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沉思录(11)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苏东坡的名句。江水在春季里变暖,鸭子是第一个知道的,也就是说,鸭子是这方面的冠军。但鸭子能成为冠军是付出了代价的:鸭子经受了江水在冬季里的寒冷。 一切文学杰作都隐含“公平”意味。 或许正是因为社会生活中公平的严重匮乏,一部中国文学史才格外地丰富、厚重。中华民族最充分地发挥出了文学才能,是因为中华民族最深刻地感受了公平的匮乏——这样的说法照样体现了“公平”。或许,喜爱公平是最有势力的一种人性,超过了对美食和美色的喜爱。 《史记》“赵世家”记载:屠岸贾害死了赵朔,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朋友程婴合力拯救赵朔的遗腹子。二人定下计策,通过一个人的死以停止屠岸贾对遗腹子的搜查,另一个人则担负把遗腹子抚养成人的责任。公孙杵臼问:“抚养孤儿长大和自己去死,哪个容易一些?”程婴答:“死容易一些。”公孙杵臼说:“孤儿的先父赵朔对您有重大的恩情,您就承担更重大的责任,我就选择容易一些的,让我去死。”公孙杵臼果真引来屠岸贾杀死了自己。 元杂剧中著名的剧本《赵氏孤儿》取材于这段文字。 程婴和公孙杵臼都认同“死比抚养孤儿长大成人更容易”,都认为牺牲自己的生命没有什么了不起。后世的中国人则认为“千古艰难唯一死”、“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表明中国文化曾经发生了价值观上的根本性的变化。那时候的中国人视死如归。死亡观的截然不同,使得今天的我们读到《史记》此段文字时感觉到强烈的刺激。 受到的恩典越重大,则回报的义务也越是重大,这是公平原则发出的要求。此公平原则也是促成公孙杵臼选择死亡的直接原因。 死亡观的变化让中国文化丧失了血性,更使中国文化丧失光彩的,或许是公平原则的衰微。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也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来,就有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伟大诗人往往也是使诗贬值的人。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让诗贬值了,因为李白让我们觉得诗是吃喝玩乐的一种副产品;杜甫也让诗贬值了,因为杜甫的那些诗以自己一辈子的穷困潦倒为代价,这使得诗成了不祥之物的某种象征。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第一次出使,经过北边的徐国,徐国国君喜欢季札的剑,只是不敢说出口,季札心里清楚,只是因为自己出使到一个大国,就没有赠上。出使回来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已经死了,季札就解下宝剑,系到国君坟边的树上。跟从的人说:“国君已经死了,你这是给谁!”季札说:“我当初心里决定要赠给徐君,怎能因为徐君死了就违背我心里的决定!” 我们通常把“守信”理解为“说话算数”,季札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要把自己的宝剑赠给徐君,只是心里有这么个打算,却没有因为徐君的死去而不去实行这一计划。这是一种特殊的“守信”,简直就是守信过了头。季札可以说是得上了“过度守信症”。过度守信症的原因是“自尊到了极点”。 不守信的实质是不自尊。季札把子孙万代的守信精神给严重透支了。 《史记》让中国人痛心,却又不至于绝望。 赵汀阳先生说:自己的老师李泽厚先生当年告诉他,应该少读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假话太多。 李泽厚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家,为其带来声誉的书《美的历程》谈论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 用“假话太多”来指责文学作品,似乎只能表明指责者是用对哲学的要求去要求文学,就像一个人指责马为什么没有像牛一样长出犄角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际”指的是所谓地平线,按照常理,“长江”在“天际”是不是在“流”,不是我们的肉眼能够“见”到的,这意味着“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一句“假话”。问题是:唯有“唯见长江天际流”是这首诗中真正有神奇意味的诗句,前三句诗倒都是不折不扣的实话实说。 “故人西辞黄鹤楼”和“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都是平铺直叙,“孤帆远影碧空尽”隐含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看着朋友乘坐的船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唯见长江天际流”则可以认为是造物主对诗人这一深情的一种奖赏。 李泽厚先生对刘再复先生说:刨掉哲学成分之后,《红楼梦》也就是一般的话本小说,或者言情小说,并不比《金瓶梅》更高明,云云。 “哲学成分”是点铁成金的法宝,能带来文学作品价值上的提升吗?哲学是类似于味精的调味品吗?可是调味品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人拿起调味品当菜肴吃。 哲学如果不想成为空谈,它就应该从文学得到灵感,人们却容易误以为哲学可以成为文学的救星。 刨掉那些所谓哲学成分之后,如果我们能看清《红楼梦》与一般的话本小说或言情小说的不同之处,那就意味着我们真正掌握了文学的本质。 《金瓶梅》逊色于《红楼梦》的地方,不在于前者没有后者所具有的哲学成分,而是在于前者缺乏想象力。 据徐复观先生讲,熊十力先生这样训斥过自己:读书不能总是去寻找书中的缺点,而是应该去发现书中的卓越之处。 科学天才无非是善于发现蕴藏在大千世界中的那些会发光的颗粒的人。科学天才首先是鉴赏力超凡的人。 黑格尔对人们“一切所谓英雄人物终究也不过如此”的说法耿耿于怀,在《小逻辑》和《历史哲学》二书中都进行了攻击。 或许,黑格尔坚信自己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海德格尔那些晦涩的话多少让我保持敬畏的心情;读到海德格尔那些不晦涩的话之后,敬畏的心情在我身上差不多荡然无存了。 今天的哲学教授们通常都会强调:哲学不提供知识。 但康德不仅提供知识,而且提供通过专门研究知识而得到的知识,也就是有关知识的知识。 哲学教授们只有在证明康德的哲学算不上哲学之后,他们的哲学观才有可能成立。 据说,日本有这样的规定:教师不得一上来就引入概念。 这其实是使得教师免于被学生厌恶的第一个保证。一个教师如果想快速受到自己学生的厌恶,他只消一上讲台就连续引入两个概念。 这样的规定首先只出现在视荣誉为最高价值的日本。 人们的自尊心有助于一个学科的趣味化,也就是科学化。科学是精确的解释,但首先是有趣的解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比表音文字更难掌握。汉族先民为什么就没有发明字母呢? 汉族先民过早地发明了文字。这个“过早”与文化有关,也就是与一个阶段的文化精神有关,换言之,汉字是某种文化精神的产物。 这种文化精神就是“无视效率”。从正面来说,汉字是“美感”的直接产物。秦始皇只是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如果中国文字的发明要等到秦始皇时代,则中国文字只能是一种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实质上是“效率文字”,象形文字实质上是“美的文字”。 叔本华说:自己的《世界之为意志与表象》书中的一些段落得自“圣灵口授”。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此表示不相信。 “圣灵口授”也就是“灵感”。罗素对叔本华的话不相信,只表明罗素没有经历过灵感。 叔本华是天才,罗素是人才。人才不能理解天才。 历代读者容易以为叔本华哲学是某种悲观主义,但叔本华本人不认为自己是悲观主义者。叔本华哲学充满了“圣灵口授”的内容,即使我们断定叔本华哲学是一种悲观主义,那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悲观主义。“圣灵”是纯粹的生命力,是真正的生机勃勃,当它对人显现的时候,它化身为一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