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面對的核心問題:資本專制 最近中國高調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因此,關於馬克思的爭論,也甚囂塵上了。包括中國送給德國馬克思家鄉的雕像,也飽受爭議。 其實,分析馬克思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馬克思面對的問題,一個是馬克思開出的解決問題的藥方。以筆者的觀點,馬克思面對的問題,或馬克思提出的問題,並沒有什麼錯誤,資本專制的問題,到現在仍然沒有解決。不過,馬克思開出的藥方,也就是如何打破資本專制的方法和道路,備受爭議。 馬克思為什麼沒有面對政治專制,而是直面資本專制?因為馬克思看出了資本主義的特性,資本專制是核心,政治被資本所操縱,所以,核心是資本專制的問題。 在馬克思的時代,政治專制多少已經獲得解決,因為歐洲已經經歷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原來的貴族和國王的專制統治,已經被推翻,資產階級已經登上歷史舞台。因此,馬克思面對的就是另外一個代替了政治專制的資本專制的問題。 只是,馬克思開出的藥方很多人認為有問題,因為馬克思認為,資本專制不能靠資本家的善意和道德來得到控制和制約,那麼就只能靠底層的工人來推翻,甚至暴力革命,那麼,結果有點奇異:是用加強或恢復政治專制來控制或打破資本專制。這從法國大革命的角度來看,是倒退了。唯一不同是,這個政治專制的後面,不是資本專制或資本代理人,而是另外一個下層的普羅大眾階級。 不過,馬克思思想的實踐,有兩個方向,因為馬克思是複雜的,暴力革命,只是其中一個選項,並不是馬克思思想的全部。其中一個方向是恩格斯的方向,恩格斯晚年是傾向於走非暴力的方式,也就是議會選舉的方式,用一個不受資本控制的選舉上來的政府,用稅收和福利來控制資本的專制,降低其危害。恩格斯的方向,在北歐已經勝利,而且已經影響到了全歐洲。另外一個方向是列寧的方向,就是暴力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用政治專制來控制和擊敗資本專制。俄國和中國走的是列寧的道路。 因此,中國建國後的社會主義,是這樣一種混合體:政治專制加資本國家化。在資本國家化裡面,工人獲得一定的自由,也就是經濟民主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但在政治領域,權力集中了。而改開以後的中國,是政治從專制轉向了威權,也就是政治權力方面有所開放,權力集中下降,但資本權力增強,資本的民營化,私人化,其實是增強了資本專制的方面。 因為我們都知道,包括西方的所謂民主社會,其實也是體現在兩個方面:政治和經濟。在公權力方面,也就是政府方面,是民主的,但在公司裡面,沒有民主,是專制的,這就是西方社會的特點:政治民主,加資本專制。而資本專制的這個問題,200年來,並沒有解決。 也因此,很多人到了西方發現,西方也沒有多少民主,因為西方的民主只體現在政治民主,而西方的政府,大多是小政府,權力並不大,因此,政治民主,對全社會的民主影響不是狠大,只是一部分。而最重大的,直接影響人們每天生活的,是公司,而公司是專制的。因此,你很難說,西方人都生活的民主社會中。 那麼,西方有沒有經濟自由呢?有,主要體現的三個方面:投資股票,個人開公司,離職自由。也就是說,起碼在表面上,一個工人,也可以上升為資本家,如果你投資股票成功,個人開公司創業成功,都可以上升為資本家。只是幾率有多大就不知道了。但在你的公司里,還是專制經營的。 列寧道路在於,用政治專制打掉資本專制,轉化為國家資本以後,從民主的角度看,在政治民主化上退步了,而在經濟民主上進步了,但問題是,經濟民主導致效率下降。而革命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馬克思是善意的,希望被資本專制控制的工人和底層,能有經濟自由和經濟民主,但從道路和方法上,恩格斯的道路成功了,列寧的道路失敗了,因為效率不行,代價又太大。中國的改開,實際是在政治上一定程度的放權,而在經濟上,降低了勞工階層的經濟民主和自由,加強了資本專制,獲得效率的提高,中國因而得到發展的。因此,中國人感受到的民主和自由,在政治方面有提高,但在經濟生活方面有下降。 紀念馬克思,其實是紀念一個勇敢的人,一個敢於挑戰資本專制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