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延安才明白毛为什么会写《沁园春。雪》
很多人都认为,毛写那首有名的词《沁园春。雪》,气魄宏大,有帝王气,在毛去重庆谈判的时候,毛将自己的诗词拿出来,意思是很明显的,就是要压蒋介石一头。只是山人我不这样认为,毛的那首词,就是很普通的词作,也就是具有一般诗词的特点,咏物鸣志而已,没有什么太了不起。当然,说这话是因为山人我去过延安和陕北,如果有人没有去过延安或陕北的,就不会如此认为,还会认为毛的诗词如何如何的了得。其实山人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在去过陕北和延安以后,就不这样看了。
当然,现在有人说,那词不是毛写的,是另有写手,不过,山人我分析,词肯定是毛写的,但是经过了一些文人,很可能就是毛的那几个大秘书的修改,但主体部分应该是毛的,而且毛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写词,这是谁都知道的,而且在长征途中,毛在马背上还勤写不辍。
为什么说,到了延安才明白毛为什么会写,或能写这首词呢?那主要就是看延安的地理位置了,以及毛当时的心态了。心态我们不知道,但延安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山人我去延安,是在下了华山到西安开会以后的事了。
书接上回,就是我们从华山下来后,到西安开会,开会期间,咱就顺带将西安城里城外的名胜古迹给游遍了,什么大雁塔小雁塔,什么兵马俑,什么陕西历史博物馆,什么华清池。山人我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评价非常高,比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都高,评价高的原因是人家有东西。看来各地博物馆都是地方本位,人家有东西,不给你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你号称中国,可是你没东西也是白扯啊。
博物馆中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国宝级的,什么唐太宗的六骏,好像有几幅被鬼子给搞走了,是不是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中,咱还不能确定。当年去大都会博物馆看的时候,发现鬼子搞了很多中国的东西,收藏在自己的博物馆里,太不像话了。而在陕西博物馆中,尤其是汉代的雕塑,古拙淳朴,气象非凡,那气魄,是中国后代所没有的。
回到主题,我和我的那位安徽籍同事,事先商定好的,一个是先登华山再开会,另外就是盘算如何回北京,北京嘛,与罗马城一样,那是条条大路通北京呀,你可以从西安坐火车直接回北京,但你也可以选择别的路。我们的如意算盘是,从西安到黄帝陵,再到延安,再到绥德米脂,然后出榆林,过沙漠,越过黄河,去成吉思汗陵,然后到包头,走京包线回北京。这样,我们其实就是穿越了整个的黄土高原到了内蒙古高原,穿越整个的陕北,沿途可以游玩黄帝陵,延安,绥德,米脂,榆林,沙漠,黄河,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包头,呵呵,如意算盘不错吧。这样我们回了单位,才可以对我的那些哥们说:不虚此行,否则,还不被他们给瞧扁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自驾游,也没有私家汽车,我们就坐汽车。出了西安向北不久,我们就发现环境完全变了,这可真的是黄土地呀,怎么那么多的土呢?很多直立的土石壁,还有塬,其实也不是山,就是一个平面,好像叫塬,但平面被切割成千疮百孔的模样,底下是沟壑。植被稀少,颜色就是土黄色,满眼都是土黄色。汽车一会儿在沟里面走,一会儿在塬上面走。其实从塬的上面看,是非常平坦的,只是被切割了而已,变得不连续了。
车靠近黄帝陵的时候,环境变了,有了很多的树木,眼睛也看到绿色了。看来黄帝陵就是牛呀。反过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环境的,为什么这黄帝陵周围就可以种植很多的树呢?而别的地方就不行呢?
黄帝陵名气非常大,海内外闻名。据说这个黄帝,是中国人的老祖宗。我们都是什么炎黄子孙。据《史记》的记载,应该是不错的。不过,当我到达黄帝陵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黄帝为什么会喜欢在这个地方,在陕北这如此贫瘠的地方呆着呢?而且还埋葬在这里。也许在黄帝活动的时候,陕北还不是这个样子的,也许都可能,不是说,陕北的土是风吹来的吗?也许黄帝在的时候,土还没有吹过来。当然,陕北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处就是盖房子容易,居住容易,而且不需要什么材料,你随便找一个地方,刨一个立面,然后掏一个洞,就可以住在里面了,而且冬暖夏凉,非常惬意,不像现在,动辄要几万元一平米的住宅。
古人都是找容易生存的地方居住,黄帝愿意呆在这里,一定是有黄帝的道理。其实黄帝的活动范围是相当大的,我曾经在河北的涿鹿,发现黄帝也去过那里,还有什么涿鹿大战。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是纵横江湖派的,在河北,山西,陕西,河南一带纵横天下。
黄帝陵本身非常简朴,主体部分就是一个小坟包加上一块石碑,石碑上面有图像,可能是黄帝本人的像,不过,后人如何知道黄帝长什么样子的呢?黄帝陵与延安非常的近了,在抗战的时候,毛和共产党以及国民党的很多人士,时不时就来黄帝陵祭拜一下,以鼓舞中国人的抗战士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祭奠仪式的照片。那个时候,国共双方的统一战线估计就是建立在黄帝的大旗下的,中华民族嘛。
我们还是规规矩矩地给黄帝的石像鞠了躬,这是必须的。不过,那个时候,隐隐的,我还是感觉出了什么,这也就是到了陕西以后的感觉,就是中国的历史,在陕西,在长安,在西安,在黄帝陵,在这一带,历史和文化太厚重了,积淀也太深了。陕西人不是说了吗,在陕西,你随便在地上一刨,就会挖出些什么宝物来的。我那个安徽籍同事,还是古董爱好者,他还真想在什么地方搞一些古董回去。
过了黄帝陵,就到延安了。延安的名气,因为共产党中央曾经在这里很多年,就太大了。本来延安这个地方,也是蛮重要的,在宋代的时候,是边陲,也是抵抗西夏的重要军事据点。我不知道,在《水浒传》里面,鲁提辖到的延安府是否就是这里,非常可能。
延安说实在的,地方不大,就是一个宝塔山,一条街,一条延河,而且在我们去的那个时候,延河里面基本没有水了,几乎就干涸了。我们还特意下到延河的河床里面,里面只有少许的水流,很可怜的。当年的延河,水面还是很大的,否则如何会有宝塔?一般建立宝塔,都是为了镇住河里面的妖龙,而要是水都没有了,如何会有妖龙呢?
枣园我们没有去,去的是杨家岭。毛的窑洞还是比较好的,估计也是地主老财的。到了陕北,我们就明白了,好的窑洞一般是比较大的,也就是正面不仅有门,还有窗户,而且一般不是土坯的,而是砖砌的,或石头垒成的,而且也不是一个,而是一排三个窑洞,外加一个院子,有的院子当中还建另外一座房子。大窑洞住人,小窑洞放东西,而大窑洞可能还是套间,就是里面再接一个小窑洞。而毛的窑洞,就是一个套间。只是,无论如何的地主老财,毕竟就是一个窑洞,还是很那个的,朴素吧,不朴素也不行呀。很多窑洞里面还有炕,火炕,可以烧。我们见到很多窑洞里面的火炕,但毛的窑洞没有,因为毛是南方人,是床,冬天是炭火取暖。
比较牛的是那个中央大礼堂,我们一进去,我就知道,这原来应该是一个教堂,是教堂改装的。延安原来还有教堂?而且还是很大的教堂,这我无论如何想不到。如此偏僻的地方,教会都可以杀进来,真是不得了,是不是戴德生他们那一拨人?也许。后来我们到了米脂,也发现有教堂,还有很多很欧式的房子,真的很难想象。
我们也登上了宝塔山。山不是很高,山上还都是窑洞,高低错落,整座山,好像都被挖空了似地。当时在想,共产党当年就在这么一个破地方,后来居然也能得天下,有点不可思议。其实陕北和延安的确是养活不了太多的人,老毛他们刚开始也没有想停留在这里,这里土地贫瘠,没有太多水源,粮食很少,如何养活几万士兵?延安这个地方还是张学良让出来给共产党的,东北军撤出了延安,将这个地方送给了毛。
红军东征,越过黄河到山西发展,也是没有办法,山西比陕北要强很多,后来还有西路军去口外,都是被迫向外发展,因为陕北实在是太穷了。但是,穷归穷,延安这个地方还是很重要和有分量的。我们看,延安的南面,就是黄帝陵,那是中华民族的祖宗;再南面就是西安,西安是中国十几朝古都,汉唐气魄都在那里,秦皇汉武都在那里;而北面,就是那个起义者李自成的故乡米脂;再向北,就是长城,榆林旁边有镇北台,后来我们游了镇北台长城,非常棒。再向北,就是沙漠和黄河,然后就是那个成吉思汗陵。
那么,毛站在延安这个地方,或陕北这个地方,想到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黄帝,就是秦皇汉武,就是唐宗宋祖,就是长城与黄河,也就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人和朝代,就汇聚在这一条线上,也就是我们从西安穿越黄土高原到内蒙古草原的路线。而这条线,也就成就了毛的那首词:《沁园春。雪》。咏物言志,是诗词的基本特色,毛的词也是咏物言志,其物,就是站在这条地理线上所能看到和想到的物,毛在江西井冈山的时候,也写过很多的词,但不可能是这一首,因为毛不在陕北这个地方,睹物也睹不到这里,写词也写不到这里。
站在延安这个位置上,或陕北的位置上,站在这条联系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历史的线上,很自然,再加上毛本人的胸襟气魄,当然就会有那样的词,那样的思想。我本人从来不认为毛仅仅是一个什么苏联的傀儡或马克思列宁的信徒,毛不是那样的人,毛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信徒。无论中国的历史文化在毛身上体现的是正面还是负面,但他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所塑造出来的。毛之所以轻易不会被打倒,现在也未必就倒了,其力量也在这里。
附: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