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真相:劉少奇搞掉彭德懷
一般人都認為,那個在中共歷史上,占重要地位的1959年的廬山會議,是毛搞掉了彭德懷,定彭德懷為反黨集團。但是,歷史也許又給我們開了一個玩笑,廬山會議的真面目,不是毛彭之爭,而是劉少奇與彭德懷之爭。是劉少奇為了保住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向那個毛萬一死後,劉的最大敵人和對手彭德懷開刀。而彭德懷的那個萬言書,也不是針對毛的,而是針對劉少奇的,因為毛已經退居二線,大躍進的一線指揮者是劉少奇,因此大躍進的錯誤,就是劉少奇的錯誤。何況,劉少奇在1959年,已正式取代毛成為國家主席,接班已成定勢。而毛從1958年到1959年,為了糾正大躍進的錯誤,開了第一次,第二次鄭州會議,武昌會議,上海會議等,廬山會議,也是為了進一步糾正大躍進的問題,是為了反左。
而彭與劉之間,是早有恩怨的。彭也想搞一下劉,因為彭德懷也是自恃才高,一般人也放不到眼裡,也就是毛能鎮住彭。也因此,劉少奇才稱彭德懷是赫魯曉夫,朱可夫,魏延,劉宗敏式的人物,是偽君子馮玉祥式的人物,是腦後有反骨的人物,是諸葛亮一死,就要造反奪權的人物。
那麼劉少奇為什麼要搞掉彭德懷呢?劉和彭之間有什麼仇恨嗎?當然有,當然是有歷史淵源的。劉少奇與彭德懷原來的關係也還可以,因為劉少奇一直在搞工人運動,一直在白區工作,與軍隊關係不大。劉僅僅是在長征的路上,短暫的當過彭德懷的紅三軍團的政委。但是,到了延安整風的時候,劉少奇是堅決站在毛一邊的,而毛那個時候就開始整周恩來,彭德懷的問題。周恩來的問題很多,是歷史問題,在江西中央蘇區的時候,就與毛有梁子;彭德懷的問題是因為在抗戰一開始就不執行毛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而去執行周的運動游擊戰的戰略,後來還打了百團大戰,暴露了八路軍的實力,被日軍猖狂報復,八路軍損失很大。因此,在延安整風的時候,劉少奇就開始整彭德懷,兩個人就結下了仇。
而到了建國以後,當高崗進入中央,要取代劉少奇和周恩來的時候,劉少奇與高崗斗的是你死我活,這個時候,彭德懷是站在高崗一邊的,因為高崗散布共產黨有兩個黨,一個是軍隊黨,一個是地方黨,高崗彭德懷都是軍隊黨的代表,而劉少奇是地方黨的代表。彭德懷當時是支持高崗這個軍隊黨的說法。因此,劉少奇與彭德懷又結下了仇。
到廬山會議的時候,劉少奇接班已成定勢,但劉少奇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軍隊的背景,劉也僅僅在新四軍當過幾年的政委。後來進入中央以後,也沒有軍隊的後台。而彭德懷此時,剛剛打完朝鮮戰爭,是國防部長,軍委副主席,主抓軍隊日常工作,權力非常的大。彭也怕日後劉少奇當權以後,會報復自己,因此,也要打擊一下劉少奇的勢力。
因此,在廬山會議上,其實廬山會議分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是計劃開的,是一個政治局擴大會議,是為了糾正左的錯誤;後一個階段,就變成了一個中央全會,為的是彭德懷的問題。因此,當劉少奇揪住彭不放的時候,關鍵就是毛的傾向問題了,毛如果傾向彭,劉少奇就倒了,這根本不可能,因為劉剛剛被毛定為國家主席,是要接班的人。而毛傾向劉,彭就得倒。估計劉也是看準了時機,開始下手逼迫毛表態和站隊。這就跟後來文革的時候,林彪逼迫毛搞掉羅瑞卿一樣。毛後來被迫與劉少奇站在一邊。這個時候,1961年的七千人大會還沒有召開,毛還沒有看清劉少奇的嘴臉。
也因此,廬山會議的一個奇異的景觀就出現了,本來開廬山會議的目的是要糾正左的錯誤,糾正大躍進的錯誤,而且中間還有一個中斷,即毛當時已經宣布會議結束,準備下山了,可是,劉少奇這個時候開始發難,開始打擊彭德懷。會議於是就開始擴大,連林彪後來都上了山。因此,結果是,廬山會議以反左開始,最後以繼續反右結束,以繼續搞大躍進結束。很諷刺呀。出來了一個彭德懷反黨集團,還有一個軍人俱樂部,黃克誠,周小舟他們。
歷史的演進,真的很有意思。
下面筆者轉引網友張宏志的文章,大家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而不是李銳的那個單一的角度來看看廬山會議的真相。
廬山會議真相
對廬山會議一般認為:彭德懷的“意見書”,對毛澤東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所犯錯誤提出批評,毛澤東容不得彭德懷,把彭德懷打成右傾機會主義。還有一些人大肆渲染毛澤東獨裁,打擊彭德懷,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這些看法有失史實,是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們編造出來的。
評述廬山會議必須弄清兩個前提:
其一,彭德懷的“意見書”所涉及的內容及其矛頭所指。其二,評判是非的標準是什麼?離開這兩個前提去評述廬山會議必然失去客觀標準,而發生主觀隨意性,這就難免陷於偏見!少數人編造歷史,多數人上當受騙。
大量的、確鑿的、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犯“左”傾錯誤的是劉sq等人。為了糾正劉sq等人在大躍進運動、人民會社運動中所犯的浮誇風、共產風等錯誤,從1958年10月—1959年4月,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第一次鄭州會議、武昌會議、中共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海會議。事實如此,毛澤東對彭德懷進行打擊報復從何談起?而另一些人就此對毛澤東的惡意中傷亦就不攻自破了!
廬山會議
1959年7月2日—31日,在江西廬山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各省委第一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一些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會議目的是分析形勢,以便從“左”的錯誤中汲取教訓,對工作做出科學安排。
會議開始,毛澤東提出18個問題要大家討論:1、讀書;2、形勢;3、今年的任務;4、明年的任務;5、四年的任務;6、宣傳問題;7、綜合平衡問題;8、群眾路線問題;9、建立和加強工業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提高工業產品質量問題;10、體制問題;11、協作關係問題;12、公共食堂問題;13、學會過日子問題;14、三定政策;15、農村初級市場的恢復問題;16、使生產小隊成為半核算單位;17、農村黨團組織的領導作用問題;18、團結問題。毛澤東在講話中概括了三句話:“成績偉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躍進的重要教訓之一是破壞了平衡。在整個經濟中,綜合平衡是個根本問題,有了綜合平衡,才能有群眾路線。提出要以農業為基礎,要按農、輕、重的次序安排經濟計劃。毛澤東講話後,會議進行分組討論。彭德懷參加西北小組討論,同大家一道,對1958年以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批評意見和改進的建議。
7月10日,毛澤東布置討論修改《關於形勢與任務1959年7月2日到X日廬山會議議定紀錄(修正草案)》。
7月13日晚,彭德懷起草給毛澤東的信(即“意見書”)。陳述自己對1958年以來黨的工作的看法。14日,將信呈送毛澤東(附件一)。
7月16日,毛澤東批示,將彭德懷的信印發到會同志討論。討論中一些人贊同信中觀點,一些人表示反對。黃克誠、周小舟同意彭德懷的信的總的精神,張聞天作長篇發言明確支持彭德懷的意見。
7月23日,毛澤東講了話,對彭德懷的一些意見表示贊同,並作了自我批評(附件二)。
7月31日,毛澤東宣布會議結束。
毛澤東被迫改變主張
8月1日,準備下山的毛澤東被迫改變主張。
8月2日,舉行八屆八中全會。中央委員75人,候補中央委員74人出席會議。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的其他工作同志14人列席了會議。
8月16日,會議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關於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決議》、《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的決議。還通過了《關於撤銷黃克誠同志書記處書記的決定》,但後來一直未向下傳達。
毛澤東何故改變主張?據毛澤東貼身衛士李銀橋回憶:“……回到住處,毛澤東本是吩咐我們收拾東西,準備散會走人。可是有些領導同志不幹了,提議解決彭德懷的問題。當天晚上,我便正式得知不下山了,召開中央全會,……
“毛澤東沒有參加中央全會。會議吵得厲害,吵得聲音很大。吵聲傳來,毛澤東睡不着覺,他睡不着覺是要發脾氣的,叫我去看看。我跑步去了,見許多人同彭德懷吵。回來說一遍舌。毛澤東發火了,寫了批示。中央全會期間,在毛澤東住的房子裡,開了幾次政治局會議。……政治局討論決定:只免去彭德懷國防部長職務、軍委副主席職務,仍保留政治局委員和副總理職務。生活待遇不變。”(權延赤:《走下神壇的毛澤東》)
會議於8月16日宣告結束。
廬山會議的毛澤東
彭德懷的“意見書”,給毛澤東出了一個大難題。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劉sq一些人的“左”傾錯誤,毛澤東花去了6個月(1958.10月—1959.4月)的時間,召開五次會議適才糾正過來,在這6個月中,毛澤東日理萬機,深入農村、工廠,做了深入調查,召開過諸多中央會議。作為65歲高齡的毛澤東,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領讀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這場面多麼感人!可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彭德懷的“意見書”,對毛澤來說,本來是抽身事外的。毛澤東召開的五次糾“左”會議,彭德懷都參加了,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中的“左”傾錯誤是劉sq等人犯下的,彭德懷心明如鏡。他的意見書,本來就不是對毛澤東的。這種情形,毛澤東是可以仲裁的。但是毛澤東不得不考慮三個問題:其一,“意見書”中所說的問題,是已經改正過了的事,再翻騰這些“陳芝麻、爛穀子”已無意義;而作為歷史教訓來汲取,以便改進工作,這正是會議的宗旨,會議正是這樣進行的。其二,劉sq作為毛澤東選定的接班人,剛剛(1959年4月)接替了國家主席,在這樣的時候把劉sq、鄧小平、彭真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的錯誤抖擻出來,不僅黨的接班人的問題要做重新考慮,而且黨中央領導機關也須重新設置,彭德懷的“意見書”,對全黨來說,真的是牽一髮動全局了。其三,儘管“意見書”中所反映的問題,是實際工作中確實存在的錯誤,但毛澤東一向主張愛護群眾的革命熱情,出現錯誤,不要潑冷水,而要循循善誘。故而毛澤東寧願自己承擔責任,而不去責怪屬下。
毛澤東息事寧人的態度,遇到了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彭德懷不依不饒,咄咄逼人;一方面劉sq一些人心懷叵測,欲置彭於死地。劉、彭的衝撞,已勢不可免了!
劉sq在批評彭德懷的“意見書”發言中狠狠地捅了彭德懷一刀。說彭德懷是魏延的骨頭(按:《三國演義》中的魏延腦後有反骨,被諸葛亮所殺),朱可夫的黨性(按:赫魯曉夫搞宮廷政變,是藉助元帥朱可夫的軍事力量的),馮玉祥的作風(按:即偽君子),與其你篡黨,還不如我篡黨。劉sq的發言,是說,你彭德懷是一個一貫反黨的偽君子。
會議進行中,意想不到的事就這樣發生了。
毛澤東主動承擔了“左”傾錯誤的政治責任,保護了劉sq等人,而劉sq一些人則咬住彭德懷不鬆口。
彭德懷與劉sq等人之爭,使會議的演變出現了兩種可能:或者毛澤東與劉sq等人攤牌,清算他們的“左”傾錯誤;或者把矛頭指向彭德懷,按劉sq的意圖把彭德懷打成一貫反黨的野心家。前者可能導致黨內分裂,後者必將造成冤案,錯判彭德懷。在“左”傾錯誤所造成的嚴重情勢下,全國人民期盼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渡過難關,黨內再不能折騰了,毛澤東從大局出發,求以加強黨內團結,穩定全國形勢,而無奈地採取了折衷辦法,把彭德懷的問題作為黨內矛盾,而批評他犯下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毛澤東這樣做是違心的!他在8月1日預備會上對彭德懷說:“我66歲,你61歲,我快死了,許多同志有恐慌感,難對付你,許多同志有此顧慮。”(李銳:《廬山會議實錄》,第193頁)神話故事有“打鬼藉助鍾馗”之說,毛澤東作了一次鍾馗。“1965年10月,毛澤東派彭德懷出任大三線副總指揮前,和他談了話。毛澤東說:‘我們共事幾十年了,不要廬山一別,分手到底。’我們都是六七十歲的人,應當為後代多想事、多出力。廬山會議已經過去了,是歷史了,現在看來,真理可能在你一邊。對你的事,看來是批評過了,錯了,等幾年再說吧,但你自己不要等,要振作,把力氣用到辦事情上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1980>第122頁)事實上毛澤東對8月召開的批判彭德懷的會議是不滿意的,所以他沒有參加會議。1966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匯報會議上的講話》中說:“鄧小平從來不找我,從1959的到現在,什麼事情都不找我。五九年八月廬山會議我不是滿意的,儘是他們說了算,弄得我是沒有辦法的。”
毛澤東作為中國歷史上一代豪傑,他襟懷坦白,胸懷宇宙,頭腦里裝的是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一再向全黨指出: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他還指出:黨外有黨,黨內有派;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毛澤東這番話很值得人們深思!時至今日,一些人似乎理解了毛澤東這番話。
1958、1959兩年,中國革命發生了太多的事;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了複雜的鬥爭。關於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發生的“左”傾錯誤,和廬山會議,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攪亂了。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
廬山會議之後
會後,8月17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關於反右傾思想的指示》
這時,毛澤東培養接班人的工作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政府工作,毛澤東放手交給劉sq去做;黨的工作交給書記處,由總書記鄧小平主持日常事務。毛澤東自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考慮黨的方針、政策;研究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主要是反修、防修問題。
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使得1958年8月以來,毛澤東用很大力氣糾正的“左”傾錯誤,故態復萌。劉sq在廬山會議結束後的第7天,8月24日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上說:“這麼幾千萬上山幾億人搞大躍進,大家動手搞,這樣才會得到經驗。我相信,這樣我們進步快。這個是出錢買不到的。而我們是在很短時間取得這個經驗的。我們取得這個經驗,那怕是犯很多錯誤。這個錯誤我們必須犯,現在不犯將來還得犯。我們犯了,將來就可以不犯或者少犯。即使犯了錯誤,發生了問題,也要從積極方面看,犯錯誤也有好處哩。(劉sq:在第十七次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紀要<1958年8月24日>)劉sq這番議論,迴避了一個根本問題——毛澤東多次嚴厲批評的浮誇風、共產風。劉sq一些人颳起的浮誇風、共產風一度攪得天下大亂。迴避浮誇風,空談大躍進的經驗,是偷梁換柱,諱疾忌醫。看來劉sq是想賴帳。而那些追隨劉sq的人看透了劉sq的心思。這裡介紹一下劉sq樹立的典型、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坐鎮的信陽地區的一些點滴材料,時任信陽地區行政公署專員的張樹藩回憶說:“黨委們就給我們總結了四條‘嚴重右傾錯誤’:一、把1959年的特大豐收說成災荒年。不只在地委會議上說,在省委擴大會議上還堅持己見,並在縣、市委書記會上反右傾機會主義、批判彭德懷時,還提出要堅持實事求是。二、在8月份召開生產救災會議時,把災情講的那麼嚴重,否定了‘大躍進’的大好形勢。三、在遂平縣進行反瞞產工作時,不但沒反出一斤糧,反而不請示報告省委,私自動用國庫糧700多萬斤。四、對幹部的幹勁不是鼓勵,反倒誣衊說不是共產黨而是國民黨作風。”信陽地區的“反右傾”情況非常糟糕:被批判的幹部,竟有1.2萬人次。
從全國形勢看,由於毛澤東對反對“左”傾錯誤所做的巨大努力,召開了一系會議(前述五次會議)形成了一系列決議,廣大黨員、廣大幹部覺悟程度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1959年4月,毛澤東發出致六級幹部的公開信以後,浮誇風在全黨基本上受到了遏制。所以廬山會議後的浮誇風除個別地區復發外,對全國形勢未造成重大損害,基本上保持了全黨、全國大局的安定。
七千人大會
1960年秋,中共中央開始糾正1958年8月在廬山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關於“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彭德懷就自己的問題向中央表明態度、要求平反。1961年1月27日,劉sq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亦稱七千人大會)上講話說:“所有人都可以平反,惟彭德懷同志不能平反”。文化大革命中,某某人背着毛澤東主席,秘密指示紅衛兵從三線建設工作崗位上揪回彭德懷,反覆進行批鬥。事實一再說明,打擊彭德懷的不是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