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回国:建水行
回国前,母亲就与我讲好了,此次回国一起到建水看看。
母亲的老家昭通在昆明北边,母亲自50年代初离开后,从来没有回去过。虽然老家在北边,近年母亲凡是到昆明以北距离老家近的地区,常会生病不舒服。反之,到昆明以南距离老家远的地区,身体就很正常,真是很奇怪。像2013年到滇南元阳看梯田美景,去了好几天,身体没有任何问题。这次去同样位于滇南地区的建水,也是两夜三天的时间,母亲也是一直身体感觉不错。
建水古称临安,滇南重镇,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外公1930年代初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开始军旅生涯,相当一部分时间在滇南地区度过,建水就是呆过的一个时间比较长的地方。外公人生忏悔的三件事有两件 (被外公捅死的小土匪和曾经诱惑外公与她私奔香港的大土匪周子牙的姨太太)就发生在建水。外公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李慧梅就是建水人。外公军中第一次立功:剿匪打入大土匪周子牙内部取得信任,最后里应外合将其剿灭的故事也发生在建水。对母亲来说,这是对80年前的故地一次重游。母亲80年前与外婆从昭通来建水,探望时任连长的外公。曾在建水读过大约一个学期的小学。母亲记得,外公的部队剿灭大土匪周子牙后,她曾与一些部队家眷去参观过周子牙的住宅,当时是这样说的:周的住宅太讲究了,地面都是用从澳门买来的红毛泥锤出来的,所谓红毛泥就是水泥,那时可是个稀罕东西。母亲还记得当地出产一种水果叫广石榴,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外公外婆都不会吃,但母亲喜欢吃。
到昆明后的第三天,小妹夫就开车带我们朝建水方向,这个留有外公足迹,承载母亲很多儿时记忆的地方出发了。
建水古城
从这个牌坊进入古城,古城中大多是明清时代留下的建筑

这个叫香满楼的餐馆据说被很多电视剧作为剧中场景拍摄过 

这是看到的最破旧的一栋民居

古城楼

另一个古城楼,据说是建水的天安门 
母亲记忆中的广石榴找到了,其实就是台湾人爱吃的芭乐。 
在云南,建水小吃以烧烤豆腐和各种蔬菜著名: 
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是建水古城中,清代留下保持完整的一处巨大民居院落。占地5千平方米,有214个房间。有个电视剧就叫朱家花园。央视四台曾经介绍过这个院落。
朱家花园的祖先明朝洪武年间从湖南麻阳而来,开始做丝绸茶叶生意,最后靠开锡矿致富,成为当地著名富有家族。清末年间,朱家两兄弟曾经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但袁世凯称帝后,却选错了边站错了队,支持袁世凯反对当时蔡锷唐继饶建立军政府,最后被抄家,两兄弟也被投入监狱,家运由此衰落。
解放后朱家花园曾经做过解放军的速成学校和野战医院,90年代后才成为观光景点。
参观朱家花园时,母亲评论说,这个古代豪宅要是真住起来感觉并不舒服,很多房间采光不好,阴森森地,很多房间都有高高的门槛,很不方便进出,我和小妹也有同感。 

戏台 
孔庙
建水古城还有个孔庙也叫文庙,建于元代,仅占地面积已达到7.6万平方米,据说就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孔庙在内地不稀奇,可是在中国西南一隅滇南边陲,居然有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孔庙,这有点稀奇。在中国,汉民族中原文化向周围地区的扩散,孔庙是个重要的标记。建水建有这么大一个孔庙,这说明中原文化早就在这里扎下了深根。 


我到过曲阜孔庙,建水孔庙与曲阜孔庙有一样,庙里都栽种了大量的松树,看来栽种松树是所有孔庙的一个共同点。



孔庙,就是祭祀孔子的殿堂,儒家思想在这里有点宗教的味道。

每年高考前,都会有不少考生到这里祭拜许愿。这个考生的许愿是:考上清华大学,家人身体健康



小火车观光之旅
这个小火车观光之旅今年五月开通,小火车又称为米轨火车,所谓米轨,就是火车轨距只有一米。建水的小火车,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滇越铁路的一部分。滇越铁路为上世纪初,由法国人修建,云南段,自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越南段,由河口至越南海防,全长854公里, 这也是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及中国第一条通车的国际铁路。我记得我家1964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从昆明搬家到成都时,人乘飞机走,大件行李从铁路走,当时还没有成昆铁路,从铁路走就是走滇越铁路,行李先运到越南,再从越南回到国内,最后是从郑州转运到成都,母亲当时托运行李时,还专门填写了一张海关报关单,因为行李要出国。
火车站: 
这是软卧车厢,所谓软卧就是车厢里摆上几张沙发而已。

小火车观光之旅第一个景点:双龙17孔桥。这是我们建水之行感觉最美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这座桥据说是中国10大古桥之一,中国邮政专门为它发行过邮票。大土匪周子牙当年的豪宅据说就在附近,但已经找不到了。 

小火车外部:

小火车之旅的第二个景点,也是座古桥,名字叫乡会桥。 
这里是观光小火车的尽头。尽头这边就是废弃不用的滇越铁路轨道,长满了杂草。

小火车观光之旅的终点:团山民居
团山村是建筑在半山坡上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至清末,张氏族人积极参与个旧锡矿开发,挣得巨额钱财,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现存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祖茔1座,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

团山村最有名的张家花园


小火车返回建水古城路上拍摄的建水坝子。

云南多山,居民居住地貌只有两类:山区和坝子。所谓坝子,就是山与山之间平坦的地方,通常都是富饶之地。在云南,汉族与比较大的少数民族都居住于坝子里,而弱小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于山区
看着这片建水坝子,想象着700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家花园和张家花园的祖先,一个从湖南麻阳一个从江西饶州,来到这个地方,并生存下来,一代一代发展壮大,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首先那个时候的交通条件很艰难,他们一定是从四川南部经过滇东北盐津县豆沙关的五尺栈道进入云南,那是古代进入云南的唯一通道。我2012年回国去过豆沙关,那里可是真是山高水险。而从滇东北来到滇南建水,中间又要翻过多少山岭跨过多少江河。据说张家花园的祖先是来做生意的,可做完生意后为什么没有回到家乡江西饶州去?估计这与回去路途之遥远艰难有关。
建水这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哈尼族彝族为主的非中原文化地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他们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如何相处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交流中的碰撞与融合,即会有友好互助,也会有暴力血腥,好在当时云南已经处于明王朝中央政权直接掌控之下了,虽然他们开始是少数,但估计不会很弱势,逐渐地一代一代,汉族移民不断涌入,今天这里汉族已经成了多数民族。根据资料,目前建水人口53万,少数民族只占30%。 中原文化也就这样伴随着一波一波地移民浪潮,逐渐扩散到了中国西南边陲。
相关链接:
· 外公生命中的六个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