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孔夫子真的如此对立吗?
近几天坊间沸沸扬扬议论的是在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那里立了一尊9.5米高的孔子的塑像,赞同者认为,孔子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代表人物,立在国家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那里没什么不行;而反对者认为,天安门广场已经有毛泽东的画像了,又立一个孔子的塑像,而毛和孔子的思想是对立的,所以有些的不伦不类。
因此,问题的核心还不是孔子的塑像可不可以立的问题,而是孔夫子和毛泽东的对立问题。认为毛和孔子思想对立的证据有几个,一个就是毛是五四时代的愤青,毛的思想是继承了五四精神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就是天安门广场,五四运动是要砸烂孔家店的,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是要反帝反封的,而反封的头号敌人就是孔子。而毛作为五四时代的愤青,是一直反对孔子思想的,尤其是到了毛的晚年,还有一个批林批孔的运动,所以,既然毛如此反孔,如何可以将孔子的塑像与毛的画像并立在天安门广场呢?因此,立孔子塑像,其核心的意思是不是当局在利用孔子,在国内和国际上搞什么文化战略。何况现在中国在国际上还大打孔子牌,国际孔子学院也成立了300多个。
这样,一个孔子不仅是与毛对立的关系问题,还有中共当局的文化战略问题。这样,一个孔子便从文化又过度到了政治,因此就很复杂了。
我们现在还是先把政治排除在外,专门谈一谈,孔子与毛是否真的对立的问题。
从表面来看,毛的确是与孔子对立的,因为毛也是五四愤青之一,而且还将其愤青思想保持到了晚年,还搞过批林批孔运动。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毛的思想中,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民间文化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丰富的,毛在延安的时候,还多次拜祭过黄帝陵,毛本人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是非常深的,毛对于孔子的思想当然不陌生。
那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并且孔子是以礼解仁,也用仁来解礼,是互为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而以德治国,以礼乐治国的思想也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同时,孔子还是大宗师,其思想是超越了后代的儒家,法家,兵家,道家,名家,纵横家,也是涵盖了这些思想的集大成者。参见笔者的《孔子不是儒家》,和《集法儒道释之大成的毛泽东》一文。孔子的思想,并不像宋代以后占统治地位的思孟学派那样的狭窄。而毛的思想,也是集古今思想之大成,也是集法家,儒家,兵家,道家,佛家,纵横家之大成的。因此,笔者认为,毛的治国思想,在本质上,是非常靠近孔子的治国思想的本质的,而超越了宋代明清以来的思孟学派的。五四运动,砸烂的不是真正的孔子,而是那个三纲,而三纲的思想并不是孔子的思想。
至于五四运动在文化上的全盘西化的思想和后果,正是我们现在要进行反思的。
为什么说,毛的治国思想与孔子的治国思想接近,这种接近,不是表面上的接近,也就是毛不是在复述孔子的具体思想,而是说,毛继承的是孔子思想的真谛,也就是以德治国的思想,以及礼仁互为的思想。礼这种秩序,不是靠外在的法的约束,而是靠内在的仁的支撑,白一点说,也就是共产主义的秩序,不是完全靠武力或法律来支撑的,而是靠人们的道德水平来支撑的,靠内在的仁的意愿来支撑的,也就是道德和意识形态。所不同的是,毛的以德治国,其中的德是有自己的标准的和内容的,比如大公无私,比如为人民服务,比如舍己为人,比如勇于牺牲,而且还有自己的名称,如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等。
下面我们可以分析几个现象,来看看毛是如何运用以德治国的。在毛的时代,无论是在民国时代,还是解放后的毛时代,孔圣人的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了,只是,人们想不到的是,孔圣人的思想的真意,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复活的。我们看,毛在建国前和建国后,一直大树特树一些普通的道德圣人的现象,这便是以德治国的思想的真谛,而这个思想在本质上,其实是就是孔子的思想。毛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法家兵家纵横家的思想,而且也继承了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以仁治国的思想,以圣人治国的思想。在建国前,在延安的时候,毛就竖立了几个现代版的圣人,一个是思想上的鲁迅的圣人形象,毛说,鲁迅就是当代的孔圣人;还有就是毛树立了白求恩,张思德,还有愚公移山中愚公的道德形象,也就是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还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并要求全党全军都向这些道德楷模学习,这就是著名的老三篇。后来还有刘胡兰,是勇于牺牲的榜样。在建国后,毛还竖立了雷锋的光辉形象,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精神,成为开国后的新的道德圣人。后来还有更多,邱少云,黄继光,焦裕禄,王杰,太多了。这些在道德高地上的现代版圣人,就是毛以德治国的核心和新的运用。
毛治国,不仅仅是法家兵家纵横家那一套东西,还有儒家道家的东西,只不过,儒家的东西用的比较隐晦而已,而在内核上,是与孔子的思想一致的。但毛的本事在于活学活用,并且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来翻新。毛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的真谛,还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比如毛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不仅仅孔子可以成为圣人,而这种思想,与宋代以来的思孟学派的思想也是吻合的,因为孟子有一个思想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宋儒的努力,就是建立一个个人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靠个人的修养来达到成圣的目的。所以,毛后来在自己的诗词里说,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与孟子的思想非常的贴近,而且毛竖立的那么多的道德圣人,都是普通的人,普通人也可以成圣。
当然,毛心目中最大的圣人,是他自己,毛要做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现代圣人。以德治国,以圣人化育天下,移风易俗,是中国传统的治国思路。包括在很多朝代存在的以孝治国,汉唐宋,明清,都有以孝治国的传统,都是同样的思路。而这种思路,在西方就是政教合一的特点。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从古到今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权力机关,还是颁布道德,以圣人育万物的机关。
而现在,当革命渐渐成为了过去,当共产主义的理想不再是理想的时候,回归中国古典传统文化,重新建立中国的道德理想,成为了一个急迫的问题。最近北京的小学已经将清代的《弟子规》列为北京部分小学的必修课,包括景山学校,这便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同时,有些地方也将《三字经》列为小学的必修课。当然,有些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三字经》还有些难。但不论如何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进现代社会,是一个大的趋势。至少,是中西并举吧。
也因此,我们看,即便是在毛时代,好像是最反对孔子思想的时代,可在骨子里,继承的仍然是孔夫子的思想,由此也可见孔子的思想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上的,而是存在于中国人的血液里的,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完全扫除的。这样看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孔子塑像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毛与孔子的对立,在深层次上,完全可以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