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回国: 归途一路微信中
90年代回国,还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回国离家一上飞机,就和马嫂失去联系,一直要到昆明家后,马嫂按照估算的到达时间,打电话到昆明家中,才重新取得联系。
现在回国,因为微信,旅途中除了飞机飞行这段时间,一直与马嫂微信中保持密切联系,感觉马嫂一直就在身边。回头去看旅途中与马嫂的微信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马嫂和儿子送我到机场。我通过安检来到登机口,他们也刚回到家。安检队伍比过去长很多,大约花了40分钟的时间才通过安检来到登机口候机。 
北京时间凌晨5点23分到达北京,入境过关排队时与马嫂微信通话
去年回国坐国航5点半到北京,赶7点昆明的飞机,时间非常紧张,几乎没够赶上。今年吸取去年教训,开始买的是9点飞昆明的飞机,但是9点飞昆明的飞机不是直达,中间要在四川达州停留30分钟,马嫂说多一次飞机起降不好,最后买的是中午12点飞昆明的飞机,可这一来,在北京机场就要呆5、6个小时。




与去年回国北京机场入境的情况一样,外国人排队等着过入境手续的队伍超长,中国公民窗口几乎无人。很快,中国公民窗口也对外国人开放了,外国人队伍中不少人转移到中国公民窗口。外国人入境等候时间开始缩短,我也终于办理好入境手续,凌晨7点左右正式入境,先去吃了一碗牛肉汤面,喝了一杯咖啡外加一块蛋糕,总共花去97元人民币,有点贵。 



机场里东逛西逛,没有找到马嫂建议去的书店,到是意外发现北京机场三号楼里居然有可以计时睡觉的地方:

在下面这个地方,手捧一大杯星巴克咖啡,看着窗外的机场,发呆了三个小时,才等到登机。我有点后悔听从马嫂的安排,在机场呆那么长时间太无聊,下次回国坐9点的飞机飞昆明就好。
北京机场这杯星巴克咖啡,与美国的相比,味道比较淡。





此次回国给母亲带了下列物品,她很高兴:
戴森(dyson)移动式小空调
昆明近来冬天气候变得越来越冷,母亲年岁增高,抗寒能力逐步减弱。马嫂一个上海朋友介绍了这一款costco卖的机器,具有冷风,热风,净化空气三功能。该机器没有风扇,据说是应用航空喷气发动机技术散冷散热,costco 价格400刀(含税),而国内销售价格近6000人民币。这种机器据说在上海很受欢迎。
有消息报道说,今年国内光棍节1111大甩卖,戴森的产品销售排名第二。
母亲很有意思,每次买东西给她,她总会询问价格,如果她认为价格过高,就会不满意,说买这么贵的东西不值得。这个机器如果花6000人民币在国内买,她一定反对。可从美国买回去,听说只花了400刀相当于2000多人民币,比国内6000元的价格便宜很多,她就很高兴。
不过这个机器因为电压转换的问题,在国内使用还是有些问题。该机器的手册说,在使用机器时,电源线应该一直链接在墙上的电源接口处还不能使用电源延长线,使用电源延长线有可能会引起机器超负荷过热的问题。这个在美国买的机器到了国内使用,电源线不可能直接接在墙上的电源接口处,因为国内电压与美国电压的不同,国内220伏美国的120伏,因此机器的电源线必须通过一个电压转换器才能接到墙上的电源接口处,而这个电压转换器实际就是一个延长线,容易引起机器超负荷过热的问题。这个机器有自动探测室内温度的功能,机器运转中,如果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就会停止工作,当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机器又会开始工作。同时这个机器还有个当超负荷过热时,会自动关机的功能。由于电压转换器的延长线作用,该机器在工作时,如果设定温度与自然室内温度相差太大,工作时间就会较长,机器就会超负荷过热而自动关机。这个问题等明年回去后看看能不能找到方法解决。 
衣服
母亲穿的衣服极难买,因为她很挑剔。她在美国时,有一次一个老朋友来看她,送了她一件毛衣,客人走后,她对我抱怨说:这人也真是,怎么给我买衣服。我没有那么讲究但也很在意衣服的式样颜色,一般人买的衣服都不合我意思,我很不喜欢别人送我衣服。马嫂过去给母亲买过很多次衣服,母亲都不喜欢或者送了大姐或者送了家里钟点工小宁,而这次马嫂给母亲买的两件衣服母亲都很喜欢。
这件轻柔保暖小棉衣母亲穿上笑了。还有一件外套,母亲也很满意式样和颜色,只做了微小修改。

柿子
每年这个时候回国都是我家后院柿子成熟之时。马嫂给挑了这么十几个柿子带给母亲去尝尝。乘坐国航飞机快到北京时,听到广播里说,不得带水果等农产品进入中国,这时才知道中国也开始与美国一样不允许带水果植物入境,可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规定。很奇怪的是,入境时,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要填写一张有无携带水果植物农产品的申报单,而我带的柿子打包在托运行李中,入境时并不需要提取,而是直接转运到去昆明的飞机了,看来中国对这个新规定的执行没有像美国那样认真。
我离开昆明之时,这些柿子吃得只剩下3、4个了,大多是母亲和小妹吃了。我请钟点工小宁吃过一个,她说真好吃,甜而不涩,而昆明卖的柿子大多有涩味,没有美国的柿子好吃。

影集
母亲常常抱怨说,每次出去玩照那么多照片,都在你们手机相机里,也不印出来,我都看不到。马嫂8月从昆明回来后,从Costco 网站photo center 制作了这本影集,里面有母亲的历史照片,也有在昆明期间给母亲照的相片,母亲非常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