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68)
诗人的作为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这是杜甫的诗句。“迥”的意思是远。 如果说这两句诗一共得100分,应该归因于杜甫作为诗人的努力的,又有多少分? 把包含了所谓“天籁之音”成分在内的作品一股脑地归功于诗人个人,想必我们的诗人杜甫决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因为杜甫自己清清楚楚:“诗应有神助”。就杜甫这两句诗来说,其中的哪些是因为“神助”而出现的? 产生于“神助”的部分,我们看不见它的原生态了,因为诗人对它做了手脚。仔细辨识,我们才能看出某种古朴的说法:云去尽天高。断定这是某种古朴的说法,是因为它隐含了这样的言外之意:想要看见事物的真相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说“高”是“天”的真相,那么,这一真相有可能被“云”遮盖,我们也因此看不见它;要想看见真相,需要我们足够幸运——遇上那些云“去尽”了。总之,“看见真相”受到了隐秘的肯定。有言外之意的语句都可以说是古朴的说法,质朴无华。 杜甫把“云去尽天高”这一质朴无华的句子改成了让读者初一看就感觉诗意浓郁的“天高云去尽”,再给它配上“江迥月来迟”,一副罕见的对联出现了。说这是一副罕见的对联,是因为每一句的五个字都与另一句相对应位置上的每个字,都严丝合缝地对上了,更重要的则是:这两句诗各隐含了一个因果关系,但顺序不同——在前者,“天高”是结果,“云去尽”是其原因;在后者,“江迥”是原因,“月来迟”是其结果。总之,这一隐藏着的结构是“所以,因为;因为,所以”,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对称结构,而一般的对偶只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重复结构。换言之,杜甫此对偶既是重复也是对称。 杜甫这两句诗总分100,有多少归功于杜甫个人?且把这项工作交给读者诸君。
|