿行。禮成為一切行為的前提與準則。這個禮,當然就是周禮。
孟子的禮的概念,僅僅有禮儀和謙恭的意思,而沒有了度和制度的含義;宋儒的禮的概念,也僅有禮儀謙恭的意思,沒有度的意思,而將制度的意思完全改換了,成為什麼三綱五常,君臣父子的等級制度。現代漢語的禮的意思,也僅有禮儀與謙恭的意思,沒有了度和制度的意思了。他們對禮的理解,都遠遠小於孔子對禮的理解。
孔子的禮的思想和孔子的一以貫之的思想體系,在現今時代有什麼作用呢?孔子的思想是否還有生命力呢?
孔子的禮的核心是契約關係,因為孔子的思想在後來的2000年中,被不斷的歪曲,因此,孔子禮的契約精神被否定掉了,同時也是因為中國後來的制度轉向了專制制度,專制制度是家天下,是所謂的聖人治國,以德治國,離開孔子周禮的制度相差很遠了。我們現在要否定掉那個存在了2000年的專制制度,否定掉以德治國,以聖人治國的理念,回到孔子的周禮上來,回到以禮治國的理念上來。2000年雖然很長,但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也沒有什麼。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沒有人性本善的觀念,沒有聖人治國的觀念,沒有王的思想,也沒有完全否定霸的思想,有富國強兵的思想,有培養君子的思想,有以禮治國的思想。孔子的這些思想被後代的所謂儒家,尤其是宋儒所歪曲和否定,我們現在就是要回到孔子本來的思想中來。
那麼孔子的這些思想對現在的中國社會有什麼啟發呢?
因為孔子沒有人性本善和聖人的觀念,所以孔子提倡的就是以禮治國,而不是以德治國,以人治國。以禮治國的核心就是各方面建立一個契約的關係,這個契約的建立與人本性的善和惡沒有什麼關係,無論是善是惡,無論是王還是霸,都可以在周禮的框架下,建立契約的關係。我們從孔子本人的從政經歷就會發現,孔子在魯國最後當上的是魯國的大司寇,管理魯國全國的司法,有點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司法部長的意思,前後有三年的時間。可見,孔子管理司法,不可能整天在講以德治國,仁義道德治國,還是要用法律的武器,法本身就是一種契約的關係。中國現在就是要提倡以禮治國,提倡契約的精神,法的精神,而不是以人治國,以德治國。孔子“禮”的思想的現實意義就在這裡。
孔子本人沒有否定霸的作用,而孟子和宋儒基本是否定了霸,而提倡王的思想。在《論語》中,孔子一般很少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但有一個人例外,就是齊國的管仲。孔子的弟子們有點覺得管仲有些霸的意思,因為管仲在齊國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一代霸主,春秋五霸之一。因為孔子的弟子們要完全否定管仲,可是孔子的思想與他們不一樣,孔子說,如果沒有管仲九次與諸侯會盟,充當盟主,並打着尊王攘夷的口號,擊敗北方蠻夷的進攻,那麼我們這些人,早就成為了蠻夷了。孔子在這裡的意思有兩個,一個就是,霸也沒有什麼不好,那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如果這個霸最後可以保持我們的文明,能擊敗那些的蠻夷的進攻,那霸就是好的。
後來的儒家思想基本都是否定霸,完全以道德論英雄,他們將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基本否定掉,也完全否定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也否定了漢武帝,認為漢武帝也是霸道而不是王道。可是,如果我們以孔子的思想來衡量後代歷史的話,我們就不可能完全否定春秋戰國時代,否定秦始皇,因為秦始皇的霸也沒有讓我們中國人成為了蠻夷,漢武帝的霸,擊敗了那個蠻夷人,即匈奴人的瘋狂進攻,其作用與管仲可以一比,如果沒有漢武帝對匈奴人的反擊,我們漢人可能就被匈奴人統治,那我們也就成為了蠻夷,這絕對不是孔子的思想。
而反過來,如果我們以孔子的思想看待那個後來的宋朝與明朝的話,我們不會認為這個輝煌的王道的宋代和明代是如何的好的,因為,宋代沒有霸道,結果是宋代亡於那個蠻夷蒙古人,中國文明被蒙古人踐踏,被毀壞,我們漢人也都成了蠻夷,如果孔子在世的話,孔子會認為那個宋代是如何的好嗎?絕對不會。而那個明朝最後亡於那個蠻夷滿清,結果也是中國的文明遭到極大的破壞,我們文明的漢人也成了蠻夷人。日本人和那個愛因斯坦就是這樣看待清代的中國人的。孔子對於霸的認識,與後代的儒家的觀念很不相同,如果中國人在宋代,在明清的時代,能夠不被那些歪曲孔子觀點的宋儒的思想所左右的話,那中國就也不會發生兩次大的亡國事件,也不會在近代遭受列強的欺凌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回到孔子的思想中來,廢除孟子和宋儒思想中那些道德至上的觀念。
孔子論歷史,論人物,不是完全從道德出發,霸,有的時候也是好的,可以以霸道對付霸道,保持自己的文明。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孔子在《論語》中為什麼會有富國,富民和強兵的思想。對於孔子的富國強兵的思想,歷代的儒家都迴避。因為用他們那個道德至上,王道至上的觀念,無法理解孔子為什麼會有富國強兵的思想。
孔子看王道看霸道就與孔子看待人性善還是人性惡一樣,本身並沒有絕對的意義,要看你如何運用和最後的目的及功效。
孔子有很強烈的富國與富民思想。孔子曾說過,“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這裡孔子的意思很明顯,即一個國家,無論你的道德如何的高尚,可是,民眾貧窮而且沒有尊嚴,那也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反過來,如果一個國家完全沒有道德,富裕而且尊貴,也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我們看到,孔子的對於富裕與道德的思想是非常平衡的。 孔子對於人民也是講教化的,但在教化民眾以前,有一個前提,就是首先要富民。孔子有一次對弟子冉有說,因為冉有已經有車了,小康了,冉有就問自己應該如何,孔子回答說,首先是要小康,冉有又問,然後呢?孔子說,要富裕,冉有又問,富裕了之後呢? 孔子說,要進行道德的教化。我們看孔子的次序是,先要富民,民富了以後,才應該講教化,因為民不富裕,人民是沒有尊嚴的,這個時候講教化,是沒有意義的。孔子這個觀點和次序與那個齊國的法家管仲是很一致的,因為管仲曾經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就是人民首先是要富裕,然後才談得上教化和知禮節。
孔子的富民思想和教化思想,對於我們當代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意義非常的重大,甚至與鄧小平的治國理念也是一樣的。現在,中國已經富裕起來了,因此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進行道德教化了。
孔子還有強兵的思想,孔子說,糧食充足,軍隊強大,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沒有糧食,沒有軍隊,國家就會滅亡。這就是有關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思想。經濟和軍事的強大,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而不是道德至上。這是孔子的思想中與其他後代的儒家不同的地方。孔子的這個思想對於中國現在的社會發展,都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回到孔子的本來思想,拋棄後來儒家的歪曲,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