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的文化学解读(2)
1、“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意为孤单),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卷三) “心”有某种权力,因为它可以支配眼睛去看或者不去看。“花”得不到眼睛的“看”,就会陷入“寂”的境地;只有得到眼睛的看,花的“颜色”才会“一时明白起来”,换言之,只有得到了眼睛的看,花的美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一句话,只要离开了眼睛,也就是离开了象征着权力的心,花就什么都不是了,最多也只能是孤芳自赏了。对于花来说,理想的归宿,是进入到人的“心”中。 “攀附权力”是王阳明这段话的灵魂。 2、“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卷三) 与“为知识而知识”相对的,是“为其他目的而知识”,王阳明和钱友同二人都是为其他目的而知识,具体说来,即是“为了成为圣贤而知识”。这样的求知活动,都在几天之内就让求知者病倒了,想求得的知识(“道理”或“理”)还是没有到手,更重要的是,王阳明得出了“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这样的结论。 让一个中国人提供崭新的知识是困难的,王阳明用自己的失败对此做了一次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