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回国:回老家- 彝族回族那些事 彝族回族是昭通人口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 母亲是彝族,父亲是回族。 查看历史,在这个地区,这两个民族有世仇。 昭通一带地区历史上一直是彝族乌蒙和芒部两支居住。昭通西北面就是金沙江,金沙江另一边就是大凉山,也是彝族居住,金沙江川滇两岸,历史上都是彝族地区。 父亲先祖的墓碑是这样记载的,“先祖起籍陕西固原州人也”,“于洪武14年来自陕西,随军抵威宁,安居阳关山(海子屯)”。根据历史资料,陕西固原(现在属宁夏)明朝初年,是朱元璋养子沐英的封地。明朝洪武14年,因为要平定统治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小梁王,朱元璋派遣傅有德、蓝玉、和沐英远征云南。很显然,父亲的祖先就是从北方跟随沐英来到云南,结束元小梁王统治的明王朝军队中的一员。威宁,现在属贵州,威宁以前的名字是彝语乌撒,也是彝族地区. 父亲的先祖平定小梁王后, 没有回北方,而是作为明中央王朝威慑西南少数民族的一支武装力量.屯田在贵州威宁这个地方。什么是屯田, 碑文里讲就是”或习武艺,以列戎行,或躬耕以自给”,有点像现在的建设兵团, 生产自给兼有戎边之责. 父亲先祖的墓碑接着有这样的记载: “于雍正五年,历乌逆忤悖,奉旨进剿”, “列身戎行,随哈元生将军征服乌蒙,医ㄆ婀”, “至四世祖乃纷纷迁居昭鲁等地, 领土耕食.” 碑文这段记载也和史籍吻合. 清朝雍正年间推行改土归流,曾经引发彝族乌蒙和芒部的叛乱,此叛乱最后被清王朝镇压. 父亲的回族祖先们,参加了这场平定母亲的彝族祖先们叛乱的战争, 这叫“以回制彝”。乌蒙芒部彝族被打败后,有的降服清王朝统治,继续留在滇东北地区,有的不降服,渡过金沙江,逃到了大凉山。直到现在大凉山彝族中还有这样的看法,认为云南这边的彝族是软骨头,因为他们降服了汉人。不愿降服的彝族被赶过金沙江后,他们原有土地特别是肥沃的土地,被立了军功的回族军人们瓜分了,所以才有碑文中的“领土耕食”一说。 100多年后的清朝同治年间,云南滇西大理地区发生了以回族为主导的杜文秀起义,滇东北这边的昭通回族也跟着响应,最后都被镇压了。在镇压昭通回族起义的战斗中,清王朝又采用“以彝制回”的策略。昭通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咸丰八年,回势猖獗,汉人屡战不敌,时有以巴蛮勇悍,。。。调蛮众二百人来昭,八月某日,在碑亭蛮、回大战”。这里说的巴蛮就是金沙江对岸的彝族。 了解这段历史后才知道,父亲的祖先和母亲的祖先,原来曾有过这样一段很血腥很暴力的历史纠葛,而父亲和母亲又在爱情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觉得真有意思。
这里是龙家祠堂,也就是云南王龙云家族的祠堂。从这个祠堂可以看出,龙云虽然是来自很封闭的大凉山的彝族,但其实已经非常汉化了,这个祠堂根本看不出它和汉族的其它祠堂有多大差别。 带我们游览祠堂的办公室主任说,她陪同省里电视台的某副台长参观龙家祠堂时,该副台长评论说,这个祠堂规模一般,和龙云的当年的身份地位相比,不算大,但祠堂里有不少龙的雕刻和图案,说明龙云真够霸气的,因为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徽记,一般人不可以用。我听了后心里暗自发笑,还是当电视台副台长的文化人,怎么连这基本的云南历史常识都没有。龙云是参加辛亥革命反满清皇帝的,这个祠堂建于民国时期,龙云的名字有龙,所以他祠堂里有龙的雕刻和图案,谈不上什么有霸气,更不会有什么犯上作乱的问题,这些当官的,真是不学无术,还爱乱发议论。
昭通的市委书记是个彝族。在他大力推动下,在昭通城郊修建了个彝族六祖分支的广场和塑像。六祖分支是彝族文献里的一个传说,它的时间按彝族历法换算过来大约是春秋时期,主要讲,彝族最早的老祖,让六个儿子分家出去,现今散布在西南各地彝族都是由这六个儿子开支散叶而来。这只是传说,没有任何其它考古发现来佐证,我很怀疑其真实性。我们知道汉民族史书上讲的商周王朝,那不但有史书文字记载,而且还有大量的考古发现支持文字记载,彝族六祖分支这种没有考古发现支持的文字记载也就是个传说而已。 六祖分支整整占了两座山头。建立在第一个山头上的是环立6 个儿子塑像的一个广场。
后面更高的山上,就是彝族老祖的塑像。
我们在观看下面这幅有彝汉英三种文字说明时,一个说四川话的游客走近前来,指着说明中的彝族文字,以很反感的语气说:“哼,搞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再搞这些,高考时他们还不是得用汉语。再怎么搞这些,他们还不是永远搞不赢我们汉族。”他不知道我们这一伙人中,小舅是彝族,我也有1/4彝族血统。我们微笑着应付他,“是啊是啊”。他走后,我对陪同小舅的学生说,他说的是对的。在强大民族的文化面前,弱小民族非常可怜非常微不足道。 比如我们在美国,在西方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常说要保持中华文化,第一代人,第二代人或许还可以。再往下几代,特别当我们的后代逐渐越来越多和其他民族通婚后,就很难了。修建六祖分支广场,说是要弘扬彝族文化,但其实是弱小民族在其面对更强大的民族文化面前的一种无力的哀鸣。
我们朝鲁甸县城进发。父亲和母亲的祖上都是来自于这个县。路上看到的这个建筑怎么很像悉尼歌剧院?
县城中心的这个雕塑叫打破条条框框:
我们来到城边这个据说是五星级农家乐吃饭,是在生态园内。 餐厅内种了很多植物,我们在竹林中吃饭。因为市里的局长陪同老师来了,县里的局长又带着县局的中层干部来陪。本来有关系的人就是小舅,我和马嫂,还有小舅的当局的学生这四个人,可吃饭就摆了两大桌,三公消费看来就是这么花掉的。县里的人很少见美国来的人,他们问了一个问题,美国和我们这里有什么差别啊。我回答说,你们那么多人,周末不陪家人来陪我们,就是一件和美国很不同的事,像你们这样在休息时间,被局长叫来陪客人,按照劳动法应付你们一倍半工资,大家笑起来,都开始起哄,要局长多付工资。
这是县城中心的一个广场。这个广场面积相当大,因为是夜里,照片上看不出它的规模来。当年建设广场资金有缺口,县委书记下令,全县所有公务员捐献一个月的工资才盖起来。陪同的人说,县委书记就是个土皇帝,他的话没有人敢挑战。名义是捐献,其实是强迫。这可真是中国特色。当然也有人称赞这个县委书记,说他有魄力,敢说敢做,公务员待遇太好,强迫他们拿出1个月的工资来搞公益建设,不为过。
这个塑像名叫乌蒙儿女:
我们来到广场边上的清真小吃摊,吃苏子糯米粑粑。
正在做苏子糯米粑粑给我们吃的回族妇女:
这种苏子糯米粑粑。小时候奶奶常包给我吃。里面包的馅是苏子和红糖。是当地有名的回族小吃。苏子是种黑色的有点像芝麻的东西,非常香。苏子糯米粑粑就放在这样的竹编簸簸里吃。
这么小的孩子就帮父母摆摊挣钱了。 下面两张照片是几年前小妹妹照的老家那个村子。我爷爷是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我们这次去因为时间关系,只到了县城,没有去村子。1967年初大串联时我和姐姐到过这个村子,记得村子中有一眼非常纯净的喷泉水,全村用水包括农业灌溉都依赖那眼喷泉水。我和姐姐住在一个亲戚家,我睡在阁楼上,楼下就是牛圈,晚上睡觉是在牛的∩腥朊摺 村中那高高的建筑是村里的清真古寺,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这个村子在当地非常有名,因为同治八年(1869年)云南杜文秀起义期间,这里曾发生过非常惨烈的战斗。1967年回老家,我曾亲眼见到当年的战壕遗迹。 关于那次战斗,史书有如下记载: 十月初三日,唐有耕(清军将领)分各营,进攻岩洞(家乡那个村子就叫这个名字,有点怪吧)“该处海水四绕,素称险要,壕墙深厚,兼有碉堡地道安设枪炮,负隅自固。” “初六日,(唐有耕)亲统大队,直指贼巢,该逆暗施枪炮,子落如雨。千总袁凯,刘应亨首先登墙,中炮殒命。总兵耿得胜等率队再登,勇气百倍,立将头层壕墙攻克,轰毙回匪一百多名。” 十月二十五日,唐有耕传话给本忠(回民造反头头):“只要你一人身抵,寸草都严加保护”。 “本忠决计以一死救万民”“骑马亲诣唐营(曹家巷)见唐有耕”趁此机会,“都司车重轮与总兵耿得胜等拔帜先进,各营一呼直上同,以火攻之,洞内之贼渐乱,撤栅逾沟,意图冲围而出,我军奋勇截杀,共毙回匪7百多名,坠岩落洞者不计其数。”本忠及弟三名要犯,押解昭通府,将本忠在昭通城,“游街示众下灰缸”,(下灰缸是种很残酷的刑罚。下灰缸本来是用石灰水把生牛皮浸泡为熟牛皮的一种方法。用在刑罚上,就是把活人当作生牛皮放在装满石灰水的缸中浸泡),就地正法。岩洞攻破后,“设杀场于村后之丁家湾,有耕亲坐马扎监斩。每次杀十人,共杀八百多人。” 这里有个问题,既然老家那个地方类似屠村般地被杀了那么多人(算起来是有几千人数了),那我们家的香火是怎么延续下来的呢?据父亲说,当时坚守在村里战斗,最后被屠杀掉的都是些青壮年人。老人妇幼都应该预先逃出去避难了,屠村之后,又回来继续生活。搬起指头算算,我奶奶是1901年出生,我爷爷估计是1890年代出生,此事发生在1869年,逃出避难幸存下来的。应该是我的曾爷爷,而被屠杀掉的青壮年中,估计就有曾曾爷爷。 那个“决计以一死救万民”叫本忠的造反头头可算得上是个汉子,不过最后他的一死并没有能够避免屠村。以后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发展是,本忠的儿子辉山长大后居然还在清朝军队里当了不小的官,他当过四川嘉州(乐山)统领,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吧,告老还乡后,在家乡非常有名,被称为老统领。看来清朝提拔干部并不怎么讲出身成分。 因为1869年那次大屠杀,老家那个村子的民风历来比较彪悍。上世纪90年代中,县计生委的人带着民兵,在田间架起帐篷,把村中应该结扎的妇女一个一个强行带到帐篷中强行做手术。结果以该村为主,联合周围回民村落造了反,几千人打到了县里,砸了县计生委。县里,地区,直到省里都不敢处理,生怕事情闹大,最后以安抚为主,究其原因,除了1869年那次屠杀外,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滇南沙甸事件也在当官的脑子里记忆犹新。从此以后,政府领导都比较怕老家村里的人,计划生育根本管不到那里,凡事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不敢真管硬管。 当地县里官员都戏称老家村子一带为“匪区”,到这一带地区来处理公务都比较小心。小舅的那个当局长的学生也是来自这一带地区的回族,他以调侃的口气说,我们这里的回回分三种,第一种叫回民,就是比较守法的好公民,第二种叫回子,就是有点不太遵纪守法,调皮捣蛋的。第三种叫“干毛回回”,就是蛮横不讲理,动不动就要动刀子拳头那类。旁边有人(汉族)接话说,这种话也就你这个回回才可以讲,我们是不敢讲的。听起来,老家那个村子的回回在那一带名声不是太好,爱打架闹事,逞勇斗狠。以前在家时,就常听母亲在父亲面前这样评论老家回民:“怎么那么好斗,是不是吃牛肉吃多了?”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