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67)
作品分析的多层次性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是《山海经》所载神话“夸父逐日”。(语译:夸父追赶太阳,走进了太阳,口渴了,想喝水,喝黄河和渭水里的水,没喝够,到北边的大泽里去喝水,没到达,路上渴死了,扔出手杖,(手杖)长成一片桃林。) “夸父逐日”首先是神话,神话都起于解释,此神话当是起于作者这样的意图:为什么其四周都是不毛之地的一块地上有一片桃树林? 但“夸父逐日”也是文学杰作,因为其中有这样的言外之意:大地真是一个好地方,因为首先,只有大地上才有我们的生命不可缺少的水;其次,大地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地方,因为连一根手杖都能在那里发展出一片树林。 “夸父逐日”还是文化学的文本。此神话里有这样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夸父当初并没有渴死,为什么喝下黄河和渭水的水之后反倒渴死了?这或许应该到神话作者所属民族的价值观里去寻求答案:夸父居然能够“逐日”,因此算得上超出常人的英雄,但英雄是该死的——连黄河和渭水都无法让夸父止渴,如果喝光北边大泽里的水还是不能止渴,这个夸父岂不是有可能喝光世界上所有的水?其他人还能活下去吗?总之,让夸父死在前往北边大泽的路上,体现的是汉族先民骨子里“厌恶英雄”这一价值观。 有的文学作品确实是多层次的,我们就同一件作品有可能说出无数的真理,它们只是不同层面的真理,都需要人们智慧的深入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