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解(9)
苏东坡 1、西江月(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有言外之意的是“倚杖听江声”。 这个世界能满足我们物质上的需要——譬如提供我们制作“杖”所需要的树木等原材料以便我们最终能够“倚”;其次,这个世界还能满足我们精神上的需要——譬如用“江声”来满足我们“听”觉的需要。 “世界”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却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有言外之意的是“拣尽寒枝不肯栖”。 能够在“枝”条上“栖”息的,通常是鸟,如今,有一只鸟,它“拣尽”了所有的“枝”条,结果却是“不肯栖”。如果说“拣尽寒枝不肯栖”是关于这只鸟的一则新闻,则要想形成新闻,我们首先必须获知某种新鲜事儿——一只鸟儿为自己挑选栖息地时,居然会是如此地挑剔;要想形成这样的新闻,我们必须有相当的洞察力,以至于能够发现这只鸟不肯栖,是因为这些枝条都是“寒”冷的。 “形成新闻”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浣溪沙:“麻叶层层蔴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有言外之意的是“谁家煮茧一村香”。“一村”的意思是整个村子。 谁家煮茧一村香?这是一个问题。解答问题是有难度的,首先需要我们有足够灵敏的感觉器官——我们必须有足够灵敏的嗅觉,才能感觉浓香和淡香;其次,我们还必须有知识,知道“离香的源头越近的地方香味就越是浓烈”;其三,我们还必须有推理能力:这里的香味是最浓的,所以,“煮茧”的就是这里的人家。 “解答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